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离子键(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 离子键(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4.3.1 离子键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宏观上辨识氯化钠等离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如常见的食盐。
从微观层面理解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以及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的过程,明确离子键的形成本质。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识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是原子间电子转移引发的化学变化,理解原子结构改变导致物质性质变化的规律。
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分析离子键形成过程时,依据原子结构和电子转移规律进行推理。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
1.离子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2. 离子化合物的判断
3.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及掌握电子式的书写规则和表示方法。
难点:
1. 从微观角度深入理解离子键的形成机制
2. 熟练且准确地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包括原子、离子电
子式的正确书写以及电子转移和结合过程的准确表达。
学习重难点
新课导入
我们每天依赖的锂电池,内部其实藏着无数 “电荷战士”。它们能定向移动产生电流,全靠一种特殊的 “连接方式”。1812 年,化学家戴维在电解食盐时就发现:当电流通过熔融的食盐,会分解出钠和氯气 —— 这说明氯化钠并不是简单的分子堆积,而是由带电粒子通过某种力紧紧结合在一起。
这种让电荷 “手拉手” 又能在特定条件下 “松开跑” 的作用力,就是我们今天要破解的化学密码 —— 离子键。
01 离子键
旧知回顾
以上物质分别由哪些微观粒子构成?
氯化钠(NaCl)
水(H2O)
金刚石(C)
铁(Fe)
氯化钠(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水(H2O)由水分子构成。
金刚石(C)由碳原子构成。
铁(Fe)由铁原子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
+11
8
1
2
Cl
+17
8
7
2
+11
8
2
+17
8
8
2
Na+
Cl-
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得到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不稳定
不稳定
离子键的定义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指阴、阳离子,既可以是单核离子(Cl-、Ca2+等),也可以是多核离子(NH4+、SO42-等)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第IA族、第ⅡA族)
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M)
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原子(R)
(第ⅥA族、第ⅦA族)
M-ne-
R+me-
Mn+
Rm-
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达到平衡
离子键
MmRn
特别提醒
(3)存在范围:
(1)成键粒子:
存在于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及大多数盐中
阴、阳离子
(2)离子键的实质:
静电作用
静电引力:阴离子、阳离子之间
静电斥力:原子核与原子核、电子与电子
离子键的关键点
离子化合物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常见类型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Al2O3等
绝大多数盐,如NaCl、K2SO4、CaCO3等
强碱:如NaOH、KOH、Ba(OH)2等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离子化合物中必含离子键,离子键一般比较牢固,破坏它需要较高的能量,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般比较高,常温下为固体。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
碳酸钙的熔点为1339℃
氯化钙的熔点为782℃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2)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或者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够导电,故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NaCl溶液能够导电
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
02 电子式
电子式的定义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 ” 或“ × ”来表示粒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Na+
Mg2+
[ O ]2-
··
··


Na·
Cl ·
··
··
··
· Mg ·
·O·
··
··
·N·
··
·

原子的电子式:
离子的电子式:
电子式的书写
原子
(1)一般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在元素符号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
上标出;
(2)当最外层电子数≤4时。将电子分别单独标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
(3)当最外层电子数>4时,先在元素符号的四个位置上分别标出一
个电子,再将剩余电子分别标在不同位置上,与上述电子成对。
先分散后集中
即学即练
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
Na
Mg
Al
Si
P
S
Cl
Ar
Na
·
Mg
·
·
Al
·
·
·
P
·
·
··
·
Si
·
·
·
·
S
·
·
··
··
Cl
·
··
··
··
··
Ar
··
··
··
Na
×
Mg
×
×
Al
×
×
×
Si
×
×
×
×
P
×
×
××
×
S
×
×
××
××
Cl
×
××
××
××
Ar
×
×
××
××
××
注: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
电子式的书写
离子
(1)简单阳离子:简单阳离子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其离
子符号即为电子式;
(2)简单阴离子:简单阴离子最外层一般为8电子稳定结构,书写时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电子,用[ ]括上,并在[ ]右上角标明电性和所带电荷数;
电子式的书写
离子
(3)复杂阴、阳离子:复杂阴、阳离子要在对应元素符号周围标明电子,用[ ]括上,并在[ ]右上角标明电性和所带电荷数;
Al3+
[ ]
··
S
··
··
··
2-
[ ]
··
Cl
··
··
··
-
[ ]
··
N
··
··
+
H
H
H
H
··
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式:
镁离子
Mg2+
铝离子
硫离子
氯离子
铵根离子
电子式的书写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含有阴、阳离子,其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构成,但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且带同类电荷的离子不能相邻。
写出MgO、K2S、CaF2的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形成的过程
左边是原子的电子式,右边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
Na×
··
··
··
Cl
·
+
钠原子的电子式
氯原子的电子式
Na+
[ ]-
··
··
··
·×
Cl
氯化钠的电子式
··
··
··
·
Cl
氯原子的电子式
+
+
··
··
Cl
··
·
氯原子的电子式
镁原子的电子式
氯化镁的电子式
Mg
×
×
[ ]-
·×
Cl
··
··
··
[ ]-
··
··
·×
··
Cl
Mg2+
即学即练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KF、CaF2、K2O。
··
·
··
F
··
CaF2
Ca
×
×
+
+
Mg2+
×
[ ]
··
·
··
F
··
-
·
··
··
··
F
[ ]
·
··
··
··
F
-
×
K2O
K
×
+
K
×
+
×
[ ]
·
·
··
··
O
2-
×
··
··
·
·
O
K+
K+
KF
K
×
+
K+
·
··
··
··
F
[ ]
·
··
··
··
F
-
×
随堂练习
1. 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溴化氢的形成过程:
D. CO2的结构式:O==C==O
C
随堂练习
2.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
D
随堂练习
3. 下列性质可证明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 可溶于水 B. 具有较高的熔点
C. 水溶液能导电 D. 熔融状态能导电
D
随堂练习
4.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B
随堂练习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C.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THANK YOU”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