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六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六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六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化合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与O2,气体X是( C )
A.N2 B.Ar C.CO2 D.SO2
3.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D )
A.随手关灯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低碳”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
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5.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D )
A.将燃着的木条伸进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C.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瘪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D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7.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C )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性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中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四瓶气体中
8.有下列说法:①碳单质都是黑色的;②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③CO2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④碳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⑤煤气中含有CO,煤气泄漏时,可打开排气扇减低室内煤气浓度;⑥CO和CO2都属于空气污染物;⑦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9.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B )
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
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1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1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和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Ca(OH)2微溶于水,NaOH易溶于水]( A )
图1   图2
A.曲线①是CO2溶解的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若选用等量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和②之间
D.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12.下列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D )
A.鉴别CO2
和CO B.鉴别CO2
和CO C.除去CO中
的CO2 D.除去CO2
中的CO
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14.(5分)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  A(或B) (选一个即可,填字母)。
A.用于制铅笔芯 B.用作电极 C.用于切割大理石
(2)活性炭作冰箱除臭剂,是利用其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木炭可以作燃料,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
(4)在一定条件下,工业上可以实现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在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下列应用没有利用其稳定性的是  D (填字母)。
A.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B.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
C.钻石永恒,情谊永久
D.焦炭是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
15.(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
图1   图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1)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  优异的导电性(或导热性,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2)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电子领域 。
(3)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  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或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16.(4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这是因为  B (填字母)。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
(3)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能用  A (填字母)的方法。
A.闻气味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点燃 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4)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 。
17.(4分)某工厂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若制得56 t氧化钙,则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制得56 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x     56 t
= x=100 t
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100 t÷80%=125 t
答: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125 t。
18.(5分)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2)流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该反应中焦炭表现出  还原 (填“还原”或“氧化”)性。
(3)流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写出流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iCl4Si+4HCl ,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防止氧气和氢气混合发生爆炸(或防止硅被氧气氧化等,合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
19.(6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试管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填字母)。
(3)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  反应条件 ;②选择合适的  实验装置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20.(4分)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采取措施实现CO2的排放和吸收互相平衡。
(1)“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CO2 。
(2)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  温室 效应。
(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①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所示的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这里的CO2捕集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此过程中CO2分子间隔  变小 。
②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曾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可以表示为6CO2+6H2OC6H12O6+  6O2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六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化合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与O2,气体X是( C )
A.N2 B.Ar C.CO2 D.SO2
3.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D )
A.随手关灯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低碳”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
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5.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D )
A.将燃着的木条伸进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C.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瘪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D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7.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C )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性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中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四瓶气体中
8.有下列说法:①碳单质都是黑色的;②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③CO2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④碳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⑤煤气中含有CO,煤气泄漏时,可打开排气扇减低室内煤气浓度;⑥CO和CO2都属于空气污染物;⑦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9.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B )
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
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10.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1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和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Ca(OH)2微溶于水,NaOH易溶于水]( A )
图1   图2
A.曲线①是CO2溶解的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若选用等量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和②之间
D.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12.下列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D )
A.鉴别CO2
和CO B.鉴别CO2
和CO C.除去CO中
的CO2 D.除去CO2
中的CO
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14.(5分)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  A(或B) (选一个即可,填字母)。
A.用于制铅笔芯 B.用作电极 C.用于切割大理石
(2)活性炭作冰箱除臭剂,是利用其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木炭可以作燃料,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
(4)在一定条件下,工业上可以实现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在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下列应用没有利用其稳定性的是  D (填字母)。
A.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B.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
C.钻石永恒,情谊永久
D.焦炭是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
15.(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
图1   图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1)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  优异的导电性(或导热性,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2)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电子领域 。
(3)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  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或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16.(4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这是因为  B (填字母)。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
(3)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能用  A (填字母)的方法。
A.闻气味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点燃 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4)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 。
17.(4分)某工厂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若制得56 t氧化钙,则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制得56 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x     56 t
= x=100 t
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100 t÷80%=125 t
答: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125 t。
18.(5分)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2)流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该反应中焦炭表现出  还原 (填“还原”或“氧化”)性。
(3)流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写出流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iCl4Si+4HCl ,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防止氧气和氢气混合发生爆炸(或防止硅被氧气氧化等,合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
19.(6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试管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填字母)。
(3)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  反应条件 ;②选择合适的  实验装置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20.(4分)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采取措施实现CO2的排放和吸收互相平衡。
(1)“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CO2 。
(2)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  温室 效应。
(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①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所示的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这里的CO2捕集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此过程中CO2分子间隔  变小 。
②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曾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可以表示为6CO2+6H2OC6H12O6+  6O2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九年级化学同步课件
人教2024版
(人教版九年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九上化学第6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2
范围:第6单元
(建议用时:45分钟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 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 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化合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与O2,气体X是
( C )
A. N2 B. Ar C. CO2 D. SO2
C
C
3. 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
相违背的是( D )
A. 随手关灯 B. 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 “低碳”出行 D. 露天焚烧垃圾
4. 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
A. 检查气密性 B. 制气 C. 收集 D. 验满
D
A
5. 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D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进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C. 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瘪
D. 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6.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 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 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 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D
D
7. 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C )
A. 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性
B. 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中
D. 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四瓶气体中
8. 有下列说法:①碳单质都是黑色的;②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③CO2
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④碳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⑤煤
气中含有CO,煤气泄漏时,可打开排气扇减低室内煤气浓度;⑥CO和CO2都属
于空气污染物;⑦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 B )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C
B
9. 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
的是( B )
A. 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 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 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
D. 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 2CO
B
10. 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 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D
11.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和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
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Ca(OH)2微溶于水,NaOH易溶
于水]( A )
图1
图2
A
A. 曲线①是CO2溶解的结果
B.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若选用等量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和②之间
D.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12. 下列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D )
A. 鉴别CO2和CO B. 鉴别CO2和CO
      
D
C. 除去CO中的CO2 D. 除去CO2中的CO
13.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的
密度比空气的大 验证二氧化碳
能和水反应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14. (5分)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 (选一个即可,填字母)。
A. 用于制铅笔芯 B. 用作电极
C. 用于切割大理石
(2)活性炭作冰箱除臭剂,是利用其 (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
A(或B) 
物理 
(3)木炭可以作燃料,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一定条件下,工业上可以实现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在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下列应用没有利用其稳定性的
是 (填字母)。
A.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B. 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
C. 钻石永恒,情谊永久
D. 焦炭是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
C+O2 CO2 
化学 
D 
15.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
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
奇特性质。
图1
图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
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
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
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
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
可能。
(1)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
条即可)。
优异的导电性(或导热性,合理即可) 
(2)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
(3)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
电子领域 
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
红外线的热量传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或使菌体
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合理即可) 
16. (4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这是因为 (填字母)。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 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3)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能用 (填字母)的方法。
A. 闻气味 B.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点燃 D.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B 
CO2+H2O H2CO3 
A 
(4)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
施: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 
17. (4分)某工厂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若制得56 t氧化钙,则理论
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制得56 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 。
CaCO3 CaO+CO2↑
100    56
x      56 t
=   x =100 t
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100 t÷80%=125 t
答: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125 t。
18. (5分)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
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请回答
下列问题。
(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4 
(3)流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写出流程③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
中进行,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2)流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 Si+2CO↑,该反应中
焦炭表现出 (填“还原”或“氧化”)性。
还原 
化合反应 
2H2+SiCl4 Si+4HCl 
防止氧气和氢气混合发生爆炸(或防止硅被氧气氧化
等,合理即可) 
19. (6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
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
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
;②选择合适的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试管 
CaCO3
+2HCl CaCl2+H2O+CO2↑ 
E 
C 

应条件 
实验装置 
20. (4分)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碳中和”是指采取措施实现CO2的排放和吸收互相平衡。
(1)“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
(2)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 效应。
(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CO2 
温室 
①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所示的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
存。这里的CO2捕集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此过程中CO2分子间隔

②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曾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
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可以表示为6CO2+6H2O
C6H12O6+ 。

小 
6O2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