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人教八上物理情境教学课件含视频】6_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9页PPT 5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人教八上物理情境教学课件含视频】6_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9页PPT 5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2025年秋人教新版八上物理情境教学课件含视频
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物理观念
通过实验深化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科学思维
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发展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经历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过程,增强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测量工具进行规范测量以及收集证据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经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的全过程,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习目标
问题
良种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民选种有多种方式.例如,为了选出饱满的种粒,可以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将种粒浸没在盐水中并适当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清除水面漂浮的空粒、瘪粒,就可以选出较好的种子.怎样测量盐水的密度呢?
新课引入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 验 1
1.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实验思路】
天平
量筒
首先测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然后通过公式 就能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烧杯
观察右侧的量筒,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 该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2. 该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
3. 该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mL
100 mL
1 mL
认识量筒
单位换算:
1 L=1 000 mL
1 dm3=1 000 cm3
1 L=1 dm3
1 mL=1 cm3
1. “看”:看清单位标度(mL)、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
2. “放”: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量筒的使用方法
3. “读”: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4. “记”:记录数据时要包括数值和单位.
平视
俯视
仰视
55 mL
50 mL
45 mL
俯视液面时,读数会偏大
仰视液面时,读数会偏小
简记:仰小俯大
下面三种读数方式,哪一种正确?
思考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沾有液体,导致质量m测量值偏小.
倒入量筒时烧杯内壁沾有液体,导致体积V测量值偏小.
【方案讨论】
V
m1
m2
V
m1
m2
方 案 三
m2
V
m1
m
V
ρ=
m1-m2
V

质量、体积测量值均准确;
相比而言,方案三更准确.
【方案讨论】
【实验过程】
一杯水因溶入不同质量的盐而密度不同.自己用盐和水配制一杯盐水.
1.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盐水质量,记录在表格中.
2. 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记录在表格中.
3. 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录在表格中.
4. 根据公式 求出盐水的密度.
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数据记录】
2.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174.6 116.4 50
58.2
1.16
通过计算可得,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g/cm3.
1.16
点击播放视频
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2)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粉末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
(4)测量过程中不允许调节平衡螺母.
3.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若测量盐水体积过程中,将盐水倒入量筒时有盐水溅出,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呢?
导致所测盐水的体积偏小,质量测量值准确,由 可得,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大.
缺少量筒时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
m1
m2

盐水
m3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在烧杯中盛适量的水并标记水面的位置M,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将烧杯内水倒尽,加入盐水至记号M,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3

V水=V盐水
M
M

拓展
等体积法(标记法)
思考:如何测量盐水的体积呢?
方法:利用密度已知的水,采用等体积法,测量出水的质
量,由 求出水的体积,根据体积相等即可求出盐水
的体积,具体操作如下.
m水=m2-m1
m盐水=m3-m1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又该如何测量它的密度呢?

用量筒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1)若固体体积较小(可以放进量筒且不吸水、ρ固大于ρ水)
①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V0;
②将固体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此时水和
固体的总体积V1;
③物体的体积:V=V1-V0.
点击播放视频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在杯口下方放一小空烧杯;
②将物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物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
③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V,即为固体体积.
(2)若固体体积较大(无法放进量筒)——溢水法(排水法)
方法一:针压法(或压入法)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0;
③物体的体积:V=V2-V0.
②用细针将物体下压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V2;
思考
当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固体会漂在水面上,这种情况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
点击播放视频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小铁块和物体拴住(物体上,铁块下),先只将小铁块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V3;
方法二:助沉法(或配重法)
③物体的体积:V=V4-V3.
②再将它们共同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V4;
点击播放视频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 验 2
1.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实验思路】
天平
量筒
测出不吸水的小石块的体积和质量,就可以利用公式 得到小石块的密度了.
刻度尺
规则形状
不规则形状?
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宽、高,而后计算.
V1
V2
排水法:V石=V2-V1
思考
如何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呢?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物体表面沾有水,导致质量m测量值偏大,测量的密度ρ偏大.
【方案讨论】
m
m
【表格设计】
小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 V1/cm3 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g·cm-3)
【实验过程】
1.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 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并记录数据.
3. 根据公式 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点击播放视频
小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 V1/cm3 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g·cm-3)
33.3
50
62
12
2.78
2.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通过计算可得,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g/cm3.
2.78
3.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1)若实验中在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小石块放入水中有水溅出,那么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值准确吗?为什么呢?
导致所测小石块的体积偏小,质量测量值准确,由 可得,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值偏大.
(2)若小石块具有吸水性,则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值准确吗?为什么?
小石块具有吸水性,会导致所测小石块的体积偏小,由 可得,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值不准确.
缺少量筒时如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拓展
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0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用细线系着小石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使其完全浸没,并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2
V石=V溢出水=
V石=V溢出水

溢水法
思考:如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呢?
方法:利用密度已知的水,采用溢水法,测量出溢出水的质量,由 求出溢出水
的体积,根据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可求出小石块的体积,具体操作如下.
取出小石块,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缺少量筒时如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思考:如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呢?
方法:利用密度已知的水,采用等体积法,测量出加的水的质量,由 求出加的水的体积,根据体积相等即可求出小石块的体积,具体操作如下.
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1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并把其轻轻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内倒水直到把小石块浸没,并标记出水面的位置M,用天平称出烧杯、小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2
等体积法(标记法)
V石=V加水=

V石=V加水
拓展
科学世界
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
ρ氮=1.257 2 kg/m3
ρ氮=1.250 5 kg/m3
空气
获取

获取



瑞利,英国
(1842-1919年)
自主阅读课本P150对应内容
测量液体
和固体的
密度
量筒
的使用
单位换算:1 L=___mL;1 mL=1 cm3=____m3;
1 L=103 cm3=10-3 cm3.
使用方法:
1. 看:看最大测量值、分度值和单位;
2. 放:放在水平台上;
3. 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____,不能仰视或俯视;
4. 记:记录数据时包括数值、单位.
测量液体和
固体的密度
103
相平
10-6
测量仪器:用_____测量质量,用_____测量体积.
实验原理:
______.
天平
量筒
课堂小结
1. 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________为单位标度的,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mL.
mL

40
仰小俯大
2. (2025遂宁改编)小明学习密度知识时,发现课本密度表中没有酱油的密度,于是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进行测量.
(1)将装有酱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好的天平_____盘里,用镊子在_____盘里加(或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使天平再次平衡,盘里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_____g.
左物右码


游码
m物=m砝码+m游码
87.4
(2)将烧杯中的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40 mL,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39.4 g,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g/cm3.
(3)整理器材时,他发现量筒侧壁沾有少许酱油,于是推断出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______.
V=40 mL=40 cm3
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87.4 g-39.4 g=48 g
1.2
酱油体积的测量值偏小
准确
偏小
偏大

(4)[等效替代]若在实验时,天平砝码缺失,于是他设计了下列测量方案:(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①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为V1,如图A所示;
②将量筒中的水全部倒入天平左盘的烧杯中,在右盘同样的烧杯中加酱油直至天平平衡,如图B所示;
③将右盘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
测出其体积为V2,如图C所示;
则酱油的密度ρ酱油=_______(用物理符号表示).
等效替代法:m酱油=m水
→ρ水V1=ρ酱油V2
ABC

酱油
3. 妈妈买了一个纯金吊坠,小明想知道这个吊坠是空心还是实心的,于是进行了测量.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吊坠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吊坠的质量是________g.
(3)将吊坠放入装有30 mL水的量筒内,量
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密度是
_________kg/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103
kg/m3,则该吊坠是____心的.
右偏左调

20.8
5.2×103

34 mL
天平读数: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
量筒读数: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V=34 mL-30 mL=4 mL=4 cm3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找来一个烧杯,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吊坠的质量为m;
②向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吊坠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在水面处进行标记;
④取出吊坠,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上述方法测得吊坠的密度为___________(用物理符号表示).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
总质量为m2
标记法:V吊坠=V加水
4.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产已有3 000年余年的历史,其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4.96%,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图所示,某款老陈醋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800 mL”的字样.小明在家想知道该款醋的密度,先称出了一壶醋的总质量为890 g,并记下醋液面所在的位置;把醋全部倒入其他容器,再装入等体积的水,称出壶和水的总质量为850 g.求:
(1)所装水的质量;
解:(1)水的体积等于装醋的体积,则
V水=V壶=800 mL=800 cm3=8×10-4 m3
由 可得,所装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水=1.0×103 kg/m3×8×10-4 m3=0.8 kg=800 g
V水=V醋
m=ρV
净含量:800 mL
4.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产已有3 000年余年的历史,其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4.96%,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图所示,某款老陈醋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800 mL”的字样.小明在家想知道该款醋的密度,先称出了一壶醋的总质量为890 g,并记下醋液面所在的位置;把醋全部倒入其他容器,再装入等体积的水,称出壶和水的总质量为850 g.求:
(2)空壶的质量;
(2)空壶的质量为
m壶=m壶水-m水=850 g-800 g=50 g
m壶=m壶水-m水
净含量:800 mL
4.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产已有3 000年余年的历史,其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4.96%,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图所示,某款老陈醋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800 mL”的字样.小明在家想知道该款醋的密度,先称出了一壶醋的总质量为890 g,并记下醋液面所在的位置;把醋全部倒入其他容器,再装入等体积的水,称出壶和水的总质量为850 g.求:
(3)该款醋的密度.
(3)醋的质量为m醋=m壶醋-m壶=890 g-50 g=840 g
老陈醋的密度为
m醋=m壶醋-m壶
净含量:800 mL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