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北京“双奥”城 表格式教学设计(含作业设计、反思)-2025-2026学年北京版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北京“双奥”城 表格式教学设计(含作业设计、反思)-2025-2026学年北京版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4 北京“双奥”城》教案
学科 小学体育 年级册别 二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北京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以“北京‘双奥’城”为主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奥运会的起源、奥林匹克标志、奥运精神以及北京作为全球首个举办夏季与冬季奥运会城市的独特地位。内容涵盖历史知识、文化认知与体育精神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教育价值。教材通过“认识·探索”“悦读汲养”“实践·应用”等板块设计,层层递进,既注重知识传递,又强调情感体验与行为引导,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故事有浓厚兴趣,但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他们虽对“奥运会”有一定生活感知,如电视转播、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但对“起源地”“五环象征”“双奥之城”等深层含义缺乏系统认知。部分学生存在表达不完整、思维跳跃等问题。因此,教学中需借助情境化任务、角色扮演、动手绘制等多元方式,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参与度与理解力。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能说出奥运会的起源地是古希腊奥林匹亚,并能简单复述其由来。
2. 能正确识别奥运五环的颜色顺序,理解其象征意义。
健康行为
1. 能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完成“绘制吉祥物”任务,体现协作意识。
2. 能在“我心中的梦想”环节中,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愿望,初步建立坚持实现目标的意识。
体育品德
1. 通过了解“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感受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2. 激发对祖国首都北京的自豪感,萌发热爱家乡、向往奥运的情感。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尊重他人表达,养成良好课堂习惯。
2. 能在任务中保持专注,完成手绘作品,培养责任感与耐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认识奥运会的起源地——古希腊奥林匹亚,并理解其命名由来。
2. 掌握奥运五环的颜色顺序及象征意义,能准确描述其代表世界和平与团结。
难点
1. 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区别,避免概念混淆。
2. 引导学生从“吉祥物”“口号”等具体元素出发,体会“双奥之城”的特殊意义,形成情感认同。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游戏互动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奥运五环模型、冰墩墩/雪容融实物图卡、圆形画纸、彩色笔、投影仪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我是小小奥运解说员【5分钟】 一、情境导入:我是小小奥运解说员 (一)、播放短视频片段,创设情境
1. 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一段约1分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彩集锦视频,重点展示“冰墩墩”出场、火炬点燃、五环升起等画面,背景音乐为《燃烧的雪花》前奏。
2. 视频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画面是在哪里举行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大型活动吗?”
3. 预设学生回答:“北京!”“冬奥会!”“奥运会!”
4. 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座特别的城市——北京!它不仅是我们的首都,还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被称为‘双奥之城’。这节课,就让我们化身‘小小奥运解说员’,一起去探索它的秘密!”
5. 板书课题:《4 北京“双奥”城》,并用红色粉笔圈出“双奥”二字,强化记忆。
6. 提问:“你们知道‘双奥’是什么意思吗?‘双’代表两个,那‘奥’呢?”
7.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奥运会!”“两次奥运会!”
8. 教师总结:“没错,北京是第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所以叫‘双奥之城’。”
9. 布置任务:“接下来,我们将分三关挑战,每完成一关,就能解锁一个奥运小秘密。第一关:认识奥运会的‘老家’!”
10. 播放轻快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二、初探起源:穿越时空的奥运之旅【10分钟】 (一)、引导观察
1. 教师展示清晰的“古代奥林匹亚体育场遗址”,放大显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大家看,这座古老的建筑像什么?有没有看到一些石柱、长廊和跑道?”
2. 学生自由发言,如:“像城堡!”“有好多石头柱子!”“像一个大操场!”
3. 教师补充:“这可不是普通的建筑,它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举行奥运会的地方。因为地点在‘奥林匹亚’,所以人们就把这个比赛叫做‘奥运会’。”
4. 强调:“‘奥’字来自‘奥林匹亚’,‘运’是‘运动会’,‘会’就是‘聚会’,合起来就是‘在奥林匹亚举办的运动会’。”
5. 提问:“如果现在有人要办一场这样的大会,你觉得应该在哪里举行?”
6.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在我们学校操场!”“在公园里!”
7. 教师回应:“对,只要有一个场地,就可以办!但最早的奥运会只有一项比赛——短跑!”
8. 展示文字卡片:“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只有短跑一项比赛,即192米赛跑。”
9. 请一名学生上前朗读,其余学生跟读两遍,强化记忆。
10. 设计小游戏:“老师说‘192米’,你们立刻举起右手;老师说‘跳远’,你们立刻蹲下。”通过动作反应巩固知识点。
三、认识标志:奥运五环的秘密【10分钟】 (一)、展示奥运五环实物模型
1. 教师拿出一个由五个彩色圆环组成的立体模型,逐一展示每个颜色:
“看,这是奥运五环,从左到右分别是蓝色、黄色、黑色、绿色、红色。”
2. 每展示一种颜色,都请学生齐声说出名称,并用手势比划颜色顺序。
3. 提问:“为什么是这五种颜色?它们代表什么?”
4. 教师解释:“这五种颜色来自五大洲的旗帜,象征着世界的和平与团结。没有一种颜色是多余的,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
5. 组织“找朋友”游戏:将学生分成五组,每组手持一种颜色卡片,听到“蓝色”就迅速站成一圈,其他组模仿,增强互动。
6. 引入格言:“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谁能告诉我,‘更团结’是什么意思?”
7.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即使你跑得最快,也要和队友一起努力,互相鼓励,才能赢得胜利!”
8. 播放一句简短的英文口号:“Faster, Higher, Stronger — Together!”,带领学生模仿发音。 1. 观看视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2. 听清任务要求,明确“双奥”含义。
3. 仔细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发现。
4. 参与问答与游戏,进行身体反应训练。
评价任务 奥运起源:☆☆☆
颜色顺序:☆☆☆
口号理解:☆☆☆
设计意图 以“小小奥运解说员”为主线任务,通过视频导入、角色代入、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门槛。利用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与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实现从“听懂”到“记住”的转化。
四、实践应用:我画我的奥运梦【10分钟】 一、认识吉祥物:冰墩墩与雪容融 (一)、展示吉祥物,引导观察
1. 教师将“冰墩墩”和“雪容融”分别贴在黑板两侧,使用磁贴固定,便于对比。
2. 提问:“这两个可爱的小伙伴是谁?你们见过他们吗?”
3.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冰墩墩!”“雪容融!”“我在电视上看过!”
4. 教师继续追问:“冰墩墩长得像什么动物?他为什么是熊猫造型?”
5. 引导学生观察外形特征:圆滚滚的身体、黑白相间的毛发、戴着冰晶外壳的头盔。
6. 解释:“冰墩墩是熊猫造型,象征着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他的冰壳代表冰雪运动,也寓意纯洁与科技感。”
7. 再问:“雪容融呢?他是什么样子的?”
8. 学生描述:“红红的灯笼脸!”“头上有个小灯!”“穿着红色衣服!”
9. 教师补充:“雪容融是灯笼造型,寓意温暖世界、点亮心中梦想。他代表冬残奥会,传递关爱与希望。”
10. 提问:“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给下一个吉祥物设计什么形状?”
11. 鼓励学生自由畅想,如:“小兔子!”“火箭!”“小狮子!”
12. 教师给予肯定:“每个想法都很棒,说明你们都有创造力!”
二、动手创作:照着画出我的奥运梦 (一)、发放材料,明确任务
1. 教师分发每人一张圆形画纸和一套彩色笔,强调:“请按照老师提供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图片,照着画在圆圈里。”
2. 示范绘画步骤:
(1)先用铅笔轻轻勾勒轮廓,注意熊猫的圆脸、耳朵位置;
(2)再用黑色笔描边,确保线条清晰;
(3)最后用彩色笔填充颜色,注意“冰墩墩”为黑白+蓝色冰晶,“雪容融”为红色+金色点缀。
3. 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坐姿、握笔姿势、涂色均匀度。
4. 对个别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鼓励其完成。
5. 完成后,组织“作品展”环节,邀请三位学生上台展示,并简要介绍自己画的是谁、为什么喜欢。
三、情感升华:写下我心中的梦想 (一)、引导书写,启发思考
1. 教师出示空白纸条,提问:“为了实现梦想,你能坚持做什么?”
2.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如“每天练跳绳”“坚持写作业”“早起锻炼”等。
3. 请学生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梦想,例如:“我想当一名足球运动员。”“我要学会游泳。”
4.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书写工整、表达清晰的学生。
5. 选取几位学生分享,如:“我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所以我每天都要看书。”
6. 教师总结:“每一个伟大的梦想,都需要坚持和努力。就像奥运健儿一样,不怕困难,一直向前!”
7. 结束语:“今天的‘小小奥运解说员’任务完成啦!愿你们都能像奥运选手一样,勇敢追梦,永不放弃!” 1. 观察图片,说出吉祥物名字与特征。
2. 动手绘制,完成手绘作品。
3. 参与作品展示,勇于表达。
4. 写下梦想,分享感悟。
评价任务 作品完整性:☆☆☆
语言表达:☆☆☆
情感投入:☆☆☆
设计意图 通过“画吉祥物+写梦想”双重任务,将知识内化为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双奥”文化的理解,在表达中建立自我认同与奋斗信念,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五、拓展延伸: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5分钟】 一、布置家庭任务,延续学习 (一)、讲解参观任务
1. 教师展示北京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国家速滑馆),并标注名称:
“这些是北京举办奥运会时使用的场馆。鸟巢是夏奥会主体育场,水立方是游泳馆,国家速滑馆是冬奥会冰上项目场地。”
2. 提问:“如果爸爸妈妈带你去参观,你会最想去哪个场馆?”
3. 学生自由回答,如:“我想去看鸟巢!”“我想去滑冰!”
4. 教师强调:“参观时可以留意场馆的标语、入口处的标识,看看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
5. 出示口号卡片:“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6. 全体学生齐读两遍,加深记忆。
7. 发放“家庭任务卡”,上面写着:
“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参观北京夏季或冬季奥运会场馆,了解北京奥运会的口号。”
8. 强调:“回来后,可以在班会上分享你的所见所闻哦!”
9. 最后,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轻音乐,伴随渐弱音效结束课程。
二、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一)、快速问答,巩固知识
1. 教师快速提问:
“奥运会起源于哪里?” → “古希腊奥林匹亚!”
“奥运五环从左到右是什么颜色?” → “蓝、黄、黑、绿、红!”
“北京是世界上第几个举办过夏奥和冬奥的城市?” → “第一个!”
“冰墩墩是什么动物造型?” → “熊猫!”
“雪容融代表什么?” → “温暖与梦想!”
2. 学生集体回答,节奏紧凑,活跃气氛。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奥运会的‘老家’,还知道了五环的意义,更画出了心中的梦想。希望你们永远记得:只要坚持,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1. 理解家庭任务要求。
2. 回忆并回答教师提问。
3. 参与总结,强化记忆。
4. 有序离场,整理物品。
评价任务 任务知晓:☆☆☆
知识回顾:☆☆☆
情绪状态:☆☆☆
设计意图 通过“家庭任务卡”实现课内外衔接,将课堂所学延伸至真实生活场景。利用快速问答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升记忆力与自信心,完成从“学到”到“用到”的闭环。
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奥运会起源于__________,因举办地在__________而得名。
2. 奥运五环从左到右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城市,被誉为“__________”。
4. “冰墩墩”是__________造型,象征着运动员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雪容融”是__________造型,寓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连线题
将下列人物与对应的奥运精神连线:
A. 奥林匹克格言 ① 更团结
B. 冰墩墩 ② 快速奔跑、跳得高、力量强
C. 雪容融 ③ 温暖世界、点亮梦想
D. 古代奥运会 ④ 只有短跑一项比赛
E. 双奥之城 ⑤ 第一个举办夏奥和冬奥的城市
三、画一画,写一写
1. 请你画出你心中的“奥运吉祥物”,可以是动物、机器人或任何你喜欢的形象。
2. 在下方空白处写下你的梦想,用一句话表达,例如:“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宇航员,所以我每天都要学习科学知识。”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古希腊;奥林匹亚
2. 蓝;黄;黑;绿;红
3. 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双奥之城
4. 熊猫;强壮身体;坚韧意志
5. 灯笼;温暖世界;点亮梦想
二、连线题
A—①;B—②;C—③;D—④;E—⑤
三、画一画,写一写
(开放题,无标准答案,鼓励创意表达)
板书设计
《4 北京“双奥”城》
——双奥之城,梦想启航
奥运起源:古希腊 · 奥林匹亚
五环象征:蓝 黄 黑 绿 红 → 世界和平与团结
双奥之城:夏奥 + 冬奥 → 世界唯一
冰墩墩:熊猫造型 → 强壮身体 · 坚韧意志
雪容融:灯笼造型 → 温暖世界 · 点亮梦想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我的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以“小小奥运解说员”为主线贯穿全程,情境真实、任务驱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
2. 多媒体资源丰富,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相结合,有效突破了抽象概念的教学难点。
3. “画吉祥物+写梦想”环节设计巧妙,实现了知识、情感、行为的深度融合,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不足之处
1. 个别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未能按时完成作品,需加强时间管理指导。
2. 家庭任务依赖家长配合,部分学生可能无法落实,后续可考虑提供“校园参观日”替代方案。
3. 问答环节节奏较快,部分后进生反应迟缓,应增加等待时间或采用小组轮流回答形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