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五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五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原卷版+解析版+ppt)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5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
河南等地适用
范围:第5单元
(建议用时:45分钟满分: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Mn:5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D)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在电解水的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C)
①原子总数目②水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
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3.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
A.将注射器中的红墨水推入烧杯中 B.用电子秤称量加热前后示数的变化
C.稀盐酸与碳 D.在空气中酸钠混合点燃镁条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A.2Fe+O22FeO
B.2H2↑+O2↑2H2O
C.CaCO3CaO+CO2↑
D.2KMnO4==K2MnO4+MnO2+O2↑
5.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B)
A.Na2CO3B.NO2
C.H2OD.CO2
6.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该纯净物中(B)
A.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反应2H2+O22H2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B.参与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该反应说明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
D.某新能源汽车利用该反应提供动力,该车的尾气无污染
8.我们焦作有全球最大硫酸法钛白粉(TiO2)生产企业,其工艺流程中的一个反应为FeTiO3+2H2SO4==FeSO4+TiOSO4+2X,则X的化学式为(C)
A.H2 B.H2O2
C.H2O D.SO2
9.10g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D)
A.1∶1 B.2∶1
C.4∶1 D.5∶1
10.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图示中有两种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1
C.乙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D.丁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
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3 4
反应后的质量/g 6 4 X 8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当甲的质量为5g时,丁的质量为6g
D.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刻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丁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为8g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5∶2
13.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的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C)
A B
C D
14.向30g灼热的氧化铜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2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C)
A.16% B.20%
C.80% D.8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某学生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1)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有B(填字母,下同)。
(2)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D。
16.“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化学科学助力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1)空间站内的气体组成和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填化学式)。
(2)空间站中主要通过电解水供氧,写出其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3)金刚砂(SiC)硬度大常用作航天器涂层,生产原理为SiO2+3CSiC+2X↑,则X的化学式为CO。
(4)为了使空间站内二氧化碳保持平衡,常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锂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17.某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5。
(2)一定是化合物的物质是c。
(3)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1∶2。
18.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上述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氧元素。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
19.某同学把3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的O2质量/g 6 8 13
生成的CO2质量/g 8.25 11 11
(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这三次实验中第二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三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5g。
20.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
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g二氧化碳、0.9g水和mg一氧化碳,则m的值为0.7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2H2+9O26CO2+2CO+4H2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2)锅里的水沸腾时把锅盖顶起来。
答: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22.(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2P2O5
(2)在加热的条件下,铝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
2Al+6H2O2Al(OH)3+3H2↑
23.(3分)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金属钛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的化学式为FeCl3。
(2)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Cl2。
(3)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请计算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则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28∶(2×2)=7∶1。
24.(3分)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图1 图2 图3
(1)如图1加湿过滤仓中水的作用是湿润氧气,方便监测氧气的流速。
(2)10gNa2O2和10gCaO2固体与水作用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给鱼池增氧,应选CaO2,请你说明原因。
答:产生氧气的持续时间长,生成氧气的量多。
(3)如图3所示的“储气瓶”储满O2,若要将“储气瓶”的氧气从e管导出,应该怎么操作?
图3
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储气瓶里加水。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①甲同学用图A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先用电子天平称量锥形瓶及试剂的总质量,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气压,防止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增大,将橡胶塞冲出。实验时若取用铜粉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影响。
②乙同学用B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B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的原因是B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气体参加。
③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AB(填字母)。
(2)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的气体为 氢气,a试管收集的气体和b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某小组利用高锰酸钾160g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150.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0g-150.4g=9.6g
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9.6g
x=94.8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94.8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秋人教九上化学第5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
河南等地适用
范围:第5单元
(建议用时:45分钟满分: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Mn:5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D)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在电解水的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C)
①原子总数目②水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
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3.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
A.将注射器中的红墨水推入烧杯中 B.用电子秤称量加热前后示数的变化
C.稀盐酸与碳 D.在空气中酸钠混合点燃镁条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A.2Fe+O22FeO
B.2H2↑+O2↑2H2O
C.CaCO3CaO+CO2↑
D.2KMnO4==K2MnO4+MnO2+O2↑
5.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B)
A.Na2CO3B.NO2
C.H2OD.CO2
6.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该纯净物中(B)
A.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反应2H2+O22H2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B.参与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该反应说明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
D.某新能源汽车利用该反应提供动力,该车的尾气无污染
8.我们焦作有全球最大硫酸法钛白粉(TiO2)生产企业,其工艺流程中的一个反应为FeTiO3+2H2SO4==FeSO4+TiOSO4+2X,则X的化学式为(C)
A.H2 B.H2O2
C.H2O D.SO2
9.10g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D)
A.1∶1 B.2∶1
C.4∶1 D.5∶1
10.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图示中有两种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1
C.乙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D.丁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
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3 4
反应后的质量/g 6 4 X 8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当甲的质量为5g时,丁的质量为6g
D.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刻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丁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为8g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5∶2
13.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的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C)
A B
C D
14.向30g灼热的氧化铜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2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C)
A.16% B.20%
C.80% D.8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某学生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1)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有B(填字母,下同)。
(2)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D。
16.“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化学科学助力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1)空间站内的气体组成和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填化学式)。
(2)空间站中主要通过电解水供氧,写出其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3)金刚砂(SiC)硬度大常用作航天器涂层,生产原理为SiO2+3CSiC+2X↑,则X的化学式为CO。
(4)为了使空间站内二氧化碳保持平衡,常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锂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17.某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5。
(2)一定是化合物的物质是c。
(3)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1∶2。
18.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上述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氧元素。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
19.某同学把3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的O2质量/g 6 8 13
生成的CO2质量/g 8.25 11 11
(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这三次实验中第二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三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5g。
20.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
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g二氧化碳、0.9g水和mg一氧化碳,则m的值为0.7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2H2+9O26CO2+2CO+4H2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2)锅里的水沸腾时把锅盖顶起来。
答: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22.(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2P2O5
(2)在加热的条件下,铝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
2Al+6H2O2Al(OH)3+3H2↑
23.(3分)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金属钛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的化学式为FeCl3。
(2)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Cl2。
(3)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请计算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则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28∶(2×2)=7∶1。
24.(3分)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图1 图2 图3
(1)如图1加湿过滤仓中水的作用是湿润氧气,方便监测氧气的流速。
(2)10gNa2O2和10gCaO2固体与水作用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给鱼池增氧,应选CaO2,请你说明原因。
答:产生氧气的持续时间长,生成氧气的量多。
(3)如图3所示的“储气瓶”储满O2,若要将“储气瓶”的氧气从e管导出,应该怎么操作?
图3
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储气瓶里加水。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①甲同学用图A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先用电子天平称量锥形瓶及试剂的总质量,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气压,防止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增大,将橡胶塞冲出。实验时若取用铜粉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影响。
②乙同学用B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B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的原因是B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气体参加。
③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AB(填字母)。
(2)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的气体为 氢气,a试管收集的气体和b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某小组利用高锰酸钾160g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150.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0g-150.4g=9.6g
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9.6g
x=94.8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94.8g。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九年级化学同步课件
人教2024版
(人教版九年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九上化学第5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
范围:第5单元
(建议用时:45分钟 满分:50分)
河南等地适用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Mn: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C.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D
2.在电解水的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总数目 ②水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总质量
⑤物质种类 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C
3.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将注射器中的红墨 B.用电子秤称量加热 C.稀盐酸与碳 D.在空气中 水推入烧杯中 前后示数的变化 酸钠混合 点燃镁条
B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O2 2FeO
B.2H2↑+O2↑ 2H2O
C.CaCO3 CaO+CO2↑
D.2KMnO4K2MnO4+MnO2+O2↑
C
5.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Na2CO3 B.NO2
C.H2O D.CO2
B
6.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该纯净物中( )
A.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
B
7.下列关于反应2H2+O2 2H2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 g氢气与16 g氧气反应生成18 g水
B.参与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该反应说明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物质
D.某新能源汽车利用该反应提供动力,该车的尾气无污染
C
8.我们焦作有全球最大硫酸法钛白粉(TiO2)生产企业,其工艺流程中的一个反应为FeTiO3+2H2SO4FeSO4+TiO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2
C.H2O D.SO2
C
9.10 g 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D
10.氨气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示中有两种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1
C.乙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D.丁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
D
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
应,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当甲的质量为5 g时,丁的质量为6 g
D.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3 4
反应后的质量/g 6 4 X 8
B
1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刻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为8 g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5∶2
D
13.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的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C
14.向30 g灼热的氧化铜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2 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20%
C.80% D.84%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某学生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A.2HgO2Hg+O2 B.P+O2↑ PO2
C.3Fe+2O2↑ Fe3O4 D.H2O H2+O2↑
(1)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有______(填字母,下同)。
(2)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
B
D
16.“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化学科学助力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1)空间站内的气体组成和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空间站中主要通过电解水供氧,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刚砂(SiC)硬度大常用作航天器涂层,生产原理为SiO2+3C SiC+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为了使空间站内二氧化碳保持平衡,常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锂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
2H2O 2H2↑+O2↑
CO
2LiOH+CO2Li2CO3+H2O
17.某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_____。
(2)一定是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
(3)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
c
1∶2
18.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上述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元素
2CO+2NO N2+2CO2
19.某同学把3 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三次实验中_______有剩余,剩余_____g。
实验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的O2质量/g 6 8 13
生成的CO2质量/g 8.25 11 11

O2
5
20.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 g二氧化碳、0.9 g水和m g一氧化碳,则m的值为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
6CO2+2CO+4H2O
4C2H2+9O2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答: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2)锅里的水沸腾时把锅盖顶起来。
22.(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 2P2O5
2Al+6H2O 2Al(OH)3+3H2↑
(2)在加热的条件下,铝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
23.(3分)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金属钛的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请计算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
FeCl3
TiCl4+2MgTi+
2MgCl2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H3OH,则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28∶(2×2)=7∶1。
24.(3分)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图1 图2 图3
(1)如图1加湿过滤仓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 g Na2O2和10 g CaO2固体与水作用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给鱼池增氧,应选CaO2,请你说明原因。
答:产生氧气的持续时间长,生成氧气的量多。
湿润氧气,方便监测氧气的流速
(3)如图3所示的“储气瓶”储满O2,若要将“储气瓶”的氧气从e管导出,应该怎么操作?
图3
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储气瓶里加水。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①甲同学用图A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先用电子天平称量锥形瓶及试剂的总质量,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若取用铜粉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压,防止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增大,将橡胶塞冲出
没有
缓冲气
②乙同学用B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B实验能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________(填字母)。
B实验过程中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气体参加
AB
(2)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的气体为
________,a试管收集的气体和b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
比约为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氢气
2∶1
2H2O
2H2↑+O2↑
(3)某小组利用高锰酸钾160 g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0.4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0 g-150.4 g=9.6 g
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9.6 g
   x=94.8 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 g;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94.8 g。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