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6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提升培优)第6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2024)第6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计算时,“1”可以看作。( )
2.一个蛋糕,妈妈吃了,爸爸吃了,小红吃了。( )
3.4个减去,得0。( )
4.因为7>6>5,所以。( )
5.10米的和5米的一样长。( )
6.图中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 )
7.分子是1的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大。( )
8.5个比4个大。( )
9.10厘米的和10厘米的的长度相比较,一样长。( )
10.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八分之一。( )
11.把一个饼分成9份,每份占这个饼的。( )
12.一张饼,小红吃了它的,爸爸也吃了它的。( )
13.把一张圆形纸连续对折2次,展开后其中一份一定是这张纸的。( )
14.1筐苹果,卖了后,还剩千克。( )
15.在、、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16.同样的作业,婷婷完成了作业的,娟娟完成了作业的,则婷婷完成的作业比娟娟完成的作业多。( )
17.桌子上的两个杯子里各装有杯果汁,将它们倒在一起就刚好是一杯果汁。( )
18.一堆小棒有30根,拿出这堆小棒的,还剩下18根。( )
19.1个加上2个是3个,就是。( )
20.把一个蛋糕分成9份,吃了5份,还剩这个蛋糕的。( )
21.15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子的。( )
22.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23.一托鸡蛋30个,妈妈拿出做鸡蛋捞面条,妈妈做饭用了10个鸡蛋。( )
24.把1张纸平均分成7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 )
25.把一个饼分成8块,小明吃了一块,小亮说:“小明吃了这块饼的。( )
26.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占总数的。( )
27.半个月饼可以说成个月饼。( )
28.中的1可以看成6个。( )
29.有35个桃子,猴哥哥分得这些桃子的,猴哥哥分得20个桃子。( )
30.读作四分之一。( )
31.3kg的和1kg的一样重。( )
32.三(1)班和三(2)班都正好有一半是男生,则三(1)班和三(2)班全班人数一定相等。( )
33.两张同样大小的饼,小天吃了一张饼的,小宇吃了另一张饼的,小宇吃得多。( )
34.15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桃的。( )
35.读作:九分之四,其中9是分母,4是分子。( )
36.实际投资比计划投资节约,实际投资是计划投资的。( )
37.把一块月饼分成6份,3份就是。( )
38.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6段,其中的1段是这根铁丝的。( )
39.将15支铅笔分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这些铅笔的。( )
40.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 )
41.5米的等于3米的。( )
42.3个加上2个是5个,就是。( )
43.一块蛋糕,小强吃了它的,小芳吃了剩下的,他们吃的蛋糕一样多。( )
44.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子的。( )
45.把生日蛋糕分成8块,每块是它的。( )
46.把一个梨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 )
47.把一个蛋糕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
48.把一个圆分成11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圆的。( )
49.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7份,2份是它的。( )
50.7个减去5个,列式为。( )
51.把一张纸分成4分,3份就是它的。( )
52.把一个苹果分成5等份,每份是它的。( )
53.4个和7个相等。( )
54.把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55.把一块月饼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
56.冬冬和兰兰各自拿出自己零花钱的捐给希望小学的同学,那么她们两人捐款的钱数一定相等。( )
57.两杯同样多的饮料,乐乐喝了其中一杯的,明明喝了另一杯的,最后乐乐剩下的多。( )
58.把10个△平均分成5份,1份是△总数的。( )
59.一堆小棒有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总数的。( )
60.一堆煤运走了,还剩下吨。( )
61.读作一分之七。( )
62.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可以用表示。( )
63.里面有8个。( )
64.分别剪下红、蓝两根绳子的,则剪下的这部分一定一样长。( )
65.把一条彩带分成10份,其中3份是这条彩带的。( )
66.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1份是桃子总数的。( )
67.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些苹果的。( )
68.把千克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糖的。( )
69.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
70.妈妈给小兰和小花各倒了一杯饮料,每人喝了自己杯中饮料的,两人喝的一样多。( )
71.有三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了它的,第二根用去了它的,第三根用去了它的,则第二根铁丝剩下部分最长。( )
72.有两个杯子,各装了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
73.把米长的绳子截成相等的3段,每段占全长的。( )
74.一根2米长的电线,用去它的,还剩它的。( )
75.把一盘桃子分成6份,每份是这盘桃子的。( )
76.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小明吃了,妹妹吃了剩下蛋糕的。妹妹比小明吃的多。( )
77.把长2米绳子均分5段,每段长度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
78.把一块巧克力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巧克力的。( )
79.两堆同样重的小麦,第一堆运走了吨,第二堆运走了,两堆运走的一样多。( )
80.把单位“1”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 )
81.小芳有9本书,她借给亮亮总数的,她还剩总数的。( )
82.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这个西瓜的。( )
83.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人,每人分得它的。( )
84.分数的意义一定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 )
85.1里面有2个,3里面有3个。( )
86.把一个蛋糕分成10块,每块是这个蛋糕的。( )
87.中的8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 )
88.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吃了这块蛋糕的。( )
89.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四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90.把6支相同的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们的。( )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计算1减去分数时,需要将整数1转化为与分数同分母的假分数,以便进行减法运算。
【解析】计算1 时,将整数1看作分母为4的分数,算式转化为。因此,“1”可以看作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
【分析】把一个蛋糕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妈妈吃了,爸爸吃了,即爸爸和妈妈吃了整体的+=,再用爸爸和妈妈吃了整体的加上小红吃的,计算出结果,看三人吃掉的蛋糕总量是否等于整体1,即可解答。
【解析】+=
+=
=1,三人吃掉的蛋糕总量等于整个蛋糕。
一个蛋糕,妈妈吃了,爸爸吃了,小红吃了。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每份都是它的,4份就是它的,所以里面有4个。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4个就是,那么。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4.×
【分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数反而小。据此解答。
【解析】、、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7>6>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
【分析】10米的可以用(10÷10)米表示,5米的可以用(5÷5)米表示,再比较(10÷10)与(5÷5)大小即可,据此解答。
【解析】10米的:10÷10=1(米)
5米的:5÷5=1(米)
1=1,所以10米的和5米的一样长。
故答案为:√
6.×
【分析】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将图中的涂色部分分成两个三角形(如图),观察可以发现图中这个正方形刚好可以被分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涂色部分占了两份,即可表示为,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图中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也可以表示为,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
【分析】根据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数的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值反而越小。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大小就越小。
【解析】由分析得,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值反而越小。所以“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大”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
【分析】5个是,4个是,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时,这个分数等于1,依此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5个与4个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
【分析】比较10厘米的和的长度,需分别计算两者的具体数值。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将10厘米平均分成5份取2份,表示平均分成10份取4份。通过计算可验证两者是否相等。
【解析】10厘米的为:10÷5×2=2×2=4(厘米)
10厘米的为:10÷10×4=1×4=4(厘米)
两者计算结果均为4厘米,因此长度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0.×
【分析】只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题目中虽然将西瓜分成了8份,但未说明是“平均分”,因此无法确定每份是否相等,每份不一定是它的八分之一。
【解析】由分析可知,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八分之一。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1.×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才能用分数表示。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把一个饼平均分成9份,每份占这个饼的。题目中只说“分成9份”,但未明确是“平均分成9份”。因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这张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则代表其中的3份,小红吃了它的,用1-即可求出还剩下这张饼的几分之几,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1-=

一张饼,小红吃了它的,还剩下它的,所以爸爸不可能也吃了它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在对折1次的基础上再对折1次,也就是把之前平均分成的2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了2份,那么总共就被平均分成了2×2=4份。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张圆形纸对折2次,就被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故答案为:√
14.×
【分析】将苹果的总重量看成一个整体,用1减去卖的几分之几,剩下的应该是这筐苹果总重量的1-=,千克是一个具体的重量,两者表达意思不一样。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
所以1筐苹果,卖了后,还剩,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份数反而大;据此判断即可解答。
【解析】<,<,所以<<;即最大的数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题意,就是比较和的大小,谁大,谁就完成的多。
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解析】因为3>2,所以<。那么婷婷完成的作业比娟娟完成的作业少。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有两个杯子,各装了的水,没有说明这两个杯子是否相同,不能用+=1来计算,据此判断。
【解析】两个杯子,由于杯子的容量大小不同,能够装的水的多少不同,所以两个杯子各装的水,将它们倒在 一起,不一定刚好是一杯水。如果两个杯子有大有小,倒在小的那个杯子中,可能装不下,倒在大的那个杯子中,可能装不满。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5份,拿出其中的2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用总根数除以5就是每份几根,用每份的根数乘2就是拿出的根数。再用总根数减去拿走的根数就是还剩的根数。据此解答。
【解析】30÷5=6(根)
6×2=12(根)
30-12=18(根)
一堆小棒有30根,拿出这堆小棒的,还剩下18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分数的加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规则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1个是,2个是+=,3个是++=
1个加上2个就是+=,就是3个,就是。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把一个蛋糕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1份是,吃了5份,即吃了这个蛋糕的,还剩9-5=4份,即还剩这个蛋糕的,题干中,把一个蛋糕分成9份,不是平均分成9份,所以剩下的份数不能用表示,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吃了5份,还剩这个蛋糕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把15个桃子看作是一个整体,把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这些桃子的。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那么每只猴子分到1份,即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子的。
【解析】由分析可知,15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子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对折1次把绳子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把绳子平均分成4份,对折3次把绳子平均分成8份,所以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分数就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因此就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2份,因此用30除以5求出每一份的数量,然后再乘2即可求出妈妈做饭用了几个鸡蛋。
【解析】30÷5=6(个)
6×2=12(个)
因此妈妈做饭用了12个鸡蛋。
故答案为:×
24.×
【分析】把这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表示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把1张纸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张纸的,4份就是这张纸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由此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即可。
【解析】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本题中没有体现“平均分”,所以不能用分数表示。
故答案为:×
26.×
【分析】把把8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那么其中3份占总数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占总数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月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半个月饼, 也就是这个月饼的,就是个月饼。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半个月饼可以说成个月饼。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
【分析】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1份。那么6个就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一共取了6份,也就是整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就是“1”。
【解析】在计算时,为了能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需要把整数“1”转化为和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形式。因为减数的分母是6,所以把“1”转化为分母是6的分数,也就是,而从分数的组成角度来看,就是6个组成的。这样就可以写成,结果为。所以在中,1可以看成6个,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9.√
【分析】把35个桃平均分成7份,每1份占这些桃子总数的,猴哥哥分得这些桃子的,也就是占了4份,用35除以7求出1份桃子的个数,再乘上4即可求出猴哥哥分的桃子数。
【解析】35÷7=5(个)
5×4=20(个)
有35个桃子,猴哥哥分得这些桃子的,猴哥哥分得20个桃子。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0.√
【分析】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中间的分数线读作“分之”,最后读分子。
【解析】读作四分之一。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1.√
【分析】3kg的,表示将3kg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1kg的,表示将1kg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用总重量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即可计算出每份的重量,然后用每份的重量乘取的份数即可解答;1kg=1000g,依此解答。
【解析】3kg=3000g
1kg=1000g
3000÷5×1
=600×1
=600(g)
1000÷5×3
=200×3
=600(g)
600g=600g
3kg的和1kg的一样重。
故答案为:√
32.×
【分析】由题意得,三(1)班的一半是男生,就是把三(1)班的人数平均分成2份,男生人数是三(1)班人数的;三(2)班的一半是男生,就是把三(2)班的人数平均分成2份,男生人数是三(2)班人数的。两个班男生人数的多少不确定,所以两个班全班人数的多少也不确定。
【解析】由分析得,两个班男生人数的多少不确定,所以两个班全班人数的多少也不确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3.×
【分析】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小天吃了一张饼的,也就是把这张饼平均分成2份,吃了其中1份,也就是吃了一张饼的一半(如图);小宇吃了另一张饼的,也就是把另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2份,也就是吃了另一张饼的一半(如图);因为两张饼大小 一样,则它们的一半也相等,所以小天和小宇吃的一样多。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所以,两张同样大小的饼,小天吃了一张饼的,小宇吃了另一张饼的,小天和小宇吃得一样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4.×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解析】根据解析可知,把15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些桃的,原题表达错误。
故答案为:×
35.√
【分析】根据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读作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结构,中间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据此解答。
【解析】读作:九分之四,其中9是分母,4是分子。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读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找清楚哪个数字是分子,哪个数字是分母。
36.√
【分析】据题意可知,把计划投资的数量看作单位“1”,实际投资比计划投资节约,即实际投资比单位“1”少,据此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
实际投资是计划投资的。
故答案为:√
37.×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据此作答。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得:题目中把一块月饼分成6份,没有说平均分,因此3份不能用表示,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8.√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6段,那么其中的1段是这根绳子的,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9.×
【分析】将15支铅笔分给3位同学,这句话中并未提到将铅笔平均分给3位同学,所以有可能每位同学分到的个数是不一样的,也有可能每位同学分到的铅笔数量是一样的,这里的表示把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位同学分到其中的1份,由此可知这句话不对。
【解析】将15支铅笔分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这些铅笔的,这句话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40.√
【分析】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一次,平均分成2份,连续对折两次,平均分成4份,连续对折三次,平均分成8份,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为8份,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1.×
【分析】将5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为米,即表示5米的;将3米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为米,即表示3米的。两者表示的长度不相等,据此可得出答案。
【解析】5米的是米,3米的是米,两者不相等,则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42.√
【分析】分数单位都相同,为,结合分数的加法原理,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相同,意味着分数单位相同,分子相加即可。
【解析】3个是,2个是,相加就是+=,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3.×
【分析】“小强吃了它的”,“它”是指这一块蛋糕,整体“1”是整块蛋糕,得出小强吃了整块蛋糕的;“小芳吃了剩下蛋糕的”,“剩下蛋糕”是指小强吃后剩下的半块蛋糕,整体“1”是半块蛋糕,得出小芳吃了剩下的半块蛋糕的,所以他们吃的蛋糕不一样多。
【解析】据分析可知:
虽然两人都是吃了,但是小强吃了这块蛋糕,小芳吃剩下蛋糕的,
剩下的蛋糕比原来的蛋糕少,所以小强吃得多,小芳吃得少,即他们吃的蛋糕不一样多,
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4.×
【分析】把这些桃子的个数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1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子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5.×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这块蛋糕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它的。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把生日蛋糕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它的。
这里没说平均分,每块不一定是它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6.×
【分析】根据分数的认识,将一个整体平均分为几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题目中没有明确这个梨是平均分成5份,则用分数表示其中3份不一定是,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7.×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原题没有说是“平均分”,无法判断。所以不能确定每份是否是这个蛋糕的。
【解析】由分析知,每份不一定是这个蛋糕的。
故答案为:×
48.×
【分析】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圆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9.√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表示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
【解析】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2份是它的,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0.√
【分析】7个是,5个是,7个减去5个,即为。
【解析】7个减去5个,列式为,这句话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1.×
【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研究的,本题只说了“分成4份”,没说“平均分成4份”,所以就不能确定3份就是它的。据此解答。
【解析】因为题干没说“平均分”,所以“把一张纸分成4分,3份就是它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52.√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依此解答即可。
【解析】把一个苹果分成5等份,每份是它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3.×
【分析】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是,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即4份是一个整体1,而这里是7个必然是大于1的,所以4个和7个不可能相等,据此来解答。
【解析】4个和7个相等不相等,所以题干部分的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54.×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把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了8份,所以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5.×
【分析】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如果不是平均分,则每份的含量不可知。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只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才是它的。题目中没有说“平均分”,所以原题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56.×
【分析】把冬冬和兰兰各自的零花钱总数看作不同的单位“1”,冬冬捐的钱数等于将冬冬的零花钱总数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兰兰捐的钱数等于将兰兰的零花钱总数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比较二人零花钱总数是否相等,即可作出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因为冬冬和兰兰各自总钱数不一定相等,也就是单位“1”不同,所以他们拿出自己零花钱的捐给希望小学的同学,她们两人捐款的钱数不一定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对单位“1”的认识以及认识整体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57.√
【分析】将一杯饮料看作“1”,用1减去就是乐乐剩下的饮料,用1减去就是明明剩下的饮料,再将两人剩下的饮料进行比较;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分数就小;分母小,分数就大;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乐乐剩下的饮料:1-=,明明剩下的饮料:1-=,>,所以最后乐乐剩下的多。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的计算,以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58.√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知,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个,1份是占△总数的。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9.√
【分析】把一个量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写作,有这样的几份,就是把分子写成几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一堆小棒有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总数的,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60.×
【分析】可将这堆煤看作单位“1”,已运走,剩下的是这堆煤的。据此可得出答案。
【解析】将这堆煤看作单位“1”,运走了,还剩下这堆煤的。题干中是还剩下吨,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其应用,进而得出答案。
61.×
【分析】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解析】读作七分之一,所以原题的读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读法,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62.√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据此解答。
【解析】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可以用表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3.√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7份,每份是,其中的8份就是,所以里面有8个,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里面有8个,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分母是平均分的份数,分子是要取的份数。
64.×
【分析】表示的是绳子的总长的,题干中没有告知红蓝绳子的长度,就存在两种可能性:红蓝绳子长度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据此解答。
【解析】当红、蓝绳子长度相等时,分别剪下红、蓝两根绳子的,则剪下的这部分一定一样长;
当红蓝绳子长度不相等时,分别剪下红、蓝两根绳子的,则剪下的这部分一定不一样长。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对分数的认识,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65.×
【分析】把一条彩带的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是这条彩带的。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把一条彩带平均分成10份,其中3份是这条彩带的;原题没说平均分,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6.×
【分析】根据题意,把8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是,据此解答。
【解析】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1份是桃子总数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7.×
【分析】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则每一份占这些苹果的,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每一份占这些苹果的,则2份是这些苹果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应理解分成的总份数是分母,所占份数是分子。
68.√
【分析】把千克糖看作单位“1”,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糖的。
【解析】1÷5=
÷5=(千克)
把千克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糖的,每人分得千克。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
69.×
【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不是平均分,所以每份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不一定。
【解析】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因为不是平均分,所以每份是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一定要把握“平均分”这一前提。
70.×
【分析】题目中没有明确这两杯饮料之间的大小关系。当两杯饮料同样多时,两人均喝了一杯饮料的 ,则两人喝的饮料一样多。当两杯饮料不一样多时,哪杯饮料多,喝了那杯饮料的那个人喝的饮料就多,据此判断。
【解析】当小兰和小花喝的这两杯饮料相同时,则两人喝的饮料一样多,否则,两人喝的饮料不一样多;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两人喝饮料多少与所喝那杯饮料的多少有关,只有两杯饮料同样多时,两人喝的饮料才一样多。
71.√
【分析】把每根铁丝的长度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6份;表示其中5份;把另一个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7份。通过画图即可看出哪根剩下的最长。
【解析】
有三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了它的,第二根用去了它的,第三根用去了它的,则第二根铁丝剩下部分最长。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72.×
【分析】有两个杯子,各装了的水,没有说明这两个杯子是否相同,不能用+=1来计算,据此判断。
【解析】两个杯子,由于杯子的容量大小不同,能够装的水的多少不同,所以两个杯子各装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不一定刚好是一杯水。如果两个杯子有大有小,倒在小的那个杯子中,可能装不下,倒在大的那个杯子中,可能装不满。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两个杯子”与“两个相同的杯子”的区别。
73.√
【分析】把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每段绳子占全长的分率和绳子被平均分成的段数有关,绳子平均分成几段,每段就占全长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
【解析】1÷3=
所以,每段占全长的。
故答案为:√
【点评】题目求的是每段绳子占全长的分率和绳子的具体长度无关,理解每段绳子占全长的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4.√
【分析】用单位“1”减去用去的几分之几等于还剩下的几分之几,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1-=,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5.×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
【解析】把一盘桃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盘桃子的,但原题没有说是平均分成6份。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6.×
【分析】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妹妹吃了剩下蛋糕的,求出妹妹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通过比较,即可确定谁吃的多。
【解析】把这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小明吃了其中1份;还剩下7份,再把剩下的看作单位“1”,每份是它的,妹妹吃了其中1份;相当于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1份,妹妹吃了其中1份。
所以两人吃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
【点评】不能单纯比较、这两个分数,这两个分数的单位“1”不同。转化成统一单位“1”,即求出妹妹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才能比较。
77.√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段,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5;求每段长,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5。
【解析】1÷5=
2÷5=(米)
把长2米绳子均分5段,每段长度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78.×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巧克力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9.×
【分析】两堆小麦同样重,不知道第二堆的实际重量,无法计算第二堆运走的实际重量,所以无法比较哪堆运走的多。
【解析】每堆的重量不知道,不能计算第二堆运走的实际重量,所以无法比较。
故原题说法错误。
【点评】吨,是用分数表示的数量;运走了,是以这堆小麦为单位“1”,表示分率。要注意区分意义的不同。
80.×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占它的几分之一,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1.×
【分析】将这些书看作单位1,用1减去借给亮亮总数的,求出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解析】1-=
则她还剩总数的。
故答案为:×
【点评】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1可以看作任何一个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0除外)。
82.√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
【解析】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吃了3份,剩5份,故还剩这个西瓜的,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3.√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得: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人,每人分得它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中“平均分”这个要素的理解。
84.√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因此分数的意义一定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
故答案为:√
85.×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2个是,也就是整体1,同样的3个是,也是整体1,不等于3,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1
++==1
所以1里面有2个正确,3个是1,所以3里面有3个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的分数乘法的运用,准确掌握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6.×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判断。
【解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7.√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据此可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4份是它的,所以中的8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中的8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88.×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块蛋糕的。而题目中没有明确这块蛋糕是被平均分成4份,则其中1份不是这块蛋糕的。据此判断。
【解析】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而不是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不是吃了这块蛋糕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注意“平均分”这个关键词。
89.×
【分析】,纸连续对折四次,并不是除以4的意思,而是除以2,再除以2,再除以2,再除以2,相当于是除以16,最终每份是这张纸的。
【解析】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四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题干阐述错误,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可以通过实践进行探究,然后得出结论。
90.×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可知,把这些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应是它们的。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把6支相同的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们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