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校园图片巧编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选自2025年广东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信息科技教材,是第2单元“美好校园我记录”的第2课内容。 教材以“小智拍摄校园照片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美化图片”的真实情境为线索,遵循“感知需求—学习方法—实践应用—素养提升”的逻辑结构,依次展开“优化图片好帮手”“处理图片我能行”“美化图片小达人”三个活动。内容紧密结合三年级学生的校园生活经验,将图片编辑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与信息社会责任教育有机融合,既符合2022年新版课标对小学阶段信息科技学科“注重实践应用、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又为学生后续更复杂的数字内容创作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数字设备使用能力,多数学生有使用手机、计算机拍摄校园照片的经历,对图片编辑有天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的基础功能,但对图片编辑软件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方法了解较少,面对拍摄不理想的图片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从认知特点来看,该阶段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适合通过情境创设、动手实践、趣味互动等方式开展教学。同时,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尚在形成阶段,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其树立文明修图、尊重他人的观念,避免出现过度美化、恶搞图片等不当行为。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1.能够准确识别校园图片中常见的拍摄问题,了解常见图片编辑软件的功能及适用场景,树立“借助工具解决图片问题”的信息应用意识。(信息意识) 2.能按照“找出问题—确定方法—调整处理—保存成果”的逻辑流程处理问题图片,初步形成有序解决数字内容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3.能够熟练运用移动设备“相册”或计算机端、在线图片编辑软件,完成图片的基础调整和美化操作,能根据实际需求创新使用相框、滤镜等功能提升图片效果。(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明确图片编辑中的文明规范,知道过度美化、恶搞图片、盗用他人图片的危害,树立尊重他人肖像权、保护隐私、文明修图的责任意识。(信息社会责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识别图片常见问题并掌握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处理问题的基本步骤; 运用图片编辑软件完成图片的基础调整和美化操作。 教学难点: 根据图片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编辑功能和参数进行精准调整; 理解并践行图片编辑中的信息社会责任,做到文明修图。 重难点设计原因: 识别图片常见问题并掌握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处理问题的基本步骤;运用图片编辑软件完成图片的基础调整和美化操作这两项内容是本课时的核心技能,也是学生解决“图片拍摄不理想”实际问题的关键,直接对应“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且贯穿教材三个活动的主线,是学生后续开展更复杂数字创作的基础,因此确定为教学重点。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精准选择编辑功能需要结合图片问题进行判断,对其观察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信息社会责任属于抽象的意识层面目标,需要学生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为,受个体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影响较大,较难通过简单讲解达成,因此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以“小智的校园照片处理”情境为贯穿课堂的主线,通过展示问题图片、提出解决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演示讲解法:结合微视频和教师现场操作,清晰演示图片编辑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动手实践法:设计分层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巩固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互助学习,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文明修图”讨论中碰撞观点,深化对信息社会责任的理解。 评价激励法:通过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及时表扬积极实践和文明修图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活动:情景描述:小智使用数字设备拍摄校园生活,收获了许多照片。翻看照片时,发现有些照片拍得不错,但也有几张不是非常理想,有点可惜。 提问:这些照片记录了校园的精彩瞬间,但有些照片不够理想,我们只能删除或重拍吗?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校园图片巧编辑》,一起帮小智解决图片问题,让校园照片更美观。 学生活动:对图片编辑产生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明确本节课目标:1.能够说出常见的图片编辑软件的功能。2.能够指出图片中的问题,并使用图片编辑软件简单处理解决问题。3.能够遵守文明规范,文明地、负责任地处理图片。 学生活动:明确本节课学习主题,产生学习兴趣。 问题设计: 问题1:常见的图片编辑软件有什么功能 问题2:你能指出图片中的问题,并使用图片编辑软件简单处理解决问题吗?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情境创设,让学生直观感知图片存在的问题,激发其解决问题的需求,自然引出课题,为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活动1:优化图片好帮手教师活动:讲解:小智拍摄的校园活动照片,已经很好地捕捉到了校园生活的精彩瞬间,只是部分画面效果有一些不足,我们一起帮他想办法改进吧。 布置任务:以下照片存在什么问题 能够如何解决 提问:这些问题图片可以怎么解决?常见的图片编辑软件有哪些功能?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引导,思考问题图片的解决思路。 讲解:对于存在问题的图片,我们可以使用图片编辑软件来解决。图片编辑软件不仅能消除图片中的瑕疵,还能美化图片,是图片处理的好帮手。 播放【微视频】图片编辑器推荐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常见图片编辑软件的功能,分享自己的了解和使用经验。 教师活动:讲解:目前,有许多操作简便的图片编辑软件能满足日常图片处理的基本需求。例如,移动设备自带的“相册”图片编辑功能,就可以方便地对储存在设备中的图片进行调整。 播放手机相册功能介绍(以vivo为例)微视频 讲解:介绍电脑的图片编辑:此外,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安装图片编辑软件或打开在线图片编辑器,对已保存在计算机里的图片进行处理。 学生活动:观看微视频,记录图片编辑软件的核心功能。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和微视频学习,让学生了解图片编辑工具的多样性和功能,初步建立“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为后续实践操作做铺垫。活动2:处理图片我能行教师活动:讲解:明确图片存在的问题之后,可以借助图片编辑软件调整处理图片。 布置任务:了解下面两种优化图片的操作方式,概括处理问题图片的方法与步骤,完成排序。 展示移动设备“相册”和计算机端图片编辑软件的操作步骤: 使用移动设备“相册”自带的图像编辑功能:1.单击“相机”按钮。2.打开“相册”中的“照片”,选中需要编辑处理的图片。3.在“编辑”选项中,找到相应功能按钮,调节参数并预览图片效果直至满意。4.单击“保存”按钮。 使用计算机打开图片编辑软件/在线图片编辑器:1.启动图片编辑软件。2.使用该软件/在线图片编辑器打开需要编辑处理的图片。3.在菜单中找到相应功能选项按钮,调节参数并预览图片效果,直至满意。4.保存编辑处理后的图片文件。 布置任务: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知道处理问题图片的步骤:__→__→__→__①确定图片处理办法②找出图片问题③保存修改后的图片文件④调整与处理图片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讲解和演示,记录操作步骤。 教师任务:提出实践任务:让学生选择一张问题图片,按照“找出问题—确定方法—调整处理—保存成果”的步骤进行编辑。 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活动: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方法处理问题图片,遇到困难向教师或同学求助。 教师活动:讲解:无论是数字设备的“相册”图像编辑功能,还是计算机上的图片编辑软件或在线图片编辑器,都可以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虽然图片编辑软件的名称或界面不同,但其操作方法大致相同。同一款软件还可能有移动端、计算机端、网页端等多种版本,方便我们按需使用。 组织讨论:说一说,在图片编辑处理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图片处理的核心步骤,培养有序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突破教学重点。活动3:美化图片小达人教师活动:讲解:借助图片编辑软件,小智成功解决了图片拍摄得不理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美化与修饰图片,使之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示美化后的图片,提问:1.观察以下图片,找出它们分别做了哪些美化处理 讲解美化功能的使用方法,提出实践任务:2.打开图片编辑软件,找到美化效果的功能按钮。结合拍摄的图片需要,适当地添加相框、滤镜、水印等效果。3.除此之外,图片编辑软件还有哪些图片美化效果可以使用 总结:小智成功找到了美化与修饰图片的方法,给数字设备拍摄的图片添加了艺术效果。在美化图片时,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与做法,有的人偏爱自然、真实,有的人追求大胆、创新。 学生活动:观察美化后的图片,说出发现的美化效果。动手实践,为自己的图片添加美化效果,发挥创意。 组织“乐交流”活动,展示过度美化、恶搞图片的案例,提问:1.有的同学在一张图片中过度使用美化效果导致图片失真。2.有的同学利用美化图片功能恶搞图片,以此吸引大家的关注。你认为以上做法恰当吗 说一说你的理由,给出你的建议。 总结:虽然图片编辑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美化功能,但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地使用,避免过度美化,同时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 总结图片处理小贴士,强化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图片处理小贴士 修图文明要记牢,不涂头像不恶搞。丑化形象不可取,尊重他人权益高。修改图片先沟通,盗用图片不礼貌。发布照片加水印,保护隐私很重要。 讲解:借助数字设备和图片编辑工具,我们能够轻松处理并美化图片。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数字设备的应用潜力,更高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用这些工具时,我们也应该负责任地分享信息与资源,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数字环境。 学生活动:参与小组讨论,发表对不当修图行为的看法,理解文明修图的意义。记忆图片处理小贴士,树立责任意识。设计意图: 通过美化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通过案例讨论深化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同时突破“文明修图”这一教学难点。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图片编辑的知识和技能?在编辑图片时要注意什么?” 总结本节课核心内容,强调图片编辑的实用价值和文明规范。 布置课后任务: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编辑自己拍摄的校园照片,下节课分享。 学生活动: 回顾课堂内容,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包括技能掌握和意识提升。 记录课后任务,明确后续实践方向。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教学反思优点:情境创设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小智的照片问题”为主线贯穿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学习,提升了课堂参与度。教学环节设计与PPT内容高度契合,遵循“认知—实践—提升”的规律,从认识工具到掌握步骤,再到美化创新和责任培养,层层递进,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每个教学环节都对应明确的素养目标,尤其是在信息社会责任培养方面,通过案例讨论和小贴士总结,将抽象的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效果较好。采用“演示+实践”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不足:部分学生在选择编辑功能和调整参数时不够精准,虽然教师进行了巡视指导,但由于学生操作速度差异较大,个别学生未能得到充分的个性化指导,导致部分实践成果不够理想。文明修图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肖像权”“隐私保护”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讨论深度不足,需要结合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美化图片环节的创意引导不足,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套用滤镜、相框,未能根据图片内容进行个性化创新,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未能完全发挥。 改进措施:课前准备分层任务单,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基础任务和提升任务,在巡视指导时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针对性帮助。收集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如班级照片的编辑使用情况,在信息社会责任教学环节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和规范。增加优秀美化作品展示环节,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创意亮点,启发学生结合图片主题和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共2张PPT)学习单1活动1:优化图片好帮手班级:3年__班组别:______勤思考以下照片存在什么问题 能够如何解决 细探究2活动2:处理图片我能行了解下面两种优化图片的操作方式,概括处理问题图片的方法与步骤,完成排序。使用移动设备“相册”自带的图像编辑功能使用计算机打开图片编辑软件/在线图片编辑器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知道处理问题图片的步骤:__→__→__→__①确定图片处理办法②找出图片问题③保存修改后的图片文件④调整与处理图片学习单班级:3年__班组别:______3活动3:美化图片小达人细探究1.观察以下图片,找出它们分别做了哪些美化处理 2.打开图片编辑软件,找到美化效果的功能按钮。结合拍摄的图片需要,适当地添加相框、滤镜、水印等效果。3.除此之外,图片编辑软件还有哪些图片美化效果可以使用 细探究说一说,在图片编辑处理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2活动2:处理图片我能行乐交流1.有的同学在一张图片中过度使用美化效果导致图片失真。2.有的同学利用美化图片功能恶搞图片,以此吸引大家的关注。你认为以上做法恰当吗 说一说你的理由,给出你的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单元 第2课 校园图片巧编辑 教学设计.docx 第2单元第2课 校园图片巧编辑 学习单.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