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复习 单元大概念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1. 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即1s→2s→2p→3s→3p→4s→3d→4p→5s→4d→5p→6s…泡利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洪特规则 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说明]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体系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利用此规律可解释:(1)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Cr:[Ar]3d54s1;Cu:[Ar]3d104s1。(2) 第一电离能反常的大I1(N)>I1(O);I1(Mg)>I1(Al)。(3) 稳定性高温下Cu2O比CuO稳定;Fe2O3比FeO稳定。2.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 举例电子排布式 Cr:1s22s22p63s23p63d54s1简化电子排布式 Cu:[Ar]3d104s1价层电子排布式 Fe:3d64s2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 O:价层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 O:3. 常见电子状态的描述(以基态硫原子为例)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运动状态(等于电子数) S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则有1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等于轨道的总数) 基态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其轨道数为1+1+3+1+3=9,则有9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伸展方向(看轨道类型) s轨道为球形,只有1种伸展方向,p轨道有3种伸展方向,则共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不同能量的电子(看能级数) 基态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前四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的判断1. 主族元素未成对电子数(1) ⅠA族、ⅢA族、ⅦA族:1个(2) ⅣA、ⅥA族:2个(3) ⅤA族:3个2. 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未成对电子数(1) ⅢB族(Sc)、ⅠB族(Cu):1个(2) ⅣB族(Ti)、Ⅷ族(Ni):2个(3) ⅤB族(V)、Ⅷ族(Co):3个(4) Ⅷ族(Fe):4个(5) ⅦB族(Mn):5个(6) ⅥB族(Cr):6个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 同周期(从左→右) 同主族(从上→下)主族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1→7(第一周期1→2)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递增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0族除外) 逐渐增大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由+1→+7(O、F除外);最低负价由-4→-1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非金属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H、B除外)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 呈增大趋势(ⅡA、ⅤA反常) 逐渐减小主族元素的电负性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原子结构分析1. 电离能与原子结构(1) 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来判断。A原子比B原子的半径大,且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小,所以A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B, 故第一电离能:A(2) 实例第一电离能:C<O。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且核电荷数比氧的小,故碳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氧原子,故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更小。2. 电离能与半充满、全充满(1) 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时,比较稳定,难失电子。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处于半充满(全充满),比较稳定,难失电子,元素的电离能大。(2) 实例①第一电离能:I1(N)>I1(O)。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能级处于半充满,比较稳定,难失电子,故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更大。②第二电离能:I2(Ti)3. 电负性与原子结构(1) 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来判断。A原子比B原子的半径大,且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小,所以A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B,故电负性:A(2) 实例电负性:χ(C)<χ(O)。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且核电荷数比氧的小,故碳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氧,电负性也小于氧。4. 从结构上分析Fe3+比Fe2+稳定的原因: Fe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而Fe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5. 焰色试验与电子跃迁(1) 在加热的条件下A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2) 实例钾的焰色试验为紫色,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在加热的条件下钾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电子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又重新跃迁到基态,在此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核外电子排布】1. (1) (2024·福建卷)基态镓(G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2) (2024·河北卷)基态钒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3) (2024·湖南卷)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4) (2023·重庆卷)基态O2-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5) (2023·全国乙卷)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6) (2023·浙江卷6月)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7) (2023·北京卷)基态S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8) (2023·天津卷)Cu+与Cu2+中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9) (2022·湖南卷)基态S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10) (2022·福建卷)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11) (2022·北京卷) 基态Fe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12) (2022·海南卷)基态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其中未成对电子有________个。(13) (2022·全国乙卷)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其中能量较高的是________。a. 1s22s22p43s1 b. 1s22s22p43d2c. 1s22s12p5 d. 1s22s22p33p2(14) (2021·全国甲卷)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15) (2021·山东卷)基态F原子的电子运动状态有________种。(16) (2020·全国卷Ⅱ)基态T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17) (2023·浙江卷1月)硅原子形成的三种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①[Ne]3s23p2、②[Ne]3s23p1、③[Ne]3s23p14s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微粒半径:③>①>②B. 电子排布式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C. 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①>②>③D. 得电子能力:①>②【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2. (1) (2024·湖北卷)基态Be2+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2) (2024·北京卷)S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ⅣA族。将基态Sn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补充完整:。(3) (2024·新课标卷)基态Ni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4) (2024·广东卷)基态N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5) (2023·广东卷)基态Fe2+的3d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6) (2022·全国甲卷)基态F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7) (2022·天津卷)基态Na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8) (2022·河北卷)基态S原子的价层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元素周期表】3. (1) (2024·山东卷)Mn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2) (2024·安徽卷)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3) (2024·湖南卷)Cu属于________区元素。(4) (2024·重庆卷)已知基态Ru的电子排布式为[Kr]4d75s1,则R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5) (2023·湖北卷) Co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6) (2022·山东卷)基态N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__。(7) (2021·广东卷) 汞的原子序数为80,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ⅡB族。【电离能】4. 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2022·辽宁卷)第一电离能:N>O( )(2) (2022·江苏卷)电离能大小:I1(O)<I1(Na)( )(3) (2022·海南卷)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钾( )(4) (2022·天津卷)第一电离能:Mg5. (1) (2023·北京卷)比较S原子和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020·全国卷Ⅰ)元素周期表中Li及其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元素 Li Be B Na Mg AlkJ/mol 520 900 801 496 738 578I1(Li)>I1(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Be)>I1(B)>I1(L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负性】6. (1) (2023·全国乙卷)MgxFe2-xSiO4(橄榄石)中,各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2) (2023·山东卷)已知电负性:Cl>H>Si,SiHCl3在NaOH浓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22·湖南卷)富马酸亚铁(FeC4H2O4)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4) (2021·山东卷)O、F、Cl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元素周期律】7. (2024·甘肃卷)X、Y、Z、W、Q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Y原子核外有两个单电子,Z和Q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Q的一半,W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组成的化合物有可燃性B. X、Q组成的化合物有还原性C. 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D. W、Q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酸性8. (2024·湖北卷)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价电子数相等,Z的价电子所在能层有16个轨道,4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W>YB. 酸性:W2YX3>W2YX4C. 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W>XD. 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Z>Y9. (2023·湖南卷)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3(ZX4)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X>Y>Z>WB. 原子半径:XC. 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D. 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10. (2023·浙江卷1月)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2s道全充满,Y的s能级电子数量是p能级的两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Q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负性:Z>XB. 最高正价:ZC. Q与M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章复习 单元大概念体验高考1. (1) 4s24p1 (2) 3d34s2 (3) 3d104s1 (4) 1s22s22p6 (5) 3d64s2 (6) 2s22p3 (7) 3s23p4 (8) Cu+ (9) 3d104s24p4 (10) 4s24p3 (11) 3d6 (12) 1s22s22p4或[He]2s22p4 2(13) ad d (14) 3s23p2 (15) 9 (16) 1s22s22p63s23p63d24s2或 [Ar]3d24s2 (17) AB【解析】 (13) 基态F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b核外有10个电子,c核外有8个电子,不是F原子;a中1个电子由2p→3s,d中2个电子由2p→3p,都属于激发态的F原子,能量:3p>3s,因此d的能量高于a。(17) ①、②、③分别为基态Si原子、基态Si+、激发态Si原子。激发态Si原子有4个电子层,半径:③>①>②,A正确;电子排布式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B正确;激发态Si原子不稳定,容易失去电子,基态Si原子失去1个电子是硅的第一电离能,Si+失去1个电子是硅的第二电离能,电离1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②>①>③,C错误;得电子能力:②>①,D错误。2. (1) (2) (3) (4) (5) (6) (7) (8) 1∶2(或2∶1)3. (1) 四 ⅦB (2) 四 ⅠB (3) ds (4) 五 Ⅷ (5) 四 Ⅷ (6) 3d84s2 第四周期Ⅷ族 (7) 六4. (1) √ (2) × (3) √ (4) ×5. (1) I1(O)>I1(S),氧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不易失去一个电子 (2) 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易失电子 Li、Be、B同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加;Be为1s22s2全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与Li相比,B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较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6. (1) O>Si>Fe>Mg +2 (2) SiHCl3+5NaOH===Na2SiO3+3NaCl+H2↑+2H2O (3) O>C>H>Fe (4) F>O>Cl7. D 【解析】X为H或Li,Y、Z、W、Q分别为C、O、Na、S。若X为H,H与C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烃能燃烧;若X为Li,Li与C组成的化合物也具有可燃性,A正确;X、Q组成的化合物中S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B正确;Z、W组成的化合物为Na2O、Na2O2,均能与水反应,C正确;W、Q组成的化合物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Na2S溶液呈碱性,D错误。8. D 【解析】W、X、Y、Z分别为H、O、S、K。根据H2S中S显-2价可知电负性:S>H,A错误;H2SO3是中强酸,H2SO4是强酸,酸性:H2SO3S,D正确。9. C 【解析】 X、Y、Z、W依次为O、F、P、Ca,电负性:F>O>P>Ca,A错误;原子半径:F10. B 【解析】X为Be或B,Y、Z、M、Q依次为C、N、O、N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A正确;N最高正价为+5,O无最高正价,B错误;O和Na组成的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非金属性:N>C,酸性:硝酸>碳酸,D正确。(共31张PPT)第一章单元大概念章复习知 识 网 络单元整合1. 排布规律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即1s→2s→2p→3s→3p→4s→3d→4p→5s→4d→5p→6s…泡利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洪特规则 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说明]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体系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利用此规律可解释:(1)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Cr:[Ar]3d54s1;Cu:[Ar]3d104s1。(2) 第一电离能反常的大I1(N)>I1(O);I1(Mg)>I1(Al)。(3) 稳定性高温下Cu2O比CuO稳定;Fe2O3比FeO稳定。2.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3. 常见电子状态的描述(以基态硫原子为例)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运动状态(等于电子数) S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则有1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等于轨道的总数) 基态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其轨道数为1+1+3+1+3=9,则有9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伸展方向(看轨道类型) s轨道为球形,只有1种伸展方向,p轨道有3种伸展方向,则共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不同能量的电子(看能级数) 基态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1. 主族元素未成对电子数(1) ⅠA族、ⅢA族、ⅦA族:1个(2) ⅣA、ⅥA族:2个(3) ⅤA族:3个2. 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未成对电子数(1) ⅢB族(Sc)、ⅠB族(Cu):1个(2) ⅣB族(Ti)、Ⅷ族(Ni):2个(3) ⅤB族(V)、Ⅷ族(Co):3个(4) Ⅷ族(Fe):4个(5) ⅦB族(Mn):5个(6) ⅥB族(Cr):6个前四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的判断2元素周期律3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 同周期(从左→右) 同主族(从上→下)主族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1→7(第一周期1→2)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递增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0族除外) 逐渐增大主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由+1→+7(O、F除外); 最低负价由-4→-1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非金属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H、B除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 同周期(从左→右) 同主族(从上→下)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 呈增大趋势(ⅡA、ⅤA反常) 逐渐减小主族元素的电负性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1. 电离能与原子结构(1) 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来判断。A原子比B原子的半径大,且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小,所以A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B, 故第一电离能:A(2) 实例第一电离能:C<O。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且核电荷数比氧的小,故碳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氧原子,故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更小。原子结构分析42. 电离能与半充满、全充满(1) 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时,比较稳定,难失电子。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处于半充满(全充满),比较稳定,难失电子,元素的电离能大。(2) 实例①第一电离能:I1(N)>I1(O)。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能级处于半充满,比较稳定,难失电子,故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更大。②第二电离能:I2(Ti)3. 电负性与原子结构(1) 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来判断。A原子比B原子的半径大,且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小,所以A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B,故电负性:A(2) 实例电负性:χ(C)<χ(O)。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且核电荷数比氧的小,故碳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氧,电负性也小于氧。4. 从结构上分析Fe3+比Fe2+稳定的原因: Fe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而Fe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5. 焰色试验与电子跃迁(1) 在加热的条件下A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2) 实例钾的焰色试验为紫色,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在加热的条件下钾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电子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又重新跃迁到基态,在此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体验高考【核外电子排布】1. (1) (2024·福建卷)基态镓(G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2) (2024·河北卷)基态钒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3) (2024·湖南卷)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4) (2023·重庆卷)基态O2-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5) (2023·全国乙卷)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6) (2023·浙江卷6月)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7) (2023·北京卷)基态S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8) (2023·天津卷)Cu+与Cu2+中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4s24p13d34s23d104s11s22s22p63d64s22s22p33s23p4Cu+(9) (2022·湖南卷)基态S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10) (2022·福建卷)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11) (2022·北京卷) 基态Fe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12) (2022·海南卷)基态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未成对电子有___个。(13) (2022·全国乙卷)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______(填字母,下同),其中能量较高的是___。a. 1s22s22p43s1 b. 1s22s22p43d2c. 1s22s12p5 d. 1s22s22p33p23d104s24p44s24p33d61s22s22p4或[He]2s22p42add(14) (2021·全国甲卷)基态S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15) (2021·山东卷)基态F原子的电子运动状态有___种。(16) (2020·全国卷Ⅱ)基态T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7) (2023·浙江卷1月)硅原子形成的三种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①[Ne]3s23p2、②[Ne]3s23p1、③[Ne]3s23p14s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 微粒半径:③>①>②B. 电子排布式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C. 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①>②>③D. 得电子能力:①>②3s23p29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3d24s2AB【解析】(13) 基态F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b核外有10个电子,c核外有8个电子,不是F原子;a中1个电子由2p→3s,d中2个电子由2p→3p,都属于激发态的F原子,能量:3p>3s,因此d的能量高于a。(17) ①、②、③分别为基态Si原子、基态Si+、激发态Si原子。激发态Si原子有4个电子层,半径:③>①>②,A正确;电子排布式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B正确;激发态Si原子不稳定,容易失去电子,基态Si原子失去1个电子是硅的第一电离能,Si+失去1个电子是硅的第二电离能,电离1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②>①>③,C错误;得电子能力:②>①,D错误。【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2. (1) (2024·湖北卷)基态Be2+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3) (2024·新课标卷)基态Ni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4) (2024·广东卷)基态N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5) (2023·广东卷)基态Fe2+的3d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6) (2022·全国甲卷)基态F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7) (2022·天津卷)基态Na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8) (2022·河北卷)基态S原子的价层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1∶2(或2∶1)【元素周期表】3. (1) (2024·山东卷)Mn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周期______族。(2) (2024·安徽卷)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______族。(3) (2024·湖南卷)Cu属于______区元素。(4) (2024·重庆卷)已知基态Ru的电子排布式为[Kr]4d75s1,则R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周期___族。(5) (2023·湖北卷) Co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周期___族。(6) (2022·山东卷)基态N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7) (2021·广东卷) 汞的原子序数为80,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ⅡB族。四ⅦB四ⅠBds五Ⅷ四Ⅷ3d84s2第四周期Ⅷ族六【电离能】4. 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2022·辽宁卷)第一电离能:N>O( )(2) (2022·江苏卷)电离能大小:I1(O)<I1(Na)( )(3) (2022·海南卷)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钾( )(4) (2022·天津卷)第一电离能:Mg√×√×5. (1) (2023·北京卷)比较S原子和O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 (2020·全国卷Ⅰ)元素周期表中Li及其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元素 Li Be B Na Mg AlkJ/mol 520 900 801 496 738 578I1(Li)>I1(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Be)>I1(B)>I1(L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O)>I1(S),氧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不易失去一个电子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易失电子Li、Be、B同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加;Be为1s22s2全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与Li相比,B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较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电负性】6. (1) (2023·全国乙卷)MgxFe2-xSiO4(橄榄石)中,各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 (2023·山东卷)已知电负性:Cl>H>Si,SiHCl3在NaOH浓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22·湖南卷)富马酸亚铁(FeC4H2O4)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4) (2021·山东卷)O、F、Cl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O>Si>Fe>Mg+2SiHCl3+5NaOH===Na2SiO3+3NaCl+H2↑+2H2OO>C>H>FeF>O>Cl【元素周期律】7. (2024·甘肃卷)X、Y、Z、W、Q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Y原子核外有两个单电子,Z和Q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Q的一半,W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组成的化合物有可燃性B. X、Q组成的化合物有还原性C. 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D. W、Q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酸性D【解析】X为H或Li,Y、Z、W、Q分别为C、O、Na、S。若X为H,H与C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烃能燃烧;若X为Li,Li与C组成的化合物也具有可燃性,A正确;X、Q组成的化合物中S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B正确;Z、W组成的化合物为Na2O、Na2O2,均能与水反应,C正确;W、Q组成的化合物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Na2S溶液呈碱性,D错误。8. (2024·湖北卷)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价电子数相等,Z的价电子所在能层有16个轨道,4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W>YB. 酸性:W2YX3>W2YX4C. 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W>XD. 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Z>Y【解析】W、X、Y、Z分别为H、O、S、K。根据H2S中S显-2价可知电负性:S>H,A错误;H2SO3是中强酸,H2SO4是强酸,酸性:H2SO3S,D正确。D9. (2023·湖南卷)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3(ZX4)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W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p轨道上的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X>Y>Z>WB. 原子半径:XC. Y和W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D. 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解析】X、Y、Z、W依次为O、F、P、Ca,电负性:F>O>P>Ca,A错误;原子半径:FC10. (2023·浙江卷1月)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2s道全充满,Y的s能级电子数量是p能级的两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Q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负性:Z>XB. 最高正价:ZC. Q与M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解析】X为Be或B,Y、Z、M、Q依次为C、N、O、N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A正确;N最高正价为+5,O无最高正价,B错误;O和Na组成的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非金属性:N>C,酸性:硝酸>碳酸,D正确。B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复习 单元大概念.doc 章复习 单元大概念.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