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次函数之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2025八上·嘉兴期末)一次函数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A. B. C. D.2.(2024八上·成都期中)关于一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与轴交于点B.其图象可由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C.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D.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3.(2023八上·禅城期中)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AOB的面积为( )A.2 B. C.4 D.4.如图,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若直线将分为面积比为的两部分,则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A.或 B.C.或 D.5.(2020八上·张店期末)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两坐标轴在第一象限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A.y=1.5x+3 B.y=1.5x-3 C.y=-1.5x+3 D.y=-1.5x-36.(2025八上·嵊州期末)如图,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M,N分别是y轴和直线上的点,,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若点C落在直线上,则点M的纵坐标是( )A. B. C.或 D.或7.(2021八上·咸丰期末)如图,直线 分别与x、y轴交于点A、B,点C在线段OA上,线段OB沿BC翻折,点O落在AB边上的点D处.以下结论:①AB=10;②直线BC的解析式为 ;③点D( , );④若线段BC上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P、O、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则点P的坐标是( , ).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2022八上·萍乡期末)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在线段上,且点C坐标为,点D为线段的中点,点P为上一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A. B. C. D.二、填空题9.(2024八上·夏县期末)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10.(2024八上·四川期中)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直线与y轴相交于点A,直线与y轴交于点B,则的面积等于 .11.(1)已知直线y=2x+(3-a)与x轴的交点在A(2,0),B(3,0)之间(包括A,B 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B(4,7),直线y= kx-k(k≠0)与线段AB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12.(2025八上·拱墅期末)已知函数.若函数与的图象交于轴上的一点,且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13.(2025八上·义乌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过坐标原点O作直线的垂线交于点的角平分线交x轴于点D.(1)线段的长为 .(2)若一动点P在射线上运动,连接,当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 .14.(2023八上·金安月考)已知直线:与:其中为正整数,记,与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则 .15.(2023八上·蜀山期中)取任意值,直线恒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若该直线将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则的值是 .16.(2021八上·莲都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4经过点A(3,0),与y轴交于点B.(1)k的值为 ;(2)y轴上有点M(0, ),线段AB上存在两点P,Q,使得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OMP全等,则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17.(2019八上·诸暨期末)已知直线 经过点 和 .(1) 求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 求该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18.(2020八上·濉溪期中)如图,直线 与直线 分别与x轴交于点A、B,两直线交于点C.(1)求 的面积;(2)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 .19.(2024八上·浦江期末)本学期,我们已经学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其中轴与轴互相垂直.现定义:将任意坐标轴绕原点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一定度数,得到新的两条直线(直线正方向与原坐标轴一致),由这两条直线组成的新的坐标系,称之为“动感坐标系.”而过某一点在新坐标轴上作铅垂线、水平线(如图),与新坐标轴相交,从这一点到水平线与某一条新坐标轴交点的距离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横坐标,从这一点到铅垂线与另一条新坐标轴的交点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两者重新组合,形成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动感坐标.”而一次函数的图象仍然保持原状.【初步探究】(1)已知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动感坐标系”.则点的动感坐标为______.(2)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在轴上有一点,在轴上有一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当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求点的动感坐标.【类比猜想】根据“初步探究”中的内容,请归纳一条关于“动感坐标系”的性质.【深入探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轴分别交于,且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刚好经过点.求点的动感坐标以及的值(点不与原点重合).20.(2023八上·金华月考)定义:叫做关于直线x=m的“分边折叠函数”.(1)已知“分边折叠函数”①直接写出该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②若直线y=2x+t与该函数只有一个交点,求t的取值范围;(2)已知“分边折叠函数”的图像被直线x=m与y轴所夹的线段长为,则k的值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可得,解得,即一次函数与轴的交点坐标是.故答案为:C.【分析】将代入,解得值解题.2.【答案】D【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当时,,当时,A、图象与轴交于点,故A不符合题意;B、 其图象可由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故B不符合题意;C、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故C不符合题意;D、 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平移的特点逐一分析,即可得到答案.3.【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 一次函数 ,当x=0时,y=-1×0+2=2,∴点B的坐标为(0,2),则OB=2;当y=0时,-x+2=0,解得:x=2,∴点A的坐标为(2,0),则OA=2.∴S△AOB=OA OB=×2×2=2.故选:A.【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4.【答案】C【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当时,,解得,当时,,∴,∴,设点C的坐标为,则,∵直线将分为面积比为的两部分,∴或∴或∴或解得或当时,点C的坐标为,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把,代入得到,解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当时,点C的坐标为,同理可得,此时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综上可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或,故选:C【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i)当C为OA的四等分点时,可得 即3OC=AC,此时 面积与 面积之比为1:3,(ii)当OC=3AC时, 面积与 面积之比为1:3,分别求出C坐标,确定出直线L解析式即可.5.【答案】C【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与x轴的交点是(a,0),∵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3),∴b=3,∵这个一次函数在第一象限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 ×3×|a|=3,解得:a=2,把(2,0)代入y=kx+3,解得:k=-1.5,则函数的解析式是y=-1.5x+3;故答案为:C.【分析】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与x轴的交点是(a,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a的值,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6.【答案】B【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令,则,令,则,∴,,,,设,∵点C落在直线上,则,∵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作轴于点,则,∴,∵,∴,∴,,∴,∵点直线上,∴,解得,∴点M的纵坐标是.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轴对称得到,即可得到,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得到,即可得到解题.7.【答案】B【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直线 分别与 轴交于点A、B,∴点A(8,0),点B(0,6),∴OA=8,OB=6,∴AB= ,故①正确;∵线段OB沿BC翻折,点O落在AB边上的点D处,∴OB=BD=6,OC=CD,∠BOC=∠BDC=90°,∴AD=AB-BD=4,∵AC2=AD2+CD2,∴(8-OC)2=16+OC2,∴OC=3,∴点C(3,0),设直线BC解析式为: ,∴ ,∴ ,∴直线BC解析式为: ,故②正确;如图,过点D作DH⊥AC于H,∵CD=OC=3,∴CA=5,∵S△ACD= AC DH= CD AD,∴DH= ,∴当 时, ,∴ ,∴点D( , ),故③正确;∵线段BC上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P、O、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PD∥OC,∴点P纵坐标为 ,故④错误,综上,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易得A(8,0),B(0,6),则OA=8,OB=6,利用勾股定理取出AB,据此判断①;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OB=BD=6,OC=CD,∠BOC=∠BDC=90°,则AD=4,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C,得到点C的坐标,然后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据此判断②;过点D作DH⊥AC于H,则CA=5,根据△ACD的面积公式可得DH,令直线解析式中的y=DH,求出x的值,可得点D的坐标,据此判断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OC=CD,推出PD∥OC,则点P的纵坐标与点D的纵坐标相等,据此判断④.8.【答案】B【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C在直线,且,∴,解之得:,即,∵点D为线段的中点,∴即:,∵的周长,∴若想使三角形周长最小,则需的值最小,作点D关于x轴对称的点,连接交x轴于点P,此时的值最小,∵,,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解之得:∴直线的解析式为,令,得,即,故答案为:B.【分析】作点D关于x轴对称的点,连接交x轴于点P,此时的值最小,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再将y=0代入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9.【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把x=0代入y=3x-4得,y=0-4=-4,∴ 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 为(0,-4).故答案为:(0,-4).【分析】根据直线与y轴相交的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0”可求解.10.【答案】9【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解得:,∴P点坐标为,把代入得,解得:,∴,把代入得:,把代入得:,∴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的面积为:,故答案为:9.【分析】先求出交点P点坐标为,再求出点A、B的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解题即可.11.【答案】(1)7≤a≤9(2) 【知识点】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1)把A(2,0)代入y=2x+(3-a )中,0=4+3-a,可得:a=7;把B(3,0)代入y=2x+(3-a )中,得:0=6+3-a,得:a=9,∴7≤a≤9故答案为:7≤a≤9 .(2)把 A(2,3) 代入 y= kx-k(k≠0) 中,可得:2k-k=3,可得:k=3;把B(4,7) 代入 y= kx-k(k≠0) 中,可得:4k-k=7,可得:k=;∴。故答案为:。【分析】(1)分别把A(2,0),B(3,0)代入y=2x+(3-a )中,求出a的值,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2)分别把A(2,3),B(4,7)代入 y= kx-k(k≠0) 中,求出k的值,即可得出k的取值范围;12.【答案】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在中,令,则x=-2,故的图象与轴交于(-2,0),∵函数与的图象交于轴上的一点, 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函数的图象大致如下: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故答案为:.【分析】先根据点坐标特征,求出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再画出函数的图象简图,利用数形结合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即可.13.【答案】;或【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中的角度问题【解析】【解答】解:(1)直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由等面积可知,,;故答案为:;(2)在中,,,如图,过作于点,根据等面积可得,把代入可得,,,平分,①如图,当时,则,过作轴,过作于点,于点,则,,,,,在和中,,,,,,;②如图,当时,则,过作轴,过作于点,过作于点,同理可得,设,,则,解得,,,;综上,点坐标为或.故答案为:或.【分析】(1)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A、B的坐标,则OA、OB长可得,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的长,最后再利用等面积法求出OC长即可;(2)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设出点坐标,则可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出点C的坐标,再由角平分线可知,再分类讨论,即或时,都为直角三角形.对于,可过点P作平行x轴的直线,再分别过点A、C作该直线的垂线段AN、CM,则可利用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证明,再利用全等的性质结合A、C的坐标即可;同理对于,可过点A作平等于y轴的直线,再分别过点P、C作该直线的垂线段CE、PF,再利用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证明即可.14.【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与一次函数相关的规律问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直线:经过点(-1,1),与x轴交点坐标为:直线:经过点(-1,1),与x轴交点坐标为:∴无论k取何值,直线与的交点均为点(-1,1)∴故答案为:【分析】变形解析式得到两直线都经过(-1,1),可得无论k取何值,直线与的交点均为点(-1,1),求出两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出,即可求出答案.15.【答案】;3【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直线y=kx-2k+3=k(x-2)+3∴ 直线恒过点(2,3)∵ A(-1,0)B(2,3)C(5,0)∴ AB=6,直线y=kx-2k+3过点B∵直线将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设直线与x轴交于点D∴ AD:BD=1:2∴ AD==2∴ 点D(1,0)∴ 把点D(1,0)代入直线得:k-2k+3=0解得k=3故答案为:(2,3),3.【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函数过定点,即此定点与k值无关,把函数解析式整理可得定点坐标,直线y=kx-2k+3=k(x-2)+3得直线恒过点(2,3),根据直线将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得 AD:BD=1:2,得点D(1,0),代入直线得k=3.16.【答案】(1)﹣(2)( , )或(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1)把(3,0)代入y=kx+4,得:0=3k+4,解得:k=﹣ ,故答案为:﹣ ;(2)由(1)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4,①如图①,过点O作OQ⊥AB于Q,过点M作MP⊥OB于M,∴∠PMO=∠OQP=90°,令x=0,则y=4;令y=0,则x=3,∴OA=3,OB=4,∴AB= =5,∵ ×AB OQ= ×OA OB,∴OQ= ,∴OQ=OM,在Rt OPM和Rt OPQ中,,∴ OPM≌ OPQ(HL),∵MP⊥OB于M,∴P点纵坐标是 ,∵点P在y=﹣ x+4,∴将y= 代入y=﹣ x+4,得: =﹣ x+4,解得:x= ,∴P( , );②如图②,当OB=BP,OM=PQ时,过点P作PF⊥OB于F,过点O作OE⊥AB于E,∵OB=BP,∴∠MOP=∠QPO,∴在 MOP和 QPO中,,∴ MOP≌ QPO(SAS),∴ ,∵OM=PQ,∴PF=OE= ,∴点P的横坐标为 ,∵点P在y=﹣ x+4,∴把x= 入y=﹣ x+4得:y= ,∴P( , ),综上所述:线段AB上存在两点P,Q,使得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OMP全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 , )或( , ).故答案为:( , )或( , ).【分析】(1)把(3,0)代入y=kx+4中就可得到k的值;(2)由(1)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过点O作OQ⊥AB于Q,过点M作MP⊥OB于M,易得OA=3,OB=4,由勾股定理求出AB,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OQ,证△OPM≌△OPQ,易得点P的纵坐标,代入直线AB解析式中求出x,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当OB=BP,OM=PQ时,过P作PF⊥OB于F,过O作OE⊥AB于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MOP=∠QPO,证明△MOP≌△QPO,得到S△MOP=S△QPO,求得PF=OE=,代入直线AB解析式中求出y,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17.【答案】(1)解: 直线 经过点 和点 ,,解得: ,则直线的表达式为 ;(2)解:令 ,解得: ,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令 ,解得: ,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分析】(1)将 (-1,4)(2,1)分别代入y=kx+b中,得到关于k、b的方程组,解出k、b的值即可.(2)将x=0代入y=-x+3中,求出y值,即得与y轴交点坐标;将y=0代入y=-x+3中,求出x值,即得与x轴交点坐标;18.【答案】(1)解:把 代入 中得: ,解得: ,所以把 代入 中得: ,解得: ,所以 ..解方程 ,得 ,把 代入 中得: ,所以 ,所以 .(2)解:由图可知交点C的右边y1即当 时,【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与x轴和y轴的交点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作答。19.【答案】[初步探究](1)解:如图,根据题意,过点作作铅垂线、水平线,交轴于点,交旋转后的轴于点,,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点在旋转后的轴上,,,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仍为,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可得方程,解得,舍去负值,,,点的动感坐标为,故答案为:;(2)解: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轴与轴的夹角为,轴与轴的夹角为,轴与轴的夹角为,当轴时,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如图,轴,过点作水平线,铅垂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可得,,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又,平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的动感坐标为;[类比猜想]根据原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通过勾股定理或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求得 “动感坐标.”[深入探索]解:如图所示,当在上时,∵直线与直线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令,则,∴,∴,∴∴是等边三角形,则,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则又∴是等边三角形,则∴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轴于点,∵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又∴,又∵,∵,则在中,,∴的动感坐标为当点在上时,如图所示,则,∴,∴,同理可得∴的动感坐标为综上所述,时,的动感坐标为;时,的动感坐标为.【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分析】[初步探究](1)画出图形,根据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2)由旋转可得当轴时,点与点的距离最小,作图并求得点的动感坐标即可;[类比猜想]得出相关结论解题;[深入探索]画出图形,分类讨论,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新定义解题即可.20.【答案】(1)①(0,-6);② 当x=4时,y=3x-6=12-6=6,当y=2x+t过(4,6)时,t=-2;当x=4使,y=-3x-6=-12-6=-18,当y=2x+t过(4,-18)时,t=-26;当直线y=2x+t与该函数只有一个交点时,则;(2)±2【知识点】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定义新运算【解析】【解答】解:(1)①令x=0,则y=-3×0-6=-6,则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0.-6);故答案为:(0,-6);(2)当x=m时,y=-km+k,即函数与x=m的交点为(m,-km+k),当x=0时,y=k,即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0,k),∵ 函数图象被直线x=m与y轴的所夹的线段长为,∴ m2+(km)2=()2,解得,k=±2;故答案为:±2.【分析】(1)①将x=0代入y=-3x-6,即可求得;②先分别求出x=4时,两函数的点的坐标,再分别求出过此点时t的值,根据函数图象即可求得;(2)先求出函数与x=m,y轴的交点,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式子,求解即可.1 / 1一次函数之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2025八上·嘉兴期末)一次函数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可得,解得,即一次函数与轴的交点坐标是.故答案为:C.【分析】将代入,解得值解题.2.(2024八上·成都期中)关于一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与轴交于点B.其图象可由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C.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D.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答案】D【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当时,,当时,A、图象与轴交于点,故A不符合题意;B、 其图象可由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故B不符合题意;C、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故C不符合题意;D、 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平移的特点逐一分析,即可得到答案.3.(2023八上·禅城期中)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AOB的面积为( )A.2 B. C.4 D.【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 一次函数 ,当x=0时,y=-1×0+2=2,∴点B的坐标为(0,2),则OB=2;当y=0时,-x+2=0,解得:x=2,∴点A的坐标为(2,0),则OA=2.∴S△AOB=OA OB=×2×2=2.故选:A.【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4.如图,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若直线将分为面积比为的两部分,则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A.或 B.C.或 D.【答案】C【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当时,,解得,当时,,∴,∴,设点C的坐标为,则,∵直线将分为面积比为的两部分,∴或∴或∴或解得或当时,点C的坐标为,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把,代入得到,解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当时,点C的坐标为,同理可得,此时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综上可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或,故选:C【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i)当C为OA的四等分点时,可得 即3OC=AC,此时 面积与 面积之比为1:3,(ii)当OC=3AC时, 面积与 面积之比为1:3,分别求出C坐标,确定出直线L解析式即可.5.(2020八上·张店期末)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两坐标轴在第一象限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A.y=1.5x+3 B.y=1.5x-3 C.y=-1.5x+3 D.y=-1.5x-3【答案】C【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与x轴的交点是(a,0),∵一次函数y=kx+b(k≠0)图象过点(0,3),∴b=3,∵这个一次函数在第一象限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 ×3×|a|=3,解得:a=2,把(2,0)代入y=kx+3,解得:k=-1.5,则函数的解析式是y=-1.5x+3;故答案为:C.【分析】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k≠0),与x轴的交点是(a,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a的值,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6.(2025八上·嵊州期末)如图,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M,N分别是y轴和直线上的点,,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若点C落在直线上,则点M的纵坐标是( )A. B. C.或 D.或【答案】B【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令,则,令,则,∴,,,,设,∵点C落在直线上,则,∵C是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作轴于点,则,∴,∵,∴,∴,,∴,∵点直线上,∴,解得,∴点M的纵坐标是.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轴对称得到,即可得到,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得到,即可得到解题.7.(2021八上·咸丰期末)如图,直线 分别与x、y轴交于点A、B,点C在线段OA上,线段OB沿BC翻折,点O落在AB边上的点D处.以下结论:①AB=10;②直线BC的解析式为 ;③点D( , );④若线段BC上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P、O、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则点P的坐标是( , ).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直线 分别与 轴交于点A、B,∴点A(8,0),点B(0,6),∴OA=8,OB=6,∴AB= ,故①正确;∵线段OB沿BC翻折,点O落在AB边上的点D处,∴OB=BD=6,OC=CD,∠BOC=∠BDC=90°,∴AD=AB-BD=4,∵AC2=AD2+CD2,∴(8-OC)2=16+OC2,∴OC=3,∴点C(3,0),设直线BC解析式为: ,∴ ,∴ ,∴直线BC解析式为: ,故②正确;如图,过点D作DH⊥AC于H,∵CD=OC=3,∴CA=5,∵S△ACD= AC DH= CD AD,∴DH= ,∴当 时, ,∴ ,∴点D( , ),故③正确;∵线段BC上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P、O、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PD∥OC,∴点P纵坐标为 ,故④错误,综上,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易得A(8,0),B(0,6),则OA=8,OB=6,利用勾股定理取出AB,据此判断①;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OB=BD=6,OC=CD,∠BOC=∠BDC=90°,则AD=4,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C,得到点C的坐标,然后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据此判断②;过点D作DH⊥AC于H,则CA=5,根据△ACD的面积公式可得DH,令直线解析式中的y=DH,求出x的值,可得点D的坐标,据此判断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OC=CD,推出PD∥OC,则点P的纵坐标与点D的纵坐标相等,据此判断④.8.(2022八上·萍乡期末)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在线段上,且点C坐标为,点D为线段的中点,点P为上一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A. B. C. D.【答案】B【知识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C在直线,且,∴,解之得:,即,∵点D为线段的中点,∴即:,∵的周长,∴若想使三角形周长最小,则需的值最小,作点D关于x轴对称的点,连接交x轴于点P,此时的值最小,∵,,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解之得:∴直线的解析式为,令,得,即,故答案为:B.【分析】作点D关于x轴对称的点,连接交x轴于点P,此时的值最小,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再将y=0代入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二、填空题9.(2024八上·夏县期末)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把x=0代入y=3x-4得,y=0-4=-4,∴ 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 为(0,-4).故答案为:(0,-4).【分析】根据直线与y轴相交的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0”可求解.10.(2024八上·四川期中)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直线与y轴相交于点A,直线与y轴交于点B,则的面积等于 .【答案】9【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解得:,∴P点坐标为,把代入得,解得:,∴,把代入得:,把代入得:,∴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的面积为:,故答案为:9.【分析】先求出交点P点坐标为,再求出点A、B的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解题即可.11.(1)已知直线y=2x+(3-a)与x轴的交点在A(2,0),B(3,0)之间(包括A,B 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B(4,7),直线y= kx-k(k≠0)与线段AB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1)7≤a≤9(2) 【知识点】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1)把A(2,0)代入y=2x+(3-a )中,0=4+3-a,可得:a=7;把B(3,0)代入y=2x+(3-a )中,得:0=6+3-a,得:a=9,∴7≤a≤9故答案为:7≤a≤9 .(2)把 A(2,3) 代入 y= kx-k(k≠0) 中,可得:2k-k=3,可得:k=3;把B(4,7) 代入 y= kx-k(k≠0) 中,可得:4k-k=7,可得:k=;∴。故答案为:。【分析】(1)分别把A(2,0),B(3,0)代入y=2x+(3-a )中,求出a的值,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2)分别把A(2,3),B(4,7)代入 y= kx-k(k≠0) 中,求出k的值,即可得出k的取值范围;12.(2025八上·拱墅期末)已知函数.若函数与的图象交于轴上的一点,且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答案】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在中,令,则x=-2,故的图象与轴交于(-2,0),∵函数与的图象交于轴上的一点, 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函数的图象大致如下: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故答案为:.【分析】先根据点坐标特征,求出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再画出函数的图象简图,利用数形结合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即可.13.(2025八上·义乌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过坐标原点O作直线的垂线交于点的角平分线交x轴于点D.(1)线段的长为 .(2)若一动点P在射线上运动,连接,当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 .【答案】;或【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中的角度问题【解析】【解答】解:(1)直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由等面积可知,,;故答案为:;(2)在中,,,如图,过作于点,根据等面积可得,把代入可得,,,平分,①如图,当时,则,过作轴,过作于点,于点,则,,,,,在和中,,,,,,;②如图,当时,则,过作轴,过作于点,过作于点,同理可得,设,,则,解得,,,;综上,点坐标为或.故答案为:或.【分析】(1)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A、B的坐标,则OA、OB长可得,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的长,最后再利用等面积法求出OC长即可;(2)先利用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设出点坐标,则可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出点C的坐标,再由角平分线可知,再分类讨论,即或时,都为直角三角形.对于,可过点P作平行x轴的直线,再分别过点A、C作该直线的垂线段AN、CM,则可利用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证明,再利用全等的性质结合A、C的坐标即可;同理对于,可过点A作平等于y轴的直线,再分别过点P、C作该直线的垂线段CE、PF,再利用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证明即可.14.(2023八上·金安月考)已知直线:与:其中为正整数,记,与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则 .【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与一次函数相关的规律问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直线:经过点(-1,1),与x轴交点坐标为:直线:经过点(-1,1),与x轴交点坐标为:∴无论k取何值,直线与的交点均为点(-1,1)∴故答案为:【分析】变形解析式得到两直线都经过(-1,1),可得无论k取何值,直线与的交点均为点(-1,1),求出两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出,即可求出答案.15.(2023八上·蜀山期中)取任意值,直线恒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若该直线将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则的值是 .【答案】;3【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直线y=kx-2k+3=k(x-2)+3∴ 直线恒过点(2,3)∵ A(-1,0)B(2,3)C(5,0)∴ AB=6,直线y=kx-2k+3过点B∵直线将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设直线与x轴交于点D∴ AD:BD=1:2∴ AD==2∴ 点D(1,0)∴ 把点D(1,0)代入直线得:k-2k+3=0解得k=3故答案为:(2,3),3.【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函数过定点,即此定点与k值无关,把函数解析式整理可得定点坐标,直线y=kx-2k+3=k(x-2)+3得直线恒过点(2,3),根据直线将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得 AD:BD=1:2,得点D(1,0),代入直线得k=3.16.(2021八上·莲都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4经过点A(3,0),与y轴交于点B.(1)k的值为 ;(2)y轴上有点M(0, ),线段AB上存在两点P,Q,使得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OMP全等,则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 .【答案】(1)﹣(2)( , )或(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解答】解:(1)把(3,0)代入y=kx+4,得:0=3k+4,解得:k=﹣ ,故答案为:﹣ ;(2)由(1)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4,①如图①,过点O作OQ⊥AB于Q,过点M作MP⊥OB于M,∴∠PMO=∠OQP=90°,令x=0,则y=4;令y=0,则x=3,∴OA=3,OB=4,∴AB= =5,∵ ×AB OQ= ×OA OB,∴OQ= ,∴OQ=OM,在Rt OPM和Rt OPQ中,,∴ OPM≌ OPQ(HL),∵MP⊥OB于M,∴P点纵坐标是 ,∵点P在y=﹣ x+4,∴将y= 代入y=﹣ x+4,得: =﹣ x+4,解得:x= ,∴P( , );②如图②,当OB=BP,OM=PQ时,过点P作PF⊥OB于F,过点O作OE⊥AB于E,∵OB=BP,∴∠MOP=∠QPO,∴在 MOP和 QPO中,,∴ MOP≌ QPO(SAS),∴ ,∵OM=PQ,∴PF=OE= ,∴点P的横坐标为 ,∵点P在y=﹣ x+4,∴把x= 入y=﹣ x+4得:y= ,∴P( , ),综上所述:线段AB上存在两点P,Q,使得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OMP全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 , )或( , ).故答案为:( , )或( , ).【分析】(1)把(3,0)代入y=kx+4中就可得到k的值;(2)由(1)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过点O作OQ⊥AB于Q,过点M作MP⊥OB于M,易得OA=3,OB=4,由勾股定理求出AB,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OQ,证△OPM≌△OPQ,易得点P的纵坐标,代入直线AB解析式中求出x,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当OB=BP,OM=PQ时,过P作PF⊥OB于F,过O作OE⊥AB于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MOP=∠QPO,证明△MOP≌△QPO,得到S△MOP=S△QPO,求得PF=OE=,代入直线AB解析式中求出y,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三、解答题17.(2019八上·诸暨期末)已知直线 经过点 和 .(1) 求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 求该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答案】(1)解: 直线 经过点 和点 ,,解得: ,则直线的表达式为 ;(2)解:令 ,解得: ,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令 ,解得: ,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分析】(1)将 (-1,4)(2,1)分别代入y=kx+b中,得到关于k、b的方程组,解出k、b的值即可.(2)将x=0代入y=-x+3中,求出y值,即得与y轴交点坐标;将y=0代入y=-x+3中,求出x值,即得与x轴交点坐标;18.(2020八上·濉溪期中)如图,直线 与直线 分别与x轴交于点A、B,两直线交于点C.(1)求 的面积;(2)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 .【答案】(1)解:把 代入 中得: ,解得: ,所以把 代入 中得: ,解得: ,所以 ..解方程 ,得 ,把 代入 中得: ,所以 ,所以 .(2)解:由图可知交点C的右边y1即当 时,【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与x轴和y轴的交点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作答。19.(2024八上·浦江期末)本学期,我们已经学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其中轴与轴互相垂直.现定义:将任意坐标轴绕原点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一定度数,得到新的两条直线(直线正方向与原坐标轴一致),由这两条直线组成的新的坐标系,称之为“动感坐标系.”而过某一点在新坐标轴上作铅垂线、水平线(如图),与新坐标轴相交,从这一点到水平线与某一条新坐标轴交点的距离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横坐标,从这一点到铅垂线与另一条新坐标轴的交点是这一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两者重新组合,形成点在“动感坐标系”中的“动感坐标.”而一次函数的图象仍然保持原状.【初步探究】(1)已知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动感坐标系”.则点的动感坐标为______.(2)在原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有一点,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在轴上有一点,在轴上有一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当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时,求点的动感坐标.【类比猜想】根据“初步探究”中的内容,请归纳一条关于“动感坐标系”的性质.【深入探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轴分别交于,且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刚好经过点.求点的动感坐标以及的值(点不与原点重合).【答案】[初步探究](1)解:如图,根据题意,过点作作铅垂线、水平线,交轴于点,交旋转后的轴于点,,可得,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点在旋转后的轴上,,,将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轴绕点顺时针旋转,仍为,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可得方程,解得,舍去负值,,,点的动感坐标为,故答案为:;(2)解:将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轴,轴与轴的夹角为,轴与轴的夹角为,轴与轴的夹角为,当轴时,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如图,轴,过点作水平线,铅垂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可得,,点与在同一条水平线,,,,,,,,,,又,平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的动感坐标为;[类比猜想]根据原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通过勾股定理或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求得 “动感坐标.”[深入探索]解:如图所示,当在上时,∵直线与直线两条直线关于轴成轴对称,∴,∴,令,则,∴,∴,∴∴是等边三角形,则,设三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为.则又∴是等边三角形,则∴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轴于点,∵将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轴∴,又∴,又∵,∵,则在中,,∴的动感坐标为当点在上时,如图所示,则,∴,∴,同理可得∴的动感坐标为综上所述,时,的动感坐标为;时,的动感坐标为.【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解析】【分析】[初步探究](1)画出图形,根据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即可;(2)由旋转可得当轴时,点与点的距离最小,作图并求得点的动感坐标即可;[类比猜想]得出相关结论解题;[深入探索]画出图形,分类讨论,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新定义解题即可.20.(2023八上·金华月考)定义:叫做关于直线x=m的“分边折叠函数”.(1)已知“分边折叠函数”①直接写出该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②若直线y=2x+t与该函数只有一个交点,求t的取值范围;(2)已知“分边折叠函数”的图像被直线x=m与y轴所夹的线段长为,则k的值为 .【答案】(1)①(0,-6);② 当x=4时,y=3x-6=12-6=6,当y=2x+t过(4,6)时,t=-2;当x=4使,y=-3x-6=-12-6=-18,当y=2x+t过(4,-18)时,t=-26;当直线y=2x+t与该函数只有一个交点时,则;(2)±2【知识点】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定义新运算【解析】【解答】解:(1)①令x=0,则y=-3×0-6=-6,则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0.-6);故答案为:(0,-6);(2)当x=m时,y=-km+k,即函数与x=m的交点为(m,-km+k),当x=0时,y=k,即函数与y轴的交点为(0,k),∵ 函数图象被直线x=m与y轴的所夹的线段长为,∴ m2+(km)2=()2,解得,k=±2;故答案为:±2.【分析】(1)①将x=0代入y=-3x-6,即可求得;②先分别求出x=4时,两函数的点的坐标,再分别求出过此点时t的值,根据函数图象即可求得;(2)先求出函数与x=m,y轴的交点,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式子,求解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次函数之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学生版).docx 一次函数之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