3.5跨学科实践活动: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第一课时-课件(共32张PPT 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科粤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跨学科实践活动: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第一课时-课件(共32张PPT 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科粤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化学(科学版)
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第一课时)
【思考】“天然水”与“饮用水”的差距
冲锋在前 防汛救灾一线诠释初心使命
持续的强降雨导致局部地区大量积水,为什么这些积水不能直接饮用呢?
01
认识天然水
【观察活动】使用目测法观察浑浊的天然水
分别取约 100 mL 浑浊的天然水和瓶装饮用水,置于两个烧杯中,对比分析浑浊的水中存在的杂质。
【结论】浑浊天然水中含有泥沙、腐殖质、藻类、浮渣等难物,还有色素等可溶性杂质。
【观察活动】使用显微镜法观察浑浊的天然水
取几滴烧杯中的天然水,制作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天然水中还有哪些杂质。
【结论】天然水中含有细菌等微生物。
【思考】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能作为饮用水呢?
【资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是:感官性状良好(无色、透明、无异味、无异臭及无肉眼可见物)、流行病学上安全(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化学组成对人无害(无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结论】天然水不符合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其中含有过多的杂质,饮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
【思考】如何除去天然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杂质呢?
02
认识水的净化方法
认识净水的方法——沉淀法
【实验3-8】取两个100 mL 的烧杯,加入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一杯加入一勺明矾,搅拌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水中的泥沙逐渐沉降,加入明矾现象更明显。
认识净水的方法——沉淀法
【实验3-8】取两个100 mL 的烧杯,加入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一杯加入一勺明矾,搅拌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物质的密度不同
明矾加快了沉降
【现象】水中的泥沙逐渐沉降,加入明矾现象更明显。
【思考】怎样将烧杯中的难溶性物质分离出来呢?
认识净水的方法——沉淀法
【实验3-8】取两个100 mL 的烧杯,加入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一杯加入一勺明矾,搅拌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物质的密度不同
明矾加快了沉降
认识净水的方法——过滤法
认识净水的方法——过滤法
认识净水的方法——过滤法
【实验3-9】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内,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手压紧,并用水润湿,组装实验仪器。
认识净水的方法——过滤法
【操作指引】
一贴: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液烧杯口紧靠在倾斜
的玻璃棒中部,玻璃棒
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接液烧杯
内壁。
认识净水的方法——过滤法
观察:烧杯中得到的滤液与过滤前的水相比,有何不同?
【实验3-9】把 [实验3-8] 中经明矾沉淀后的水(较为澄清的部分)沿玻璃棒缓慢倒进漏斗中,收集滤液。
认识净水的方法——过滤法
【实验3-9】把 [实验3-8] 中经明矾沉淀后的水(较为澄清的部分)沿玻璃棒缓慢倒进漏斗中,收集滤液。
【现象】与过滤前的水相比,烧杯中得到的滤液更澄清。
【思考】过滤后的天然水是否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
颗粒物的直径不同
【资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是:感官性状良好(无色、透明、无异味、无异臭及无肉眼可见物)、流行病学上安全(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化学组成对人无害(无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结论】天然水过滤后带有一定的颜色和异味,仍然不符合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思考】如何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呢?
认识净水的方法——吸附法
认识净水的方法——吸附法
【实验3-10】取 [实验3-9] 中滤液置于烧杯中,再加入活性炭,振荡后静置数分钟,记录现象。
现象:
认识净水的方法——吸附法
【实验3-10】取 [实验3-9] 中滤液约50 mL置于烧杯中,再加入活性炭包,振荡后静置数分钟,记录现象。
【现象】一段时间后,滤液的颜色变浅,异味减轻。
【思考】活性炭为什么能消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解释与结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除去色素和异味。
认识净水的方法——吸附法
【实验3-10】取 [实验3-9] 中滤液约50 mL置于烧杯中,再加入活性炭包,振荡后静置数分钟,记录现象。
【资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是:感官性状良好(无色、透明、无异味、无异臭及无肉眼可见物)、流行病学上安全(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化学组成对人无害(无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讨论与交流】天然水经过滤、吸附,已经无色、透明、无异味、无异臭及无肉眼可见物,是否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呢?
净水效果检验——显微镜下的水
【实验3-11】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沉淀、过滤、吸附净化后的水,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现象】三种净化方式后,水中均能看到微生物。
【结论】经过以上净化后的水,仍然不能直接饮用。
【知识梳理】净水的方法
浑浊天然水
难溶性杂质
色素及异味
微生物
沉淀法
使水中的颗粒物质沉降
(密度不同)
过滤法
除去水中的难溶杂质
(直径不同)
吸附法
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
(吸附性)
水中的微生物及其他可溶性杂质没有去除
不能直接饮用
03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生活中的净水方法——自来水的生产流程
【讨论与交流】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分析并填写表格。
流程 作用
格栅
絮凝剂
过滤池
活性炭
消毒剂
过滤
沉淀
过滤
吸附
消毒杀菌
【资料】自来水厂能除去天然水中大多数杂质,但是水体中对人体有害的离子,以及加氯消毒过程中残留的含氯物质(余氯)是不能被完全除去的,同时输水管道中也难免有些不洁物质和致病细菌。
【讨论与交流】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水,能否直接饮用?
【结论】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
生活中的净水方法——市售家用净水器
【提示】只有通过水质检测,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才能饮用。应将自来水煮沸后再饮用,或使用市售家用净水器进行二次滤水。
【思考】为什么自来水厂,不直接将水净化到直饮水的程度呢?
家用净水器,又是如何对自来水进一步净化的呢?
1.收集家用净水器的说明书(或查找资料),分析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原理。
2.对比自来水厂和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原理和材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分析原因。
【实践活动】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