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C B C B C C
1.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 ,如果旋
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
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
轴,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据此判断即可求解,熟练掌握
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分析】本题考查事件的分类,根据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
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是随机事件,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B、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C、是必然事件,符合题意;
D、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由 A、B、C、D是⊙O上的点,AB CD,
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个圆周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中有一
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作答即可.
【详解】解:∵ AB CD,
∴ AB C D, AOB COD,故 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 AOB BOC COD BOC,即 AOC BOD,故 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第 1页,共 19页
∵ AB C D,
∴ AB B C C D B C ,即 AC B D,
∴ AC BD,故 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不能证明OC CD,故 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C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 2的整式方程,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含有两个未知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没有说明a 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分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OH
的长.
求出OA 3,OB 4,由勾股定理得到 AB 5,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OH 2.4,而 O的
半径 r 3,即可判断直线 l与 O的位置关系.
3
【详解】解:如图,直线 y x 3分别与 x、y 轴交于 A、B,
4
过O作OH AB于 H ,
当 x 0时, y 3,
OA 3,
答案第 2页,共 19页
y 0 3当 时, x 3 0,
4
x 4,
OB 4,
AB OA2 OB2 5,
1 1
△AOB的面积 AB OH OB OA,
2 2
5 OH 3 4,
OH 2.4,
O到直线 l的距离 d 2.4,
O的半径 r 3,
d r,
直线 l与 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故选:C.
6.B
【分析】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
质是解答关键.
由旋转的性质求得 D A 25 , ABC E,CB CE,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
外角性质求解.
【详解】解:由V ABC绕顶点C旋转得到 DEC可知:
D A 25 , ABC E,CB CE,
∴ E CBE BCD D.
∵ BCD 45 ,
∴ CBE 45 25 70 ,
故 ABC E 70 .
故选:B.
7.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
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即可求解.
【详解】解: 四边形 ABCD为 O的内接四边形,
ADC ABC 180 ,
答案第 3页,共 19页
ADC 80 ,
ABC 180 ADC 180 80 100 ,
故选:C.
8.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掌握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 y ax c,二次函数 y ax2 c中 a,c的正负与图象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当 a 0,c 0时,一次函数 y ax c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二次函数 y ax2 c
的图象开口向上,与 y轴交于正半轴,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同时过点 0,c ,根据选项的图
象可得 A,B,C,D均不符合题意;
当 a 0,c 0时,一次函数 y ax c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二次函数 y ax2 c的图象开
口向上,与 y轴交于负半轴,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同时过点 0,c ,根据选项的图象可得 A,
B,C,D均不符合题意;
当 a 0,c 0时,一次函数 y ax c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二次函数 y ax2 c的图象开口
向下,与 y轴交于正半轴,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同时过点 0,c ,根据选项的图象可得 A,C,
D均不符合题意,B选项符合题意;
当 a 0,c 0时,一次函数 y ax c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二次函数 y ax2 c的图象开
口向下,与 y轴交于负半轴,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同时过点 0,c ,根据选项的图象可得 A,
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9.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勾股定理,切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
握切线的性质.设V ABC的内切圆切三边于点 F,H,G,连接OF、OH 、OG、OA、OB、
OC,得四边形OHCG是正方形,由切线长定理可知 AF AG,根据DE是 O的切线,可
得MD DF,EM EG,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 13,再求出内切圆的半径为 2,进而可得
V ADE的周长.
【详解】解:如图,设V ABC的内切圆切三边于点 F 、H 、G,连接OF、OH 、OG、OA、
OB、OC,
答案第 4页,共 19页
∴四边形OHCG是正方形,
由切线长定理可知 AF AG,
∵DE是 O的切线,
∴MD DF, EM EG,
∵ ACB 90 , BC 5, AC 12,
∴ AB AC 2 BC 2 13,
∵ O是V ABC的内切圆,
设 O的半径为 r,
则 S AOC S BOC S AOB S ABC ,
1 1
∴ AC·r AB·r
1
BC·r 1 AC·BC,
2 2 2 2
∴12r 13r 5r 60,
∴ r 2,
∴CG 2,
∴ AG AC CG 12 2 10,
∴ AF AG 10,
∴ ADE的周长为: AD DE AE AD DF EG AE AF AG 10 10 20.
故选:C.
10.C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图象可得到 a 0且 a,b同号,故①正确;由于抛物线与 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
b2 4ac 0,故②正确;当 x 1时, a b c 0,又因为 c 0,所以 a b 2c 0,
故③错误;由图知: x 2时, y 0,可得 4a 2b c 0,可得到b 2a,代入即可得到④
正确;由于对称轴 x 1,所以 1.4到对称轴的距离小于 0.5到对称轴的距离,故⑤正确.
【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 x 1在 y轴的左侧,
∴ab 0,
答案第 5页,共 19页
∴①正确;
由图知:抛物线与 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 b2 4ac 0,
∴b2 4ac
∴②正确;
∵当 x 1时, y 0,
∴a b c 0,
又∵ c 0,
∴ a b 2c 0,
∴③错误;
由图知: x 2时, y 0,
∴ 4a 2b c 0,
∵ x
b
1,
2a
∴b 2a,
∴4a 4a c 0,即8a c 0,
∴④正确;
∵对称轴 x 1
∴ 1.4到对称轴的距离小于 0.5到对称轴的距离,
∴m n,
∴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⑤正确,
故选:C.
13
11. k 且 k 3
4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当判别式大于零时,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同时,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
【详解】解:方程 k 3 x2 2x 4 0是一元二次方程,因此二次项系数 k -3 0,即 k 3.
∵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k 3 x2 2x 4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2
∴Δ b 4ac 2 4 k 3 4 4 16 k 3 0,
答案第 6页,共 19页
整理得52 16k 0,
52 13
解得 k .
16 4
k 13综上, 的取值范围为 k 且 k 3.
4
13
故答案为: k 且 k 3.
4
12.0.9
【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每一次事件的频率,然后
即可估计概率解决问题.
根据表格中实验的频率,然后根据频率即可估计概率.
【详解】解:由击中靶心频率都在0.90上下波动,
所以该射手击中靶心的概率的估计值是0.9,
故答案为:0.9.
13. 2 / 2
【分析】本题考查求解阴影部分的面积,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
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连接DC,设DF交 BC于M ,DE
交 AC于 N.证明 BDM ≌ CDN (ASA),推出 S BDM S DCN,可得 S阴 S DEF S扇形 四边形DMCN,
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如图,连接DC,设DF交 BC于M ,DE交 AC于N.
CA CB, ACB 90 , AD DB,
CD AB,CD DA DB 2, DCN B 45 ,
BDC EDF 90 ,
BDF CDN ,
BDM≌ CDN (ASA),
S BDM S DCN,
答案第 7页,共 19页
∴ S DMCN S S
1
四边形 CDM CDN S CDM S BDF S BDC 2 2 22
S S 90 2
2
阴 扇形DEF S DMCN 2 2.四边形 360
故答案为: 2.
14. 2 3, 2
【分析】本题考查坐标系中的旋转规律探究,由题意知点 B旋转6次后回到原位置,得到点
B旋转 2025次后的坐标与旋转 3次后的坐标相同,即可得出结果,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
关键.
【详解】解:过点 B作 BC y轴于点C,如图:
∵ A(0,4),
∴OA 4,
∵△OAB是等边三角形,
∴OB OA 4, AOB 60 ,
在Rt△OBC中, AOB 60 ,则 OBC 30 ,
1
∴OC OB 2,
2
∴ BC 3OC 2 3,
∴点 B 2 3,2 ,
每次旋转60 ,则旋转一周要:360 60 6(次),
2025 6 337 3,
∴旋转 2025次相当于旋转337周后又旋转了3次,即又旋转了60 3 180 ,
∴点 B 2 3,2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180 后,横,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旋转 2025次后,顶点 B的坐标为 2 3, 2 ,
故答案为: 2 3, 2 .
答案第 8页,共 19页
15. 2 10 1
【分析】连接 BM ,将 BM 以 B中心,逆时针旋转90 ,M 点的对应点为 E,由 P的运动轨
迹是以M 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可得:Q的运动轨迹是以 E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
再根据“圆外一定点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在圆心、定点、动点,三点共线时定点与动点之
间的距离最短”,所以当M 、Q、E三点共线时,MQ的值最小,可求ME 2BM 2 10,
从而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连接 BM ,将 BM 以 B中心,逆时针旋转90 ,M 点的对应点为 E,
P的运动轨迹是以M 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
Q的运动轨迹是以 E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
如图,当M 、Q、 E三点共线时,MQ的值最小,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CD AB BC 4, C 90 ,
M 是CM 的中点,
CM 2,
BM CM 2 BC 2
22 42 2 5,
由旋转得: BM BE,
ME 2BM 2 10,
MQ ME EQ
2 10 1,
MQ的值最小为 2 10 1.
故答案: 2 10 1.
答案第 9页,共 19页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动点产生的线段最小值问题,
掌握相关的性质,根据题意找出动点的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
16. x1 0, x2 2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
法是解题的关键.
先移项,再由因式分解法求解.
【详解】解: x x 1 x,
x x 1 x 0
x x 1 1 0
x 0或 x 2 0
解得 x 0或 x 2
∴原方程的根为 x1 0, x2 2.
17. x1 2 2 , x2 2 2
【分析】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
法,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x2 4x 2 0,
a 1,b 4, c 2,
4 2 4 2 1 8 0,
4 8
∴ x ,
2
解得 x1 2 2 , x2 2 2 .
18.(1)见解析
(2)见解析,点 A2的坐标为 5, 2
(3) 3 2 π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旋转变换以及中心对称变换,弧长公式的应用,正
确得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1)利用网格特点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特点,画出点 A、B、C的对应点即可;
答案第 10页,共 19页
(2)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 A、B、C的对应点即可;
(3)先计算出OA的长,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点 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即可.
【详解】(1)解: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解:如图, A2B2C即为所求.点 A2的坐标为 5, 2 ;
(3)解:由勾股定理得, AC 32 32 3 2,
答案第 11页,共 19页
点 A旋转到点 A2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90π 3 2 3 2
π.
180 2
19.(1)50;
(2)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86.4;
1
(3)抽到两名性别相同的学生的概率是 .
3
【分析】本题考查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能够读
懂统计图,掌握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用条形统计图中 A的人数除以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可得本次抽取调查的总人数;
(2)求出 C类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再用 C类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即可求出对应扇形圆心
角度数;
(3) 用列表法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再利用概率公式可得出答案.
【详解】(1)解: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10 20% 50;
(2)C类人数是:50 10 20 8 1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12
C类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360 86.4 ;
50
(3)
男 1 男 2 女 1 女 2
男 1 / 男男 男女 男女
答案第 12页,共 19页
男 2 男男 / 男女 男女
女 1 男女 男女 / 女女
女 2 男女 男女 女女 /
4 1
抽到两名性别相同的学生的概率是: .
12 3
20.(1)5米
9 81
(2) AD m,S m2
2 最大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
对于(1),解:设 AD xm,则 AB (17 2x 1)m ,根据面积相等列出方程 x(17 2x 1) 40 ,
求出解,再根据题意可得符合题意的解;
对于(2),设 AD am,则 AB (17 2a 1)m,可得二次函数,再求出 a的取值范围,然
后讨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即可.
【详解】(1)解:设 AD xm,则 AB (17 2x 1)m ,根据题意,得
x(17 2x 1) 40 ,
整理,得 x2 9x 20 0,
解得 x1 4, x2 5.
当 x 4时,17 2x 1 10 9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 x 5时,17 2x 1 8 9,符合题意.
所以围栏 AD段的长为 5米;
(2)解:设 AD am,则 AB (17 2a 1)m,种植园的面积为 S,
S a(17 2a 1) 2a2 18a 2[(a 9)2 81 9 ] 2(a )2 81根据题意,得 ,且
2 4 2 2
17 2a 1 9,
9
即 a 17 .
2
∵ 2 0,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
9 81
∴当 a 时, S (m2最大 ).2 2
9 81
所以当 AD m时,种植园的最大面积是, 2 .
2 2 m
21.(1)见解析
答案第 13页,共 19页
(2)5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判定以及利用勾股定理求圆的半径,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角的关
系证明直线与圆相切,借助矩形性质和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半径.
(1)连接OD,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和等腰三角形性质推出OD∥AC,进而得到OD BC,
根据切线判定定理证明 BC是 O的切线.
(2)过O作OG AC,证明四边形ODCG是矩形得OG DC,再由垂径定理得 AG的长度,
最后在Rt△AOG中用勾股定理求出半径OA.
【详解】(1)证明:连接OD
AD是 BAC的平分线,
BAD CAD,
OA OD,
BAD ODA,
ODA CAD,
OD∥AC,
ODB C 90 ,
OD BC,
又 OD是 O的半径,
BC是 O的切线;
(2)解:过点O作OG AC,垂足为点G
OG AC,OD BC,
ODC OGC C 90
四边形ODCG是矩形
OG DC 4
OG AC, AF 6
AG GF 1 AF 1 6 3
2 2
在Rt△AOG中, AG2 OG2 OA2
答案第 14页,共 19页
OA AG2 OG2 32 42 5
O的半径为 5.
22.(1)320
(2)单价应定为 8元
【分析】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
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根据这种水果的单价每提高 1元/千克,该水果店每天就会少卖出 20千克即可求出当
定价为 13元/千克时每天可卖出的千克数,再根据总利润=每千克的利润 销售数量即可得
出答案;
(2)该水果单价应定为 x元/千克,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再结合为了让利于顾
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解:当定价为 13元/千克时,
此时可以卖出:160 13 7 20 40千克,
利润为: 13 5 40 320元,
(2)解:该水果单价应定为 x元/千克,
由题意知, x 5 160 20 x 7 420 ,
整理得∶ x2 20x 96 0,
解得 x1 12,x2 8.
为了让利于顾客,
x 8
答:单价应定为 8元.
23.(1)135
(2)150
【详解】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勾
股定理逆定理解题的关键.
(1)将△APC绕 C旋转到△CBE的位置,得到 PCE 90 ,通过证明 BE 2 PE 2 PB2 ,
得到 BPE 90 ,利用角度关系解题即可;
(2)将 ABP绕点 A逆时针旋转60 到 ACQ的位置,连接 PQ,证明△APQ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第 15页,共 19页
得到 AQP 60 ,通过 PQ、CQ、PC的边长关系证明 PQ2 CQ2 PC 2 ,利用勾股定理逆
定理得到 PQC 90 ,求出 APB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如图:
由题意得: PCE 90
PC EC 2, BE PA 3
由勾股定理得: PE2 22 22 8
PB2 1, BE 2 9
BE2 PE2 PB2
BPE 90
CPE 45
BPC 135 .
答: BPC的度数为135 .
(2 )将 ABP绕点 A逆时针旋转60 到 ACQ的位置,连接 PQ,如图:
AP AQ, PAQ 60 ,QC PB 4
△APQ为等边三角形, AQP 60 , PQ PA 3
PQ2 CQ2 32 42 25, PC 2 52 25
PQ2 CQ2 PC2
PQC 90 , AQC 60 90 150
APB AQC 150 .
答: APB的度数为150 .
24.(1)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2 4x 3,顶点坐标为 P 2, 1
答案第 16页,共 19页
(2)当 E
3
,
3

2 4
时,△CBE的面积有最大值

(3)存在点 M的坐标为 2, 4 或 2, 2 或 2, 4 时,以 C、P、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
【分析】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及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列函数或方程.
(1)先将点 B和点 C代入抛物线 y x2 bx c求得 b和 c的值,然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再求得点 P的坐标;
(2)过点 E作 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BC于点 F,然后设点 E的坐标,得到点 F的坐标,再
表示出线段 EF的长度,最后表示出△CBE的面积,从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CBE的
面积最大值;
(3)先设点 M和点 N的坐标,然后分情况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列出方程求得点 M
和点 N的坐标.
【详解】(1)解:由已知, B 3,0 、C 0,3 代入 y x2 bx c,
0 9 3b c
∴ ,
3 c
ì b = -4
解得 í
c = 3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2 4x 2 3 x 2 1,顶点坐标为 P 2, 1 ;
(2)解:当0轴的垂线 FE,交直线 BC于点 F,
2
设点 F x, x 3 ,则点 E x, x 4x 3 ,
答案第 17页,共 19页
∴ EF x2 3x,
∴ S CBE S CEF S BEF
1
EF OB
2
3
x2 9 x
2 2
3 3 2 27
x ,
2 2 8
a 3∵ <0,
2
∴当 x
3
时, S△CBE 有最大值,2
∴ y x2 4x 3
3

4
3
∴ E ,
3

2 4
(3)解:如图(3),
∵C 0,3 ,P 2, 1 ,
设M 2, y ,N x,0 ,
当CN 为对角线时,
0 x 2 2

3 0

1 y
答案第 18页,共 19页
x 4
解得: ,
y 4
M1 2,4 ,N1 4,0 ;
当CP为对角线时,
0 2 x 2

3 1 0 y

x 0
解得:
y

2
M2 2,2 ,N2 0,0 ;
当CM为对角线时,
0 2 x 2

3 y

1 0
x 0
解得: ,
y 4
M3 2, 4 ,N3 0,0 ;
综上所述,存在点 M的坐标为 2,4 或 2,2 或 2, 4 时,以 C、P、M、N为顶点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第 19页,共 1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