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1.(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a、b、c为常数)C. D.【答案】C【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解析】【解答】解:A、方程中出现,属于分式方程,不符合整式条件,不符合题意;B、中未明确,当时不是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C、∵∴,∴,满足整式、一元、二次的条件,符合题意;D、方程含两个未知数和,是二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据此逐一判断得出答案.2.(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各组的四条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比例线段【解析】【解答】解:A、,故长度为a=4,b=6,c=5,d=10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故长度为a=1,b=2,c=3,d=4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 故长度为a=,b=3,c=2,d=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故长度为a=2,b=5,c=6,d=15的四条线段成比例,此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d=bc,那么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据此逐一判断得出答案.3.(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AED的是( )A.∠AED=∠B B.∠ADE=∠C C. D.【答案】D【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DAE=∠CAB,A、当∠AED=∠B时,△ABC∽△AE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ADE=∠C时,△ABC∽△AE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时,△ABC∽△AE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时,不能推断△ABC∽△AED,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由于△ABC与△AED具有公共角∠DAE,从而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A、B选项;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C、D选项.4.(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B.C. 且 D. 且【答案】D【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解得:∴ 且 .故答案为:D.【分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由此并结合题意可得△≥0且k+2≠0,代入求解可得k的范围.5.(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则的值为( )A. B.5 C. D.2【答案】B【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偶次方的非负性【解析】【解答】解:,,,,,即,所以,故答案为:B.【分析】把a2+b2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单项式乘以多形式法则展开括号,把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将方程左边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根据两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为零,并结合偶数次幂的非负性即可得出关于a2+b2的方程,求解即可.6.(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长为32米、宽为1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建如图所示的道路(图中的阴影部分)余下部分铺设草坪,要使得草坪的面积为300平方米,则可列方程为( )A. B.C. D.【答案】C【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平移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平移的思想可得草坪实际就是一个长为(32-x)米,宽为(12-x)米的距离,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即可.7.(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要使四边形为菱形,要添加的条件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析】【解答】解:应该添加的条件是;连接、,∵、、、分别为四边形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和的中位线,,同理,又,,∴四边形是菱形,故答案为:B.【分析】添加AC=BD,理由如下: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结合AC=BD,得到EF=EH=HG=FG,由“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出四边形为菱形.8.(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BD=6,E是BC边的中点,P,M分别是AC,AB上的动点,连接PE,PM,则PE+PM的最小值是( )A.6 B.3 C.2 D.4.5【答案】C【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解析】【解答】如图,作点E关于AC的对称点E',过点E'作E'M⊥AB于点M,交AC于点P则点P、M即为使PE+PM取得最小值的点则有PE+PM=PE'+PM=E'M∵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E'在CD上∵AC=6,BD=6∴AB=由S菱形ABCD=AC BD=AB E'M得×6×6=3 E'M解得:E'M=2即PE+PM的最小值是2故选:C.【分析】如图,作点E关于AC的对称点E',过点E'作E'M⊥AB于点M,交AC于点P,由于E'是E关于AC的对称点,所以PE=E'P。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计算出AB的长度。然后,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的AC、BD的长度,可以计算出菱形ABCD的面积。再根据菱形的面积也可以表示为AB和E'M的乘积,即可解出EM的长度,即可得答案.9.(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且,则 .【答案】5【知识点】比例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假设,∴解得,∴,∴,故答案为:5.【分析】根据连比可设,然后代入已知方程可得关于字母k的方程,求解得出k的值,进而即可求出a、b、c的值,最后再将a、b、c的值代入待求式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10.(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则另一个实数根是 , .【答案】;【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解答】解: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设另一个根是.则,,∴,.故答案为:,.【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假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据此设方程另一个根是,可得,,再进一步计算即可.11.(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代数式 .【答案】1【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解答】解:∵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故答案为:1.【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a2+2a=7,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2,再将式子利用拆项及乘法分配律逆用变形为含a2+2a及a+b表示的形式,从而整体代入计算即可得解.12.(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中,,,则 .【答案】4【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4.【分析】由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进而根据有两组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可求出BF的长.13.(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矩形中,,,连接,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相交于点E,F,连接,相交于点G. 与相交于点H,连接,. 则的长为 .【答案】【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解析】【解答】解:连接,,,,如图:由题意得:,∴四边形为菱形,∴垂直平分,即垂直平分,∴,过点作交于点,如图:∵四边形是矩形,∴,,∴,∴,∴,即,解得:,∴,同理可得:,又∵,∴四边形为矩形,∴,,∴,在中,,故答案为:.【分析】连接,,,,根据作图并结合菱形的判定“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为菱形,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过点作交于点,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同理可得,由线段的构成IG=AB-AI-BG求得IG的值,在中,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14.(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 ,则k= .【答案】 或﹣1【知识点】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解:当a+b+c=0时,a=﹣(b+c),则k= = =﹣1;当a+b+c≠0时,根据等比性质可以得到:k= = = .则k= 或﹣1.【分析】根据a+b+c的值是否为0分类讨论:a+b+c=0时,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a=﹣(b+c),代入即可求出k;当a+b+c≠0时,根据等比性质即可求出k.15.(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 、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 ,则 的值是 .【答案】【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解答】解:得 + =-2m-3, =m2,又因为 ,所以m2-2m-3=0,得m=3或m=-1,因为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0,得(2m+3)2-4×m2=12m+9>0,所以m> ,所以m=-1舍去,综上m=3.【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2m-3, =m2,然后将 左边利用异分母分式加法法则通分计算,再整体代入去分母就可得出关于m的方程,求解得出m的值;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0,从而列出不等式,求解得出m的取值范围,综上所述即可得出m的值。16.(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D为中上一点,E为上一点,连接,交于点M,满足,则 .【答案】【知识点】8字型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解析】【解答】解: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则:,,∴,,∴,∵,∴,∴,∴.故答案为:.【分析】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证明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结合已知线段关系,求解即可.17.(2025九上·成都月考)新定义: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称为“同族二次方程”,例如:与是“同族二次方程”.现有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与是“同族二次方程”,则代数式的最小值是 .【答案】【知识点】偶次方的非负性;配方法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与是“同族二次方程”,,,,解得:,,,代数式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新定义,两个方程为同族二次方程,需满足顶点坐标相同且二次项系数不同;从而将(m+2)x2+(n-4)x+8=0转化为顶点式,求出m和n的值,再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最小值即可.18.(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是等边三角形,点F在边的上方,点E在射线上运动.连接,取的中点M,则线段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答案】【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解析】【解答】解:取的中点N,连接,∵点M是的中点,点N是的中点,∴,∵在等边中,,∴,∴是点M的运动轨迹,∴当时,线段取得最小值,如下图.连接,∵点N是的中点,∴,∵在正方形中,,∴在中,,过点B作于点Q,∴,∴,∵,∴,∴,即,∴.设与相交于点H,过点H作于点P,设,则∵,,∴,∴,∵,∠HNP=∠ANB,∴,∴,即,解得,∴.∵,∴,∵,,∴,∴,∴,即,∴,∴线段的长度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分析】取BC的中点N,连接MN,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由平行线性质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得,从而得到是点M的运动轨迹,因此当时,线段取得最小值;连接,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N,过点B作BQ⊥AN于点Q,从而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证,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BQ的长;设与相交于点H,过点H作于点P,设,则,,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HP, 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证,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x,从而得到BH的长;再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证,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 AM,从而即可得出答案.19.(2025九上·成都月考)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1)(2)(3)(4)【答案】(1)解:,变形为,∴,∴或,解得:,.(2)解:,∴,,,∴,∴,∴,.(3)解:,整理得:,∴,,,∴,∴,∴,.(4)解:,∴,∴,∴或或,解得:,,.【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分析】(1)把2x-5看成一个整体,将方程右边提取公因式后整体移到方程左边,再将方程左边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根据两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从而将方程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2)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直接找出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及常数项c的值,然后算出根的判别式b2-4ac的值,由判别式的值大于0可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进而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3)首项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找出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及常数项c的值,然后算出根的判别式b2-4ac的值,由判别式的值大于0可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进而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4)先把x2+2x看成一个整体,将方程左边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进而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及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第二次分解,根据几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从而将方程降次为三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三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1)解:,变形为,∴,∴或,解得:,.(2)解:,∴,,,∴,∴,∴,.(3)解:,整理得:,∴,,,∴,∴,∴,.(4)解:,∴,∴,∴或或,解得:,,.20.(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趣味化学实验室”选修课上,张老师用毛笔蘸取透明无色液体,并在白纸上书写,立马显现出红色的文字,这是酚酞溶液产生的神奇变化.酚酞是化学领域重要的酸碱指示剂,它遇碱变红,遇酸或中性溶液不变色、现有四个完全相同且无标签的滴瓶,里面分别装有四种无色溶液:(1)小明同学从中随机拿出一瓶,选中酚酞的概率是______;(2)张老师随机从两瓶溶液中各取一定量的溶液混合均匀,请用列表格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概率.【答案】(1)(2)解:列表如下, A B C DA B C D 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结果有:,共2种,∴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概率为.【知识点】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概率公式【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知,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中酚酞的结果有1种,∴小明同学从中随机拿出一瓶,选中酚酞的概率是;故答案为:;【分析】(1)直接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利用列表法列举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由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结果有2种, 再利用概率公式可得出答案.(1)解:由题意知,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中酚酞的结果有1种,∴小明同学从中随机拿出一瓶,选中酚酞的概率是;故答案为:.(2)解:列表如下, A B C DA B C D 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结果有:,共2种,∴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概率为.21.(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x12+x22-10,求k的值.【答案】解:(1)由题意,△,,解得.(2)依题意得:,,由(1)得:,,,、同为正根,,可化为:,,,,,,,,.【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分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列出关于字母k的不等式,求解可得k的取值范围;(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假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据此结合题意可得>0,>0, 根据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判断出、同为正根,然后根据绝对值性质、完全平方公式恒等变形计整体代入可将等式变形为,求解再结合(1)中k的取值确定出符合题意的k值.22.(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矩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F,G,连接.(1)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证明:;(3)当时,求四边形的面积及线段的长.【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矩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2)证明:∵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3)解:∵,为等边三角形,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由(1)得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的面积为:,在中,,∴,∴.【知识点】四边形的综合【解析】【分析】(1) 四边形OCDE是菱形,理由如下;由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得OC=OD,由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CO=CD,EO=ED,从而由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COD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及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得∠EOD=∠EDO=∠ODC=60°,由有两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EOD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推出CO=CD=EO=ED,从而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出结论;(2)由有两组角相等得三角形相似得出△DCF∽△GCD,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边成比例得出,结合即可得到结论;(3)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和的长,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到,进而根据菱形面积公式可得面积;在中,由正切函数定义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可求出GF的长,最后根据EG=EF-GF可得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矩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2)证明:∵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3)解:∵,为等边三角形,∴,∵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且,∴,,由(1)得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的面积为:,在中,,∴,∴.23.(2025九上·成都月考)【知识技能】(1)如图1,点E是正方形中边上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顺时针旋转得到,若正方形边长为3,,求的长.【数学理解】(2)如图2,点E是正方形内部一点,连接,将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延长交于点H,连接,请证明: .【拓展探索】(3)如图3,正方形的边长为3,,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一周,当时,求的长度.【答案】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3,∴,根据旋转可得:,∴,∴点三点共线,∴,∴.证明:(2)如图,在上截取,连接,根据旋转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3)∵,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一周,∴点E在以点B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时,如图,过点B作,则,∴,∴,∴.当时,如图,过点B作,则,∴,∴,∴.综上,是。【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然后再根据旋转可得:,即可可求出CE的值,进而可得出点三点共线,从而可求出FC的值,在直角三角形EFC中,根据勾股定理:,代入数据即可求解。(2)在上截取,连接,易证,,从而可得,根据,易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即可证明.(3)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一周,可得,点E在以点B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过点B作,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进而可得,当时,可得,,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进而可得。24.(2025九上·成都月考)成都市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市民:“出门戴头盔,放心平安归”.某商店统计了某品牌头盔的销售量,四月份售出375个,六月份售出540个,且从四月份到六月份月增长率相同.(1)求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2)经市场调研发现,此种品牌头盔如果每个盈利10元,月销售量为500个,若在此基础上每个涨价4元,则月销售量将减少80个,现在既要使月销售利润达到6000元,又要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那么该品牌头盔每个应涨价多少元?【答案】(1)解:设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根据题意得:,解得,(舍去),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2)解:设头盔每个涨价元,根据题意得:,整理得,解得,,∵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品牌的头盔每个应涨价5元.【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解析】【分析】(1)此题是一道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根据公式a(1+x)n=p,其中a是平均增长开始的量,x是增长率,n是增长次数,P是增长结束达到的量,根据公式列出方程,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并检验可得答案;(2)设头盔每个涨价元,则每月实际销售头盔的数量为个,每一个头盔的利润为(m+10)元,根据单个利润乘以销售数量等于总利润并结合月销售利润达到6000元,得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根据“尽可能让市民得到实惠”取舍即可.(1)解:设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根据题意得:,解得,(舍去),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2)解:设头盔每个涨价元,根据题意得:,整理得,解得,,∵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品牌的头盔每个应涨价5元.25.(2025九上·成都月考)材料1: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在著作《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中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有如下的关系(韦达定理):;材料2:如果实数m、n满足、,且,则可利用根的定义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将m、n看作是此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面问题:(1)已知实数m、n满足、,求的值.(2)已知实数p、q满足、,且,求的值.(3)已知实数a、b、c满足、,且,求c的最大值.【答案】(1)解:∵实数m、n满足、,,∴m,n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p、可看作方程的两根,∴,∴;(3)解:∵、,∴a、b是方程的两个根,∴,即,∵,∴,∴,∴,∴,∴c的最大值为7.【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分析】(1)由阅读材料2得到m,n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由韦达定理得到,变形为整体代入即可求解;(2)把方程变形为,把变形为p2-3p-2=0,由阅读材料2得到p、可看作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到得到,变形为,再整体代入计算即可求解;(3)由韦达定理得到a、b是方程的两个根,即可得到,根据,即可求出,得到c的最大值为7.(1)解:∵实数m、n满足、,,∴m,n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p、可看作方程的两根,∴,∴;(3)解:∵、,∴a、b是方程的两个根,∴,即,∵,∴,∴,∴,∴,∴c的最大值为7.26.(2025九上·成都月考)【问题背景】(1)如图1,在正方形中,E是上一点,连接,F为射线上一点(不与射线端点A重合),且.求证:且;【类比探究】(2)如图2,将(1)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若,.探究线段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在(2)的条件下,过点E作交于点H,延长交边于点G,若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的值.【答案】解:(1)证明:如下图,过点E作于点N,于点M,∴∵四边形正方形.∴,∠ABC=90°∴∵,∴≌,∴.∵,∴∵,,∴即.(2),.理由:如下图,过点E作交于点M,∴,∵四边形矩形,∴,∴.∵,,∴,∴,∵EM⊥BD,∴ ∠ BEM=90°,∴ ∠BEM-∠FEM=∠FEC-∠FEM即,∴,∴.在和中,∴,∴,∴.(3)的值为或或.【知识点】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综合;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解析】【解答】解:(3)若△CDE是等腰三角形,则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当CD=DE=3时,∵BD=∴BE=BD-DE=2,∵EH⊥BD,∴∠BEH=∠CEF=90°,∴∠BEF=∠CEH,又∵∠AFE=∠BCE,∴△BEF∽△HEC,∴,∴,∴,∴CH=BC-BH=,∴;设BC与FG交于点M,∵BC∥AD,AB=CD=3,AD=BC=4,∴△FBM∽△FAG,△BME∽△DGE,∴,,∴,∴,∴,∴;②当CE=CD=3时,过点C作CP⊥BD于点P,∴DP=EP,∵sin∠BDC=,∴,∴,∴,∴BE=BD-DP-EP=;同①可得,∴,∴,∴CP=4-;∴,∴,∴,∴,∴;③当DE=EC时,过点E作EQ⊥CD于点Q,∴CQ=DQ,∵∠ADC=∠BQC=90°,∴GD∥EH∥BC,∴EQ是△BDC的中位线,∠ADB=∠CBD,∴DE=BE=;∵tan∠DBC=,∴,在△MBE与△GDE中,∵∠GDE=∠MBE,DE=BE,∠DEG=∠BEM,∴△MBE≌△GDE(ASA),∴EM=GM,BM=GD,∵∠CEF=90°,∴CE垂直平分MG,∴CM=CG,设CM=CG=x,则BM=GD=4-x,∵DG2+CD2=CG2,∴(4-x)2+32=x2,解得,∴,综上,的值为或或.【分析】(1)过点E作于点N,于点M,由正方形性质得,∠ABC=90°,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EN=EM,从而利用那个“AAS”证得≌,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EF=EC;由邻补角、等量代换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推出∠FEC=90°,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EF⊥CE;(2)过点E作交于点M,结合对顶角相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推出∠FEC=∠FBC=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推出∠BEF=∠MEC,从而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进而根据∠CBD的正切三角函数定义得出,从而即可得出;(3)分类讨论: ①当CD=DE=3时,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BEF∽△HEC,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EH、进而利用勾股定理算出BH;设BC与FG交于点M,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得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FBM∽△FAG,△BME∽△DGE,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再利用勾股定理算出CG,即可求出 的值; ②当CE=CD=3时,过点C作CP⊥BD于点P,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DP=PE,由∠BDC的正弦函数得,据此可求出CP,进而利用勾股定理算出PD,同①可得,从而可算出EH、BP、BF、CG,即可求出的值 ;③当DE=EC时,过点E作EQ⊥CD于点Q,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CQ=DQ,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DE=BE=;由∠DBC的正切函数得,据此可求出EH长;利用“ASA”证△MBE≌△GDE,得EM=GM,BM=GD,由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得CM=CG,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CG,从而可求出的值,综上可得答案.1 / 1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1.(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a、b、c为常数)C. D.2.(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各组的四条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 B.C. D.3.(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AED的是( )A.∠AED=∠B B.∠ADE=∠C C. D.4.(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B.C. 且 D. 且5.(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则的值为( )A. B.5 C. D.26.(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长为32米、宽为1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建如图所示的道路(图中的阴影部分)余下部分铺设草坪,要使得草坪的面积为300平方米,则可列方程为( )A. B.C. D.7.(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要使四边形为菱形,要添加的条件是( )A. B. C. D.8.(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BD=6,E是BC边的中点,P,M分别是AC,AB上的动点,连接PE,PM,则PE+PM的最小值是( )A.6 B.3 C.2 D.4.59.(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且,则 .10.(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则另一个实数根是 , .11.(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代数式 .12.(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中,,,则 .13.(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矩形中,,,连接,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相交于点E,F,连接,相交于点G. 与相交于点H,连接,. 则的长为 .14.(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 ,则k= .15.(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 、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 ,则 的值是 .16.(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D为中上一点,E为上一点,连接,交于点M,满足,则 .17.(2025九上·成都月考)新定义: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称为“同族二次方程”,例如:与是“同族二次方程”.现有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与是“同族二次方程”,则代数式的最小值是 .18.(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是等边三角形,点F在边的上方,点E在射线上运动.连接,取的中点M,则线段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19.(2025九上·成都月考)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1)(2)(3)(4)20.(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趣味化学实验室”选修课上,张老师用毛笔蘸取透明无色液体,并在白纸上书写,立马显现出红色的文字,这是酚酞溶液产生的神奇变化.酚酞是化学领域重要的酸碱指示剂,它遇碱变红,遇酸或中性溶液不变色、现有四个完全相同且无标签的滴瓶,里面分别装有四种无色溶液:(1)小明同学从中随机拿出一瓶,选中酚酞的概率是______;(2)张老师随机从两瓶溶液中各取一定量的溶液混合均匀,请用列表格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概率.21.(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x12+x22-10,求k的值.22.(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矩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F,G,连接.(1)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证明:;(3)当时,求四边形的面积及线段的长.23.(2025九上·成都月考)【知识技能】(1)如图1,点E是正方形中边上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顺时针旋转得到,若正方形边长为3,,求的长.【数学理解】(2)如图2,点E是正方形内部一点,连接,将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延长交于点H,连接,请证明: .【拓展探索】(3)如图3,正方形的边长为3,,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一周,当时,求的长度.24.(2025九上·成都月考)成都市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市民:“出门戴头盔,放心平安归”.某商店统计了某品牌头盔的销售量,四月份售出375个,六月份售出540个,且从四月份到六月份月增长率相同.(1)求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2)经市场调研发现,此种品牌头盔如果每个盈利10元,月销售量为500个,若在此基础上每个涨价4元,则月销售量将减少80个,现在既要使月销售利润达到6000元,又要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那么该品牌头盔每个应涨价多少元?25.(2025九上·成都月考)材料1: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在著作《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中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有如下的关系(韦达定理):;材料2:如果实数m、n满足、,且,则可利用根的定义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将m、n看作是此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面问题:(1)已知实数m、n满足、,求的值.(2)已知实数p、q满足、,且,求的值.(3)已知实数a、b、c满足、,且,求c的最大值.26.(2025九上·成都月考)【问题背景】(1)如图1,在正方形中,E是上一点,连接,F为射线上一点(不与射线端点A重合),且.求证:且;【类比探究】(2)如图2,将(1)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若,.探究线段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在(2)的条件下,过点E作交于点H,延长交边于点G,若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的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解析】【解答】解:A、方程中出现,属于分式方程,不符合整式条件,不符合题意;B、中未明确,当时不是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C、∵∴,∴,满足整式、一元、二次的条件,符合题意;D、方程含两个未知数和,是二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据此逐一判断得出答案.2.【答案】D【知识点】比例线段【解析】【解答】解:A、,故长度为a=4,b=6,c=5,d=10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故长度为a=1,b=2,c=3,d=4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 故长度为a=,b=3,c=2,d=的四条线段不成比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故长度为a=2,b=5,c=6,d=15的四条线段成比例,此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d=bc,那么这四条线段成比例,据此逐一判断得出答案.3.【答案】D【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DAE=∠CAB,A、当∠AED=∠B时,△ABC∽△AE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ADE=∠C时,△ABC∽△AE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时,△ABC∽△AE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时,不能推断△ABC∽△AED,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由于△ABC与△AED具有公共角∠DAE,从而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A、B选项;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C、D选项.4.【答案】D【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解得:∴ 且 .故答案为:D.【分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由此并结合题意可得△≥0且k+2≠0,代入求解可得k的范围.5.【答案】B【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偶次方的非负性【解析】【解答】解:,,,,,即,所以,故答案为:B.【分析】把a2+b2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单项式乘以多形式法则展开括号,把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将方程左边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根据两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为零,并结合偶数次幂的非负性即可得出关于a2+b2的方程,求解即可.6.【答案】C【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平移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平移的思想可得草坪实际就是一个长为(32-x)米,宽为(12-x)米的距离,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即可.7.【答案】B【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析】【解答】解:应该添加的条件是;连接、,∵、、、分别为四边形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和的中位线,,同理,又,,∴四边形是菱形,故答案为:B.【分析】添加AC=BD,理由如下: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结合AC=BD,得到EF=EH=HG=FG,由“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出四边形为菱形.8.【答案】C【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解析】【解答】如图,作点E关于AC的对称点E',过点E'作E'M⊥AB于点M,交AC于点P则点P、M即为使PE+PM取得最小值的点则有PE+PM=PE'+PM=E'M∵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E'在CD上∵AC=6,BD=6∴AB=由S菱形ABCD=AC BD=AB E'M得×6×6=3 E'M解得:E'M=2即PE+PM的最小值是2故选:C.【分析】如图,作点E关于AC的对称点E',过点E'作E'M⊥AB于点M,交AC于点P,由于E'是E关于AC的对称点,所以PE=E'P。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计算出AB的长度。然后,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的AC、BD的长度,可以计算出菱形ABCD的面积。再根据菱形的面积也可以表示为AB和E'M的乘积,即可解出EM的长度,即可得答案.9.【答案】5【知识点】比例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假设,∴解得,∴,∴,故答案为:5.【分析】根据连比可设,然后代入已知方程可得关于字母k的方程,求解得出k的值,进而即可求出a、b、c的值,最后再将a、b、c的值代入待求式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10.【答案】;【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解答】解: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设另一个根是.则,,∴,.故答案为:,.【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假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据此设方程另一个根是,可得,,再进一步计算即可.11.【答案】1【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解答】解:∵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故答案为:1.【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a2+2a=7,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2,再将式子利用拆项及乘法分配律逆用变形为含a2+2a及a+b表示的形式,从而整体代入计算即可得解.12.【答案】4【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4.【分析】由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进而根据有两组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可求出BF的长.13.【答案】【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解析】【解答】解:连接,,,,如图:由题意得:,∴四边形为菱形,∴垂直平分,即垂直平分,∴,过点作交于点,如图:∵四边形是矩形,∴,,∴,∴,∴,即,解得:,∴,同理可得:,又∵,∴四边形为矩形,∴,,∴,在中,,故答案为:.【分析】连接,,,,根据作图并结合菱形的判定“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为菱形,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过点作交于点,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同理可得,由线段的构成IG=AB-AI-BG求得IG的值,在中,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14.【答案】 或﹣1【知识点】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解:当a+b+c=0时,a=﹣(b+c),则k= = =﹣1;当a+b+c≠0时,根据等比性质可以得到:k= = = .则k= 或﹣1.【分析】根据a+b+c的值是否为0分类讨论:a+b+c=0时,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a=﹣(b+c),代入即可求出k;当a+b+c≠0时,根据等比性质即可求出k.15.【答案】【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解答】解:得 + =-2m-3, =m2,又因为 ,所以m2-2m-3=0,得m=3或m=-1,因为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0,得(2m+3)2-4×m2=12m+9>0,所以m> ,所以m=-1舍去,综上m=3.【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2m-3, =m2,然后将 左边利用异分母分式加法法则通分计算,再整体代入去分母就可得出关于m的方程,求解得出m的值;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0,从而列出不等式,求解得出m的取值范围,综上所述即可得出m的值。16.【答案】【知识点】8字型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解析】【解答】解: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则:,,∴,,∴,∵,∴,∴,∴.故答案为:.【分析】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证明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结合已知线段关系,求解即可.17.【答案】【知识点】偶次方的非负性;配方法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与是“同族二次方程”,,,,解得:,,,代数式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新定义,两个方程为同族二次方程,需满足顶点坐标相同且二次项系数不同;从而将(m+2)x2+(n-4)x+8=0转化为顶点式,求出m和n的值,再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最小值即可.18.【答案】【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解析】【解答】解:取的中点N,连接,∵点M是的中点,点N是的中点,∴,∵在等边中,,∴,∴是点M的运动轨迹,∴当时,线段取得最小值,如下图.连接,∵点N是的中点,∴,∵在正方形中,,∴在中,,过点B作于点Q,∴,∴,∵,∴,∴,即,∴.设与相交于点H,过点H作于点P,设,则∵,,∴,∴,∵,∠HNP=∠ANB,∴,∴,即,解得,∴.∵,∴,∵,,∴,∴,∴,即,∴,∴线段的长度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分析】取BC的中点N,连接MN,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由平行线性质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得,从而得到是点M的运动轨迹,因此当时,线段取得最小值;连接,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N,过点B作BQ⊥AN于点Q,从而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证,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BQ的长;设与相交于点H,过点H作于点P,设,则,,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HP, 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证,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x,从而得到BH的长;再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证,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求出 AM,从而即可得出答案.19.【答案】(1)解:,变形为,∴,∴或,解得:,.(2)解:,∴,,,∴,∴,∴,.(3)解:,整理得:,∴,,,∴,∴,∴,.(4)解:,∴,∴,∴或或,解得:,,.【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分析】(1)把2x-5看成一个整体,将方程右边提取公因式后整体移到方程左边,再将方程左边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根据两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从而将方程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2)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直接找出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及常数项c的值,然后算出根的判别式b2-4ac的值,由判别式的值大于0可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进而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3)首项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找出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及常数项c的值,然后算出根的判别式b2-4ac的值,由判别式的值大于0可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进而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4)先把x2+2x看成一个整体,将方程左边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进而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及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第二次分解,根据几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从而将方程降次为三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三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1)解:,变形为,∴,∴或,解得:,.(2)解:,∴,,,∴,∴,∴,.(3)解:,整理得:,∴,,,∴,∴,∴,.(4)解:,∴,∴,∴或或,解得:,,.20.【答案】(1)(2)解:列表如下, A B C DA B C D 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结果有:,共2种,∴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概率为.【知识点】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概率公式【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知,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中酚酞的结果有1种,∴小明同学从中随机拿出一瓶,选中酚酞的概率是;故答案为:;【分析】(1)直接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利用列表法列举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由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结果有2种, 再利用概率公式可得出答案.(1)解:由题意知,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中酚酞的结果有1种,∴小明同学从中随机拿出一瓶,选中酚酞的概率是;故答案为:.(2)解:列表如下, A B C DA B C D 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结果有:,共2种,∴混合后的溶液变红色的概率为.21.【答案】解:(1)由题意,△,,解得.(2)依题意得:,,由(1)得:,,,、同为正根,,可化为:,,,,,,,,.【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分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列出关于字母k的不等式,求解可得k的取值范围;(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假设x1与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据此结合题意可得>0,>0, 根据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判断出、同为正根,然后根据绝对值性质、完全平方公式恒等变形计整体代入可将等式变形为,求解再结合(1)中k的取值确定出符合题意的k值.22.【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矩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2)证明:∵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3)解:∵,为等边三角形,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由(1)得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的面积为:,在中,,∴,∴.【知识点】四边形的综合【解析】【分析】(1) 四边形OCDE是菱形,理由如下;由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得OC=OD,由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CO=CD,EO=ED,从而由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COD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及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得∠EOD=∠EDO=∠ODC=60°,由有两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EOD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推出CO=CD=EO=ED,从而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出结论;(2)由有两组角相等得三角形相似得出△DCF∽△GCD,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边成比例得出,结合即可得到结论;(3)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和的长,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到,进而根据菱形面积公式可得面积;在中,由正切函数定义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可求出GF的长,最后根据EG=EF-GF可得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矩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2)证明:∵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3)解:∵,为等边三角形,∴,∵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且,∴,,由(1)得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的面积为:,在中,,∴,∴.23.【答案】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3,∴,根据旋转可得:,∴,∴点三点共线,∴,∴.证明:(2)如图,在上截取,连接,根据旋转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3)∵,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一周,∴点E在以点B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时,如图,过点B作,则,∴,∴,∴.当时,如图,过点B作,则,∴,∴,∴.综上,是。【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然后再根据旋转可得:,即可可求出CE的值,进而可得出点三点共线,从而可求出FC的值,在直角三角形EFC中,根据勾股定理:,代入数据即可求解。(2)在上截取,连接,易证,,从而可得,根据,易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即可证明.(3)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一周,可得,点E在以点B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过点B作,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进而可得,当时,可得,,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进而可得。24.【答案】(1)解:设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根据题意得:,解得,(舍去),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2)解:设头盔每个涨价元,根据题意得:,整理得,解得,,∵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品牌的头盔每个应涨价5元.【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解析】【分析】(1)此题是一道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根据公式a(1+x)n=p,其中a是平均增长开始的量,x是增长率,n是增长次数,P是增长结束达到的量,根据公式列出方程,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并检验可得答案;(2)设头盔每个涨价元,则每月实际销售头盔的数量为个,每一个头盔的利润为(m+10)元,根据单个利润乘以销售数量等于总利润并结合月销售利润达到6000元,得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根据“尽可能让市民得到实惠”取舍即可.(1)解:设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根据题意得:,解得,(舍去),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2)解:设头盔每个涨价元,根据题意得:,整理得,解得,,∵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品牌的头盔每个应涨价5元.25.【答案】(1)解:∵实数m、n满足、,,∴m,n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p、可看作方程的两根,∴,∴;(3)解:∵、,∴a、b是方程的两个根,∴,即,∵,∴,∴,∴,∴,∴c的最大值为7.【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解析】【分析】(1)由阅读材料2得到m,n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由韦达定理得到,变形为整体代入即可求解;(2)把方程变形为,把变形为p2-3p-2=0,由阅读材料2得到p、可看作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到得到,变形为,再整体代入计算即可求解;(3)由韦达定理得到a、b是方程的两个根,即可得到,根据,即可求出,得到c的最大值为7.(1)解:∵实数m、n满足、,,∴m,n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p、可看作方程的两根,∴,∴;(3)解:∵、,∴a、b是方程的两个根,∴,即,∵,∴,∴,∴,∴,∴c的最大值为7.26.【答案】解:(1)证明:如下图,过点E作于点N,于点M,∴∵四边形正方形.∴,∠ABC=90°∴∵,∴≌,∴.∵,∴∵,,∴即.(2),.理由:如下图,过点E作交于点M,∴,∵四边形矩形,∴,∴.∵,,∴,∴,∵EM⊥BD,∴ ∠ BEM=90°,∴ ∠BEM-∠FEM=∠FEC-∠FEM即,∴,∴.在和中,∴,∴,∴.(3)的值为或或.【知识点】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综合;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解析】【解答】解:(3)若△CDE是等腰三角形,则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当CD=DE=3时,∵BD=∴BE=BD-DE=2,∵EH⊥BD,∴∠BEH=∠CEF=90°,∴∠BEF=∠CEH,又∵∠AFE=∠BCE,∴△BEF∽△HEC,∴,∴,∴,∴CH=BC-BH=,∴;设BC与FG交于点M,∵BC∥AD,AB=CD=3,AD=BC=4,∴△FBM∽△FAG,△BME∽△DGE,∴,,∴,∴,∴,∴;②当CE=CD=3时,过点C作CP⊥BD于点P,∴DP=EP,∵sin∠BDC=,∴,∴,∴,∴BE=BD-DP-EP=;同①可得,∴,∴,∴CP=4-;∴,∴,∴,∴,∴;③当DE=EC时,过点E作EQ⊥CD于点Q,∴CQ=DQ,∵∠ADC=∠BQC=90°,∴GD∥EH∥BC,∴EQ是△BDC的中位线,∠ADB=∠CBD,∴DE=BE=;∵tan∠DBC=,∴,在△MBE与△GDE中,∵∠GDE=∠MBE,DE=BE,∠DEG=∠BEM,∴△MBE≌△GDE(ASA),∴EM=GM,BM=GD,∵∠CEF=90°,∴CE垂直平分MG,∴CM=CG,设CM=CG=x,则BM=GD=4-x,∵DG2+CD2=CG2,∴(4-x)2+32=x2,解得,∴,综上,的值为或或.【分析】(1)过点E作于点N,于点M,由正方形性质得,∠ABC=90°,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EN=EM,从而利用那个“AAS”证得≌,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EF=EC;由邻补角、等量代换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推出∠FEC=90°,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EF⊥CE;(2)过点E作交于点M,结合对顶角相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推出∠FEC=∠FBC=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推出∠BEF=∠MEC,从而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进而根据∠CBD的正切三角函数定义得出,从而即可得出;(3)分类讨论: ①当CD=DE=3时,由有两组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BEF∽△HEC,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EH、进而利用勾股定理算出BH;设BC与FG交于点M,由平行于三角形一边得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FBM∽△FAG,△BME∽△DGE,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再利用勾股定理算出CG,即可求出 的值; ②当CE=CD=3时,过点C作CP⊥BD于点P,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DP=PE,由∠BDC的正弦函数得,据此可求出CP,进而利用勾股定理算出PD,同①可得,从而可算出EH、BP、BF、CG,即可求出的值 ;③当DE=EC时,过点E作EQ⊥CD于点Q,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CQ=DQ,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DE=BE=;由∠DBC的正切函数得,据此可求出EH长;利用“ASA”证△MBE≌△GDE,得EM=GM,BM=GD,由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得CM=CG,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CG,从而可求出的值,综上可得答案.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学生版).docx 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