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2 传染病的传播和控制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7.2 传染病的传播和控制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认识到传染病是病原体与宿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维持机体健康、阻断传播途径对于群体生命延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通过完成“当地主要传染病”的调查任务,初步学会运用多种途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并尝试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科学思维:能够运用“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分析具体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并基于此推理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培养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理解个人行为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自觉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并能向他人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树立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 (1)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2)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大措施。
学习难点 (1)如何针对具体的传染病,准确分析其传播环节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2)建立“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并内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课前预习】
1、由__________(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能够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2、根据病原体的类型,传染病可分为__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__传染病、__________传染病和__________传染病等。
3、肺结核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它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传播。
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和。
5、__________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6、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作__________,如__________传播、__________传播、__________传播等。
7、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_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8、控制传染病流行需要针对三个环节采取措施:控制__________、切断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
9、对传染病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__________、早__________。
10、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__________,这一措施能使人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11、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HIV),它主要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系统。
1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和。
13、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__________,还会对社会__________造成巨大影响。
1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__________。
1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蝇等媒介生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传播途径。
【课中研学】
问题1:传染病可以根据什么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哪几类?
问题2:请举例说明我们当地(或我国)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及其类型。
问题1: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哪三个环节?请用一句话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问题2:请以流行性感冒为例,分析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什么?
问题1:控制传染病的原则是什么?请将下列具体措施归类到对应的原则中:(①隔离和治疗病人;②接种疫苗;③环境消毒;④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⑤对病人用过的餐具进行煮沸消毒)
A. 控制传染源:______
B. 切断传播途径:______
C. 保护易感人群:______
问题2:(课本讨论)结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其传播?
问题1:传染病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2:(课本调查)如果某种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们社区小范围暴发,可能会对我们的学习、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带来哪些具体影响?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索了传染病的世界。我们知道了它的类型,破解了它传播的三个密码(环节),并掌握了控制它的三大法宝(措施)。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和公共卫生的宣传员。
学生回顾: 对照板书和自评表,回顾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
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糖尿病
B. 色盲
C. 艾滋病
D. 白化病
2、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属于( )
A. 传播途径
B. 易感人群
C. 传染源
D. 病原体
3、为防止流感大面积传播,学校对教室进行通风和消毒,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不是
4、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其原因是疫苗能( )
A. 直接杀死乙肝病毒
B. 增强人的抵抗力
C. 使人产生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D. 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会被传染
B. 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C. 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D. 目前已有特效药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
【分层作业】
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蛔虫病
B. 狂犬病
C. 心脏病
D. 肺结核
2、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 )
A. 呼吸道传染病
B. 血液传染病
C. 体表传染病
D. 消化道传染病
3、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及时进行焚毁或深埋处理,这种措施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者
D. 以上都不是
4、请将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与它们所属的类别用线连接起来。
① 将流感患者送入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
② 建议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
③ 对肝炎患者使用过的餐具进行消毒
④ 大力开展灭蚊、灭鼠活动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③ __________;④ __________。
5、某地在短时间内发现了多例霍乱患者,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将患者隔离治疗;②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③开展健康宣传,提醒居民注意饮食卫生。这些措施分别属于( )
A. ①保护易感人群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控制传染源
B.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C. ①切断传播途径 ②控制传染源 ③保护易感人群
D. ①控制传染源 ②保护易感人群 ③切断传播途径
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B.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会再患,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7、下列生活方式中,不利于预防传染病的是( )
A. 生熟食品分开处理
B. 聚餐时使用公筷
C. 生病时自行滥用抗生素
D. 及时接种疫苗
8、2025年春季,某中学八年级(1)班出现了多名同学同时发烧、咳嗽的症状,经疾控部门检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1)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
(2)患病的同学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属于__________。
(3)学校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要求患病学生回家隔离休息;②对教室、宿舍进行紫外线消毒和喷洒消毒液;③建议未患病的同学接种流感疫苗。这些措施分别属于:
① ________ ;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
(4)从个人防护角度,请你提出一条预防流感的建议:___。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病原体,人与人,人与动物
2、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真菌性
3、结核杆菌,空气,飞沫
4、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传染源
6、传播途径,空气,饮食,生物媒介
7、免疫力
8、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隔离,治疗
10、易感人群,抗体
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免疫
12、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3、健康,经济
14、传播途径
15、切断
【课中研学】
探究点一答案
问题1:可以根据病原体的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和真菌性传染病等。
问题2:流行性感冒,属于病毒性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属于细菌性传染病。/ 蛔虫病,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
探究点二答案
问题1: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无法流行。
问题2:传染源:流感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未接种流感疫苗或体质较弱的人群。
探究点三答案
问题1:A. 控制传染源:①
B. 切断传播途径:③⑤
C. 保护易感人群:②④。
问题2: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HIV感染者。
切断传播途径:
性传播:遵守性道德,提倡使用安全套。
血液传播:拒绝毒品,不共用注射器;医疗用血严格检测;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沾血的物品。
母婴传播:对感染HIV的孕妇实施母婴阻断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使公众了解其传播途径并正确预防。
探究点四答案
问题1: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二是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如医疗负担加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等。
问题2:(开放性问题,答案合理即可)学校可能会停课,改为线上教学;家庭成员出行受限,需要居家隔离或健康监测;社区可能会进行封闭管理,限制人员流动;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关闭;人们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等。
【课堂练习】
1、C ;2、C ;3、B ;4、C; 5、C
【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答案
1、C ;2、D ;3、A;4、①—A ②—C ③—B ④—B。
能力提升答案
5、B ;6、B ;7、C ;
8、(1)甲型H1N1流感病毒
(2)传染源
(3)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4)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加强体育锻炼等(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