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 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 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酸,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和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生活中哪些物质中含有酸?
一、食品中的酸及用途
醋酸(CH3COOH)
用途:
调味(腌制、凉拌菜)
家用清洁剂(杀菌、去污)
工业合成染料、塑料
碳酸(H2CO3)
用途:
提供饮料的“气泡”口感。
弱酸性调节剂
柠檬酸
用途:
食品添加剂(饮料、糖果)
赋予酸味和保鲜作用。
清洁剂(去除水垢、锈渍)
化妆品中调节pH值
乳酸
用途:
调节食品酸度,促进消化吸收。
护肤品中保湿、去角质。
一、食品中的酸及用途
二、生活中的酸及用途
水杨酸
用途:
护肤品(祛痘、去角质)。
药物(治疗痤疮、头皮屑)。
草酸
用途:
清洁剂(去除铁锈、墨水渍)。
漂白木材或石材。
盐酸(HCl)用途:
帮助消化蛋白质。
工业清洗金属表面锈迹。
硫酸(H2SO4)用途:
汽车电池电解液(稀释后)。
化肥、染料生产(工业级)。
盐酸、硫酸、硝酸、醋酸都是常见的酸
有位同学遇到一个棘手问题,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浓盐酸和浓硫酸,你身为化学侦探,有哪些方法帮他鉴别呢?
化学侦探:
实验10-4:
闻气味的正确操作
(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
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气 味
无色液体
无色黏稠、油状液体
有白雾出现
无现象(难挥发)
有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思考: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能用浓盐酸?
交流讨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那浓硫酸为什么也要密封保存呢?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浓硫酸特性:吸水性(物理性质)
用途: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干燥原理:干燥剂只吸收水分, 但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
浓硫酸
H2SO4
H2、O2、N2 、CO2
洗气瓶
H2
H2、H2O
通入液面下
混合气体要从长管通入;
即:长进短出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 (氨气)
交流讨论:如果不小心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很长时间,你能从溶液组成上(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浓硫酸
浓盐酸
不变
变小
变大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大
变小
实验 放置一会后的现象 结论或原因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将浓硫酸滴到一块小布上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原理是浓硫酸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水分(氢、氧元素 ), 生成黑色的炭
浓硫酸的腐蚀性
纸张变黑
小木棍变黑
布料变黑并腐烂
取用时要小心,避免沾到皮肤上。
浓硫酸具有的腐蚀性即脱水性,发生化学变化。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安全小贴士
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浓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这是非常危险的操作!
2、浓硫酸稀释时要注意“酸入水”,为什么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呢?
1、稀释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搅拌散热
思考
浓硫酸的稀释
正确操作:
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杯壁下流
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遇水放热
固体NaOH
浓硫酸
生石灰CaO
吸水性,物理变化
能与水反应,化学变化
回顾遇水放热的物质有哪些?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浓盐酸和浓硫酸,你有哪些方法能鉴别它?
依据
物理性质的差异:气味、黏度、挥发性、稀释时是否放热
化学性质的差异:浓硫酸的腐蚀性
本节课收获:
常见的酸
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盐酸
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腐蚀性、溶于水放热
硫酸
用途:金属除锈、制造药物,胃液的主要成分,帮助消化
用途:金属除锈、工业生产,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练 习
1. 以下关于浓盐酸或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打开瓶塞,浓盐酸和浓硫酸瓶口会出现白雾
C.浓盐酸和浓硫酸长期敞口放置,质量都会变小
D.浓硫酸滴到纸张、蔗糖上,会使纸张、蔗糖炭化
D
A
2.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的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石 D.食盐
A  
思考总结
携手共进 共创辉煌
学有所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