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数学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四种化学仪器的示意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盏00·图
2.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5
B.5,6,12
C.5,5,10
D.4,4,8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2=a4B.a4-a2=a2
C.a6÷a2=a4
D.(a3)2=a5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0°,则它是()边形
A.八
B.十
C.十一
D.十二
5.已知△ABC兰△DEF,∠D=42°,∠B=58°,则∠C的度数为()
A.42
B.58°
C.80
D.90°
6.如图,△ABC中,AD为LABC的角平分线,BE为LABC的高,∠C=70°∠ABC=48°,那么∠3是
()
A.59°
B.60
C.56°
D.22
第6题
第7题
第9题
7.如图,A,B,C均为新建居民小区,分别连接AB,AC,BC,形成一个三角形,若想建一个超市,
使其到A,B,C这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超市的位置应该选在()
A.△ABC三条中线的交点处
B.△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C△4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D.△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处
8.长方形的长为2ab,宽为3ab2,面积为()
A.5a3b3
B.6a3b3
C.6a2b2
D.5a2b2
9.如图,D是BC的中点,AE=2DE,△ABC的面积是acm,则△CDE的面积为(
A.acm2
B.acm2
C.acm2
D.acm2
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10.如图,在△ABC中,∠C=90°,CD⊥AB于点D,∠BAC的平分线交CD于点E,EF//BC交AB于点F,
连接EF,以下结论:①∠ACD=∠B;②AF=AC;③CF平分∠BCD;④点E是CD的中点.其中所有正
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3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
12.8=2,则x=;
13.若△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3,则△ABC的形状是
14.已知:m+2n-3=0,则2-4"的值为
15.如图1,∠A1+∠A2+…+∠A6=360°,如图2,∠A1+∠A2+…∠A8=720°,如图3,
∠A1+∠A2+…+∠Ag+∠A10=1080°,依此类推:∠A1+∠A2+…+∠A19+∠A20的度数
和是
图1
图2
图3
三、解答题(共3小题,每题7分)
16.计算:a5.a3+(2a2)4-(-a4)3÷(a2)2
17.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在边AC上,且AB=AD.
D
P
(1)用尺规作图法,作ZBAC的平分线AP,交BC于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PD、求证:PD=PB
18.如图,△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28.9=FDE,连接AE.
(1)求证:AB=EC:
(2)若△ABC的周长为20cm,AC=9c,求DC长.
湖阳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数学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四种化学仪器的示意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C )
A. B. C. D.
2.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
A.3,4,5 B.5,6,12 C.5,5,10 D.4,4,8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C )
A. B. C. D.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0°,则它是 ( D ) 边形
A.八 B.十 C. 十一 D.十二
5.已知ΔABCΔDEF, , ,则C的度数为( C )
A. 42° B.58° C.80° D.90°
6.如图,ΔABC中,AD为ABC的角平分线,BE为ABC的高,,那么3是 ( A )
A.59° B.60° C.56° D.22°
第6题 第7题 第9题
7.如图,A,B,C均为新建居民小区,分别连接AB,AC,BC,形成一个三角形,若想建一个超市,使其到A,B,C这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超市的位置应该选在 ( B )
A.ΔABC三条中线的交点处 B.Δ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C Δ4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D.Δ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处
8.长方形的长为,宽为3ab2,面积为 ( B )
A. B. C. D.
9.如图,D是BC的中点, AE=2DE,ΔABC的面积是ac㎡,则ΔCDE的面积为 ( D )
A. B. C. D.
10.如图,在ΔABC中,,CD⊥AB于点D,BAC的平分线交CD于点E,EF//BC交AB于点F,连接EF,以下结论:③CF平分∠BCD; ④点E是CD的中点.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C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3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1,2)
12. 8=2x,则
13.若Δ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3,则ΔABC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14.已知: m+2n-3=0,则2m-4n的值为 8
15.如图1,,如图2, =720°,如图3,,依此类推: 的度数和是
四、解答题(共3小题,每题7分)
16.计算:
解:原式=
=
=18
17.如图,已知在ΔABC中,点D在边AC上,且AB=AD.
(1)用尺规作图法,作ZBAC的平分线AP,交BC于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PD、求证: PD=PB
解:(1)如图,AP为所作:
(2)证明: ∵AP平分BACZ
∴BAP=DAP,
在△ABP和△ADP中,
AB =AD
BAP=DAP
AP =AP
∴ABPADP(SAS)
∴PB=PD
18.如图,Δ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28.9=FDE,连接AE.
(1)求证: AB=EC:
(2)若ΔABC的周长为20cm,AC=9c,求DC长.
解:(1)∵EF垂直平分 AC,
∴AE=EC.
∵ADBC,BD=DE,
∴AD 垂直平分BE
∴AB=AE.
∴AB=EC.
(2)∵△ABC的周长为20cm,
∴AB+BC+AC=20cm.
∵AC=9cm,
∴AB+BC=11cm.
∵AB=EC,BD=DE
∴DC-DE+EC
=
=5.5 cm.
四 解答题(共3小题,每题9分)
19.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一个正确的演算过程,随后用手掌捂住了一个多项式,形式如下:
(1)求所指的多项式:
(2)若,求所捂多项式的值.
解:(1)设多项式为 A,
则A=
(2)当时,
原式=
2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网格中有一个格点ΔABC(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作出Δ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
(要求A与与与相对应);
(2)ΔABC的面积为 5
(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PA+PB的和最小.(保留作图痕迹)
解:(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3)如图,点P即为所求,
21.【知识回顾】
我们在学习代数式求值时,遇到这样一类题:代数式ax-y+6+3x-5y-1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求a的值.
通常的解题思路是:把x、y看作字母,a看作系数,合并同类项.因为代数式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所以含x项的系数为0.
具体解题过程是:原式(a+3)x-6y+5,
∵代数式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
∴a+3=0,解a=-3.
【理解应用】
(1)若关于x的代数式mx-4x+3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则m值为 4
(2)已知A=(2x+1)(x-2),B=x(m-x),且A+2B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求m的值.
【能力提升】
(3)7张如图1的小长方形,长为a,宽为b,按照图2方式不重叠地放在大长方形ABCD内,大长方形中未被覆盖的两个部分都是长方形.设右上角的面积为,左下角的面积为,当AB的长变化时,的值始终保持不变,求a与b的等量关系。
解:(2)∵我A=(2x+1)(x-2)=.
2B=2x(m-x)=
∴A+2B=
∵A+2B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2m-3=0.
解得m=
(3)设AB=x,由题图1和题图2可知S1=a(x-3b),S2=2b(x-2a),
∴S1- S2=a(x-3b)-2b(x-2a)=ax-3ab-2bx+4ab=(a-2b)x+ab.
∵当AB的长变化时, S1- S2的值始终保持不变,即S1- S2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
∴a-2b=0,∴a=2b
五 解答题(22题13分,23题14分)
22.为了测量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宽度(跨河测量困难),三个数学小组开展了课题研究,他们在河西岸的点B处,利用工具测得河东岸的一棵树底部A点恰好在点B的正东方向,进而设计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案,具体如表:
课题 测量河流宽度
工具 测量角度的仪器(仪器的高度忽略不计)、标杆、皮尺
小组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测量方案 如图1,从点B向正南方向走到点C,此时恰好测得 如图2,从点B向正南方向走到点D,O是BD的中点,继续从点D沿垂直于BD的DE方向走,直到点A,O,E在一条直线上.
测量 方案 示意 图 图1 图2 图3
(1)由第一小组的方案可知,河宽AB的长度就是线的长度:
(2)第二小组在实际测量中,从点D走到点F处时发现前方有大石头挡路(如图4),他们商议后决定改路线,向右转一个等于2AOB的角度,继续前行至点H,满足点A,O,H在一条直线上且点H在BD 侧,他们认为只要测得DF和FH的长就可求出河宽AB的长,你认为他们的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给出证明;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3)请你代表第三小组设计一个测量方案,把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案
示意图填入表格,然后指明你画的示意图中,只要测出哪条线段的长。
就能推算出河宽AB长,并证明方案的可行性.
解:(1)根据已知条件可判定△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可得河宽 AB 的长度就是线段 BO的长度.
(2) 第二小组的方案可行.证明如下:
∵点A、O、H在一条直线上且点H在BD 左侧,
∴延长AH 交DF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
∵o是竟BD的中点,AB垂直BD,DE垂直BD,
∴OB=OD,ABO=EDO=90°.
在△ABO和△EDO中, ABO=EDO,
AOB=EOD,
OB=OD,
∴△ABO≌△EDO(AAS).
∴AB=ED,BAO=E.
设AOB=a,则BAO=E=90°-a,
又∵EFH=2AOB=2a,
∴在△EFH中,FHE=180°-(E+EFH)=180°-(90°-α十2a)=90°-a.
∴FHE=E=90°-a.
∴EF=FH.
∴DE=DF+EF=DF+FH.
∴AB=DF+FH
故第二小组的方案可行,
(3)第三小组的设计方法是:如图,观测者从点B向正北走到点C,使用测量角度的仪器测得BCD=BCA=65°,CD交AB延长线于点D,此时线段 BD的长就是河宽AB长,理由如下:
∵AB垂直BC,∴ABC=DBC=90°
在△ABC和△DBC中, ABC=DBC
BC=BC,
BCD=BCA
∴△ABC≌△DBC(ASA),∴BD=AB
∴河宽 AB 的长等于线段 BD 的长
2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0),点B(0,b),已知a、b满足
(1)直接写出点A、点B的坐标;
(2)如图1,点E为线段OB上一点,连接AE,过A作AF垂直AE.且AF=AE,连接BF交x轴于点D,若点D(-1,0),求点E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如图2,过E作EH垂直OB交AB于H,点M是射线EH上一点(点M不在线段EH 上),连接MO,作,ON交线段BA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MN,探究线段MN与OM的关系并证明.
解:(1)A(-4,0),B(0,-4);理由如下:
点A(a,0),点B(0,b),已知a、b满足,
依题意得: a+4=0,b+4=0
解得:a=-4,b=-4
(2)如图1,AF垂直AE,过F作FM垂直AO,
∴FAM+EAO=FAM+AFM=90°,AMF=EOA =90°,
∴EAO=AFM,在△AFM和△EAO中,
AFM=EAO
AMF=EOA
AF=EA
∴△AFM ≌ △EAO(AAS)
∴AM=EO,FM=AO=4,
∴FMD=BOD=90°,FDM=BDO,FM=AO =OB=4,
∴△FMD ≌△BOD(AAS)
∴MD = DO =1,
∴OM =2,
∴OE=AM=0A-0M=2
∴E(0,-2);
(3)MN=OM,MN垂直OM.
证明:连接OH,过点N作NGLNO,交OM延长线于点G,作NFLNH,交EM延长线于点F,连接FG、OH,过点O作OPLOH,交ME的延长线于点P,
∵OE=2,OB =4,
∴BE=OE =2,
∴0A=0B=4,
∴OBA=OAB =45°,
∵EH垂直OB,
∴△HE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HE=EB=2,EHB=HBE =45°
∴OE=HE =2,
∴△OH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HE =45°,
∴OHB = 90°=NHO
又∵MON =45°,
∴ABO=BHE=NHF=GON=45°
∴△FNH,△NG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N=HN, NG=NO,
∴FNG=HNO=90°-GNH
∴△NFG ≌ △NHO(SAS),
∴FG=OH,NFG=ZNHO=90°
∴GFM=NFG-NFH=45°
∵OP垂直OH,OHE =45°,
∴△OH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45°,OH=OP,
∴GFM=P=45°
∴FG=OH=OP
又∵FMG=PMO
∴△MFG ≌ △MPO(AAS)
∴GM=OM,
∴MN=OM,MN垂直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