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次函数之周长面积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矩形ABCO的边OC,BC分别交于点E,F,已知OA=3,OC=4,那么△CEF的面积是( )A.6 B.3 C.12 D.2.(2024八上·镇海区期末)如图,等腰,,点是的中点,点为线段上一动点,连结、.设,的面积为,若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则的长度为( )A. B.5 C. D.3.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 ,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A→B→C→D的顺序在边上匀速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的面积为S,S关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点P运动到BC的中点时,那么 的面积为( )A.3 B.4 C.5 D.64. 如图,直线y=x+2与y轴相交于点过点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0.5x+1于点过点 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2于点再过点 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0.5x+1于点 ,过点B2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2于点,依此类推,得到直线y=x+2上的点 ,与直线y=0.5x+1上的点. 则 的长为( )A.64 B.128 C.256 D.512二、填空题5.(5.4课时1 一次函数的图象—【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kx+b交y轴于点A(0,3),交x轴于点 B(6,0),直线x=2交AB 于点 D,交x轴于点 E.点 P 坐标为(2,-4),则△ABP 的面积是 .6.(5.4课时1 一次函数的图象—【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A,一次函数y= kx+b的图象经过点 B(0,-1),与x轴以及y=x+1的图象分别交于点 C,D,且点D的坐标为(1,n),则四边形 AOCD 的面积是 7.(5.4课时2 一次函数的性质—【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线y= kx-2k+3恒过一定点,则 讲题鸭是个该点的坐标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1,0),B(2,3),C(5,0),若直线y= kx-2k+3将△ABC 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 1 :2的两部分,则k 的值是 .8.(第五章 全章综合训练(刷中考)—【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3,0),B(0,3).直线y= kx+b(k,b为常数,且k>0)经过点(1,0),并把△AOB分成两部分,其中靠近原点部分的面积为 ,则k的值为 .9.(2024八上·浙江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解析式为,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过点的直线与轴相交于点,以为斜边在下方作等腰,连接,则的长为: .三、解答题10.(2025八上·吴兴期末)如图1,已知直线与坐标轴交于、两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轴交于点.(1)求的值及的函数表达式;(2)在轴负半轴上有一个点,当的面积为时,求点坐标;(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连结点与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点的坐标为_____;(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在点运动的过程中,若线段与的边只有一个交点,求的取值范围.11.(2025八上·嵊州期末)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分别是线段,上的点.(1)若.①求的长.②若是等腰三角形,求点的坐标.(2)连接,若,当最小时,求点的坐标.12.(2024八上·镇海区期末)如图,直线分别交轴,轴于点、,已知.(1)求点坐标和直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为直线上一动点,将点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点,连结、、.①求的度数.②当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13.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A(m,2),与y轴的交点为C,与x轴的交点为D.(1)求m的值.(2)若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2,-1),求其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求△AOD的面积.14.(2024八上·鄞州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交于点P.点C为直线与x轴的交点.(1)求点P的坐标;(2)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平行于轴的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点,设点的横坐标为:①求线段的长(用含的代数式表示);②当点,,三点中有一个点是另两个点构成线段的中点,请求出的值;(3)过点作轴于点,点在射线上且不与点重合,点在射线上,,连结,,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令y=0, ,解得x=1,点E的坐标是(1,0) ,即OE=1OC=4EC=OC-OE=3点F的横坐标是4=2,即CF=2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直线解析式先求出点E、F的坐标,再求出CE和CF的长度,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EF的面积 。2.【答案】D【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当时,解得:∴此时当点P和点B重合时,即时,∴此时的面积为6,即的面积为6,∵点是的中点∴的面积当点P在线段BC的中点时,由AB=AC,则AP⊥BC,∴∴∴故选:D.【分析】令时,求出,时,,根据中点的性质求出的面积,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点P在BC中点时AP的长度,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即可.3.【答案】C【知识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据图1知,当P在C处时,面积最大,结合图2知,当t=6时,面积S最大为8,即AD×CD=8,AB+BC=6;当P在B处时,AD×AB=2;当P在D处时,面积为0,AB+BC+CD=10;∴CD=4,AD=4,AB=1,BC=5,当P为BC中点时,即BP=BC=2.5,∴AB+BP=3.5,此时t=3.5,设BC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将(1,2),(6,8)代入,得,解得,∴BC的函数表达式为S=1.2t+0.8,当t=3.5时,S=1.2×3.5+0.8=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图1,图2分析出AB、BC、CD的长,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BC的函数表达式,再求P在BC中点时的时间t,代入表达式求函数值即可.4.【答案】C【知识点】函数值;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的其他应用;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解答】∵直线 y = x + 2 与y轴交点 A0,∴ 令 x = 0 ,解得 y = 2,即A0(0,2),∴ 过 A0 作x轴平行线,即水平线 y = 2 ,与直线 y = 0.5 x + 1 的交点 B1 (2,2),∴线段 A 0B 1的长度为 2 0 = 2 ;∴ 过 B1 ( 2 , 2 ) 作y轴平行线(即垂直线 x = 2 ),与 y = x + 2 的交点 A1 的坐标为(2,4),∴ 过 A1 ( 2 , 4 ) 作x轴平行线(即水平线 y = 4 ),与 y = 0.5 x + 1 的交点 B2 的坐标(6,4),∴线段 A1 B2的长度为 6 2 = 4;同理可得:A2B3的长度应为 8,依此类推 ,An Bn + 1 的长度为 2 n + 1,故A7B 8 = 2 8 = 256,故答案为:C.【分析】 通过分析前几个点的坐标变化,可以发现每一步的线段长度呈一定规律:An Bn + 1 的长度为 2 n + 1,依此计算出的长度即可.5.【答案】18【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把A(0,3),B(6,0)代入y= kx+b,得 解得 所以直线y= kx+b的表达式为 因为点D 在直线AB上,横坐标为2,所以把x=2代入 3,得y=2,所以点 D 坐标为(2,2).因为点 P坐标为(2,-4),所以 PD=2-(-4)=6,所以故答案为:18.【分析】先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 再求出点D坐标,得到.PD=6,根据 代入数据计算即可.6.【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对于直线y=x+1,令x=0,得y=1,即A(0,1).把B(0,-1)代入y= kx+b,得b=-1.把D(1,n)代入y=x+1,得n=2,即D(1,2).把D(1,2)代入y= kx-1,得2=k-1,即k=3,所以一次函数y= kx+b的表达式为y=3x-1,令y=0,得3x-1=0,解得 所以 过D作DE⊥x轴,垂足为E,如图所示,所以E(1,0), 所以故答案为: .【分析】对于直线y=x+1,令x=0求出y的值,确定出A的坐标,把B坐标代入y=kx+b中求出b的值,再将D坐标代入y=x+1求出n的值,进而将D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过D作DE垂直于x轴,四边形AOCD面积等于梯形AOED面积减去三角形CDE面积,求出即可.7.【答案】(2,3);3【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因为y= kx-2k+3=k(x-2)+3,所以直线y= kx-2k+3恒过定点(2,3).因为B(2,3),直线y= kx-2k+3 将△ABC 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 1:2的两部分,所以直线y= kx-2k+3过点(1,0),故0=k-2k+3,解得k=3.故答案为:(2,3);3.【分析】将y=kx-2k+3变形为y=k(x-2)+3,则可得出该点的坐标;直线y=kx-2k+3将 分成面积左右面积之比为1:2的两部分,分析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代入解析式即可得k的值.8.【答案】【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解: 如图,设AB与直线y=kx+b交于点P.设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为常数,且将坐标A(3,0)和B(0,3)分别代入得解得∴ 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3.将点(1,0)代入 y=kx+b,得k+b=0,解得b=-k,∴直线y=kx+b为y=kx-k.解得∴远离原点部分的面积为故答案为:【分析】将点(1,0)代入直线y=kx+b,将b用k表示出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远离原点部分的面积,从而求出k的值即可.9.【答案】【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解答】解:设点,∵直线的解析式为,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当时,;当时,,∴点,点,∴,∵,∴,∴在中,,∴,∵以为斜边在下方作等腰,∴,∴,∴,∴,过点作轴交于点,过点轴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在中,,∴,在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点或,∵点在直线的下方,∴,∵点,∴,∴.故答案为:.【分析】求出点A,B的坐标,即可求出求出,进而得到,过点作轴交于点,过点轴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可得到,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求出的值,然后根据解题即可.10.【答案】(1)解:将点D代入直线中,则;,再将代入直线中,则,,的函数表达式为:(2)解:如图,连接,设点,直线与坐标轴交于、两点,将代入直线,则,令,则,∴,∴,∵,∴,∵的面积为,∴,则,解得:,∴(3);②由①知,∴点G在上运动,当点G在上时,即,则;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此时,有两个交点,故舍去;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舍去);综上,线段与的边只有一个交点,则n的取值范围为:【知识点】旋转的性质;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3)解:①过点G作轴于点H,,,,,由旋转的性质得:,,∴,∴,∴;故答案为:.【分析】(1)将点D代入直线中,即可求出,再将代入直线中,即可求出b的值,即可得到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连接,设点,求出,得到,根据的面积为,由,列方程求解即可;(3)过点G作轴于点H,证明,得到,即可得到点G的坐标;由知,点G在直线上运动,分当点G在上时,点G在上时,当点G在上时,求出x的值,结合图形即可得出结论.(1)解:将点D代入直线中,则;,再将代入直线中,则,,的函数表达式为:;(2)解:如图,连接,设点,直线与坐标轴交于、两点,将代入直线,则,令,则,∴,∴,∵,∴,∵的面积为,∴,则,解得:,∴;(3)解:过点G作轴于点H,,,,,由旋转的性质得:,,∴,∴,∴;②由①知,∴点G在上运动,当点G在上时,即,则;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此时,有两个交点,故舍去;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舍去);综上,线段与的边只有一个交点,则n的取值范围为:.11.【答案】(1)解:①∵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当时,,当时,,∴,,∴,,∴,∵,∴②如图所示,过点作轴于点,设,则,则,在中,,∴ ,解得:(负值舍去),∴,∴,设,则,,∵是等腰三角形,当时,则,当时,则,解得:(舍去)或 ,当时,则,解得:,∴或或;(2)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交轴于点,在上截取,过点作轴于点,∵,,∴即,∵,,∴,∴,∴,∴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设,则,在中,,在中,,∴,∴,则,∴,∴,设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设,则,,∵,∴,解得:(负值舍去),∴,∴,设直线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当时,,解得:,∴当最小时,点的坐标为.【知识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分析】(1)①先求出,,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然后根据解题;②设,即可得到,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的值,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解题即可;(2)过点作交轴于点,在上截取,过点作轴于点,得到,即可得到,即可得到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设,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出的解析式为,设,则,,求出m值,然后得到的解析式为解题即可.(1)解:①∵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当时,,当时,,∴,,∴,,∴,∵,∴②如图所示,过点作轴于点,设,则,则,在中,,∴ ,解得:(负值舍去),∴,∴,设,则,,∵是等腰三角形,当时,则,当时,则,解得:(舍去)或 ,当时,则,解得:,∴或或;(2)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交轴于点,在上截取,过点作轴于点,∵,,∴即,∵,,∴,∴,∴,∴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设,则,在中,,在中,,∴,∴,则,∴,∴,设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设,则,,∵,∴,解得:(负值舍去),∴,∴,设直线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当时,,解得:,∴当最小时,点的坐标为.12.【答案】(1)解:∵当时,,∴点坐标为,,∵,∴,∴点坐标为,把代入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2)解:①取直线上的点,使得,连接,∵点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点∴和是等边三角形,∴,情况一:如图,当点在射线上时,∴,∵,,∴,在和中,,∴,∴;情况二:如图,当点在线段上时,∴,∵,,∴,在和中,,∴,∴;情况三: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在和中,,∴,∴.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②如图,当点在上,时,为直角三角形,过点作轴于点,∵由①得,,由①情况一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坐标为;当点在线段上时,由①得,由①情况二得,∴,∴当点在线段上时,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为直角三角形,∵由(1)得,由①得,,由①情况三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纵坐标,∴点的坐标为.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分析】(1)由直线,得出点坐标,,由,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即可得出点坐标,再把点坐标代入,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即可;(2)①取直线上的点,使得,连接,根据旋转的性质推出,进而证明和是等边三角形,得出.分类讨论,情况一:当点在射线上时,利用证明,得出;情况二:当点在线段上时,得出,进而推出,利用证明,得出;情况三: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得出,进而推出,利用证明,得出.综合得出的度数即可;②当点在上,时,为直角三角形,过点作轴于点,由①得,,由①情况一得,根据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PCA和∠HCQ,进而得出点的横坐标,求出,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得出HQ的长度,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CH长度,进而计算出OH长度,即可得出点的坐标;当点在线段上时,由①得,由①情况二得,进而计算出∠PAQ,推出此时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为直角三角形,由(1)得,由①得,,由①情况三得,计算角度,得出,,得出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根据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得出,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CQ,得出点的坐标.最后综合得出点的坐标即可.(1)解:∵当时,,∴点坐标为,,∵,∴,∴点坐标为,把代入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2)解:①取直线上的点,使得,连接,∵点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点∴和是等边三角形,∴,情况一:如图,当点在射线上时,∴,∵,,∴,在和中,,∴,∴;情况二:如图,当点在线段上时,∴,∵,,∴,在和中,,∴,∴;情况三: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在和中,,∴,∴.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②如图,当点在上,时,为直角三角形,过点作轴于点,∵由①得,,由①情况一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坐标为;当点在线段上时,由①得,由①情况二得,∴,∴当点在线段上时,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为直角三角形,∵由(1)得,由①得,,由①情况三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纵坐标,∴点的坐标为.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13.【答案】(1)解: ∵点A(m,2) 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2m=2,解得m=1.(2)解:∵m=1,∴点A为(1,2),∵ 点B(-2,-1), 点A(1,2),都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1.(3)解:取y=0,x+1=0,解得∴点D为(-1,0),∴OD=1,∵点A为(1,2),∴点A到OD的距离为2.【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分析】 (1) 根据点A(m,2) 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代入求出m;(2)先求出点D的坐标,再根据A、D的坐标,可得OD的长与点A到OD的距离,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AOD的面积.14.【答案】(1)解:由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联立,解得,点的坐标为。(2)解:①轴,点、、的横坐标相等,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②若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的中点,,即,解得,;若点时线段的中点,,,,,,点时线段的中点,,即,解得;综上所述,或。(3)解:存在最小值,在上取点,使得,连接,由直线与直线,得,,,,,,,,点的坐标为,,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轴,,轴,,,,,,,,得当最小,即点、、三点共线时,取最小值,,的最小值为.【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分析】(1)题因为两条直线相交于P点,因此可以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点的坐标;(2)题中的①题,由点、、的横坐标相等和点的坐标为,即可得点的坐标和点的坐标,计算即可求出的长度;②题分点是线段的中点或点时线段的中点两种情况讨论,根据中点的性质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的值;(3)题通过做辅助线证明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进而证明,得到,得当最小,即点、、三点共线时,取最小值,通过求出的长度从而得到最小值.1 / 1一次函数之周长面积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矩形ABCO的边OC,BC分别交于点E,F,已知OA=3,OC=4,那么△CEF的面积是( )A.6 B.3 C.12 D.【答案】B【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令y=0, ,解得x=1,点E的坐标是(1,0) ,即OE=1OC=4EC=OC-OE=3点F的横坐标是4=2,即CF=2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直线解析式先求出点E、F的坐标,再求出CE和CF的长度,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EF的面积 。2.(2024八上·镇海区期末)如图,等腰,,点是的中点,点为线段上一动点,连结、.设,的面积为,若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则的长度为( )A. B.5 C. D.【答案】D【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当时,解得:∴此时当点P和点B重合时,即时,∴此时的面积为6,即的面积为6,∵点是的中点∴的面积当点P在线段BC的中点时,由AB=AC,则AP⊥BC,∴∴∴故选:D.【分析】令时,求出,时,,根据中点的性质求出的面积,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点P在BC中点时AP的长度,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即可.3.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 ,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A→B→C→D的顺序在边上匀速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的面积为S,S关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点P运动到BC的中点时,那么 的面积为( )A.3 B.4 C.5 D.6【答案】C【知识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据图1知,当P在C处时,面积最大,结合图2知,当t=6时,面积S最大为8,即AD×CD=8,AB+BC=6;当P在B处时,AD×AB=2;当P在D处时,面积为0,AB+BC+CD=10;∴CD=4,AD=4,AB=1,BC=5,当P为BC中点时,即BP=BC=2.5,∴AB+BP=3.5,此时t=3.5,设BC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将(1,2),(6,8)代入,得,解得,∴BC的函数表达式为S=1.2t+0.8,当t=3.5时,S=1.2×3.5+0.8=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图1,图2分析出AB、BC、CD的长,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BC的函数表达式,再求P在BC中点时的时间t,代入表达式求函数值即可.4. 如图,直线y=x+2与y轴相交于点过点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0.5x+1于点过点 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2于点再过点 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0.5x+1于点 ,过点B2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2于点,依此类推,得到直线y=x+2上的点 ,与直线y=0.5x+1上的点. 则 的长为( )A.64 B.128 C.256 D.512【答案】C【知识点】函数值;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的其他应用;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解答】∵直线 y = x + 2 与y轴交点 A0,∴ 令 x = 0 ,解得 y = 2,即A0(0,2),∴ 过 A0 作x轴平行线,即水平线 y = 2 ,与直线 y = 0.5 x + 1 的交点 B1 (2,2),∴线段 A 0B 1的长度为 2 0 = 2 ;∴ 过 B1 ( 2 , 2 ) 作y轴平行线(即垂直线 x = 2 ),与 y = x + 2 的交点 A1 的坐标为(2,4),∴ 过 A1 ( 2 , 4 ) 作x轴平行线(即水平线 y = 4 ),与 y = 0.5 x + 1 的交点 B2 的坐标(6,4),∴线段 A1 B2的长度为 6 2 = 4;同理可得:A2B3的长度应为 8,依此类推 ,An Bn + 1 的长度为 2 n + 1,故A7B 8 = 2 8 = 256,故答案为:C.【分析】 通过分析前几个点的坐标变化,可以发现每一步的线段长度呈一定规律:An Bn + 1 的长度为 2 n + 1,依此计算出的长度即可.二、填空题5.(5.4课时1 一次函数的图象—【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kx+b交y轴于点A(0,3),交x轴于点 B(6,0),直线x=2交AB 于点 D,交x轴于点 E.点 P 坐标为(2,-4),则△ABP 的面积是 .【答案】18【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把A(0,3),B(6,0)代入y= kx+b,得 解得 所以直线y= kx+b的表达式为 因为点D 在直线AB上,横坐标为2,所以把x=2代入 3,得y=2,所以点 D 坐标为(2,2).因为点 P坐标为(2,-4),所以 PD=2-(-4)=6,所以故答案为:18.【分析】先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 再求出点D坐标,得到.PD=6,根据 代入数据计算即可.6.(5.4课时1 一次函数的图象—【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A,一次函数y= kx+b的图象经过点 B(0,-1),与x轴以及y=x+1的图象分别交于点 C,D,且点D的坐标为(1,n),则四边形 AOCD 的面积是 【答案】【知识点】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对于直线y=x+1,令x=0,得y=1,即A(0,1).把B(0,-1)代入y= kx+b,得b=-1.把D(1,n)代入y=x+1,得n=2,即D(1,2).把D(1,2)代入y= kx-1,得2=k-1,即k=3,所以一次函数y= kx+b的表达式为y=3x-1,令y=0,得3x-1=0,解得 所以 过D作DE⊥x轴,垂足为E,如图所示,所以E(1,0), 所以故答案为: .【分析】对于直线y=x+1,令x=0求出y的值,确定出A的坐标,把B坐标代入y=kx+b中求出b的值,再将D坐标代入y=x+1求出n的值,进而将D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过D作DE垂直于x轴,四边形AOCD面积等于梯形AOED面积减去三角形CDE面积,求出即可.7.(5.4课时2 一次函数的性质—【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线y= kx-2k+3恒过一定点,则 讲题鸭是个该点的坐标是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1,0),B(2,3),C(5,0),若直线y= kx-2k+3将△ABC 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 1 :2的两部分,则k 的值是 .【答案】(2,3);3【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因为y= kx-2k+3=k(x-2)+3,所以直线y= kx-2k+3恒过定点(2,3).因为B(2,3),直线y= kx-2k+3 将△ABC 分成左、右面积之比为 1:2的两部分,所以直线y= kx-2k+3过点(1,0),故0=k-2k+3,解得k=3.故答案为:(2,3);3.【分析】将y=kx-2k+3变形为y=k(x-2)+3,则可得出该点的坐标;直线y=kx-2k+3将 分成面积左右面积之比为1:2的两部分,分析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代入解析式即可得k的值.8.(第五章 全章综合训练(刷中考)—【初中必刷题】浙教版(2025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3,0),B(0,3).直线y= kx+b(k,b为常数,且k>0)经过点(1,0),并把△AOB分成两部分,其中靠近原点部分的面积为 ,则k的值为 .【答案】【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解:解: 如图,设AB与直线y=kx+b交于点P.设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为常数,且将坐标A(3,0)和B(0,3)分别代入得解得∴ 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3.将点(1,0)代入 y=kx+b,得k+b=0,解得b=-k,∴直线y=kx+b为y=kx-k.解得∴远离原点部分的面积为故答案为:【分析】将点(1,0)代入直线y=kx+b,将b用k表示出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远离原点部分的面积,从而求出k的值即可.9.(2024八上·浙江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解析式为,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过点的直线与轴相交于点,以为斜边在下方作等腰,连接,则的长为: .【答案】【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解答】解:设点,∵直线的解析式为,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当时,;当时,,∴点,点,∴,∵,∴,∴在中,,∴,∵以为斜边在下方作等腰,∴,∴,∴,∴,过点作轴交于点,过点轴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在中,,∴,在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点或,∵点在直线的下方,∴,∵点,∴,∴.故答案为:.【分析】求出点A,B的坐标,即可求出求出,进而得到,过点作轴交于点,过点轴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可得到,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求出的值,然后根据解题即可.三、解答题10.(2025八上·吴兴期末)如图1,已知直线与坐标轴交于、两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与轴交于点.(1)求的值及的函数表达式;(2)在轴负半轴上有一个点,当的面积为时,求点坐标;(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连结点与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点的坐标为_____;(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在点运动的过程中,若线段与的边只有一个交点,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将点D代入直线中,则;,再将代入直线中,则,,的函数表达式为:(2)解:如图,连接,设点,直线与坐标轴交于、两点,将代入直线,则,令,则,∴,∴,∵,∴,∵的面积为,∴,则,解得:,∴(3);②由①知,∴点G在上运动,当点G在上时,即,则;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此时,有两个交点,故舍去;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舍去);综上,线段与的边只有一个交点,则n的取值范围为:【知识点】旋转的性质;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解答】(3)解:①过点G作轴于点H,,,,,由旋转的性质得:,,∴,∴,∴;故答案为:.【分析】(1)将点D代入直线中,即可求出,再将代入直线中,即可求出b的值,即可得到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连接,设点,求出,得到,根据的面积为,由,列方程求解即可;(3)过点G作轴于点H,证明,得到,即可得到点G的坐标;由知,点G在直线上运动,分当点G在上时,点G在上时,当点G在上时,求出x的值,结合图形即可得出结论.(1)解:将点D代入直线中,则;,再将代入直线中,则,,的函数表达式为:;(2)解:如图,连接,设点,直线与坐标轴交于、两点,将代入直线,则,令,则,∴,∴,∵,∴,∵的面积为,∴,则,解得:,∴;(3)解:过点G作轴于点H,,,,,由旋转的性质得:,,∴,∴,∴;②由①知,∴点G在上运动,当点G在上时,即,则;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此时,有两个交点,故舍去;当点G在上时,令,即,则(舍去);综上,线段与的边只有一个交点,则n的取值范围为:.11.(2025八上·嵊州期末)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分别是线段,上的点.(1)若.①求的长.②若是等腰三角形,求点的坐标.(2)连接,若,当最小时,求点的坐标.【答案】(1)解:①∵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当时,,当时,,∴,,∴,,∴,∵,∴②如图所示,过点作轴于点,设,则,则,在中,,∴ ,解得:(负值舍去),∴,∴,设,则,,∵是等腰三角形,当时,则,当时,则,解得:(舍去)或 ,当时,则,解得:,∴或或;(2)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交轴于点,在上截取,过点作轴于点,∵,,∴即,∵,,∴,∴,∴,∴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设,则,在中,,在中,,∴,∴,则,∴,∴,设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设,则,,∵,∴,解得:(负值舍去),∴,∴,设直线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当时,,解得:,∴当最小时,点的坐标为.【知识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分析】(1)①先求出,,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然后根据解题;②设,即可得到,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的值,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解题即可;(2)过点作交轴于点,在上截取,过点作轴于点,得到,即可得到,即可得到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设,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出的解析式为,设,则,,求出m值,然后得到的解析式为解题即可.(1)解:①∵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当时,,当时,,∴,,∴,,∴,∵,∴②如图所示,过点作轴于点,设,则,则,在中,,∴ ,解得:(负值舍去),∴,∴,设,则,,∵是等腰三角形,当时,则,当时,则,解得:(舍去)或 ,当时,则,解得:,∴或或;(2)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交轴于点,在上截取,过点作轴于点,∵,,∴即,∵,,∴,∴,∴,∴当在上时,取得最小值;设,则,在中,,在中,,∴,∴,则,∴,∴,设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设,则,,∵,∴,解得:(负值舍去),∴,∴,设直线的解析式为代入,∴,解得:,∴的解析式为,当时,,解得:,∴当最小时,点的坐标为.12.(2024八上·镇海区期末)如图,直线分别交轴,轴于点、,已知.(1)求点坐标和直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为直线上一动点,将点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点,连结、、.①求的度数.②当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答案】(1)解:∵当时,,∴点坐标为,,∵,∴,∴点坐标为,把代入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2)解:①取直线上的点,使得,连接,∵点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点∴和是等边三角形,∴,情况一:如图,当点在射线上时,∴,∵,,∴,在和中,,∴,∴;情况二:如图,当点在线段上时,∴,∵,,∴,在和中,,∴,∴;情况三: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在和中,,∴,∴.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②如图,当点在上,时,为直角三角形,过点作轴于点,∵由①得,,由①情况一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坐标为;当点在线段上时,由①得,由①情况二得,∴,∴当点在线段上时,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为直角三角形,∵由(1)得,由①得,,由①情况三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纵坐标,∴点的坐标为.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分析】(1)由直线,得出点坐标,,由,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即可得出点坐标,再把点坐标代入,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即可;(2)①取直线上的点,使得,连接,根据旋转的性质推出,进而证明和是等边三角形,得出.分类讨论,情况一:当点在射线上时,利用证明,得出;情况二:当点在线段上时,得出,进而推出,利用证明,得出;情况三: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得出,进而推出,利用证明,得出.综合得出的度数即可;②当点在上,时,为直角三角形,过点作轴于点,由①得,,由①情况一得,根据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PCA和∠HCQ,进而得出点的横坐标,求出,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得出HQ的长度,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CH长度,进而计算出OH长度,即可得出点的坐标;当点在线段上时,由①得,由①情况二得,进而计算出∠PAQ,推出此时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为直角三角形,由(1)得,由①得,,由①情况三得,计算角度,得出,,得出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根据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得出,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CQ,得出点的坐标.最后综合得出点的坐标即可.(1)解:∵当时,,∴点坐标为,,∵,∴,∴点坐标为,把代入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2)解:①取直线上的点,使得,连接,∵点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点∴和是等边三角形,∴,情况一:如图,当点在射线上时,∴,∵,,∴,在和中,,∴,∴;情况二:如图,当点在线段上时,∴,∵,,∴,在和中,,∴,∴;情况三: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在和中,,∴,∴.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②如图,当点在上,时,为直角三角形,过点作轴于点,∵由①得,,由①情况一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坐标为;当点在线段上时,由①得,由①情况二得,∴,∴当点在线段上时,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如图,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为直角三角形,∵由(1)得,由①得,,由①情况三得,∴,,,∴,∴轴,,∴点的横坐标点的横坐标,,∴,∴点的纵坐标,∴点的坐标为.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13.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A(m,2),与y轴的交点为C,与x轴的交点为D.(1)求m的值.(2)若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2,-1),求其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求△AOD的面积.【答案】(1)解: ∵点A(m,2) 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2m=2,解得m=1.(2)解:∵m=1,∴点A为(1,2),∵ 点B(-2,-1), 点A(1,2),都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1.(3)解:取y=0,x+1=0,解得∴点D为(-1,0),∴OD=1,∵点A为(1,2),∴点A到OD的距离为2.【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解析】【分析】 (1) 根据点A(m,2) 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代入求出m;(2)先求出点D的坐标,再根据A、D的坐标,可得OD的长与点A到OD的距离,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AOD的面积.14.(2024八上·鄞州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交于点P.点C为直线与x轴的交点.(1)求点P的坐标;(2)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平行于轴的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点,设点的横坐标为:①求线段的长(用含的代数式表示);②当点,,三点中有一个点是另两个点构成线段的中点,请求出的值;(3)过点作轴于点,点在射线上且不与点重合,点在射线上,,连结,,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由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联立,解得,点的坐标为。(2)解:①轴,点、、的横坐标相等,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②若点是线段的中点,,,,,,点是的中点,,即,解得,;若点时线段的中点,,,,,,点时线段的中点,,即,解得;综上所述,或。(3)解:存在最小值,在上取点,使得,连接,由直线与直线,得,,,,,,,,点的坐标为,,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轴,,轴,,,,,,,,得当最小,即点、、三点共线时,取最小值,,的最小值为.【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一次函数中的线段周长问题【解析】【分析】(1)题因为两条直线相交于P点,因此可以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点的坐标;(2)题中的①题,由点、、的横坐标相等和点的坐标为,即可得点的坐标和点的坐标,计算即可求出的长度;②题分点是线段的中点或点时线段的中点两种情况讨论,根据中点的性质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的值;(3)题通过做辅助线证明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进而证明,得到,得当最小,即点、、三点共线时,取最小值,通过求出的长度从而得到最小值.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次函数之周长面积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学生版).docx 一次函数之周长面积问题——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训练(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