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氯气的性质—2及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 氯气的性质—2及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2.2 氯气的性质—2
及氯离子的检验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宏观上辨识氯气与水、碱反应等实验现象及氯离子检验现象,从微观角度理解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变化、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本质。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识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的、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等变化规律,理解化学变化的条件、方向及限度,形成动态平衡的观念 。
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了解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及新型消毒剂的使用,树立科学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认识化学对保障饮用水安全等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
1. 氯气与水、碱的反应原理
2. 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原理
难点:
1. 氯气与水反应的可逆性及次氯酸强氧化性的理解
2.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分析及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学习重难点
新课导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打开自来水龙头,能闻到微微的刺激性气味,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其实呀,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氯气的性质有关。很多自来水厂会用氯气来杀菌消毒,那氯气是如何实现杀菌消毒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01 氯气与水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
在25 ℃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
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
Cl2 + H2O HCl+ HClO
氯气溶于水为什么能杀菌、消毒
实验探究—氯水的漂白性
[实验2-8]
(1)取干燥的和湿润的有色纸条(或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2)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氯水的漂白性
实验探究—氯水的漂白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2)
分析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干燥的Cl2无漂白作用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有色鲜花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Cl2本身并没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有色布条和有色鲜花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比氯气___),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还可以用作漂白剂
次氯酸是____于水的弱酸,比碳酸酸性 ,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次氯酸的性质
易溶

Cl2+H2O H++Cl-+HClO

弱酸性
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
2HClO===2HCl+O2↑
光照
思考与讨论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控制氯气的用量,使水中余氯的含量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们已开始使用一些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比氯气强),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还可以用作漂白剂。
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所以,国家规定了饮用水中余氯含量的标准;而且已
开始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二氧化氯(ClO2)、臭氧等。
新制氯水的成分
(1)反应原理
Cl2+H2O H+ + Cl- + HClO
HClO H+ + ClO-(微弱电离)
H2O H+ + OH-(微弱电离)
(2)新制氯水的成分——“三分四离”
三分子:Cl2(主)、H2O、HClO
四离子:H+、Cl-、ClO- 、OH-(极少)
新制氯水的性质
Cl2
H+
Cl-
HClO




氧化性
生成沉淀
酸性
不稳定性
漂白性
能够氧化Fe2+ 、Br-、I-等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在强光照射下,新制氯水中有气泡产生
使有色布条或品红溶液褪色
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加活泼金属、碳酸盐等产生气泡
02 氯气与碱反应
漂白剂的发展
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水作漂白剂,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在Cl2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人们制得了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钙[Ca(ClO)2]等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盐。
氯气与碱反应
(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漂白液、吸收尾气中的有毒气体Cl2
2NaOH+Cl2=NaClO+NaCl+H2O
(2)与冷的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
漂白粉、漂粉精的有效成分
漂白液、漂白粉
漂白 原理
失效 原理
漂白水
NaClO + CO2 + H2O =NaHCO3 + 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NaClO + CO2 + H2O =NaHCO3 + 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十O2↑
光照
2HClO===2HCl十O2↑
光照
漂白粉
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的用途
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
危险
2HCl + NaClO == NaCl + Cl2↑+H2O
主要成分HCl
主要成分NaClO
2H++Cl- + ClO- == Cl2↑+H2O
切不可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
03 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探究——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2-9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加入AgNO3溶液 加入稀硝酸 稀盐酸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
并产生气泡
Ag+ + Cl- = AgCl↓
Ag+ + Cl- = AgCl↓
2Ag+ + CO32- =Ag2CO3↓
Ag2CO3+2H+ =2Ag+ +CO2↑+H2O
思考讨论
1. 上述Cl-的检验实验中,加入硝酸银的目的是什么
白色Ag2CO3沉淀可溶于稀硝酸,加入稀硝酸酸化是为了排除SO32- 、CO32-离子的干扰。(SO32-与Ag+反应生成的Ag2SO3沉淀也可以溶于稀硝酸)
2. 实验中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
不能。稀盐酸中的Cl-与Ag+结合生成AgCl沉淀,影响原溶液中Cl-的检验。
氯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
某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含Cl-
适量稀硝酸酸化
AgNO3溶液
随堂练习
1. 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久置氯水中无HClO,液氯无酸性
B. 干燥氯气和久置氯水无漂白性,而液氯和新制氯水有漂白性
C. 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均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D. 久置的氯水中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
随堂练习
2. 将一定量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湿润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甲装置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NaOH溶液; ③纯碱溶液;
④饱和食盐水; ⑤FeCl2溶液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D
随堂练习
3. 漂白粉储存方便,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含氯消毒剂之一,下列有关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 漂白粉中含有次氯酸,故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和漂白
C. Ca(ClO)2中含有氯离子
D. 漂白粉与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似
D
随堂练习
4. 实验室可以将氯气通入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获得84消毒液,已知酸性:H2CO3>HClO>H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100 g次氯酸钠质量分数为12.6%的消毒液加水稀释为5%的溶液,需加水152 g
B.空气中喷洒84消毒液可以达到对环境消毒的目的,其消毒原理为2ClO-+CO2+H2O=2HClO+CO32-
C.用pH试纸无法测出84消毒液的pH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不能混用
B
随堂练习
5. 欲确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下列试剂或仪器通常不会被使用的是( )
A. AgNO3溶液 B. 稀硝酸
C. 胶头滴管 D. 球形冷凝管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