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钱江外国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钱江外国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钱江外国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1.(2025八上·杭州期中)在以下节水、节能、绿色食品、回收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进行分析即可.
2.(2025八上·杭州期中)下列长度(单位:cm)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5,5,13 B.1,2,3 C.5,7,12 D.11,12,13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5+5<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5+7=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11+12>13,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只要找出较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判断得出答案.
3.(2025八上·杭州期中)用不等式表示:“a与b的 的和为正数”,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列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列不等式即可.
4.(2025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全等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C.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全等三角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故B是真命题;
A:两个等边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边长分别为2和3的等边三角形,故为假命题;
C: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相似但不一定全等,故为假命题;
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底和高不同的三角形,故为假命题;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判断各选项的正确性.
5.(2025八上·杭州期中) 已知3a>-6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1>-2b-1 B.-a【答案】A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3a>-6b,
∴a>-2b,
∴a+1>-2b+1,
又-2b+1>-2b-1,
∴a+1>-2b-1,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将不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a>-2b,再两边都加上1知a+1>-2b+1,结合-2b+1>-2b-1利用不等式的同向传递性可得答案.
6.(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ASA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还存在,
∴根据可以根据三角形两角及夹边作出图形,
所以,依据是ASA.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中三角形没被污染的部分有两角及夹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
7.(2025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 在△ABC中, AB=AC,∠B=50°, 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顶点A,B重合),则∠BPC的度数可能是 (  )
A.50° B.80° C.100° D.130°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AB=AC,∠B=50°,
∴∠B=∠ACB=50°
∴∠A=180°-50°×2=80°
∵∠BPC=∠A+∠ACP
∴∠BPC>∠A,
∴∠BPC>80°
∵∠B=50°
∴∠BPC<180°-50°=130°
则∠BPC的值可能是100°.
故答案为:C .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ACB=5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BPC>∠A,再因为∠B=50°,所以∠BPC<180°-50°=130°,进而可得答案.
8.(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ABC中,AC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PB+PC=BC,而PA+PC=BC.
∴PA=PB.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即点P为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
故答案为:C .
【分析】由PB+PC=BC和PA+PC=BC易得PA=P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进而得出结论.
9.(2025八上·杭州期中) 在△ABC中, ∠BAC=90°, 点D在边BC上, AD=B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AD,则3AB=2BC
B.若AB=AD, 则∠C=45°
C.若∠B=2∠C, 则
D.若∠B=2∠C, 则BC=2AB
【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A、∵AB=AD,AD=BD,
∴AD=B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B=60°
∵∠BAC=90°,
∴∠C=90°- 60°= 30°.
∴2AB=BC,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AB=AD, AD=BD,
∴AD=B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B=60°
∵∠BAC=90°
∴∠C=90°-60°= 30°,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BAC=90°,∠B=2∠C.
∴∠B=60°,∠C=30°
∴BC=2AB,
∵AD=BD
∴△ABD是等边三角形
∴BD=AB=CD
∴S△ABD=S△ACD,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BAC=90°,∠B=2∠C,
∴∠B=60°,∠C=30°,
∴BC=2AB,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分析】根据AB=AD,证明△AB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C=30°,从而可判断选项A、B;根据∠B=2∠C,得出∠C=30°,从而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判断选项C、D.
10.(2025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 点E在△DBC边DB上, 点A在△DBC内部, ∠DAE=∠BAC=90°, AD=AE,AB=AC,给出下列结论,其中一定正确的所有序号是(  )
①BD=CE; ②BE=DE; ③BD⊥CE; ④∠ECB+∠ABD=45°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手拉手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DAE=∠BAC=90°,
∴∠DAE+∠EAB=∠BAC+∠EAB,
∴∠DAB=∠EAC,
∵AD=AE,AB=AC,
∴△DAB △EAC(SAS)
∴BD=CE,故正确;
∴∠ABD=∠ECA,
∵∠BAC=90°,AB=AC
∴∠ABC=∠ACB=45°
∴∠ABD+∠ECB=∠ECA+∠ECB=∠ACB=45°,故④正确;
∵∠EBC+∠ECB=∠ABD+∠ECB+∠ABC=45°+45°=90°,
∴∠CEB=90°
∴CE⊥BD,故③正确;
无法判断BE=DE,故②错误;
∴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答案为:C .
【分析】利用“SAS”证明△DAB △EAC,然后根据性质即可判断①结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④结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等角替换,即可判断③结论;无法判断②结论.
11.(2025八上·杭州期中)请写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 .
【答案】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原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结论是“这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分析】先确定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将题设和结论互换位置,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
12.(2025八上·杭州期中)关于x的不等式10-5x≥0的最大正整数解是   .
【答案】2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10-5x≥0,
移项,得:-5x≥-10,
两边同时除以-5,不等号方向改变,得:x≤2,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2,
最大正整数解为:2,
故答案为:2 .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在取值范围内可以找到最大正整数解.
13.(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已知AD=BC,还需要一个条件   ,根据“SAS”可直接证明出△ABC≌△BAD.
【答案】∠DAB=∠CB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需添加的条件是∠DAB=∠CBA;
∵AD=BC,∠DAB=∠CBA,AB=BA,
∴△ABC≌△BAD(SAS)
故答案为:∠DAB=∠CBA .
【分析】要使△ABC≌△BAD,已知AD=BC,AB=AB,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还缺少边或角对应相等的条件,结合判定方法及图形进行选择即可.
14.(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90°, CD=5cm, 点P在AB上, 连接DP, 则DP 的最小值为    cm.
【答案】3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DP⊥AB于P',
∵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P'⊥AB,
∴DP'=DC=3cm,
则DP'的最小值为3cm,
故答案为:3 .
【分析】作DP⊥AB于P',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答案.
15.(2025八上·杭州期中)已知△ABC中, AC=BC, ∠C=Rt∠. 如图, 将△ABC进行折叠, 使点A落在线段BC上(包括点B和点G)设点A 的落点为D,折痕为EF,当△DEF 是等腰三角形时,∠DEF= °.
【答案】67.5或90或45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将△ABC进行折叠,使点A落在线段BC上(包括点B和点C),设点A的落点为D,折痕为EF,当△DEF是等腰三角形时,
∴点D可能的位置分类如下:
①当A点与D点(C点)重合时,
∵AC=BC,∠C=90°
∴∠A=∠B=45°
∵将△ABC进行折叠,使点A落在线段BC上(包括点B和点C)设点A的落点为D,折痕为EF,
∴AE=ED,,∠EDF=∠A=45°
∴∠AFE=∠DFE=45°,
∴EF=DE,此时△EDF是等腰三角形,且∠DEF=90°,
②如图2,当A点与B点(D点)重合时,C点与点重合,
∵AC=BC,AF=DF,∠ACB=90°
∴CF=DF,∠EFD=90°,△EDF是等腰角形,
∴∠DEF=45°:
③如图3,当ED=FD时,△EDF是等腰三角形,
∵AC=BC,∠C=90°
∴∠A=∠D=45°

综上所述,∠DEF=67.5°或90°或45°
故答案为:67.5或90或45 .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以得出,存在不同的边之间相等,有EF=DF,DE=FD,EF=ED,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16.(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BAD=132°、∠B=∠D=90°, 在BC、CD上分别取一点M、N, 使△AMN的周长最小, 则∠AMN+∠ANM=   °.
【答案】10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AB到A'使得BA'=AB,延长AD到A"使得DA"=AD,连接A'A"与BC、CD分别交于点M、N,
∵A、A'关于BC对称,A、A"关于CD对称,
∴AM=A'M,AN=A"N,
此时△AMN的周长最小值等于AA"的长,
∵BA=BA',NA=NA"
∴∠A'=∠MAB,∠A"=∠NAD
∵∠AMN=∠A'+∠MAB=2 ∠A', ∠ANM= ∠A''+ ∠NAD=2 ∠A".
∴∠AMN+∠ANM=2(∠A'+∠A'')
∵∠BAD=130°
∴∠A'+∠A"=180°-∠BAD=50°
∴∠AMN+∠ANM=2×50°=100°
故答案为:100.
【分析】延长AB到A'使得BA'=AB,延长AD到A"使得DA"=AD,连接A'A"与BC、CD分别交于点MN,此时△AMN周长最小,推出∠AMN+∠ANM=2(∠A'+∠A”)即可解决.
17.(2025八上·杭州期中) 解不等式
(1)7x-2≥5x+2;
(2)
【答案】(1)解:7x-2≥5x+2
7x-5x≥2+2,
2x≥4,
x≥2;
(2)解:3(x+3)-(5x-1)<6,
3x+9-5x+1<6
3x-5x<6-9-1,
-2x<-4,
x>2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需依次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需依次进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18.(2025八上·杭州期中)已知, 如图, 四边形ABCD, ∠A=∠B=Rt∠
(1)用直尺和圆规,在线段AB上找一点E,使得EC=ED,连接EC,ED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 的图形中, 若∠DEC=90°, 且AD=2, BC=5, 求AB的长.
【答案】(1)解:作CD的中垂线交AB于点E,
(2)解:由知(1)EC=ED,
又∵∠A=∠B=90°,∠DEC=90°,
∴∠ADE=90°-∠AED=∠BEC
∴△ADE △BEC(AAS),
∴AD=BE,AE=BC
∵AD=2,BC=5
∴BE=AD=2,AE=BC=5
∴AB=AE+BE=5+2=7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在线段AB上的一点E到C,D的距离相等,即EC=ED,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E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
(2)由三角形全等可得AD=BE,AE=BC,根据AB=AE+BE,即可求解.
19.(2025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 △ABC中, AB=AC, BG, CF分别是AC, AB边上的高线. 求证:BG=CF.
【答案】证明:∵BG,CF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线
∴∠AGB=∠AFC=90°
在△AGB和△AFC中,
∴△AGB≌△AFC( AAS ),
∴BG=CF.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由三角形高的定义得出∠AGB=∠AFC=90°,再根据AAS证明△AGB≌△AF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20.(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B=∠C, 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DE∥AB交AC于点E. 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B=∠C,
∴AB=AC,
又∵AD是底边BC上的高,
∴∠BAD=∠DAC,
∵DE//AB,
∴∠ADE=∠BAD
∴∠ADE=∠DAC
∴AE=ED,
∴△ADE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根据△ABC是等腰三角形和AD是底边BC上的高,得到∠BAD=∠DAC,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DE=∠BAD,从而得到∠ADE=∠DAC,所以AE=ED,即可得证.
21.(2025八上·杭州期中)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mx-3>2x+m.
(1)若它的解集是 求m的取值范围.
(2)若它的解集与不等式2x-1>3-x的解集相同,求m的值.
【答案】(1)解:mx-3>2x+m
mx-2x>m+3
(m-2)x>m+3
∵它的解集是
∴m-2<0,
解得m<2;
(2)解:2x-1>3-x,
解得:,
∵它的解集是
∴,且m-2>0
解得m=17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含参问题
【解析】【分析】(1)首先移项可得mx-2x>m+3,合并同类项可得(m-2)x>m+3,再两边同时除以m-2,当m-2>0时,可得;
(2)首先解不等式2x-1>3-x,可得解集,再解(m-2)x>m+3,再两边同时除以m-2,当m-2>0时,可得进而得到方程,再解方程即可.
22.(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点E在边BC上,∠1=∠2,∠C=∠AED,BC=DE
(1)求证:AB=AD
(2)若∠C=70°,求∠BED的度数。
【答案】(1)证明:∵∠1=∠2,
∴∠1+∠EAB=∠2+∠EAB,即∠CAB=∠EAD,
在△ACB和△DAE中,

∴△ACB≌△AED(AAS),
∴AB=AD.
(2)解:∵△ACB≌△AED,
∴∠AED=∠C=70°,AE=AC,
∴∠AEC=∠C=70°,
∴∠BED=180°-∠AEC-∠AED=180°-70°-70°=40°.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由∠1=∠2可得∠CAB=∠EAD,然后利用角角边定理可证△ACB和△DAE全等,则对应边AB和AD相等.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D=∠C=70°,AE=AC,于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等于70°,最后利用补角的性质即可计算∠BED的度数.
23.(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 在△ABC中, AB=AC, D为直线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在AD的右侧作△ACE, 使得AE=AD, ∠DAE=∠BAC, 连接CE.
(1) 当D在线段BC上时,
①求证: △BAD≌△CAE.
②当CE∥AB时, 求∠ABC的度数.
(2)当CE∥AB时, 若△ABD中最小角为26°, 求∠ADB的度数.
【答案】(1)解:①∵∠DAE=∠BAC,
∴∠DAE-∠DAC=∠BAC-∠DAC
∴∠DAB=∠EAC,
在△ABD和△ACE中,
∴△BAD≌△CAE(SAS)
②∵△BAD≌△CAE
∴∠ABD=∠ACE.
∵CE//AB,
∴∠ACE=∠BAC
∵AB=AC,
∴∠ABD=∠ACB
∴∠ACB=∠ABC=∠BAC
∵∠ACB+∠ABC+∠BAC=180°,
∴∠ABC=60°
(2)解:由(1)知,当CE//AB时,则有
∠ABC=∠ACE=∠BAC=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①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
此时∠BAD=26°
∠ADB=180°-∠BAD-∠B=180°-26°-60°=94°
②如图2,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
此时∠ADB=26°
③如图3,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BD此时∠BAD=26°,∠ADB=60°-26°=34°,
④如图4,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BD≥AB时,
此时∠ADB=26°,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DB的度数为26°或34°或94°.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分类讨论
【解析】【分析】(1)①根据SAS即可证明;
②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ACB,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ACE,进而证明
∠ACB=∠ABC=∠BA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结论;
(2)分点D在线段BC上、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的情形,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24.(2025八上·杭州期中)
(1) 如图1, 点 P 是∠AOB的内部任意一点, 垂足分别是M、N, D是OP 的中点.
①若MD=5, 则 DN= ▲
②求证: ∠MDN=2∠MON.
(2) 如图2, 若P是∠AOB的外部任意一点,1 垂足分别是M、N,D是OP的中点.问∠MDN与∠MON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①5
②∵PM⊥OA,
∴∠OMP=90°
在Rt△OMP中,D是OP的中点
∴,
∴∠DMO=∠DOM
∴∠MDP=2∠MOP,
同理可知,∠NDP=2∠NOP
∴∠MDN=∠MDP+∠NDP=2∠MON
(2)解:∠MDN=2∠MON,
理由如下:
∵PM⊥OA,
∴∠OMP=90°
在Rt△OMP中,D是OP的中点
∴,
∴∠DMO=∠DOM
∴∠MDP=2∠MOP
同理可知,∠NDP=2∠NOP
∴∠MDN=∠NDP-∠MDP=2∠MON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1)①∵D是OP的中点,

故答案为:5.
【分析】(1)①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②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MO=∠DOM,同理得到∠NDP=2∠NOP,结合图形计算,证明结论;
(2)仿照(1)的证明方法解答即可.
1 / 1浙江省杭州钱江外国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1.(2025八上·杭州期中)在以下节水、节能、绿色食品、回收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5八上·杭州期中)下列长度(单位:cm)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5,5,13 B.1,2,3 C.5,7,12 D.11,12,13
3.(2025八上·杭州期中)用不等式表示:“a与b的 的和为正数”,正确的是 (  )
A. B. C. D.
4.(2025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全等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C.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2025八上·杭州期中) 已知3a>-6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1>-2b-1 B.-a6.(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AS D.ASA
7.(2025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 在△ABC中, AB=AC,∠B=50°, 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顶点A,B重合),则∠BPC的度数可能是 (  )
A.50° B.80° C.100° D.130°
8.(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ABC中,ACA. B.
C. D.
9.(2025八上·杭州期中) 在△ABC中, ∠BAC=90°, 点D在边BC上, AD=B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AD,则3AB=2BC
B.若AB=AD, 则∠C=45°
C.若∠B=2∠C, 则
D.若∠B=2∠C, 则BC=2AB
10.(2025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 点E在△DBC边DB上, 点A在△DBC内部, ∠DAE=∠BAC=90°, AD=AE,AB=AC,给出下列结论,其中一定正确的所有序号是(  )
①BD=CE; ②BE=DE; ③BD⊥CE; ④∠ECB+∠ABD=45°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11.(2025八上·杭州期中)请写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 .
12.(2025八上·杭州期中)关于x的不等式10-5x≥0的最大正整数解是   .
13.(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已知AD=BC,还需要一个条件   ,根据“SAS”可直接证明出△ABC≌△BAD.
14.(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90°, CD=5cm, 点P在AB上, 连接DP, 则DP 的最小值为    cm.
15.(2025八上·杭州期中)已知△ABC中, AC=BC, ∠C=Rt∠. 如图, 将△ABC进行折叠, 使点A落在线段BC上(包括点B和点G)设点A 的落点为D,折痕为EF,当△DEF 是等腰三角形时,∠DEF= °.
16.(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BAD=132°、∠B=∠D=90°, 在BC、CD上分别取一点M、N, 使△AMN的周长最小, 则∠AMN+∠ANM=   °.
17.(2025八上·杭州期中) 解不等式
(1)7x-2≥5x+2;
(2)
18.(2025八上·杭州期中)已知, 如图, 四边形ABCD, ∠A=∠B=Rt∠
(1)用直尺和圆规,在线段AB上找一点E,使得EC=ED,连接EC,ED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 的图形中, 若∠DEC=90°, 且AD=2, BC=5, 求AB的长.
19.(2025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 △ABC中, AB=AC, BG, CF分别是AC, AB边上的高线. 求证:BG=CF.
20.(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B=∠C, AD是底边BC上的高线, DE∥AB交AC于点E. 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21.(2025八上·杭州期中)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mx-3>2x+m.
(1)若它的解集是 求m的取值范围.
(2)若它的解集与不等式2x-1>3-x的解集相同,求m的值.
22.(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点E在边BC上,∠1=∠2,∠C=∠AED,BC=DE
(1)求证:AB=AD
(2)若∠C=70°,求∠BED的度数。
23.(2025八上·杭州期中)如图, 在△ABC中, AB=AC, D为直线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在AD的右侧作△ACE, 使得AE=AD, ∠DAE=∠BAC, 连接CE.
(1) 当D在线段BC上时,
①求证: △BAD≌△CAE.
②当CE∥AB时, 求∠ABC的度数.
(2)当CE∥AB时, 若△ABD中最小角为26°, 求∠ADB的度数.
24.(2025八上·杭州期中)
(1) 如图1, 点 P 是∠AOB的内部任意一点, 垂足分别是M、N, D是OP 的中点.
①若MD=5, 则 DN= ▲
②求证: ∠MDN=2∠MON.
(2) 如图2, 若P是∠AOB的外部任意一点,1 垂足分别是M、N,D是OP的中点.问∠MDN与∠MON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进行分析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5+5<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5+7=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11+12>13,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只要找出较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判断得出答案.
3.【答案】A
【知识点】列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列不等式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全等三角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故B是真命题;
A:两个等边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边长分别为2和3的等边三角形,故为假命题;
C: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相似但不一定全等,故为假命题;
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底和高不同的三角形,故为假命题;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判断各选项的正确性.
5.【答案】A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3a>-6b,
∴a>-2b,
∴a+1>-2b+1,
又-2b+1>-2b-1,
∴a+1>-2b-1,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将不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a>-2b,再两边都加上1知a+1>-2b+1,结合-2b+1>-2b-1利用不等式的同向传递性可得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还存在,
∴根据可以根据三角形两角及夹边作出图形,
所以,依据是ASA.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中三角形没被污染的部分有两角及夹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解析】【解答】解:∵AB=AC,∠B=50°,
∴∠B=∠ACB=50°
∴∠A=180°-50°×2=80°
∵∠BPC=∠A+∠ACP
∴∠BPC>∠A,
∴∠BPC>80°
∵∠B=50°
∴∠BPC<180°-50°=130°
则∠BPC的值可能是100°.
故答案为:C .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ACB=5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BPC>∠A,再因为∠B=50°,所以∠BPC<180°-50°=130°,进而可得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PB+PC=BC,而PA+PC=BC.
∴PA=PB.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即点P为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
故答案为:C .
【分析】由PB+PC=BC和PA+PC=BC易得PA=P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进而得出结论.
9.【答案】D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A、∵AB=AD,AD=BD,
∴AD=B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B=60°
∵∠BAC=90°,
∴∠C=90°- 60°= 30°.
∴2AB=BC,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AB=AD, AD=BD,
∴AD=B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B=60°
∵∠BAC=90°
∴∠C=90°-60°= 30°,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BAC=90°,∠B=2∠C.
∴∠B=60°,∠C=30°
∴BC=2AB,
∵AD=BD
∴△ABD是等边三角形
∴BD=AB=CD
∴S△ABD=S△ACD,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BAC=90°,∠B=2∠C,
∴∠B=60°,∠C=30°,
∴BC=2AB,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分析】根据AB=AD,证明△AB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C=30°,从而可判断选项A、B;根据∠B=2∠C,得出∠C=30°,从而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判断选项C、D.
10.【答案】C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手拉手全等模型;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DAE=∠BAC=90°,
∴∠DAE+∠EAB=∠BAC+∠EAB,
∴∠DAB=∠EAC,
∵AD=AE,AB=AC,
∴△DAB △EAC(SAS)
∴BD=CE,故正确;
∴∠ABD=∠ECA,
∵∠BAC=90°,AB=AC
∴∠ABC=∠ACB=45°
∴∠ABD+∠ECB=∠ECA+∠ECB=∠ACB=45°,故④正确;
∵∠EBC+∠ECB=∠ABD+∠ECB+∠ABC=45°+45°=90°,
∴∠CEB=90°
∴CE⊥BD,故③正确;
无法判断BE=DE,故②错误;
∴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答案为:C .
【分析】利用“SAS”证明△DAB △EAC,然后根据性质即可判断①结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④结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等角替换,即可判断③结论;无法判断②结论.
11.【答案】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原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结论是“这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两个角相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分析】先确定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将题设和结论互换位置,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
12.【答案】2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10-5x≥0,
移项,得:-5x≥-10,
两边同时除以-5,不等号方向改变,得:x≤2,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2,
最大正整数解为:2,
故答案为:2 .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在取值范围内可以找到最大正整数解.
13.【答案】∠DAB=∠CB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需添加的条件是∠DAB=∠CBA;
∵AD=BC,∠DAB=∠CBA,AB=BA,
∴△ABC≌△BAD(SAS)
故答案为:∠DAB=∠CBA .
【分析】要使△ABC≌△BAD,已知AD=BC,AB=AB,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还缺少边或角对应相等的条件,结合判定方法及图形进行选择即可.
14.【答案】3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作DP⊥AB于P',
∵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P'⊥AB,
∴DP'=DC=3cm,
则DP'的最小值为3cm,
故答案为:3 .
【分析】作DP⊥AB于P',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答案.
15.【答案】67.5或90或45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将△ABC进行折叠,使点A落在线段BC上(包括点B和点C),设点A的落点为D,折痕为EF,当△DEF是等腰三角形时,
∴点D可能的位置分类如下:
①当A点与D点(C点)重合时,
∵AC=BC,∠C=90°
∴∠A=∠B=45°
∵将△ABC进行折叠,使点A落在线段BC上(包括点B和点C)设点A的落点为D,折痕为EF,
∴AE=ED,,∠EDF=∠A=45°
∴∠AFE=∠DFE=45°,
∴EF=DE,此时△EDF是等腰三角形,且∠DEF=90°,
②如图2,当A点与B点(D点)重合时,C点与点重合,
∵AC=BC,AF=DF,∠ACB=90°
∴CF=DF,∠EFD=90°,△EDF是等腰角形,
∴∠DEF=45°:
③如图3,当ED=FD时,△EDF是等腰三角形,
∵AC=BC,∠C=90°
∴∠A=∠D=45°

综上所述,∠DEF=67.5°或90°或45°
故答案为:67.5或90或45 .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以得出,存在不同的边之间相等,有EF=DF,DE=FD,EF=ED,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10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AB到A'使得BA'=AB,延长AD到A"使得DA"=AD,连接A'A"与BC、CD分别交于点M、N,
∵A、A'关于BC对称,A、A"关于CD对称,
∴AM=A'M,AN=A"N,
此时△AMN的周长最小值等于AA"的长,
∵BA=BA',NA=NA"
∴∠A'=∠MAB,∠A"=∠NAD
∵∠AMN=∠A'+∠MAB=2 ∠A', ∠ANM= ∠A''+ ∠NAD=2 ∠A".
∴∠AMN+∠ANM=2(∠A'+∠A'')
∵∠BAD=130°
∴∠A'+∠A"=180°-∠BAD=50°
∴∠AMN+∠ANM=2×50°=100°
故答案为:100.
【分析】延长AB到A'使得BA'=AB,延长AD到A"使得DA"=AD,连接A'A"与BC、CD分别交于点MN,此时△AMN周长最小,推出∠AMN+∠ANM=2(∠A'+∠A”)即可解决.
17.【答案】(1)解:7x-2≥5x+2
7x-5x≥2+2,
2x≥4,
x≥2;
(2)解:3(x+3)-(5x-1)<6,
3x+9-5x+1<6
3x-5x<6-9-1,
-2x<-4,
x>2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需依次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需依次进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18.【答案】(1)解:作CD的中垂线交AB于点E,
(2)解:由知(1)EC=ED,
又∵∠A=∠B=90°,∠DEC=90°,
∴∠ADE=90°-∠AED=∠BEC
∴△ADE △BEC(AAS),
∴AD=BE,AE=BC
∵AD=2,BC=5
∴BE=AD=2,AE=BC=5
∴AB=AE+BE=5+2=7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分析】(1)在线段AB上的一点E到C,D的距离相等,即EC=ED,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E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
(2)由三角形全等可得AD=BE,AE=BC,根据AB=AE+BE,即可求解.
19.【答案】证明:∵BG,CF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线
∴∠AGB=∠AFC=90°
在△AGB和△AFC中,
∴△AGB≌△AFC( AAS ),
∴BG=CF.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由三角形高的定义得出∠AGB=∠AFC=90°,再根据AAS证明△AGB≌△AF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20.【答案】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B=∠C,
∴AB=AC,
又∵AD是底边BC上的高,
∴∠BAD=∠DAC,
∵DE//AB,
∴∠ADE=∠BAD
∴∠ADE=∠DAC
∴AE=ED,
∴△ADE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高
【解析】【分析】根据△ABC是等腰三角形和AD是底边BC上的高,得到∠BAD=∠DAC,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DE=∠BAD,从而得到∠ADE=∠DAC,所以AE=ED,即可得证.
21.【答案】(1)解:mx-3>2x+m
mx-2x>m+3
(m-2)x>m+3
∵它的解集是
∴m-2<0,
解得m<2;
(2)解:2x-1>3-x,
解得:,
∵它的解集是
∴,且m-2>0
解得m=17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含参问题
【解析】【分析】(1)首先移项可得mx-2x>m+3,合并同类项可得(m-2)x>m+3,再两边同时除以m-2,当m-2>0时,可得;
(2)首先解不等式2x-1>3-x,可得解集,再解(m-2)x>m+3,再两边同时除以m-2,当m-2>0时,可得进而得到方程,再解方程即可.
22.【答案】(1)证明:∵∠1=∠2,
∴∠1+∠EAB=∠2+∠EAB,即∠CAB=∠EAD,
在△ACB和△DAE中,

∴△ACB≌△AED(AAS),
∴AB=AD.
(2)解:∵△ACB≌△AED,
∴∠AED=∠C=70°,AE=AC,
∴∠AEC=∠C=70°,
∴∠BED=180°-∠AEC-∠AED=180°-70°-70°=40°.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由∠1=∠2可得∠CAB=∠EAD,然后利用角角边定理可证△ACB和△DAE全等,则对应边AB和AD相等.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D=∠C=70°,AE=AC,于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等于70°,最后利用补角的性质即可计算∠BED的度数.
23.【答案】(1)解:①∵∠DAE=∠BAC,
∴∠DAE-∠DAC=∠BAC-∠DAC
∴∠DAB=∠EAC,
在△ABD和△ACE中,
∴△BAD≌△CAE(SAS)
②∵△BAD≌△CAE
∴∠ABD=∠ACE.
∵CE//AB,
∴∠ACE=∠BAC
∵AB=AC,
∴∠ABD=∠ACB
∴∠ACB=∠ABC=∠BAC
∵∠ACB+∠ABC+∠BAC=180°,
∴∠ABC=60°
(2)解:由(1)知,当CE//AB时,则有
∠ABC=∠ACE=∠BAC=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①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
此时∠BAD=26°
∠ADB=180°-∠BAD-∠B=180°-26°-60°=94°
②如图2,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
此时∠ADB=26°
③如图3,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BD此时∠BAD=26°,∠ADB=60°-26°=34°,
④如图4,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BD≥AB时,
此时∠ADB=26°,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DB的度数为26°或34°或94°.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分类讨论
【解析】【分析】(1)①根据SAS即可证明;
②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ACB,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ACE,进而证明
∠ACB=∠ABC=∠BA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结论;
(2)分点D在线段BC上、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的情形,并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24.【答案】(1)解:①5
②∵PM⊥OA,
∴∠OMP=90°
在Rt△OMP中,D是OP的中点
∴,
∴∠DMO=∠DOM
∴∠MDP=2∠MOP,
同理可知,∠NDP=2∠NOP
∴∠MDN=∠MDP+∠NDP=2∠MON
(2)解:∠MDN=2∠MON,
理由如下:
∵PM⊥OA,
∴∠OMP=90°
在Rt△OMP中,D是OP的中点
∴,
∴∠DMO=∠DOM
∴∠MDP=2∠MOP
同理可知,∠NDP=2∠NOP
∴∠MDN=∠NDP-∠MDP=2∠MON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1)①∵D是OP的中点,

故答案为:5.
【分析】(1)①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②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MO=∠DOM,同理得到∠NDP=2∠NOP,结合图形计算,证明结论;
(2)仿照(1)的证明方法解答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