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3 常用的急救方式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8.3 常用的急救方式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急救知识的学习,深化对“结构与功能”、“稳态与平衡”的理解,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生命活动失衡时,及时的外部干预可以维持或恢复基本生命功能。 科学探究:在模拟急救实践中,学会观察、模仿、纠正和优化操作步骤,体验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探究过程。 科学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珍爱生命、勇于担当的科学态度。理解急救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树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明确掌握急救技能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激发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并愿意向家人和朋友传播急救知识。
学习重点 (1)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2)指压止血法和包扎止血法的正确应用。
学习难点 (1)心肺复苏实践中,按压位置、深度、频率的准确把握(在模拟中理解标准)。 (2)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保持冷静,并有序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施救(应急思维的建立)。
【课前预习】
1、当发现有人倒地,首先应观察周围环境是否________,确保施救者和患者的安全。
2、判断患者意识时,应轻拍其________,并大声呼唤。
3、如果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启动________,并拨打急救电话________。
4、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________。
5、胸外按压的位置是________,按压深度至少________厘米,按压频率为________次/分钟。
6、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检查并清理患者________内的异物。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________。
8、止血前需先判断出血类型:________出血、________出血和________出血。
9、小静脉出血可用________止血法;大动脉出血需用________止血法。
10、用止血带止血时,应记录________,并每隔________分钟放松一次。
11、对于骨折患者,应先________再固定。
12、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________,避免奔跑,并尽快送医。
13、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________和尽快送医。
14、对溺水者救上岸后,若其无呼吸,应先进行________,而非控水。
15、烧烫伤后应立即用________冲洗伤处,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
【课中研学】
问题1:为什么心肺复苏强调“黄金4分钟”?
问题2:胸外按压时为什么要保证足够的深度和频率?
问题1:请按顺序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问题2:人工呼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问题1: 如何区分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问题2:不同出血类型应分别采用哪些止血方法?
问题1:异物堵塞气道时应如何施救?
问题2:烧烫伤后为什么不能涂抹牙膏或酱油?
【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两大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并总结急救的核心精神:知识是基础,勇气是关键,爱心是根本。鼓励学生成为校园和家庭的“急救小卫士”。
学生活动:参与总结,填写“自我评价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并将课程主题从技能学习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练习】
1、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
A. 15:2
B. 30:2
C. 15:1
D. 30:1
2、下列哪种出血情况最危险?( )
A. 毛细血管出血
B. 静脉出血
C. 动脉出血
D. 皮下出血
3、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应( )
A. 测量血压
B. 清理口腔异物
C. 检查瞳孔
D. 摇晃患者
4、被毒蛇咬伤后,错误的做法是( )
A. 奔跑求救
B. 保持冷静
C. 包扎伤口近心端
D. 尽快送医
5、烧烫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涂抹牙膏
B. 用冷水冲洗
C. 用冰块直接敷
D. 挑破水泡
【分层作业】
1、心肺复苏的第一步是( )
A. 胸外按压
B. 人工呼吸
C. 评估环境安全
D. 呼叫患者
2、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 )
A. 毛细血管出血
B. 静脉出血
C. 动脉出血
D. 所有出血类型
3、骨折急救时,首先应( )
A. 固定伤处
B. 热敷
C. 按摩
D. 立即活动
4、综合题:请简述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深度和频率。
5、关于人工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吹气时间越长越好
B. 吹气时不必捏住患者鼻子
C. 见胸廓抬起即可停止吹气
D. 每分钟吹气20次以上
6、使用止血带时,应记录的内容不包括( )
A. 使用时间
B. 患者姓名
C. 放松时间
D. 包扎部位
7、对于溺水者,救上岸后首先应( )
A. 控水
B. 检查意识与呼吸
C. 保暖
D. 按摩四肢
8、综合题:某同学在操场摔倒,右臂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缓慢流出。请判断出血类型,并说明急救步骤。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安全
2、肩膀
3、急救系统,120
4、人工呼吸
5、胸骨下段,5,100-120
6、口腔
7、30:2
8、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9、加压包扎,指压
10、时间,40-60
11、止血
12、保持冷静
13、催吐
14、人工呼吸
15、冷水
【课中研学】
探究点一答案
问题1: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问题2:足够的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和频率(100-120次/分钟)才能有效维持血液循环,保证重要器官的供氧。
探究点二答案
问题1:①评估环境安全;②判断意识与呼吸;③呼救并取AED;④胸外按压30次;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2次;⑥重复按压与人工呼吸,直至患者恢复或专业人员到达。
问题2:捏住患者鼻子,包紧其口唇吹气,见胸廓抬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
探究点三答案
问题1: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渗出,色暗红,量少;静脉出血:血流较慢,色暗红;动脉出血:血液喷射,色鲜红,量大。
问题2:毛细血管出血:创可贴或加压包扎;静脉出血: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动脉出血: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
探究点四答案
问题1: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于患者身后,双手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抵住上腹部,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
问题2:牙膏、酱油等物品可能引起感染,并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正确的做法是用冷水冲洗或浸泡。
【课堂练习】
1、B ;2、C ;3、B ;4、A; 5、B
【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答案
1、C ;2、C ;3、A;4、位置:胸骨下段;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能力提升答案
5、C ;6、B ;7、B ;
8、出血类型:静脉出血。急救步骤:①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覆盖伤口;②加压包扎;③抬高伤肢;④若出血不止,尽快送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