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专项02 填空题-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提升培优)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专项02 填空题-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专项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1=( )。
2.如图,轩轩从家到学校的3条路线中,路线①和路线②相比,根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 )最短,所以轩轩从家到学校走路线( )最近。
3.观察如图:线段长度包含了3个1cm,量角器所量的角包含了( )个1°。其实测量长度、面积、角时,都可以看作被测图形包含多少个相应的( )。
4.如下图,∠1=140°,那么∠2=( )°,∠3=( )°,∠4=( )°。
5.下图中,与线段DE互相平行的是线段( ),与线段DC互相垂直的有线段( )和线段( )。
6.用一副三角尺拼成如图,∠1=( ),∠2= ( )。
7.如图,∠1=( )°,是( )角。∠2=( )°,是( )角。像这样用一副三角板去拼角,还可以拼出( )°。
8.度量一个角时,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内圈“0”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对着外圈“80”刻度线,这个角的度数是( )°。
9.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当钟面上的分针旋转了一个平角时,意味着时间又流逝了( )分钟。
10.下面各组直线中,互相垂直的是( ),互相平行的是( )。(填序号)
11.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转到2,形成的角是( )度,它是( )角。
12.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至少应达到9小时。张桦晚上8:45睡觉,第二天早上6:45起床,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时针转动了( )度。
13.从数学角度观察,可以发现红领巾有2个( )角,1个( )角。
14.一个长方形有( )组对边互相平行,长和宽互相( )。
15.下图中,∠1=60°,∠2=( )°,∠3=( )°,∠4=( )°。
16.10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角,6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角。
17.将一张圆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折成的角是( )角;钟面上2时整时,分针与时针构成的较小角是( )°。
18.两组平行线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点O在长方形的正中间(如图)。如果点O到直线a的距离是5厘米,到直线c的距离是7厘米,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9.钟面上,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度;从9:00到9:30,分针旋转了( )度,从9:00到9:15,分针旋转了( )度。
20.1个平角和1个钝角的差一定是( )角;1个直角和1个锐角的和一定是( )角。
21.如图中,已知∠1=35°,∠3是一个直角。那么,∠2=( )°,∠4=( )°,∠5=( )°。
22.从4:00到4:30,分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是 °,时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是 °。
23.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是 角,晚上11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角。
24.从13时到13时20分,钟面上分针转动了( )°,是( )角。
25.经过纸上2个点可以画1条直线,经过6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26.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另一个角是( )角;若6个同样的角刚好组成一个周角,则每个角都是( )°。
27.如图的字母中,有线段互相平行的有( )个,有线段互相垂直的有( )个。
28.如图,以点A为端点再画一条射线,图中会增加( )个角。
29.图中,ABDC与CDFE都是长方形,那么,线段AB与线段BF相互( )直线与直线相互( )。
30.凌晨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夹角是 °;钟面上,从13时到13时15分,分针旋转的角度是 °,它是一个 角。
31.2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度。从4:10到4:25,分钟旋转了( )度。
32.在图中,已知( )°,那么( )°,( )°。
33.如图,∠1=45°,那么∠3=( )°,∠4=( )°。
34.图中有( )个直角,有( )个锐角,有( )个钝角。
35.图中能数出( )条线段,( )条直线。
36.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度,这个角是( )角。
37.小明在纸上画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如果把这4个点彼此连接成一个图形,那么图形中,共有( )三角形。
38.度量一个角,中心点对准顶点后,发现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外圈刻度“100”,另一条边对着外圈刻度“30”,这个角是( )度。
39.小马虎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错把外圈刻度当成内圈刻度来读,度数为7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 )°。
40.小红将两张长方形纸上下摆放(如图),下面的一张纸固定不动,上面的一张纸绕点A方向顺时针旋转,她发现在旋转过程中,∠1和∠2的度数都在变化。想一想,完成下面表格。
∠1 20° 80°
∠2 70° 50°
41.写出下面角的度数。
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 )°
42.写出下面角的度数。
分针走5大格,形成的角是( )角。
43.写出下面角的度数。
正方形中∠1是( )°。
44.如图,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剪成一个五边形,这个五边形中∠1是( )度。
45.如图,已知∠1=∠2=∠3,且图中所有锐角的和是200°,那么∠2=( )°。
46.小明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剪成一个五边形(如下图),这个五边形中的∠1是( )°;他又将一张圆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折痕互相( )(填“平行”或“垂直”),再继续对折一次,这时折成的角是( )°。
47.两组平行线围成一个长方形,O点在长方形的正中间(如下图)。如果O点到直线a距离是5厘米,到直线c距离是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8.下图中,∠1=50°,∠2= °,∠3= °。
49.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如下图的样子,已知∠1+∠2+∠3=210°,那么∠1=( )°,∠2=( )°。
50.下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有( )个锐角。已知∠3=40°,∠4=( )°
51.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钟形成( )°的角。从9:00走到10:00,时针所转的角是( )角,分针所转的角是( )角。
52.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
( )° ( )°
53.从明明家到附近一条笔直的公路画了三条线段,量得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135米、120米和178米,其中有一条线段与该公路垂直,明明家到该公路的距离是( )米。
54.芳芳在用量角器量角时,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外圈“15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外圈“90”的刻度,这个角是( )°。
55.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和( )都是无限长的。把一个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两条折痕互相( )。
56.钟面上6:00时,时针和分针成( )角;3:30时,时针和分针成( )角。
57.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一角,∠2=140°,则∠1=( )°。
58.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像这样折起来后,如果∠1=30°,∠2=25°,那么∠3=( )°。
59.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的方式摆放,则∠1=( )°,∠2=( )°
60.下图中的点O是长方形的中心点,点O到线段AB的距离是5厘米,到线段AC的距离是7厘米。长方形ABCD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61.在5°、105°、20°、45°、90°、150°、91°、180°中有( )个锐角,( )个钝角。
62.从张丽家出发有三条小路通往公路上,它们的长度分别是360米、150米、110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 )米。
63.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2厘米,其中一组平行的边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4.下午6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下午3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填“锐角”“直角”“钝角”或“平角”)
65.照样子折一折,∠1=( )°,∠2=( )°
66.小亮家通往五一大街有4条路线(如图),长度分别是:900米、1千米、1800米和2千米,其中B路线与五一大街互相垂直。根据此图可以判断B路线的长度是( )。
67.如图,现在是4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 )°,再过30分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 )°。
68.图中直角有( )个,锐角有( )个。如果,那么( )°。
69.下图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再过30分钟,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变成( )°。
70.如图,直线a和直钱b互相垂直。∠1=∠2,∠3=30°,∠1=( )°,∠2+∠4=( )°。
71.下面左图中,∠1是( )°;右图中,直线a与直线b互相( ),图中共有( )个直角,已知∠2是64°,∠3是( )°。
72.如下图,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剪成一个五边形,五边形中有( )个钝角,每个钝角是( )°。
73.“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行走依靠太阳能电池发电。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射到太阳光板上的角度如下图,已知∠1=55°,且∠1=∠3,那么∠2=( )°,图中一共有( )个钝角。
74.在玩“夺宝奇兵”的游戏时,去抢A处的宝贝,有B、C、D、E这4个出发点,要想最快抢到宝贝,你会选择站在点( )处。
75.按照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第7幅图要用( )个正方形。
76.写出下面角的度数。
两个三角尺拼成的角是( )°。
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的角是( )°。
77.下面是由一副三角尺拼成的角,请写出各角的度数。
( )° ( )°
78.下面图①中,量角器测量的∠1=( )°,图②中,用这副三角尺拼成的∠2=( )°。
79.下面有四条直线a、b、c、d,其中( )和( )互相垂直,( )和( )互相平行。
80.下面图①中,∠1是∠2的2倍,∠3=( )°。
81.如图,小明想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图中∠1=( )°。
82.如图,∠1=35°,则∠3=( )°,∠4=( )°。
83.下图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如果∠1=30°,那么图中最大的角是( )°。
84.下图中有( )个直角,有( )个锐角,有( )个钝角。
85.下图中有( )条射线,有( )个直角。
86.下图中,已知,那么( )°,( )°。
87.如图,如果∠1=50°,那么∠2=( )°,∠3=( )°。
88.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13厘米,如果在这组平行线之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9.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外圈180°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和内圈38°刻度线重合,这个角是( )°。
90.写出下面角的度数。
( )° ( )° ( )°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135°
【分析】用量角器进行测量,方法是: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解析】
∠1=135°
2.线段 ②
【分析】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的距离是最短的,线段是直的,据此判断。
【解析】这3条路线中,②号路线是直的,是线段,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所以轩轩从家到学校走路线②最近。
3.60 计量单位
【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把直尺(或米尺)上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重合,物体的另一端对应的直尺(或米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通过观察可知,线段的长包含了3个1cm,也就是3cm;
通过图形可知,这个长方形是由6个1cm2的正方形拼成的,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cm2;
再根据角的度量方法,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由此发现测量长度、面积、角度时都是看测量图形包含了多少个计量单位;据此可解此题。
【解析】由分析可得:线段长度包含了3个1cm,量角器所量的角包含60个1°。其实测量长度、面积、角时,都可以看作被测图形包含多少个相应的计量单位。
4.40 140 40
【分析】平角等于180°,因此根据题目图形可知:∠1+∠2=180°,∠1+∠4=180°,即∠2=180°-∠1,∠4=180°-∠1;再根据∠2+∠3=180°,即∠3=180°-∠2;依此计算。
【解析】∠2:180°-140°=40°
∠4:180°-140°=40°
∠3:180°-40°=140°
因此∠2=40°,∠3=140°,∠4=40°。
5.AB AD BC
【分析】根据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根据解析可知,与线段DE互相平行的是线段AB,与线段DC互相垂直的有线段AD和线段BC。
6.105 135
【分析】一副三角尺有两个三角板,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45°,45°,90°,另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90°。由图可知:∠1+45°+30°=180°,∠2+45°=180°;据此求出∠1、∠2的度数。
【解析】∠1=180°-45°-30°=135°-30°=105°
∠2=180°-45°=135°
用一副三角尺拼成如图,∠1=105,∠2= 135。
7.150 钝 75 锐 135
【分析】一副三角尺由两个三角尺组成,一个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90°,45°,45°,另一个三角尺的三个角分别是90°,60°,30°。由图可知,∠1是直角和三角尺上60°的角组成的,直接用加法即可算出∠1的度数;∠2是三角尺上45°的角和三角尺上30°的角组成的,直接用加法即可算出∠2的度数;大于0°小于90°的角叫作锐角,直角的度数等于90°,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作钝角;用一副三角板去拼角,直接把三角尺上的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即可算出可以拼出的角的度数。
【解析】∠1=90°+60°=150°,∠1是钝角。
∠2=45°+30°=75°,∠2是锐角。
90°+45°=135°,即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135°的角。
60°+45°=105°,即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105°的角。
90°+30°=120°,即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120°的角。
故∠1=150°,是钝角。∠2=75°,是锐角。像这样用一副三角板去拼角,还可以拼出135°。(答案不唯一)
8.100
【分析】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步骤如下:先把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读角的度数时,如果看的是内圈的0刻度线,那么角的度数也需要看内圈。如果看的是外圈的0刻度线,那么角的度数也需要看外圈。在量角器上,内圈的刻度和外圈的刻度加起来刚好等于180°。据此解答。
【解析】由题意得,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内圈“0”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对着外圈“80”刻度线。180°-80°=100°,即角的另一条边对折内圈100°刻度线,故这个角的度数为100°。
9.30
【分析】钟面一周为360°,共分12大格,每格为30°,平角为180°,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共12格,每格为5分钟,故由此解答。
【解析】360÷12=30°
60÷12=5(分)
180°÷30°=6(格)
6×5=30(分)
当钟面上的分针旋转了一个平角时,意味着时间又流逝了30分钟。
10.③ ②
【分析】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互相垂直的是③,互相平行的是②。
11.60 锐
【分析】钟面一周为360°,钟表上有12个数字,分12大格,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每个大格30°,从12时到2时,时针走了2个大格,时针走了2×30°=60°,60°的角是锐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2×30°=60°
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转到2,形成的角是60度,它是锐角。
12.锐 300
【分析】6:45时分针指向9,时针指向6和7之间,这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小于90°,所以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锐角;从晚上8:45到次日6:45共10小时。每小时转30°,10小时转动 10×30°=300°。
【解析】6:45时分针指向9,时针指向6和7之间,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锐角;
晚上12:45-晚上8:45=4(小时)
次日6:45-凌晨0:45=6(小时)
4+6=10(小时)
10×30°=300°
时针转动了300度。
13.锐 钝
【分析】红领巾有一个角大于90°而小于180°是钝角,另外两个角小于90°是锐角,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从数学角度观察,可以发现红领巾有2个锐角,1个钝角。
14.2 垂直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性,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是长方形,这两组对边就是长和宽,所以长和宽互相垂直,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一个长方形有2组对边互相平行,长和宽互相垂直。
15.120 60 120
【分析】从图中可知,∠1加∠2是一个平角为180°,用180°减去∠1的度数即可得到∠2的度数;∠2加∠3是一个平角为180°,用180°减去∠2的度数即可得到∠3的度数;∠1加∠4是一个平角为180°,用180°减去∠1的度数即可得到∠4的度数。
【解析】∠1=60°
∠2=180°-60°=120°
∠3=180°-120°=60°
∠4=180°-60°=120°
则∠1=60°,∠2=120°,∠3=60°,∠4=120°。
16.锐 平
【分析】钟面上12个数字,以表芯为旋转点,表针转一圈是360°,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也就是两数之间夹角是30°;10时整,时针指向10,分针指向12,相差2个大格,夹角为30°×2=60°,大于0°小于90°的角是锐角;6时整,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时针和分针相差6个大格,夹角为30°×6=180°,180°的角是平角。
【解析】360°÷12=30°
30°×2=60°
30°×6=180°
10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锐角,6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
17.直 60
【分析】圆形的中心点是一个周角,周角等于360°,连续对折两次,则平均分成4个角,用360°÷4即可求出折成的角是多少度,据此判断是什么角即可;根据对钟面的了解,平均分为12大格,每大格的夹角是30°,2时整时,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12,相差两大格,用2×30°即可求出构成的较小角是多少度。
【解析】
如图:
360°÷4=90°
30°×2=60°
将一张圆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折成的角是直角;钟面上2时整时,分针与时针构成的较小角是60°。
18.48 140
【分析】由题可知,点O在长方形的正中间,点O到直线a的距离是5厘米,到直线c的距离是7厘米,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那么用点O到直线a的距离和到直线c的距离分别乘2;那么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析】长方形的长:2×7=14(厘米)
长方形的宽:2×5=10(厘米)
周长:(14+10)×2
=24×2
=48(厘米)
面积:14×10=140(平方厘米)
综上可知,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19.90 180 90
【分析】旋转钟面一圈是360度,一圈有12个大格,1个大格是30度。钟面上,从6:00到9:00,时针从6旋转到9走了9-6=3(个)大格。从9:00到9:30,分针从12到6走了6-0=6(个)大。从9:00到9:15,分针从12到3走了3-0=3(个)大格。分别乘每大格30度,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9-6=3(个)
30×3=90(度)
6-0=6(个)
30×6=180(度)
3-0=3(个)
30×3=90(度)
钟面上,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90度;从9:00到9:30,分针旋转了180度,从9:00到9:15,分针旋转了90度。
20.锐 钝
【分析】平角是180°,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所以1个平角和1个钝角的差一定是小于90°的,也就是锐角;直角是90°,锐角是大于0°小于90°的角,所以1个直角和1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90°,也就是钝角。
【解析】1个平角和1个钝角的差一定是锐角;1个直角和1个锐角的和一定是钝角。
21.55 35 145
【分析】根据观察图形和对题意的了解:∠3是一个直角,根据平角=180° ,∠1+90°+∠2=180°, 已知∠1=35°,所以∠2=180°-∠1-90°,代入即可求出∠2的度数,据此作答; 同理可得:∠2+90°+∠4=180°, 已知∠2的度数,所以∠4=180°-∠2-90°,代入即可求出∠4的度数;根据平角=180° ,∠4+∠2=180°, 已知∠4的度数,所以∠5=180°-∠4,代入即可求出∠5的度数,据此作答。
【解析】根据分析得:已知∠1=35°,所以∠2=180°-∠1-90°=180°-35°-90°=145°-90°=55°
∠4=180°-∠2-90°=180°-55°-90°=125°-90°=35°
∠5=180°-∠4=180°-35°=145°
所以如图中,已知∠1=35°,∠3是一个直角。那么,∠2=55°,∠4=35°,∠5=145°。
22.180 15
【分析】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从4:00到4:30分,钟面的分针从数字12旋转到数字6,共旋转了6大格,即30°×6;
时针每12小时转360°,每小时转30°,从4:00到4:30,经过了半小时,所以时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是30°÷2=15°。
【解析】30°×6=180°
30°÷2=15°
所以从4:00到4:30,分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是180°,时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是15°。
23.180 平 锐
【分析】钟面上有12大格,每一大格对应的夹角等于30°,6时整,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12到6有6大格,所以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等于30°×6=180°,是平角,晚上11时,时针指向11,分针指向12,11到12有1大格,所以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等于30°,是锐角,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180°,是平角,晚上11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锐角。
24.120 钝
【分析】根据对钟面的了解,一共有12大格,每大格的夹角是30°,13时分针指向12,13时20分,分针指向4,经过了4大格,用30°×4即可求出转动了多少度;根据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180°,钝角小于180°且大于90°,据此判断是什么角即可。
【解析】30°×4=120°
从13时到13时20分,钟面上分针转动了120°,是钝角。
25.15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经过纸上2个点可以画1条直线,经过6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第一个点可以和另外五个点画5条直线,第二个点可以和除去第一个点的另外四个点画4条直线,第三个点可以和除去前面两个点的另外三个点画3条直线,第四个点可以和除去前面三个点的另外两个点画2条直线,第五个点可以和第六个点画1条直线,则一共可以画(5+4+3+2+1)条直线。
【解析】5+4+3+2+1=15(条)
经过纸上2个点可以画1条直线,经过6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可以画15条直线。
26.锐 60
【分析】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如果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钝角,另一个角一定小于90°,小于90°的角是锐角;
周角=360°,用360°÷6,即为每个角的度数,据此填空即可。
【解析】360°÷6=60°
所以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另一个角是锐角;若6个同样的角刚好组成一个周角,则每个角都是60°。
27.5 4
【分析】根据平行和垂直的性质: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如图的字母中,有线段互相平行的有E、F、H、N、Z,共5个,有线段互相垂直的有E、F、H、L,共4个。
28.3
【分析】
根据题意,图中原有3个角,以点A为端点再画一条射线,图中就会有6个角,增加了3个角;例如:,左图中射线AC与原来的三条射线分别形成∠1、∠2、∠3,这3个角为新增的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以点A为端点再画一条射线,共6个角,如图上图所示,图中会增加3个角。
29.垂直 平行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点,它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相邻的边互相垂直。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据此可以解答。
【解析】因为ABDC与CDFE都是长方形,所以线段AB与线段CD互相平行且相等。线段CD与线段EF互相平行且相等。那么线段AB与线段BF相互垂直,直线a与直线c相互平行。
30.60 90 直
【分析】根据钟表的知识,钟面一周为360°,共分为12大格,每格为360°÷12=30°。凌晨2时,时针指着2,分针指着12,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2大格,30×2=60°;从13时到13时15分,分针从12旋转到了3,共走了(3-0)大格,再根据90°的角是直角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30°×2=60°
(3-0)×30°
=3×30°
=90°
凌晨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夹角是60°;钟面上,从13时到13时15分,分针旋转的角度是90°,它是一个直角。
31.60 90
【分析】根据钟表的的知识,钟面一周为360度,共分12大格,每格为360÷12=30度。2时整,时针对着2,分针对着12,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2大格,30×2=60(度);从4:10到4:25,分针从2旋转到了5,共走了(5-2)大格,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30×2=60(度)
(5-2)×30
=3×30
=90(度)
2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60度。从4:10到4:25,分钟旋转了90度。
32.130 50 130
【分析】观察发现∠1+∠2=平角,平角为180°,那么∠2=180°-∠1;∠2+∠3=180°,则∠3=180°-∠2;∠3+∠4=180°,则∠4=180°-∠3;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2:180°-50°=130°
∠3:180°-130°=50°
∠4:180°-50°=130°
所以130°,那么50°,130°。
33.135 45
【分析】∠5是直角是90°,平角是180°,∠1+∠2+∠5=180°,∠1+∠2=180°-∠5,∠2=180°-∠5-∠1,∠2+∠3=180°,∠3=180°-∠2,∠4+∠3=180°,∠4=180°-∠3,据此解题。
【解析】180°-90°-45°
=90°-45°
=45°
180°-45°=135°
180°-135°=45°
如图,∠1=45°,那么∠3=135°,∠4=45°。
34.2 1 1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明确90度的角是直角,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图中有2个直角,有1个锐角,有1个钝角。
35.6 1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线段有两个端点,任意两点间的一段都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图中单独的线段有3条,分别是AB、BC、CD,由两条单独的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分别是AC、BD,由三条单独的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是AD,所以一共有6条线段;直线没有端点,所以图中有1条直线。
36.180 平
【分析】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6时整,时针和分针之间有6个大格,则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6个30°;根据角的分类可知,等于90°的角是直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等于180°的是平角,等于360°的是周角。
【解析】,所以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180度,这个角是平角。
37.8个或3个或4个
【分析】(1)当四个点中有两个点在一条直线上时,把这四个点彼此连接,会连成一个四边形,先数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这个四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再看看每两个小三角形可以组成几个大三角形;
(2)当三个点在一条直线时,会连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图形中一共有3个三角形;
(3)当两个点成一直线,另两点也成直线,四个点彼此连接,连成一个四边形,此四边形有4个三角形。
【解析】(1)当四个点有两个点在一直线时,把这四个点彼此连接,会连成一个四边形,
如图:
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这个四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4个,
1和2,2和3,3和4,4和1,每两个小三角形可以组成大点的三角形的个数是:4个,
这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4+4=8(个)
(2)当三个点在一条直线时,如图:
会连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图形中一共有3个三角形;
(3)如图:
把这四个点彼此连接,连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中一共有4个三角形;
小明在纸上画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4个点,如果把这4个点彼此连接成一个图形,那么图形中,共有8个或3个或4个三角形。
38.70
【分析】根据题意,测量的角的两边一边所对应的量角器的外圈的刻度是30°,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的外圈的刻度是100°,用100°-30°,即为所测量角的度数,据此解答即可。
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00°-30°=70°
度量一个角,中心点对准顶点后,发现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外圈刻度“100”,另一条边对着外圈刻度“30”,这个角是70度。
39.110
【分析】通过观察,量角器上外圈刻度和内圈刻度的和是180°,所以,用180°减70°,则得到正确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析】180°-70°=110°
所以,正确的度数应该是110°。
40.40°;10°
【分析】直角为90°,平角为180°,观察图可以发现,∠1、∠2和一个直角组成平角,用180°减去90°,即可求出∠1和∠2的总度数,即180°-90°=90°,当∠2为50°时,∠1等于90°-50°=40°,当∠1为80°时,∠2等于90°-80°=10°,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80°-90°=90°
当∠2为50°时,∠1:
90°-50°=40°
当∠1为80°时,∠2:
90°-80°=10°
如表:
∠1 20° 40° 80°
∠2 70° 50° 10°
41.120
【分析】根据对三角尺的认识可知,角度分别是45°、90°、30°和60°,图中是一个三角尺的90°角和另一个三角尺的30°角组成的,用90°+30°即可求出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多少度。
【解析】90°+30°=120°
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120°。
42.钝
【分析】根据对钟面的了解,一共有12大格,每大格的角是30°,分针走5大格,用30°×5即可求出形成的角是多少度,再根据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小于180°且大于90°,据此判断是什么角即可。
【解析】30°×5=150°
90°<150°<180°,150°是钝角。
分针走5大格,形成的角是钝角。
43.45
【分析】根据题意,正方形的一个角是90°,对角线将其一个角平分后,∠1应该是90°的一半,即90÷2,计算出来即是∠1的度数。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90°÷2=45°
所以正方形中∠1是45°。
44.135
【分析】观察图可知,剪掉部分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都是45°;剩下的五边形有3个直角,2个钝角;用180°减去45°,即可求出钝角∠1的度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
所以这个五边形中∠1是135度。
45.20
【分析】锐角是大于0°小于90°的角,观察发现∠1、∠2、∠3都是锐角,而(∠1+∠2)、(∠2+∠3)也是锐角,(∠1+∠2+∠3)还是锐角;
因为∠1=∠2=∠3,把∠2看成1份,图中所有的锐角有3+2+1=6(个),则份数有(1+1+1+2+2+3)份,用200除以总份数,计算出1份的度数,也就是∠2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锐角个数:3+2+1=6(个)
把∠2看成1份
1+1+1+2+2+3=10(份)
200°÷10=20°
所以∠2=20°。
46.135 垂直 45
【分析】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直角为90°,观察发现剪成的五边形中的∠1,包含1个直角和1个直角的一半,那么用90°除以2可以计算出1个直角的一半的度数,再加上90°可以计算出∠1的度数;
平行的概念: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可以将圆中心的角看作一个周角,周角为360°,对折一次也就是将360°平均分成了2份,对折两次也就是将360°平均分成了(2×2)份,对折三次也就是将360°平均分成了(2×2×2)份,那么用360°除以(2×2×2)可以计算出对折两次,再继续对折一次后折成的角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90°÷2+90°
=45°+90°
=135°
所以这个五边形中的∠1是135°;
如图:
将一张圆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折痕互相垂直;
360°÷(2×2×2)
=360°÷8
=45°
所以再继续对折一次,这时折成的角是45°。
47.120
【分析】观察图可知,直线a与直线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这个长方形的宽,而O点到直线a距离是5厘米,说明直线a到直线b的距离为(5×2)厘米;直线c与直线d之间的直线距离为这个长方形的长,而O点到直线c距离是6厘米,说明直线c到直线d的距离为(6×2)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宽:5×2=10(厘米)
长:6×2=12(厘米)
面积:10×12=120(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
48.40 140
【分析】观察图中可知,∠1和∠2组成一个直角,直角=90°,已知∠1=50°,用90°减去∠1的度数,即可求得∠2的度数;∠2和∠3组成一个平角,平角=180°,用180°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得∠3的度数。
【解析】∠2=90°-∠1=90°-50°=40°
∠3=180°-∠2=180°-40°=140°
因此,上图中,∠1=50°,∠2=40°,∠3=140°。
49.30 150
【分析】观察发现∠1+∠2=平角,∠2+∠3=平角,平角为180°,那么180°+180°=∠1+∠2+∠2+∠3,再减去∠1+∠2+∠3所表示的度数,可以计算出∠2的度数,再用180°减去∠2的度数,计算出∠1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1+∠2+∠2+∠3=180°+180°=360°
∠2=360°-210°=150°
∠1=180°-150°=30°
所以∠1=30°,∠2=150°。
50.3 2 140
【分析】根据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两个端点,图中的线段有:A点到交点之间、B点到交点之间、A点和B点之间共3条线段;
根据角的分类,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图中∠1和∠3小于90°是锐角,所以有2个锐角;
从图中可知∠3和∠4组成了平角,平角=180°,则用180°减∠3的度数40°,即得到∠4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图中一共有3条线段,有2个锐角。
180°-40°=140°
所以,∠4=140°。
51.90 锐 周
【分析】钟面上,9:00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有3个大格,因为每个大格是:360°÷12=30°,所以用30°乘3;
从9:00到10:00,时针转了1个大格,1个大格是30°,分针转了12个大格,也就是一圈,分针转过的角是360°,根据角的分类标准填空即可。
【解析】30°×3=90°
12×30°=360°
在钟面上,9:00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90°,从9:00到10:00,时针转过的角是锐角,分针转过的角是周角。
52.45 50
【分析】(1)周角是360°,把周角平均分成8份,∠1是1份,所以用360°除以8即可求出∠1的度数;
(2)平角是180°,∠2和130°组成一个平角,所以用180°减去130°即可求出∠2的度数。
【解析】(1)
所以∠1=45°;
(2)
所以∠2=50°。
53.120
【分析】把明明的家看作一个点,从家到附近一条笔直的公路看作一条直线,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由题意可知,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135米、120米和178米,120米最短,也就是明明家到该公路的距离。
【解析】从明明家到附近一条笔直的公路画了三条线段,量得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135米、120米和178米,其中有一条线段与该公路垂直,明明家到该公路的距离是120米。
54.60
【分析】用量角器量角,如果两条边都没有和“0”刻度对准,那么先读出两条边所对的刻度,要么同时读外圈刻度,要么同时读内圈刻度,然后两刻度相减即可。
【解析】150°-90°=60°
芳芳在用量角器量角时,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外圈“15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外圈“90”的刻度,这个角是60°。
55.直线 直线 射线 平行或垂直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可以测量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长度无限无法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长度无限无法测量长度;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把长方形对折再对折,如果两次对折的方向相同,则两条折痕不会相交,即互相平行,如果两次对折的方向不同,即一次沿长对折,一次沿宽对折,则两条折痕会相交成直角,即互相垂直。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的。把一个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或垂直。
56.平 锐
【分析】6:0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它们的夹角是180°,进而可以作答;
在3:30时,时针指向3和4的中间,分针指向6,钟面上一个大格的度数为30°,所以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30°÷2+30°×2。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6点钟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180度的角,叫作平角。
3:30时,时针指向3和4的中间,分针指向6;
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
30°÷2+30°×2
=15°+60°
=75°
75°<90°
3:30,时针和分针形成锐角。
57.20
【分析】根据图示,∠1是由虚线处的角折叠上去的,因此∠1等于虚线处的角,∠2、∠1和虚线处的角组成1个平角,平角等于180°,用180°-140°,求出∠1和虚线处角的和,再用∠1和虚线处角的和除以2,即可求出∠1的度数。
【解析】180°-140°=40°
40°÷2=20°
将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一角,∠2=140°,则∠1=20°。
58.70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明确图形的翻折部分在折叠前和折叠后的形状、大小不变,是全等形,可以判断∠1与∠2折叠前虚线处的角相等,那么可以∠1与∠2的度数各乘2,再加上∠3的度数和就是180°,求∠3的度数就是180°减去∠1与∠2的度数各乘2,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计算如下:
∠3=180°-30°×2-25°×2=180°-60°-50°=120°-50°=70°
59.15 135
【分析】首先要明确三角尺的度数,90°、45°、45°、90°、60°、30°,观察图片可知:∠1=60°-45°,∠2=180°-45°;据此填空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60°-45°=15°
∠2=180°-45°=135°
60.14 10 14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O是长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到两组对边的距离相等;则点O到线段AB和线段CD的距离相等,都是5厘米,且等于长方形宽的一半,则长方形ABCD的宽是5×2=10(厘米);点O到线段AC和线段BD的距离也相等,都是7厘米,且等于长方形长的一半,则长方形ABCD的长是7×2=14(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解析】7×2=14(厘米)
5×2=10(厘米)
14×10=140(平方厘米)
所以,长方形ABCD的长是14厘米,宽是10厘米,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61.3 3
【分析】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等于180°的角是平角,依此解答。
【解析】5°、20°、45°是锐角,105°、150°、91°是钝角,90°是直角,180°是平角,即有3个锐角,3个钝角。
62.110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看哪条小路的长度最短,即是垂线段,据此解答。
【解析】360米>150米>110米;
从张丽家出发有三条小路通往公路上,它们的长度分别是360米、150米、110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110米。
63.24
【分析】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一组平行的边之间的距离,就是长方形的长或宽的长度;
长方形中,较长的一组对边称为长,较短的一组对边称为宽;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解析】22÷2-3
=11-3
=8(厘米)
8×3=24(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64.平角 锐角
【分析】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6时的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形成的角是180°;3时30分的时针在钟面上3和4之间,分针指着6,形成的角小于90°;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等于180°;据此解答。
【解析】下午6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下午3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锐角。
65.45 13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一个圆对折3次,把圆平均分成8份,∠1表示的角占其中的1份,∠2表示的角占其中的3份;圆一周度数是360°,则∠1=360°÷8,∠2=360°÷8×3;据此解答。
【解析】360°÷8=45°
360°÷8×3
=45°×3
=135°
则∠1=45°,∠2=135°。
66.900米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先把不同长度单位转换成相同长度单位。因为B路线与五一大街互相垂直,因此可以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性质:垂直线段最短。即可解答本题。
【解析】根据1千米=1000米,即4条路线长度分别为:900米、1000米、1800米、2000米。因为B路线与五一大街互相垂直,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性质,即垂直线段最短,因此B路线是最短的,即B路线的长度是900米。
67.120 45
【分析】钟面一周为360°,钟表上有12个数字,分12大格,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每个大格30°,4时整,时针走了4大格,即4×30°=120°;再过30分钟,即4时+30分钟=4时30分,4时30分,时针过了4,在4和5的中间位置,分针指在6上,时针和分针相距1个半格,半个为30°÷2=15°,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15°+30°=45°,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30°=120°
30°÷2=15°
15°+30°=45°
现在是4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120°,再过30分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45°。
68.2 3 45
【分析】依据角的概念及分类: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如图:∠1=45°,用90°减去∠1的度数,求出∠3的度数,再用180°减去90°再减去∠3的度数,求出∠2的度数。
【解析】图中直角有2个,锐角有3个;
90°-45°=45°
180°-90°-45°=45°
∠2=45°
69.120 45
【分析】钟面一周为360°,钟表上有12个数字,分12大格,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每个大格30°,钟面上4时整,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12,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4个大格,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4×30°=120°;再过30分钟,即4时+30分钟=4时30分,时针在4和5的中间,分针指向6,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1个半大格,半格为30°÷2=15°,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5°+30°=45°,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30°=120°
30°÷2=15°
15°+30°=45°
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20°,再过30分钟,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变成45°。
70.45 105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则∠1+∠2=90°,∠1=∠2,∠1=∠2=90°÷2=45°,∠3+∠4=90°,∠3=30°,则∠4=90°-30°=60°。再计算∠2+∠4。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1+∠2=90°,∠1=∠2,∠1=∠2=90°÷2=45°;
∠3+∠4=90°,∠3=30°,则∠4=90°-30°=60°;
∠2+∠4=45°+60°=105°。
71.85 垂直 4 116
【分析】通过量角器的读数,量角器的一端是145°,另一端是60°,用145°-60°可得出∠1的度数;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利用平角=180°,可求出∠3的度数,即180°-∠2。
【解析】145°-60°=85°
180°-∠2=180°-64°=116°
∠1是85°,右图中,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图中共有4个直角,已知∠2是64°,∠3是116°。
72.2 135
【分析】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打开后沿虚线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而剪出的五边形中观察到有2个钝角,每个钝角都是由一个90°的角,加上一个(90°÷2)的角组成;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90°+90°÷2
=90°+45°
=135°
所以五边形中有2个钝角,每个钝角是135°。
73.70 2
【分析】根据图可知,∠1+∠2+∠3=平角,平角为180°,那么用180°减去∠1和∠3的度数,可以计算出∠2的度数;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2=180°-55°-55°=70°
∠1+∠2=55°+70°=125°
∠2+∠3=70°+55°=125°
0°<125°<180°
那么(∠1+∠2)与(∠2+∠3)是钝角
所以已知∠1=55°,且∠1=∠3,那么∠2=70°,图中一共有2个钝角。
74.C
【分析】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是这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据此选择。
【解析】A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是AC,因为AC与BE相加成直角,所以会选择站在点C处。
75.25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幅图的正方形个数为1个,第2幅图的正方形个数为1+1×4=5(个),第3幅图的正方形个数为1+2×4,即9个,第4幅图的正方形个数为1+3×4,即13个……,每增加一幅图,就增加4个正方形,每个图增加的正方形的个数是(幅数-1)×4;所以正方形的个数=1+(幅数-1)×4。据此解答。
【解析】1+(7-1)×4
=1+6×4
=1+24
=25(个)
所以,第7幅图要用25个正方形。
76.120 135
【分析】图一,一副三角尺分为直角三角尺和等腰直角三角尺。直角三角尺的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90°,等腰直角三角尺的度数是45°、90°、45°,图中的角是由的等腰直角三角尺90°角和直角三角尺30°角拼成的,所以拼成的角是90°+30°=120°;
图二,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将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沿对角线平均分成90°÷2=45°的角,一个45°角与相邻的直角组成的角为45°+90°=135°,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90°+30°=120°
两个三角尺拼成的角是120°。
45°+90°=135°
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的角是135°。
77.180 105
【分析】第一幅图用的是三角尺90°的角和90°的角,二者相加就是所拼成的角的度数;第二幅图用的是三角尺60°的角和45°的角,二者相加就是所拼成的角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析】(1)90°+90°=180°
(2)60°+45°=105°
所以,角的度数如下:
78.80 75
【分析】根据图示,从量角器外圈(内圈)分别读出两个数,然后再进行相减,图中量角器测量的∠1=120°-40°=80°;一副三角尺度数是:90°、45°、30°、60°,图中用一副三角尺拼成的∠2=30°+45°=75°;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20°-40°=80°
30°+45°=75°
下面图①中,量角器测量的∠1=80°,图②中,用这副三角尺拼成的∠2=75°。
79.a c b d
【分析】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a和c互相垂直;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b和d互相平行。
【解析】下面有四条直线a、b、c、d,其中a和c互相垂直,b和d互相平行。
80.60
【分析】如图:∠1与∠2的和等于长方形的一个直角,也就是90°,又∠1是∠2的2倍,因此由此可以计算出,又因为∠3与∠2的和也等于长方形的一个直角,也就是90°,因此。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因此:
因此:
81.135
【分析】
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如图所示,∠2=∠3,∠2+∠3=90°,∠2=∠3=90°÷2=45°,∠1=∠2+90°,据此解题。
【解析】90°÷2+90°
=45°+90°
=135°
如图,小明想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图中∠1=135°。
82.35 55
【分析】平角是180°的角,直角是90°的角。观察图形,发现∠1、∠4组成一个直角,∠4、∠3和一个直角组成一个平角。用直角度数减去∠1度数,即可算出∠4度数,用平角度数减去∠4与一个直角的度数之和,即可算出∠3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析】90°-35°=55°
180°-(90°+55°)
=180°-145°
=35°
如题干中的图,∠1=35°,则∠3=35°,∠4=55°。
83.2 3 150
【分析】
直角等于90度,锐角小于90度,∠ABD和∠CBE都是直角,∠ABC和∠CBD和∠DBE都是锐角。最大的角是∠ABE,∠ABE=∠ABD+∠DBE,∠DBE=90°-∠1,据此解题。
【解析】90°-30°+90°
=60°+90°
=150°
下图中有2个直角,3个锐角,如果∠1=30°,那么图中最大的角是150°。
84.2 1 1
【分析】90°的角叫做直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如图所示,有2个直角,有1个锐角,有1个钝角。
85.5 3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有固定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另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据此找出图中的射线;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据此找出图中的直角即可。
【解析】
如图:,有5条射线;
如图:、、有3个直角。
图中有5条射线,有3个直角。
86.135 45
【分析】∠1和∠2组成了一个平角,1平角=180°,∠2=180°-∠1。∠3与∠2也组成了一个平角,∠3=180°-∠2。
【解析】∠2=180°-∠1=180°-45°=135°
∠3=180°-∠2=180°-135°=45°
87.130 50
【分析】由图可知,∠1和∠2组成了一个平角。∠1=50°,那么直接用180°减去50°即可算出∠2的度数。∠2和∠3组成了一个平角,那么直接用180°减去∠2的度数即可算出∠3的度数。
【解析】∠2=180°-∠1=180°-50°=130°
∠3=180°-∠2=180°-130°=50°
如果∠1=50°,那么∠2=130°,∠3=50°。
88.169
【分析】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13厘米,说明这两条平行线间垂直线段是13厘米,再以垂直线段的两个端点为起点以13厘米为边长在两条平行线上分别截取13厘米,最后连接另外两个点围成正方形。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
【解析】13×13=169(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是169平方厘米。
89.38
【分析】量角器上同一刻度线上内圈度数和外圈度数和是180°,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外圈180°刻度线重合,也就是这条边和量角器上的内圈0°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和内圈38°刻度线重合,用38°减0°即为角的度数。
【解析】38°-0°=38°
这个角是38°。
90.105 150 135
【分析】一副三角尺中有两个三角尺,一个是30°,60°,90°;另一个是45°,45°,90°,根据图的拼法计算角的度数。
第一个是45°和60°拼成的;
第二个是平角180°减30°;
第三个是正方形的直角90°与正方形对折后形成45°角拼成的角。
【解析】45°+60°=105°
180°-30°=150°
90°+45°=135°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