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人教八上物理情境教学课件含视频】4_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6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人教八上物理情境教学课件含视频】4_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6页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5年秋人教新版八上物理情境教学课件含视频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四章 光现象
物理观念
通过现象观察及实验探究,能够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科学思维
能够基于证据、分析推理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科学探究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能够基于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作出解释,在交流评估中修正完善,进而得出科学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提高证据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分享与交流中,勇于表达和修正自己的观点,养成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国家大剧院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问题


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
国家大剧院的倒影实际就是大剧院在水中的像.


这些像有什么特点?物体在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与物体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 验
1.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实验思路】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在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像的位置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确定了像的位置,再比较像跟物体的位置和大小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
实验器材的作用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玻璃板既反光又可以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外形相同的两个蜡烛——①确定像的位置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②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
白纸——便于记录像、物、平面镜的位置
刻度尺——测量蜡烛和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实验过程】
1. 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前,通过移动未点燃的蜡烛,找到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标记蜡烛和像的位置.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蜡烛到平面 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cm
1
2
3
2. 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点燃蜡烛的像的大小是否随蜡烛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实验过程】
点击播放视频
5
5
7
7
9
9
【数据表格】
序号 蜡烛到平面 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cm
1
2
3
蜡烛的像的大小不随蜡烛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的位置
物体的位置
像的位置
9 cm
9 cm
7 cm
7 cm
5 cm
5 cm
【实验过程】
3. 换用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是否相同.
点击播放视频
蜡烛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相等.
2.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实验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
5
7
7
9
9
【数据表格】
序号 蜡烛到平面 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cm
1
2
3
想 想 做 做
在以上实验中,玻璃板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看到了玻璃板后面点燃蜡烛的像.请你试着用光屏承接玻璃板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看到点燃蜡烛的像.
用光屏没有承接到蜡烛的像,这样的像叫作虚像.
点击播放视频
要点梳理
1.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
3.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2.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1)实验应该在较暗还是较亮的环境中进行,为什么
3.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2)本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出现偶然性.
(3)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如果倾斜会产生什么现象?
实验中玻璃板竖立在纸上,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像,使未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合,这样就能确定像的位置. 如果玻璃板倾斜放置,像和物将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成的像偏高或偏低,无论如何改变移动未点燃的蜡烛,都不会和像重合.
3.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4)在交流中,有同学提到通过玻璃板可以看到两个像,这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改进呢?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若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反射面会产生两个像,从而造成重影,影响实验操作,故应换用更薄的玻璃板.
(5)通过交流,有同学提出可以用方格纸代替白纸来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用方格纸代替白纸来进行实验,便于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6)实验中,若将蜡烛B点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像会更不清晰,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7)某同学测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像距不等于物距,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玻璃板较厚;(2)标记的位置存在误差;(3)测量存在误差;(4)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没有完全重合.
释 疑
国家大剧院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国家大剧院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关于水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例 (2025河南)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择在较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立在铺有纸的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将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
直至蜡烛 B 和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
________相等.

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蜡烛的像会更加清晰
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
前面
大小
(3)在纸上分别标记蜡烛A 和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通过分析初步得出结论.
玻璃板(或平面镜)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
1.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___像;
2.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
3.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4.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

相等
相等
垂直
对称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面上方,一只白鹭水平飞行,湖中有着白鹭的倒影. 倒影是白鹭形成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 若白鹭距水面3m,湖水深2m,则水中“倒影”距白鹭 _____m;当白鹭往高处飞时,“倒影”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物距为3 m
6
不变
2.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薄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选用与蜡烛A外形_____的蜡烛B,
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_
________放置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白纸上
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相同
(或垂直)
竖直
玻璃板既能成像,又可以透过光看清玻璃板后的物体
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或垂直水平纸面放置,否则成的像偏高或偏低,不易确定像的位置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将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如图所示,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在方格纸上标出两支蜡烛的位置,实验中用方格纸代替白纸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点燃
便于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方便确定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像.
不能

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实验结束,该同学离开实验室,走近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____
(选填“会”或“不会”)随门平移.
不会
门所在平面位置不变,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的位置不变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