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1.(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2x=3y,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
C.(x+y):x=7:2 D.(x-y):x=3:2
【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2x=3y,
∴,故A错误,B正确;
∵2x=3y
∴,
∴,故C错误,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对四个式子逐一分析,再作出判断即可.
3.(2025九上·成都月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其中,,,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计算b2-4ac的值,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①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可判断求解.
4.(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ABC中,DE∥BC,AD=2,BD=3,AC=10,则AE的长为(  )
A.3 B.6 C.5 D.4
【答案】D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DE//BC,

∵AD=2,BD=3,AC=10,

∴AE=4.
故选:D.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由DE//BC得到,然后根据比例的性质可求出AE.
5.(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根是x1,x2,则x1 x2的值是(  )
A.3 B.-3 C.-4 D.4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根是x1,x2,
∴x1·x2=3
故选:A.
【分析】先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根之积.
6.(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菱形和矩形邻边都相等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可能是筝形,不一定是菱形,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B正确,符合题意;
矩形邻边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对四个命题逐一分析,再作判断即可.
7.(2025九上·成都月考)某厂1月印科技书籍40万册,第一季度共印140万册,问2月、3月平均每月增长率是多少?设平均增长率为x,则列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x)2=140 B.40(1+x)2=140
C.40+40(1+x)+40(1+x)2=140 D.40+40(1+x)=140
【答案】C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1月印科技书籍40万册,且2月、3月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
∴2月印科技书籍40(1+x)万册,3月印科技书40(1+x)2万册.
根据题意得:40+40(1+x)+40(1+x)2=140,
故选:C.
【分析】由1月份的印刷量及2月、3月平均每月增长率,可得出2月印科技书籍40(1+x)万册,3月印科技书籍40(1+x)2万册,结合第一季度共印140万册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8.(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ABC中,AB=8,D,E分别是边AC和AB上的点,且∠AED=∠C,若AD AC=26,则AE的长为(  )
A. B.3 C. D.4
【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AED=∠C,∠EAD=∠CAB,
∴△ADE∽△ABC

∴AD·AC=AE·AB,
∵AD·AC=26,AB=8,
∴26=8AE,

故答案为:C.
【分析】通过已知条件可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来求解AE的长度.
9.(2025九上·成都月考)分解因式: =   .
【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根据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查(是否分解彻底),可知先提公因式,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即 .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查(是否分解彻底),可知先提公因式,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 8有公因式2可提取,然后将(-4)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10.(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已知一组平行线a∥b∥c,被直线m、n所截,交点分别为A、B、C和D、E、F,且AB=3,BC=4,EF=8,则DE=     .
【答案】6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a//b//c,


∴DE =6.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1.(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关于x的方程(a-1)x2+4x-3=0的一个根是1,则a的值是   .
【答案】0
【知识点】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参数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是1,
∴(a-1)×12+4×1-3=0,
解得:a=0,
故答案为:0.
【分析】将已知的根代入方程,解关于a的方程.
12.(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实数x、y、z满足,则k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x+y+z≠0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已知,由等比性质可得:,整理,得,根据x+y+z≠0,即可得出答案.
13.(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C=16,BD=12,则菱形的高DH=   .
【答案】9.6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等积变换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DH⊥AB
∴OA=OC=8,OB=OD=6,AC⊥BD,
∴在Rt△AOB中,,

∴,
∴DH=9.6,
故答案为:9.6.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然后在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再利用菱形面积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求出菱形的高.
14.(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Rt△ABC中,∠ABC=90°,AB=2BC,利用圆规在CA上截取CD=CB,在AB上截取AE=AD,若AB=4,则BE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ABC=90°,AB=2BC,AB=4,
∴BC=2,
∵利用圆规在CA上截取CD=CB,
∴CD=CB=2,
∴.
∵在AB上截取AE=AD,
∴,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可得BC=2,由勾股定理可得,结合题意可得CD=CB=2,从而可得,即可得解.
15.(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根,则m2+3n=   .
【答案】8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实数根,
∴m+n=3,m2-3m+1=0.
即m2=3m-1,
∴m2+3n=3m-1+3n=3(m+n)-1=3×3-1=8
故答案为:8.
【分析】先由方程的解的概念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n=-3,m2=3m-1,将其代入原式计算可得.
16.(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OA=8,AB=6,连接AC,D为AC的中点,点P在y轴上,若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点P的坐标为   .
【答案】(0,3)或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OABC为矩形,OA=8,AB=6
∴BC=OA=8,OC=AB=6,∠B=90°
∴.
∵D为AC的中点,
∴,
当∠CDP=90°时,如图,
此时△CDP∽△ABC,


解得

∴点P;
当∠CPD=90°时,如图,
此时△CDP∽△ABC,


解得CP=3,
∴OP=OC-CP=3,
∴点P(0,3);
当∠PCD=90°时,点P不可能在y轴上,如图,
∴这种情况不符合,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3)或,
故答案为:(0,3)或.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再根据直角的不同分情况讨论,分别求得点P的坐标即可.
17.(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线段AD,DC上的动点,且AE=CF,连接B,F,过E点作EH⊥BF于点H,连接C,H,则CH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连接AH和AC,如图所示,
∵CH≤AC-AH
∴当A、H、C三点共线时,CH最小,如图所示,在BC上取BG=CF,连接AG交BF于点N,延长EH交BC于点M,
在△ABG和△BCF中,
∴△ABG≌△BCF(SAS)
∴∠BAG=∠CBF.
∵∠ABF+∠CBF=∠ABC=90°
∴∠ABF+∠BAG=90°
∴∠ANB=90°,即AG⊥BF
∵EH⊥BF
∴EM//AG
∵AD//BC
∴四边形AGME是平行四边形
∴GM=AE
∵AE=CF
∴BG=GM
∵GN//HM
∴BN=HN
∴AG垂直平分BH
∴AH=AB=1
在Rt△ABC中,,
∴,
∴CH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H和AC,当A、H、C三点共线时,CH最小,在BC上取BG=CF,连接AG交BF于点N,延长EH交BC于点M,证明△ABG≌△BCF,四边形AGME是平行四边形,进而证明AG垂直平分BH,可得AH=AB=1,再利用线段的关系求解即可.
18.(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M(x1,y1),点N(x2,y2)满足x1 x2=y1 y2,则称点N是点M的等积点.已知点M(2,6).
⑴点N是点M的等积点,以O,M,N,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点A在x轴上,则A的坐标为   ;
⑵有一边长为2且各边与坐标轴平行的正方形,P(6,m)为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点Q是该正方形边上任意一点,已知点B的坐标是,对于线段BQ上的每一点C,在线段BM上都存在一个点D,使得C为D的等积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16,0)或(16,0);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设N点坐标为(a,b),M(2,6)
∵点N是点M的等积点

∴N点在直线上
①当A点在x轴正半轴上,如图1所示,MN//OA
∵M(2,6)
在中令y=6,,解得x=18
∴N(18,6)
∴MN=18-2=16,
∴OA=MN=16
∴A(16,0)
②当A点在x轴负半轴上,如图2所示,
∵此时MN//OA
∴OA=MN=16
∴A(-16,0)
③当A点在x轴负半轴上,如图3所示,
此时对角线AO、MN互相平分且交点S在x轴上,
又∵M(2,6),
∴点N的纵坐标是-6,
在中令y=-6,,解得x =-18,
∴N(-18,-6)
∴点A的横坐标是-18+2-0=-16,
∴A(-16,0),
故答案为:(-16,0)或(16,0).
(2)点D在线段BM上,,M(2,6),
如图所示,正方形EFGH边长为2,
∴BM⊥x轴,
可设D(2,d),, C(xc,yc)
∵C为D的等积点


∴,
∴C点是介于和y=3x之间的某一条直线(包含边界)与线段BQ的交点
∴如图所示,当E点在直线y=3x时为上界,当G点在直线时为下界;
∵P(6,m),正方形EFGH边长为2,
∴达到上界时E点横坐标为5,达到下界时G点横坐标为7,
在y=3x中,令x=5,y=15;
在中,令x=7,
∴达到上界时B(5,15),达到下界时
∴达到上界时P(6,14),达到下界时
∴,
故答案为: .
【分析】(1)由等积点的定义可得N点横坐标和纵坐标满足解析式,得出N点在直线上,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2)设D(2,d),,C(xc,yc),由等积点的定义可得C点横坐标和纵坐标满足解析式,,得出C点是介于和y=3x之间的某一条直线(包含边界)与线段BQ的交点,即可找到P点运动的上界和下界,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m的范围.
19.(2025九上·成都月考)解下列方程:
(1)2(x-1)2=18;
(2)2x2-x-1=0;
(3).
【答案】(1)解:(x-1)2=9
x-1=±3
∴x1=4,x2=-2
(2)解:2x2-x-1=0
(x-1)(2x+1)=0
x-1=0,2x+1=0

(3)解:去分母得3(x-2)+x-1=1,
解得x=2
检验:当x=2时,x-2=0,则x=2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无解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开方,即可求出x的值;
(2)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先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然后进行检验得到方程的解.
20.(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O是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2).
(1)把△OAB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DE,请在坐标系中作出△ODE;
(2)在y轴的左侧以O为位似中心作△OAB的位似图形△OA1B1,使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1;
(3)直接写出△OA1B1的面积.
【答案】(1)解:如图所示:△ODE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OA1B1即为所求;
(3)12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作图﹣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作图﹣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3)△OA1B1的面积,
故答案为:12.
【分析】(1)直接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OA1B1的面积.
21.(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3x+a=0.
(1)若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2)如果这个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且,求a的值.
【答案】(1)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3x+a=0有两个实数根
∴Δ>0,即32-4×2a≥0
整理得:9-8a>0
解得:
(2)解:∵方程2x2+3x+a=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
∴,
∵,
∴(x1+x2)2-2x1x2=5x1x2,
∴(x1+x2)2=7x1x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求出a的范围即可;
(2)用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表示已知等式,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将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
22.(2025九上·成都月考)小明决定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测量出旗杆CD的高度.如图,已知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E,D也在同一条直线上,BE⊥AC,DC⊥AC,垂足分别是点B和点C,小明眼睛到地面高BE=1.5米,且AB=3米,CB的长度为9米.
(1)求旗杆CD的高度;
(2)小明在测量时发现通过地面BC直线上F处的一个小水坑刚好看到旗杆顶端D,求小水坑F到小明的距离BF的长.
【答案】(1)解:∵BE⊥AC,DC⊥AC,
∴EB//CD
∴△ABE∽△ACD
∴,即,
解得CD=6.
答:旗杆CD的高度为6米.
(2)解:由题意得∠EFB=∠DFC
∵BE⊥AC, DC⊥AC,
∴∠EBF=∠DCF
∴△EBF∽△DCF,
∴,即
解得
答:小水坑F到小明的距离BF的长为米.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1)证明△ABE∽△A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证明△EBF∽△DC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3.(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在矩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作CF⊥BE于点F.
(1)如图(1),求证:△ABE∽△FCB;
(2)如图(1),若BC=4,求BF BE的值;
(3)如图(2),连结BD交CF于G,若,求的值.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90°,
∴∠AEB=∠EBC,
∵CF⊥BE于点F,
∴∠BFC=90°,
∴∠A=∠BFC,
∴△ABE∽△FCB;
(2)解:在矩形ABCD中,AD=BC=4
∵E为AD的中点,
∴,
由(1)得△ABE∽△FCB,

∴BF·BE=BC·AE=4×2=8.
(3)解:过点G作GH⊥BC于点H,如图所示,
∴∠GHB=∠DCB=90°
又∵∠GBH=∠DBC,
∴△BGH∽△BDC

∴,,
由(1)得△ABE∽△FCB,
∴∠ABE=∠BCF,
∵∠A=∠GHC=90°
∴△ABE∽△HCG

∴AB·GH=AE·CH
在矩形ABCD中,AB=CD,,
∴,即,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证明∠AEB=∠EBC,∠A=∠BFC即可;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即可;
(3)过点G作GH⊥BC于点H,证明△BGH∽△BDC和△ABE∽△HCG,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即可.
24.(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国庆黄金周中,熊猫基地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附近商店的文创产品也深受小朋友喜爱.某商店分两次购入熊猫文创产品.第一次用2400元购进A款产品,1440元购进B款产品,B款产品购进单价比A款产品购进单价高20%,B款产品的购进数量比A款产品的购进数量少40个.
(1)该商店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多少元?
(2)第一批A款产品销售不错,售完后,该商店准备再购进一批A款产品(两次购进单价不变),为回馈顾客,决定降价销售,A款产品原售价40元,日销售量为20件,经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多售出2件A产品,当A款产品降价多少元时,每天可获利192元.
【答案】(1)解:设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x元,则B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1+20%)x元,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解得x=30,
∴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30元.
(2)解:设A款产品降价y元,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40-y-30)(20+2y)=192
解得y1=2,y2=-2(舍去)
∴A款产品降价2元时,每天可获利192元.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设商店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x元,则商店B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1+20%)x元,根据购进数量的关系建立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2)设A款产品降价m元,则每日多售出2m件,根据每天利润为192元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
25.(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Rt△ABC中,∠ABC=90°,AB=8,BC=6,点E为AC中点,点F在BC上,CE=CF,作直线EF.
(1)如图1,过点F作FM∥AB交AC于点M,作FN⊥AC于点N,求MN的长;
(2)如图2,过点E作ED⊥AB于点D,将△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α,得到△AD'E',当点E'落在直线EF上时,连接BD',求BD'的长;
(3)将(2)中的△ADE旋转角度α范围:90°<α<270°,在此过程中,直线BD',CE'交于点T,当△BCT是以BT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出的值.
【答案】(1)解:∵在Rt△ABC中,AB=8,BC=6,

∵E为AC中点,

∴CF=CE=5
∵FM//AB,∠ABC=90°
∴∠ABC=∠MFC=90°
∵∠C=∠C
∴△CFM∽△CBA

∵BC=6


在Rt△MCF中,
∴∠MNF=∠CFM=90°,∠FMN=∠CMF
∴△FMN∽△CMF

∴FM2=MN·CM


(2)解:连接CE',过点C作CH⊥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H,
由旋转可得:AE=AE'=CE=CF=5
∴∠1=∠2=∠3=∠AE'F
∴AE'//BC
∴∠BAE'=∠ABC=90°
∵CH⊥AE'
∴∠AHC=∠BAE'=∠ABC=90°
∴四边形ABCH是矩形
∴AH=BC=6,CH=AB=8
∴E'H=1
在Rt△CE'H中,
∵ED⊥AB
∴∠ADE=∠ABC=90°
∵∠BAC=∠DAE
∴△ADE∽△ABC
∴△AD'E'∽△ABC

∵∠4=∠5
∴∠4+∠6=∠5+∠6
即∠BAD'=∠CAE'
∴△ABD'∽△ACE'



(3)解:过点C作CH⊥BD'交BD'于点K,
①当BT=CT时,
由(2)知,△ABD'∽△ACE'
∴∠ABD'=∠ACE'
∴∠BAC=∠BTC
∴∠CHT=∠ABC=90°
∴△CHT∽△CBA
∴CH:TH:TC=BC:AB:AC=3:4:5
设CH=3a,TH=4a,TC=5a,则BH=a.
在Rt△CBH中,
∴BH2+CH2=BC2
∴a2+(3a)2=62


∵∠E'T'D'=∠BEC,∠E'AD'=∠BAC=∠BEC
∴∠E'T'D'=∠E'AD'
∴A,T,D'、E共圆得
∴∠ATE'=90°
∵AC=10,,
∴,
∵AE'=AE=5


②当BT=BC时,
∵∠BTC=∠BAC
由①知CH=3a,TH=4a,TC=5a,则BH=6-4a,
∴BH2+CH2=BC2
∴(6-4a)2+(3a)2=62


由①知A,T,E,D共圆,
∴∠ATE'=90°,

∵AE'=5


综上可知,的值为或.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10,证明△CFM∽△CBA求出,在Rt△MCF中,求出,再证明△FMN∽△CMF可求解;
(2)连接CE',过点C作CH⊥AE'交AE'的廷长线于点H,由旋转可得AE=AE'=CE=CF=5,证明四边形ABCH是矩形得AH=BC=6,CH=AB=8,在Rt△CEH中求出,证明△AD'E'∽△ABC得,然后证明△ABD'∽△ACE'即可求解;
(3)分①当BT=CT时,②当BT=BC时,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26.(2025九上·成都月考)数学研究中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从猜想到验证的数学推理,常常让我们其乐无穷.请完善下列问题的探究过程.
已知直线l1:y=kx+b(k<0,b>0)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交直线l2:y=x于点P.
(1)【特例探究】若k=-2,b=4时,=   ;=   ;
(2)【猜想验证】猜想OA,OB,O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验证你的猜想;
(3)【类比推广】若直线l2:y=x沿y轴正半轴方向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l3,直线l3分别交x轴,y轴于点C,D,与直线l1交于点P,当时,直线l1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说明理由.
【答案】(1);
(2)解:,
理由如下:
直线l1:y=kx+b(k<0,b>0),
当x=0时,y=b,
当y=0时,kx+b=0,解得:
∵k<0,b>0,
∴,
∵直线l1:y=kx+b(k<0,b>0)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
∴,B(0,b),

∴,OB=b,
,解得
∵直线l1:y=kx+b(k<0,b>0)交直线l2:y=x于点P,





(3)解:∵直线l2:y=x沿y轴正半轴方向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l3,
∴设l3:y=x+m,
∴C(-m,0),,

由题意:,解得



∴,

l1:
∴过定点,定点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1)∵k=-2,b=4
∴直线l1:y=-2x+4
当x=0时,y=4,
当y=0时,0=-2x+4,
解得:x=2,
∵直线l:y=kx+b(k<0,b>0)分别交轴,y轴于点A,B,
∴A(2,0),B(0,4),
∴OA=2,OB=4.

解得
∵交直线l2:y=x于点P,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题意,先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求出OA,OB,再求,然后求出P点的坐标再求出OP,再求合即可;
(2)先分别表示出A,B两点的坐标,求出OA,OB,再求,然后求出P点的坐标再求出OP,再求即可;
(3)先设l3:y=x+m,再表示出C,A两点的坐标,然后表示出P的坐标,根据,得到关系式,再求解得到l1:,从而可求出定点坐标.
1 / 1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1.(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2x=3y,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
C.(x+y):x=7:2 D.(x-y):x=3:2
3.(2025九上·成都月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ABC中,DE∥BC,AD=2,BD=3,AC=10,则AE的长为(  )
A.3 B.6 C.5 D.4
5.(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根是x1,x2,则x1 x2的值是(  )
A.3 B.-3 C.-4 D.4
6.(2025九上·成都月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菱形和矩形邻边都相等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7.(2025九上·成都月考)某厂1月印科技书籍40万册,第一季度共印140万册,问2月、3月平均每月增长率是多少?设平均增长率为x,则列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x)2=140 B.40(1+x)2=140
C.40+40(1+x)+40(1+x)2=140 D.40+40(1+x)=140
8.(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ABC中,AB=8,D,E分别是边AC和AB上的点,且∠AED=∠C,若AD AC=26,则AE的长为(  )
A. B.3 C. D.4
9.(2025九上·成都月考)分解因式: =   .
10.(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已知一组平行线a∥b∥c,被直线m、n所截,交点分别为A、B、C和D、E、F,且AB=3,BC=4,EF=8,则DE=     .
11.(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关于x的方程(a-1)x2+4x-3=0的一个根是1,则a的值是   .
12.(2025九上·成都月考)若实数x、y、z满足,则k的值为   .
13.(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AC=16,BD=12,则菱形的高DH=   .
14.(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Rt△ABC中,∠ABC=90°,AB=2BC,利用圆规在CA上截取CD=CB,在AB上截取AE=AD,若AB=4,则BE的长为   .
15.(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根,则m2+3n=   .
16.(2025九上·成都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OA=8,AB=6,连接AC,D为AC的中点,点P在y轴上,若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点P的坐标为   .
17.(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线段AD,DC上的动点,且AE=CF,连接B,F,过E点作EH⊥BF于点H,连接C,H,则CH的最小值为   .
18.(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M(x1,y1),点N(x2,y2)满足x1 x2=y1 y2,则称点N是点M的等积点.已知点M(2,6).
⑴点N是点M的等积点,以O,M,N,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点A在x轴上,则A的坐标为   ;
⑵有一边长为2且各边与坐标轴平行的正方形,P(6,m)为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点Q是该正方形边上任意一点,已知点B的坐标是,对于线段BQ上的每一点C,在线段BM上都存在一个点D,使得C为D的等积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   .
19.(2025九上·成都月考)解下列方程:
(1)2(x-1)2=18;
(2)2x2-x-1=0;
(3).
20.(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O是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2).
(1)把△OAB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DE,请在坐标系中作出△ODE;
(2)在y轴的左侧以O为位似中心作△OAB的位似图形△OA1B1,使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1;
(3)直接写出△OA1B1的面积.
21.(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3x+a=0.
(1)若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2)如果这个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且,求a的值.
22.(2025九上·成都月考)小明决定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测量出旗杆CD的高度.如图,已知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E,D也在同一条直线上,BE⊥AC,DC⊥AC,垂足分别是点B和点C,小明眼睛到地面高BE=1.5米,且AB=3米,CB的长度为9米.
(1)求旗杆CD的高度;
(2)小明在测量时发现通过地面BC直线上F处的一个小水坑刚好看到旗杆顶端D,求小水坑F到小明的距离BF的长.
23.(2025九上·成都月考)已知:在矩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作CF⊥BE于点F.
(1)如图(1),求证:△ABE∽△FCB;
(2)如图(1),若BC=4,求BF BE的值;
(3)如图(2),连结BD交CF于G,若,求的值.
24.(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国庆黄金周中,熊猫基地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附近商店的文创产品也深受小朋友喜爱.某商店分两次购入熊猫文创产品.第一次用2400元购进A款产品,1440元购进B款产品,B款产品购进单价比A款产品购进单价高20%,B款产品的购进数量比A款产品的购进数量少40个.
(1)该商店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多少元?
(2)第一批A款产品销售不错,售完后,该商店准备再购进一批A款产品(两次购进单价不变),为回馈顾客,决定降价销售,A款产品原售价40元,日销售量为20件,经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多售出2件A产品,当A款产品降价多少元时,每天可获利192元.
25.(2025九上·成都月考)在Rt△ABC中,∠ABC=90°,AB=8,BC=6,点E为AC中点,点F在BC上,CE=CF,作直线EF.
(1)如图1,过点F作FM∥AB交AC于点M,作FN⊥AC于点N,求MN的长;
(2)如图2,过点E作ED⊥AB于点D,将△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α,得到△AD'E',当点E'落在直线EF上时,连接BD',求BD'的长;
(3)将(2)中的△ADE旋转角度α范围:90°<α<270°,在此过程中,直线BD',CE'交于点T,当△BCT是以BT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出的值.
26.(2025九上·成都月考)数学研究中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从猜想到验证的数学推理,常常让我们其乐无穷.请完善下列问题的探究过程.
已知直线l1:y=kx+b(k<0,b>0)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交直线l2:y=x于点P.
(1)【特例探究】若k=-2,b=4时,=   ;=   ;
(2)【猜想验证】猜想OA,OB,O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验证你的猜想;
(3)【类比推广】若直线l2:y=x沿y轴正半轴方向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l3,直线l3分别交x轴,y轴于点C,D,与直线l1交于点P,当时,直线l1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2x=3y,
∴,故A错误,B正确;
∵2x=3y
∴,
∴,故C错误,
,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对四个式子逐一分析,再作出判断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其中,,,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计算b2-4ac的值,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①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可判断求解.
4.【答案】D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DE//BC,

∵AD=2,BD=3,AC=10,

∴AE=4.
故选:D.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由DE//BC得到,然后根据比例的性质可求出AE.
5.【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根是x1,x2,
∴x1·x2=3
故选:A.
【分析】先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根之积.
6.【答案】B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可能是筝形,不一定是菱形,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B正确,符合题意;
矩形邻边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对四个命题逐一分析,再作判断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1月印科技书籍40万册,且2月、3月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
∴2月印科技书籍40(1+x)万册,3月印科技书40(1+x)2万册.
根据题意得:40+40(1+x)+40(1+x)2=140,
故选:C.
【分析】由1月份的印刷量及2月、3月平均每月增长率,可得出2月印科技书籍40(1+x)万册,3月印科技书籍40(1+x)2万册,结合第一季度共印140万册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8.【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AED=∠C,∠EAD=∠CAB,
∴△ADE∽△ABC

∴AD·AC=AE·AB,
∵AD·AC=26,AB=8,
∴26=8AE,

故答案为:C.
【分析】通过已知条件可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来求解AE的长度.
9.【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公式法
【解析】【解答】根据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查(是否分解彻底),可知先提公因式,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即 .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查(是否分解彻底),可知先提公因式,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 8有公因式2可提取,然后将(-4)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10.【答案】6
【知识点】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a//b//c,


∴DE =6.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1.【答案】0
【知识点】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参数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是1,
∴(a-1)×12+4×1-3=0,
解得:a=0,
故答案为:0.
【分析】将已知的根代入方程,解关于a的方程.
12.【答案】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x+y+z≠0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已知,由等比性质可得:,整理,得,根据x+y+z≠0,即可得出答案.
13.【答案】9.6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等积变换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DH⊥AB
∴OA=OC=8,OB=OD=6,AC⊥BD,
∴在Rt△AOB中,,

∴,
∴DH=9.6,
故答案为:9.6.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然后在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再利用菱形面积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求出菱形的高.
14.【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ABC=90°,AB=2BC,AB=4,
∴BC=2,
∵利用圆规在CA上截取CD=CB,
∴CD=CB=2,
∴.
∵在AB上截取AE=AD,
∴,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可得BC=2,由勾股定理可得,结合题意可得CD=CB=2,从而可得,即可得解.
15.【答案】8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实数根,
∴m+n=3,m2-3m+1=0.
即m2=3m-1,
∴m2+3n=3m-1+3n=3(m+n)-1=3×3-1=8
故答案为:8.
【分析】先由方程的解的概念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n=-3,m2=3m-1,将其代入原式计算可得.
16.【答案】(0,3)或
【知识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OABC为矩形,OA=8,AB=6
∴BC=OA=8,OC=AB=6,∠B=90°
∴.
∵D为AC的中点,
∴,
当∠CDP=90°时,如图,
此时△CDP∽△ABC,


解得

∴点P;
当∠CPD=90°时,如图,
此时△CDP∽△ABC,


解得CP=3,
∴OP=OC-CP=3,
∴点P(0,3);
当∠PCD=90°时,点P不可能在y轴上,如图,
∴这种情况不符合,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3)或,
故答案为:(0,3)或.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再根据直角的不同分情况讨论,分别求得点P的坐标即可.
17.【答案】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连接AH和AC,如图所示,
∵CH≤AC-AH
∴当A、H、C三点共线时,CH最小,如图所示,在BC上取BG=CF,连接AG交BF于点N,延长EH交BC于点M,
在△ABG和△BCF中,
∴△ABG≌△BCF(SAS)
∴∠BAG=∠CBF.
∵∠ABF+∠CBF=∠ABC=90°
∴∠ABF+∠BAG=90°
∴∠ANB=90°,即AG⊥BF
∵EH⊥BF
∴EM//AG
∵AD//BC
∴四边形AGME是平行四边形
∴GM=AE
∵AE=CF
∴BG=GM
∵GN//HM
∴BN=HN
∴AG垂直平分BH
∴AH=AB=1
在Rt△ABC中,,
∴,
∴CH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AH和AC,当A、H、C三点共线时,CH最小,在BC上取BG=CF,连接AG交BF于点N,延长EH交BC于点M,证明△ABG≌△BCF,四边形AGME是平行四边形,进而证明AG垂直平分BH,可得AH=AB=1,再利用线段的关系求解即可.
18.【答案】(-16,0)或(16,0);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设N点坐标为(a,b),M(2,6)
∵点N是点M的等积点

∴N点在直线上
①当A点在x轴正半轴上,如图1所示,MN//OA
∵M(2,6)
在中令y=6,,解得x=18
∴N(18,6)
∴MN=18-2=16,
∴OA=MN=16
∴A(16,0)
②当A点在x轴负半轴上,如图2所示,
∵此时MN//OA
∴OA=MN=16
∴A(-16,0)
③当A点在x轴负半轴上,如图3所示,
此时对角线AO、MN互相平分且交点S在x轴上,
又∵M(2,6),
∴点N的纵坐标是-6,
在中令y=-6,,解得x =-18,
∴N(-18,-6)
∴点A的横坐标是-18+2-0=-16,
∴A(-16,0),
故答案为:(-16,0)或(16,0).
(2)点D在线段BM上,,M(2,6),
如图所示,正方形EFGH边长为2,
∴BM⊥x轴,
可设D(2,d),, C(xc,yc)
∵C为D的等积点


∴,
∴C点是介于和y=3x之间的某一条直线(包含边界)与线段BQ的交点
∴如图所示,当E点在直线y=3x时为上界,当G点在直线时为下界;
∵P(6,m),正方形EFGH边长为2,
∴达到上界时E点横坐标为5,达到下界时G点横坐标为7,
在y=3x中,令x=5,y=15;
在中,令x=7,
∴达到上界时B(5,15),达到下界时
∴达到上界时P(6,14),达到下界时
∴,
故答案为: .
【分析】(1)由等积点的定义可得N点横坐标和纵坐标满足解析式,得出N点在直线上,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2)设D(2,d),,C(xc,yc),由等积点的定义可得C点横坐标和纵坐标满足解析式,,得出C点是介于和y=3x之间的某一条直线(包含边界)与线段BQ的交点,即可找到P点运动的上界和下界,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m的范围.
19.【答案】(1)解:(x-1)2=9
x-1=±3
∴x1=4,x2=-2
(2)解:2x2-x-1=0
(x-1)(2x+1)=0
x-1=0,2x+1=0

(3)解:去分母得3(x-2)+x-1=1,
解得x=2
检验:当x=2时,x-2=0,则x=2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无解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开方,即可求出x的值;
(2)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先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然后进行检验得到方程的解.
20.【答案】(1)解:如图所示:△ODE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OA1B1即为所求;
(3)12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作图﹣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作图﹣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位似
【解析】【解答】解:(3)△OA1B1的面积,
故答案为:12.
【分析】(1)直接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OA1B1的面积.
21.【答案】(1)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3x+a=0有两个实数根
∴Δ>0,即32-4×2a≥0
整理得:9-8a>0
解得:
(2)解:∵方程2x2+3x+a=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
∴,
∵,
∴(x1+x2)2-2x1x2=5x1x2,
∴(x1+x2)2=7x1x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求出a的范围即可;
(2)用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表示已知等式,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将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
22.【答案】(1)解:∵BE⊥AC,DC⊥AC,
∴EB//CD
∴△ABE∽△ACD
∴,即,
解得CD=6.
答:旗杆CD的高度为6米.
(2)解:由题意得∠EFB=∠DFC
∵BE⊥AC, DC⊥AC,
∴∠EBF=∠DCF
∴△EBF∽△DCF,
∴,即
解得
答:小水坑F到小明的距离BF的长为米.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1)证明△ABE∽△A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证明△EBF∽△DC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3.【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90°,
∴∠AEB=∠EBC,
∵CF⊥BE于点F,
∴∠BFC=90°,
∴∠A=∠BFC,
∴△ABE∽△FCB;
(2)解:在矩形ABCD中,AD=BC=4
∵E为AD的中点,
∴,
由(1)得△ABE∽△FCB,

∴BF·BE=BC·AE=4×2=8.
(3)解:过点G作GH⊥BC于点H,如图所示,
∴∠GHB=∠DCB=90°
又∵∠GBH=∠DBC,
∴△BGH∽△BDC

∴,,
由(1)得△ABE∽△FCB,
∴∠ABE=∠BCF,
∵∠A=∠GHC=90°
∴△ABE∽△HCG

∴AB·GH=AE·CH
在矩形ABCD中,AB=CD,,
∴,即,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证明∠AEB=∠EBC,∠A=∠BFC即可;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即可;
(3)过点G作GH⊥BC于点H,证明△BGH∽△BDC和△ABE∽△HCG,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即可.
24.【答案】(1)解:设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x元,则B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1+20%)x元,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解得x=30,
∴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30元.
(2)解:设A款产品降价y元,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40-y-30)(20+2y)=192
解得y1=2,y2=-2(舍去)
∴A款产品降价2元时,每天可获利192元.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设商店A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x元,则商店B款产品的购进单价为(1+20%)x元,根据购进数量的关系建立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2)设A款产品降价m元,则每日多售出2m件,根据每天利润为192元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
25.【答案】(1)解:∵在Rt△ABC中,AB=8,BC=6,

∵E为AC中点,

∴CF=CE=5
∵FM//AB,∠ABC=90°
∴∠ABC=∠MFC=90°
∵∠C=∠C
∴△CFM∽△CBA

∵BC=6


在Rt△MCF中,
∴∠MNF=∠CFM=90°,∠FMN=∠CMF
∴△FMN∽△CMF

∴FM2=MN·CM


(2)解:连接CE',过点C作CH⊥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H,
由旋转可得:AE=AE'=CE=CF=5
∴∠1=∠2=∠3=∠AE'F
∴AE'//BC
∴∠BAE'=∠ABC=90°
∵CH⊥AE'
∴∠AHC=∠BAE'=∠ABC=90°
∴四边形ABCH是矩形
∴AH=BC=6,CH=AB=8
∴E'H=1
在Rt△CE'H中,
∵ED⊥AB
∴∠ADE=∠ABC=90°
∵∠BAC=∠DAE
∴△ADE∽△ABC
∴△AD'E'∽△ABC

∵∠4=∠5
∴∠4+∠6=∠5+∠6
即∠BAD'=∠CAE'
∴△ABD'∽△ACE'



(3)解:过点C作CH⊥BD'交BD'于点K,
①当BT=CT时,
由(2)知,△ABD'∽△ACE'
∴∠ABD'=∠ACE'
∴∠BAC=∠BTC
∴∠CHT=∠ABC=90°
∴△CHT∽△CBA
∴CH:TH:TC=BC:AB:AC=3:4:5
设CH=3a,TH=4a,TC=5a,则BH=a.
在Rt△CBH中,
∴BH2+CH2=BC2
∴a2+(3a)2=62


∵∠E'T'D'=∠BEC,∠E'AD'=∠BAC=∠BEC
∴∠E'T'D'=∠E'AD'
∴A,T,D'、E共圆得
∴∠ATE'=90°
∵AC=10,,
∴,
∵AE'=AE=5


②当BT=BC时,
∵∠BTC=∠BAC
由①知CH=3a,TH=4a,TC=5a,则BH=6-4a,
∴BH2+CH2=BC2
∴(6-4a)2+(3a)2=62


由①知A,T,E,D共圆,
∴∠ATE'=90°,

∵AE'=5


综上可知,的值为或.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10,证明△CFM∽△CBA求出,在Rt△MCF中,求出,再证明△FMN∽△CMF可求解;
(2)连接CE',过点C作CH⊥AE'交AE'的廷长线于点H,由旋转可得AE=AE'=CE=CF=5,证明四边形ABCH是矩形得AH=BC=6,CH=AB=8,在Rt△CEH中求出,证明△AD'E'∽△ABC得,然后证明△ABD'∽△ACE'即可求解;
(3)分①当BT=CT时,②当BT=BC时,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26.【答案】(1);
(2)解:,
理由如下:
直线l1:y=kx+b(k<0,b>0),
当x=0时,y=b,
当y=0时,kx+b=0,解得:
∵k<0,b>0,
∴,
∵直线l1:y=kx+b(k<0,b>0)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
∴,B(0,b),

∴,OB=b,
,解得
∵直线l1:y=kx+b(k<0,b>0)交直线l2:y=x于点P,





(3)解:∵直线l2:y=x沿y轴正半轴方向平移m个单位得到直线l3,
∴设l3:y=x+m,
∴C(-m,0),,

由题意:,解得



∴,

l1:
∴过定点,定点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1)∵k=-2,b=4
∴直线l1:y=-2x+4
当x=0时,y=4,
当y=0时,0=-2x+4,
解得:x=2,
∵直线l:y=kx+b(k<0,b>0)分别交轴,y轴于点A,B,
∴A(2,0),B(0,4),
∴OA=2,OB=4.

解得
∵交直线l2:y=x于点P,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题意,先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求出OA,OB,再求,然后求出P点的坐标再求出OP,再求合即可;
(2)先分别表示出A,B两点的坐标,求出OA,OB,再求,然后求出P点的坐标再求出OP,再求即可;
(3)先设l3:y=x+m,再表示出C,A两点的坐标,然后表示出P的坐标,根据,得到关系式,再求解得到l1:,从而可求出定点坐标.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