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次函数之图象变换——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2024八上·杭州期中)将直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A. B. C. D.2.(2023八上·鄞州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1:平移后得到直线l2:,则下列平移作法中,正确的是( )A.将直线l1向上平移6个单位 B.将直线l1向上平移3个单位C.将直线l1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将直线l1向上平移4个单位3.(2019八上·秀洲期末)将直线y=2x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移动4个单位,所得的直线的解析式是( )A.y=2x B.y=2x+2 C.y=2x﹣4 D.y=2x+44.(2024八上·宁波竞赛) 线段 ,当 的值由 -1 增加到 2 时,该线段运动所经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A.6 B.8 C.9 D.105.一次函数的图象l1如图所示,将直线l1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l2,l2的函数表达式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C. D.当x=5时,6.(2023八上·宁波期末)关于一次函数y=3x-1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B.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C.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到y=3xD.图象经过点7.(2023八上·南浔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两端点坐标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动画:在函数中,分别输入和的值,便得到射线,其中;当时,会从处弹出一个光点,并沿飞行;当有光点弹出,并击中线段上的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时,线段就会发光,则此时整数的个数为个( )A. B. C. D.8.(2024八上·深圳期中)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直线与坐标轴交于C、D两点,两直线交于点;点是轴上一动点,连接ME,将沿ME翻折,点对应点刚好落在轴负半轴上,则ME所在直线解析式为( )A. B. C. D.二、填空题9.(2024八上·合肥期中)若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经过点,则m的值为 .10.(2024八上·罗湖期中)将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6),将△OAB 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 点 A 的对应点A'落在直线 上,则点 B 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将直线AB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交x轴于点 C,则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是 .13.(2024八上·深圳期中)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直线上的点经过一次变换后得到点,那么称这次变换为“逆倍分变换”.直线与轴、轴分别相交于点,,点为该直线上一点,若经过一次“逆倍分变换”后,得到的对应点使得和的面积相等,则点的坐标为 .14.(2024八上·奉化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轴于点、,将直线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交轴于点,则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15.(2024八上·吴兴期末)图象法是函数的表示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一类特殊的函数图象展开探究.画函数的图象,经历列表、描点、连线过程得到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探究发现:函数的图象是由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是由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1)函数的最小值为 ;(2)函数在中有最小值,则的值是 .16.(2019八上·包河期中)对于点 ,点 ,如果 ,那么点P与点Q就叫作等差点,例如:点 ,点 ,因为 ,则点P与点Q就是等差点,如图在矩形(长方形)GHMN中,点 ,某点 , 轴, 轴,点P是直线 上的任意一点(点P不在矩形的边上),若矩形GHMN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P是等差点,则 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17.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轴正半轴、轴负半轴相交于点A,B.(1)求m的取值范围.(2)若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可得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试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18.(2024八上·甘州期中)根据要求解决问题:(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和的函数图象;(2)直线和直线有什么共同点;(3)请写出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关系式.19.(2024八上·四川期中)在探究一次函数k、b对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影响时,北师大教材87页探究了“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如何?你能通过适当的移动将直线变为吗?一般地,直线与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根据以上探究结论,解答下列问题:若直线交坐标轴于A,B两点,将直线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1)若时,求:①直线l1的表达式;②移动后的直线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2)若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P,满足,求m的值.20.(2024八上·深圳期中)【源于课本】(1) 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着轴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小组探究】(2) 我们知道,平移、轴对称、旋转是三种基本的图形运动.莲花中学初二数学小组开展“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经历图形运动后的函数表达式”的活动.①(平移探究) 将图1中一次函数的图象沿着轴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求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数学活动小组发现,图象的平移就是点的平移.因此,只需要在图象上任取两点,,将它们沿着轴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其坐标分别为,,从而求出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②(轴对称探究) 将图1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③(旋转探究)如图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将直线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直线与轴交于点.求旋转后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请写出解答过程)【学以致用】(3)如图2,在上述③的条件下,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2023八上·南浔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我们将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得到点,同时给出如下定义:对于直线:,若满足点在直线上,则称点为直线的“反炫点”.(1)已知直线,①判断点是不是直线的“反炫点”,并说明理由;②若点是直线上一点,同时也是直线的“反炫点”,求出点的坐标;(2)点是直线的反炫点,当时,求的取值范围.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将直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表达式为:,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平移变换的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据此即可求解.2.【答案】A【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析】【解答】解:设直线l1:y= 2x 2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2x 2+k,∵将直线l1:y= 2x 2平移后,得到直线l2:y= 2x+4,∴ 2x 2+k= 2x+4,解得:k=6,故将l1向是平移6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得出即可.3.【答案】A【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析】【解答】解:y=2(x﹣2)+4=2x.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直线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即可直接得出答案。4.【答案】C【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根据0≤x≤3,a的值由-1增加到2,∴当a=-1,x=0时,y=-1,x=3时,y=-2,当a=2,x=0时,y=2,x=3时,,运动经过的平面区域是个平行四边形的区域,底=2-(-1)=3,高=3-0=3,则S平行四边形=底×高=3×3=9,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a的值由-1增加到2,且0≤x≤3,分别将端点代入解析式,可以得出四个关键点,从而求出图形的面积.5.【答案】B【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根据平移可得k1=k2,故A项不符合题意;由图象可得,b1>b2,故B项符合题意;当x=1时,y1=k1+b1,y2=k2+b2,y1>y2,即k1+b1>k2+b2,故C项符合题意;当x=5时,y1>y2,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可知平移前后比例系数不变,b的值变小,再根据图象的相对位置可知,无论x取何值,平移后的函数值总小于平移前的函数值.6.【答案】D【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一次函数y=3x-1中,k=-3<0,b=-1,∴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故不符合题意;B、一次函数y=3x-1,当y=0时x=,∴一次函数y=3x-1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0) ,故不符合题意;C、一次函数y=3x-1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y=3x-2, 故不符合题意;D、把x=1代入y=3x-1中 ,得y=2,则一次函数y=3x-1图象经过点(1,2),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y=ax+b(a≠0),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据此可判断A选项;令y=3x-1中的x=0算出对应的函数值可得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据此判断B选项;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判断C;将x=1代入y=3x-1算出对应的y的值,据此判断D.7.【答案】B【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再把,代入,可得: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由题意直线经过点,∴;又根据题意,可设线段AB上的整数点为,则,又,可得:为整数,m也是整数,或或或,即或0或或或7或,又,综上所述:m的值为5或-7或2或-4或-3或-2.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点的对称等基础知识属于较难题型.根据题意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然后设设线段AB上的整数点为,然后用t的代数式表示m,利用t,m为整数结合数的整除性即可求解.8.【答案】A【知识点】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解得:,,把代入得:,解得:,直线AB为,当的对应点在轴负半轴时,过作轴于,如图所示:在中,令得,,,,,设,则,,在Rt中,,,解得:,,设直线EM解析式为,把代入得:,解得:,直线EM解析式为.故答案为:A.【分析】先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再当的对应点在轴负半轴时,过作轴于,求出点A的坐标,可得OA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及线段的和差求出A'O的长,再设,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求出m的值,可得点M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M的解析式即可.9.【答案】2【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由于经过点,∴.故答案为:2.【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性质可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再将点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答案.10.【答案】4【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令,即,解得,令,得,所以直线与轴和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与,所以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得到平移后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坐标轴的交点后即可求出面积。11.【答案】8【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点A移动到点A'位置时,纵坐标不变,∴点A'的纵坐标为6,∵点A'落在直线上上,∴,解得x=-8,∴△OAB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O'A'B'位置,移动了8个单位,△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8,故答案为:8.【分析】根据题意确定点A'的纵坐标,根据点A'落在直线上,求出点A'的横坐标,确定△OAB沿x轴向左平移的单位长度即可得到答案.12.【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因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别交 x 轴、y轴于点A,B,令x=0,得y=-1,令y=0,得所以A( ,0),B(0,-1),所以 1.如图,过A 作AF⊥AB 交 BC 于 F,过 F 作FE⊥x 轴于E.因为∠ABC=45°,所以△A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AB =AF.因为AB+∠ABO=∠OAB+∠EAF=90°,所以BO=∠EAF,所以△ABO≌△FAE(AAS),所以AE=OB=1,EF=OA= ,所以设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b.将B(0,-1) 代入得 b = - 1,所以 y = kx - 1,将 代入y= kx-1得解得所以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为 y=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0,-1),求得,OB=1,过A作AF⊥AB交BC于F,过F作FE⊥x轴于E,得到AB=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OB=1,,求得,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解方程组于是得到结论.13.【答案】或【知识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点的坐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如图,和的面积相等,在过且平行于的直线上或在上方平行于,且该直线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直线到过点且平行于的直线的距离.所在直线为或(根据平移到直线的方式与直线平移到直线的平移方式相同得到).故可设为或.为或.又∵在上,或.或.或.故答案为:或.【分析】根据题意,和的面积相等,画出图象可得在过且平行于的直线上或在上方4个单位且平行于,故所在直线为或,进而可设为为或,则为或.再由在上,建立方程求出即可解答.14.【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D⊥BC于点D,过点D作DE⊥x轴于点E,如图,∵ ∠ABD=45°,AD⊥AB,∴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D,∵ ∠BAD=90°,∴ ∠OAB+∠EAD=90°,∵ ∠OAB+∠OBA=90°,∴ ∠EAD=∠OBA,∵ ∠AOB=∠DEA=90°,∴ △AOB≌△DEA(AAS),∴ DE=AO,AE=BO,∵ y=2x-2,∴ A(1,0),B(0,-2),∴ OA=1,OB=2,∴ D(3,-1),设BC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k=,b=-2,∴ y=x-2.故答案为: y=x-2.【分析】过点A作AD⊥BC于点D,过点D作DE⊥x轴于点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B=AD,证明出∠EAD=∠OBA,根据AAS判定△AOB≌△DEA推出 DE=AO,AE=BO,从而得到D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15.【答案】;或【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1)如图所示,函数的图象是由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函数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2)若,当时,有最小值,,(舍),或若,当时,有最小值,不符合题意,舍去.若,当时,有最小值,,(舍),或综上所述,或.故答案为:或.【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画出的图象,通过观察图象可得函数的图象是由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进而可求出函数的最小值;(2)分两种种情况:若,若,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或,解方程可求出m的值,进而可求出答案.16.【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定义新运算【解析】【解答】由题意得根据等差点的定义可知,当直线 与矩形 有两个交点时,矩形 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 是等差点当直线 经过点 时, ,解得当直线 经过点 时, ,解得∴满足条件的 的范围为:故填: .【分析】由题意得 ,根据等差点的定义可知,当直线 与矩形 有两个交点时,矩形 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 是等差点,求出直线经过点 或 时的 b 的值即可判断.17.【答案】(1)解:∵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分别与x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相交于点A,B两点,∴,解得m>3;(2)解:∵将y=(m-3)x-m+1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y=(m-3)x-m+1+4的图象,而函数y=(m-3)x-m+1+4=(m-3)x-m+5是正比例函数,∴-m+5=0,解得m=5,∴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2x.【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析】【分析】(1)y=ax+b(a≠0),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据此结合图象可列出关于字母m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字母m的取值范围;(2)由一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规律“上加下减”可得平移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m-3)x-m+5,进而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该一次函数的常数项为0,从而列出关于字母m的方程,求解得出m的值,此题得解了.18.【答案】(1)解:∵,∴当时,,当时,,∴直线过点;∵,∴当时,,当时,,∴直线过点;画图如下:(2)解:由图像可知: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相同;都经过一、三象限.(3)【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3)解: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关系式为:.【分析】(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 直线过点 , 直线过点 ,再根据描点法作出函数图象即可.(2)根据函数图象即可求出答案.(3)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即可求出答案.(1)解:∵,∴当时,,当时,,∴直线过点;∵,∴当时,,当时,,∴直线过点;画图如下:(2)由图像可知: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相同;都经过一、三象限.(3)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关系式为:.19.【答案】(1)解: ①设 的表达式为y= kx+b.∵直线l:y=2x+4交坐标轴于A, B两点,∴A(-2,0), B(0,4).将直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则与轴交点(-2,0)变为(1,0), k值不变,∴直线y=2x+b过(1,0),∴直线l1的表达式为y= 2x-2.②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有两种情况:当在y=x上时, 有x=2x--2, 解得x=2,∴坐标为(2,2).当在y=-x上时, 有-x=2x-2, 解得∴坐标为综上所述:移动后的直线 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为(2,2),(2)解:如图, 设OP =a.∵ 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PA=PB.在Rt△OAP中,解得a=3,∴m=5.【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②移动后的直线 上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在y =±x上,据此求解即可;(2)设OP = a,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的值,进一步求得m的值.(1)解:①对于,当,则,∴直线经过,∴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直线由直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设直线解析式为,则,∴,∴;②设点的坐标为,∵点到坐标轴距离相等,∴,解得或,∴或,∴坐标为或;(2)解:对于,当,则,∴直线经过,∴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由直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设直线解析式为,则,∴,∴;令,则,∴,∴,对于,当,则,解得,∴,∵,∴,解得20.【答案】解:(1)利用平移规律得: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着轴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①∵,,∴将它们沿着轴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设直线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解得:,∴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②如图,设一次函数用y=-2x+6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点A,与轴的交点为点B,当时X=0,Y=6;当时Y=0,-2X+6=0,得:X=3,∴A(0,6),B(3,0),对称点是设所得到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过点,∴,解得:,∴所得到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③如图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 轴于点,∴,∵,,∴,,∵将直线绕点A逆时针旋转,∴,∴∴,∵∴,在和中,,∴,∴,,∴,∴,设旋转后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解得:,∴旋转后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3)存在.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当时,;当时,,得:,∴,,∴、、,①当时,得:,∴或,解得:或,∴此时点的坐标为或;②当时,得:,∴,解得:,∴此时点的坐标为;③当时,得:,∴,解得:或(舍去),∴此时点的坐标为;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或或或【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旋转的性质;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分析】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平移、对称及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间距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平移规律"上加、下减”的原则,即函数图象向上平移,其解析式中的常数项应增加平移的单位数。确定出平移后函数解析式即可;(2)①A(0,6),B(3,0)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分别是设直线的解析式为,经过点、点的坐标,然后代入解析式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②找出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根据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x坐标相同,y坐标相反,进而求出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然后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③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 轴于点,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的坐标,再代入解析式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3)设,先确定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分别表示出、、,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三种情况求解: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21.【答案】(1)解:当时,,点在直线上,点是直线的“反炫点”;设点,点是直线上一点,,点也是直线的“反炫点”,,,解得,,(2)解:点是直线的反炫点,,即,,,即,当,;当,【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方程,“反点”的定义,属于中档题型.(1) ① 根据点的坐标,结合反点的定义即可求解; ② 设点,根据点B在直线上及是的“反炫点”,然后建立关于m,n的方程组,解出m,n即可求解;(2)根据点是直线的反炫点得到:,然后结合k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即可.1 / 1一次函数之图象变换——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2024八上·杭州期中)将直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A. B. C. D.【答案】D【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将直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表达式为:,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平移变换的规律: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据此即可求解.2.(2023八上·鄞州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1:平移后得到直线l2:,则下列平移作法中,正确的是( )A.将直线l1向上平移6个单位 B.将直线l1向上平移3个单位C.将直线l1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将直线l1向上平移4个单位【答案】A【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析】【解答】解:设直线l1:y= 2x 2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 2x 2+k,∵将直线l1:y= 2x 2平移后,得到直线l2:y= 2x+4,∴ 2x 2+k= 2x+4,解得:k=6,故将l1向是平移6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得出即可.3.(2019八上·秀洲期末)将直线y=2x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移动4个单位,所得的直线的解析式是( )A.y=2x B.y=2x+2 C.y=2x﹣4 D.y=2x+4【答案】A【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析】【解答】解:y=2(x﹣2)+4=2x.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直线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即可直接得出答案。4.(2024八上·宁波竞赛) 线段 ,当 的值由 -1 增加到 2 时,该线段运动所经过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A.6 B.8 C.9 D.10【答案】C【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根据0≤x≤3,a的值由-1增加到2,∴当a=-1,x=0时,y=-1,x=3时,y=-2,当a=2,x=0时,y=2,x=3时,,运动经过的平面区域是个平行四边形的区域,底=2-(-1)=3,高=3-0=3,则S平行四边形=底×高=3×3=9,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a的值由-1增加到2,且0≤x≤3,分别将端点代入解析式,可以得出四个关键点,从而求出图形的面积.5.一次函数的图象l1如图所示,将直线l1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l2,l2的函数表达式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C. D.当x=5时,【答案】B【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根据平移可得k1=k2,故A项不符合题意;由图象可得,b1>b2,故B项符合题意;当x=1时,y1=k1+b1,y2=k2+b2,y1>y2,即k1+b1>k2+b2,故C项符合题意;当x=5时,y1>y2,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可知平移前后比例系数不变,b的值变小,再根据图象的相对位置可知,无论x取何值,平移后的函数值总小于平移前的函数值.6.(2023八上·宁波期末)关于一次函数y=3x-1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B.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C.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到y=3xD.图象经过点【答案】D【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一次函数y=3x-1中,k=-3<0,b=-1,∴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故不符合题意;B、一次函数y=3x-1,当y=0时x=,∴一次函数y=3x-1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0) ,故不符合题意;C、一次函数y=3x-1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y=3x-2, 故不符合题意;D、把x=1代入y=3x-1中 ,得y=2,则一次函数y=3x-1图象经过点(1,2),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y=ax+b(a≠0),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据此可判断A选项;令y=3x-1中的x=0算出对应的函数值可得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据此判断B选项;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判断C;将x=1代入y=3x-1算出对应的y的值,据此判断D.7.(2023八上·南浔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两端点坐标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动画:在函数中,分别输入和的值,便得到射线,其中;当时,会从处弹出一个光点,并沿飞行;当有光点弹出,并击中线段上的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时,线段就会发光,则此时整数的个数为个( )A. B. C. D.【答案】B【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再把,代入,可得: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由题意直线经过点,∴;又根据题意,可设线段AB上的整数点为,则,又,可得:为整数,m也是整数,或或或,即或0或或或7或,又,综上所述:m的值为5或-7或2或-4或-3或-2.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点的对称等基础知识属于较难题型.根据题意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然后设设线段AB上的整数点为,然后用t的代数式表示m,利用t,m为整数结合数的整除性即可求解.8.(2024八上·深圳期中)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直线与坐标轴交于C、D两点,两直线交于点;点是轴上一动点,连接ME,将沿ME翻折,点对应点刚好落在轴负半轴上,则ME所在直线解析式为( )A. B. C. D.【答案】A【知识点】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中的动态几何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解得:,,把代入得:,解得:,直线AB为,当的对应点在轴负半轴时,过作轴于,如图所示:在中,令得,,,,,设,则,,在Rt中,,,解得:,,设直线EM解析式为,把代入得:,解得:,直线EM解析式为.故答案为:A.【分析】先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再当的对应点在轴负半轴时,过作轴于,求出点A的坐标,可得OA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及线段的和差求出A'O的长,再设,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求出m的值,可得点M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M的解析式即可.二、填空题9.(2024八上·合肥期中)若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经过点,则m的值为 .【答案】2【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由于经过点,∴.故答案为:2.【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性质可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再将点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答案.10.(2024八上·罗湖期中)将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答案】4【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令,即,解得,令,得,所以直线与轴和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与,所以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得到平移后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坐标轴的交点后即可求出面积。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6),将△OAB 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 点 A 的对应点A'落在直线 上,则点 B 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 .【答案】8【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点A移动到点A'位置时,纵坐标不变,∴点A'的纵坐标为6,∵点A'落在直线上上,∴,解得x=-8,∴△OAB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O'A'B'位置,移动了8个单位,△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8,故答案为:8.【分析】根据题意确定点A'的纵坐标,根据点A'落在直线上,求出点A'的横坐标,确定△OAB沿x轴向左平移的单位长度即可得到答案.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将直线AB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交x轴于点 C,则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是 .【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因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别交 x 轴、y轴于点A,B,令x=0,得y=-1,令y=0,得所以A( ,0),B(0,-1),所以 1.如图,过A 作AF⊥AB 交 BC 于 F,过 F 作FE⊥x 轴于E.因为∠ABC=45°,所以△A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AB =AF.因为AB+∠ABO=∠OAB+∠EAF=90°,所以BO=∠EAF,所以△ABO≌△FAE(AAS),所以AE=OB=1,EF=OA= ,所以设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b.将B(0,-1) 代入得 b = - 1,所以 y = kx - 1,将 代入y= kx-1得解得所以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为 y=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0,-1),求得,OB=1,过A作AF⊥AB交BC于F,过F作FE⊥x轴于E,得到AB=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OB=1,,求得,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解方程组于是得到结论.13.(2024八上·深圳期中)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直线上的点经过一次变换后得到点,那么称这次变换为“逆倍分变换”.直线与轴、轴分别相交于点,,点为该直线上一点,若经过一次“逆倍分变换”后,得到的对应点使得和的面积相等,则点的坐标为 .【答案】或【知识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点的坐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如图,和的面积相等,在过且平行于的直线上或在上方平行于,且该直线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直线到过点且平行于的直线的距离.所在直线为或(根据平移到直线的方式与直线平移到直线的平移方式相同得到).故可设为或.为或.又∵在上,或.或.或.故答案为:或.【分析】根据题意,和的面积相等,画出图象可得在过且平行于的直线上或在上方4个单位且平行于,故所在直线为或,进而可设为为或,则为或.再由在上,建立方程求出即可解答.14.(2024八上·奉化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轴于点、,将直线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交轴于点,则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D⊥BC于点D,过点D作DE⊥x轴于点E,如图,∵ ∠ABD=45°,AD⊥AB,∴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D,∵ ∠BAD=90°,∴ ∠OAB+∠EAD=90°,∵ ∠OAB+∠OBA=90°,∴ ∠EAD=∠OBA,∵ ∠AOB=∠DEA=90°,∴ △AOB≌△DEA(AAS),∴ DE=AO,AE=BO,∵ y=2x-2,∴ A(1,0),B(0,-2),∴ OA=1,OB=2,∴ D(3,-1),设BC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k=,b=-2,∴ y=x-2.故答案为: y=x-2.【分析】过点A作AD⊥BC于点D,过点D作DE⊥x轴于点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B=AD,证明出∠EAD=∠OBA,根据AAS判定△AOB≌△DEA推出 DE=AO,AE=BO,从而得到D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15.(2024八上·吴兴期末)图象法是函数的表示方法之一,下面我们就一类特殊的函数图象展开探究.画函数的图象,经历列表、描点、连线过程得到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探究发现:函数的图象是由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是由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1)函数的最小值为 ;(2)函数在中有最小值,则的值是 .【答案】;或【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解:(1)如图所示,函数的图象是由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函数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2)若,当时,有最小值,,(舍),或若,当时,有最小值,不符合题意,舍去.若,当时,有最小值,,(舍),或综上所述,或.故答案为:或.【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画出的图象,通过观察图象可得函数的图象是由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进而可求出函数的最小值;(2)分两种种情况:若,若,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或,解方程可求出m的值,进而可求出答案.16.(2019八上·包河期中)对于点 ,点 ,如果 ,那么点P与点Q就叫作等差点,例如:点 ,点 ,因为 ,则点P与点Q就是等差点,如图在矩形(长方形)GHMN中,点 ,某点 , 轴, 轴,点P是直线 上的任意一点(点P不在矩形的边上),若矩形GHMN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P是等差点,则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定义新运算【解析】【解答】由题意得根据等差点的定义可知,当直线 与矩形 有两个交点时,矩形 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 是等差点当直线 经过点 时, ,解得当直线 经过点 时, ,解得∴满足条件的 的范围为:故填: .【分析】由题意得 ,根据等差点的定义可知,当直线 与矩形 有两个交点时,矩形 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 是等差点,求出直线经过点 或 时的 b 的值即可判断.三、解答题17.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轴正半轴、轴负半轴相交于点A,B.(1)求m的取值范围.(2)若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可得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试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答案】(1)解:∵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分别与x轴正半轴、y轴负半轴相交于点A,B两点,∴,解得m>3;(2)解:∵将y=(m-3)x-m+1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y=(m-3)x-m+1+4的图象,而函数y=(m-3)x-m+1+4=(m-3)x-m+5是正比例函数,∴-m+5=0,解得m=5,∴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2x.【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析】【分析】(1)y=ax+b(a≠0),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当a<0,b=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据此结合图象可列出关于字母m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字母m的取值范围;(2)由一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规律“上加下减”可得平移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m-3)x-m+5,进而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该一次函数的常数项为0,从而列出关于字母m的方程,求解得出m的值,此题得解了.18.(2024八上·甘州期中)根据要求解决问题:(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和的函数图象;(2)直线和直线有什么共同点;(3)请写出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解:∵,∴当时,,当时,,∴直线过点;∵,∴当时,,当时,,∴直线过点;画图如下:(2)解:由图像可知: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相同;都经过一、三象限.(3)【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解答】(3)解: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关系式为:.【分析】(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 直线过点 , 直线过点 ,再根据描点法作出函数图象即可.(2)根据函数图象即可求出答案.(3)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即可求出答案.(1)解:∵,∴当时,,当时,,∴直线过点;∵,∴当时,,当时,,∴直线过点;画图如下:(2)由图像可知: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相同;都经过一、三象限.(3)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关系式为:.19.(2024八上·四川期中)在探究一次函数k、b对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影响时,北师大教材87页探究了“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如何?你能通过适当的移动将直线变为吗?一般地,直线与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根据以上探究结论,解答下列问题:若直线交坐标轴于A,B两点,将直线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1)若时,求:①直线l1的表达式;②移动后的直线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2)若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P,满足,求m的值.【答案】(1)解: ①设 的表达式为y= kx+b.∵直线l:y=2x+4交坐标轴于A, B两点,∴A(-2,0), B(0,4).将直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则与轴交点(-2,0)变为(1,0), k值不变,∴直线y=2x+b过(1,0),∴直线l1的表达式为y= 2x-2.②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有两种情况:当在y=x上时, 有x=2x--2, 解得x=2,∴坐标为(2,2).当在y=-x上时, 有-x=2x-2, 解得∴坐标为综上所述:移动后的直线 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为(2,2),(2)解:如图, 设OP =a.∵ 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PA=PB.在Rt△OAP中,解得a=3,∴m=5.【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解析】【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②移动后的直线 上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在y =±x上,据此求解即可;(2)设OP = a,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的值,进一步求得m的值.(1)解:①对于,当,则,∴直线经过,∴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直线由直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设直线解析式为,则,∴,∴;②设点的坐标为,∵点到坐标轴距离相等,∴,解得或,∴或,∴坐标为或;(2)解:对于,当,则,∴直线经过,∴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由直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设直线解析式为,则,∴,∴;令,则,∴,∴,对于,当,则,解得,∴,∵,∴,解得20.(2024八上·深圳期中)【源于课本】(1) 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着轴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小组探究】(2) 我们知道,平移、轴对称、旋转是三种基本的图形运动.莲花中学初二数学小组开展“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经历图形运动后的函数表达式”的活动.①(平移探究) 将图1中一次函数的图象沿着轴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求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数学活动小组发现,图象的平移就是点的平移.因此,只需要在图象上任取两点,,将它们沿着轴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点,,其坐标分别为,,从而求出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②(轴对称探究) 将图1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③(旋转探究)如图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将直线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直线与轴交于点.求旋转后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请写出解答过程)【学以致用】(3)如图2,在上述③的条件下,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利用平移规律得: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着轴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①∵,,∴将它们沿着轴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设直线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解得:,∴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②如图,设一次函数用y=-2x+6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点A,与轴的交点为点B,当时X=0,Y=6;当时Y=0,-2X+6=0,得:X=3,∴A(0,6),B(3,0),对称点是设所得到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过点,∴,解得:,∴所得到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③如图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 轴于点,∴,∵,,∴,,∵将直线绕点A逆时针旋转,∴,∴∴,∵∴,在和中,,∴,∴,,∴,∴,设旋转后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解得:,∴旋转后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3)存在.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当时,;当时,,得:,∴,,∴、、,①当时,得:,∴或,解得:或,∴此时点的坐标为或;②当时,得:,∴,解得:,∴此时点的坐标为;③当时,得:,∴,解得:或(舍去),∴此时点的坐标为;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或或或【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旋转的性质;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分析】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平移、对称及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间距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平移规律"上加、下减”的原则,即函数图象向上平移,其解析式中的常数项应增加平移的单位数。确定出平移后函数解析式即可;(2)①A(0,6),B(3,0)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分别是设直线的解析式为,经过点、点的坐标,然后代入解析式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②找出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根据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x坐标相同,y坐标相反,进而求出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然后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③过点作交于点,过点作 轴于点,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的坐标,再代入解析式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3)设,先确定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分别表示出、、,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三种情况求解: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21.(2023八上·南浔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我们将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得到点,同时给出如下定义:对于直线:,若满足点在直线上,则称点为直线的“反炫点”.(1)已知直线,①判断点是不是直线的“反炫点”,并说明理由;②若点是直线上一点,同时也是直线的“反炫点”,求出点的坐标;(2)点是直线的反炫点,当时,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当时,,点在直线上,点是直线的“反炫点”;设点,点是直线上一点,,点也是直线的“反炫点”,,,解得,,(2)解:点是直线的反炫点,,即,,,即,当,;当,【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方程,“反点”的定义,属于中档题型.(1) ① 根据点的坐标,结合反点的定义即可求解; ② 设点,根据点B在直线上及是的“反炫点”,然后建立关于m,n的方程组,解出m,n即可求解;(2)根据点是直线的反炫点得到:,然后结合k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次函数之图象变换——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学生版).docx 一次函数之图象变换——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