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七上·衡东期末)的绝对值是(  )
A. B. C.2024 D.
2.(2024七上·衡东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项式的系数是1 B.单项式的次数为6
C.多项式是二次三项式 D.与是同类项
3.(2024七上·衡东期末)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某地图软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亿次.将数据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4.(2024七上·衡东期末)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七上·衡东期末)若,则的值是(  )
A.8 B. C. D.
6.(2024七上·衡东期末)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7.(2024七上·衡东期末)已知,则它的补角为(  )
A. B.
C. D.
8.(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点和表示的数分别为和,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点D把线段从左至右依次分成两部分,点C是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是(  )
A.12 B.14 C.16 D.18
10.(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F为上一点,,过点F作于点G,且平分,.有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平分.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024七上·衡东期末)比较大小:   (用“”“”填空).
12.(2024七上·衡东期末)大于且小于整数共有   个.
13.(2024七上·衡东期末)若,则的值为   .
14.(2024七上·衡东期末)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则这个角是   .
15.(2024七上·衡东期末)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木板上,就能固定细木条,这说明   .
16.(2024七上·衡东期末)某商店举办促销活动,促销的方法是将原价x元的衣服以原价打9折后再减去10元出售,则出售的价格为   元.
17.(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将三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叠在一起,公共的直角顶点为点B,若,,那么的度数为   .
18.(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已知,、的交点为E,现作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第二次操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第三次澡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第次操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若度,则   度.
三、解答题(共8题,共66分)
19.(2024七上·衡东期末)计算: .
20.(2024七上·衡东期末)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1.(2024七上·衡东期末)体育课上,某中学对七年级男生进行跳绳测试,以130个/分钟为准,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10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0,,,,0,,.
(1)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多少?
(2)他们共跳了多少个?
22.(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平分,在内部引射线,恰好使得,若,求及的度数.
23.(2024七上·衡东期末)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比较,b,c的大小(用“”连接);
(2)若,求的值.
24.(2024七上·衡东期末)已知:如图,,.
(1)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平分,,求的度数.
25.(2024七上·衡东期末)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b都有,例如:.
(1)求的值;
(2)化简并求值:,其中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
(3)已知与的差中不含项,求a的值.
26.(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和,点O是原点.若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B出发沿的路径,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线段的长度为________;
(2)动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线段的长度;
(4)当为何值时,点为线段的中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
∴-2024的绝对值是2024,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绝对值的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 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单项式的次数与系数;多项式的项、系数与次数;同类项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A、单项式的系数是,故A错误;
B、单项式的次数为,故B错误;
C、多项式是二次三项式,故C正确;
D、与不是同类项,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的概念、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的概念、同类项的概念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亿,
故选:
【分析】
常把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的形式,其中,取这个数字整数部分数位个数与1的差,故先把亿转化为,再用科学记数表示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故A错误,
B、,故B正确,
C、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C错误,
D、,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偶次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
∴=0,(b-3)=0,
∴,,
∴,,
∴原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数的性质求得,,再代入代数式进行求值即可得出答案 .
6.【答案】B
【知识点】正方体的几种展开图的识别
【解析】【解答】解:A、C、D可组成正方体;
B不能组成正方体.
故选:B.
【分析】
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形式逐项判断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角度的四则混合运算;补角
【解析】【解答】解:由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和为180°,,
∴的补角=180°-∠α=,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和为180°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数轴上未知数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得:-1<a<0,b>1,
A、-b<-1,所以a>-b,正确;
B、a、b异号,所以ab<0,正确;
C、a-b<0,错误;
D、a+b>0,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数轴判断出-1<a<0,b>1,再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9.【答案】A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线段AB的长为x,
∵点D把线段从左至右依次分成两部分,
∴=,
∵点C是的中点,
∴=x,
∵,
即x-=2,
解得:x=12,
∴AB的长为12,
故答案为:A.
【分析】设线段AB的长为x,根据题意易得AD=,AC=x,则x-=2,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
设,则,,


解得:,即,故①正确;

,故②正确;

若需证明平分,则需证,而由题目条件无法证明,故③不正确;

若需证明平分,则需证,而由题目条件无法证明,故④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结论有①②,正确结论的个数是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由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由垂直定义及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设,表示出和,利用平角的定义列出方程解出,可判断①;由=30°,可判断②;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题意可判断③和④,即可得出结论.
11.【答案】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绝对值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且,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越大的反而小”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5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
【解析】【解答】大于而小于的整数,共5个,
故答案为:5.
【分析】
由题意知大于且小于的整数分别包括.
13.【答案】2
【知识点】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
∵,
∴原式=3×3-7=2,
故答案为:2.
【分析】先将变形为3(a+2b)-7,再将已知等式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补角
【解析】【解答】解: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补角为180°-α,
由题意可知:180°-α-α=20°,
∴α=80°,
故答案为:.
【分析】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补角为,由题意可知180°-α-α=20°,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用两个钉子能够固定细木条,这说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
【知识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出售的价格=元,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原价元的衣服按9折销售后再减10元”列出代数式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EBG=∠FBH=90°,
∴∠EBF+∠FBG=∠FBG+∠GBH,
∴∠EBF=∠GBH,
∵∠GBH=30°,
∴∠EBF=30°,
∵∠ABC=90°,∠ABE=45°,
∴∠FBC=∠ABC- ∠ABE -∠EBF=15°,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EBG=∠FBH=90°可得∠EBF=∠GBH=30°,再根据∠FBC=∠ABC- ∠ABE -∠EBF即可得出答案.
18.【答案】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概念;猪蹄模型;探索规律-图形的递变规律;平行公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EF∥AB,如图所示:
∵AB∥CD,
∴AB∥EF∥CD,
∴∠ABE=∠BEF,∠CDE=∠DEF,
∵∠BED=∠BEF+∠DEF,
∴∠BED=∠ABE+∠CDE,
∵∠ABE和∠CDE的平分线交点为E1,
∠DE1B=∠ABE1+∠CDE1
=∠ABE+∠CDE
=∠BED,
∵∠ABE1和∠CD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
∠DE2B=∠ABE2+∠CDE2
=∠ABE1+∠CDE1
=∠BE1D
=∠BED,
∵∠ABE2和∠CD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
∠DE3B=∠ABE3+∠CDE3
=∠ABE2+∠CDE2
=∠BE2D
=∠BED,
……
以此类推,∠En=∠BED,
∴当∠En=a°时,∠BED=2na°.
故答案为:.
【分析】先过作,确定∠BED=∠ABE+∠CD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确定∠En与∠BED的关系,即可求解.
19.【答案】解: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
【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计算乘方,再计算括号内的,最后计算加减即可。
20.【答案】解:
=5a2b-[3a2b-(6abc-2a2b)+4abc]
=5a2b-3a2b+6abc-2a2b-4abc
=2abc,
把a=-1,b=3,c=-2代入得,原式=2×(-1)×3×(-2)=12.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最后代入求值即可.
21.【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成绩为+8,+20,0,+14,0,+6的这6名学生达到标准,
∴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100%=60%,
答: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60%.
(2)解:+8+(-10)+20+0+(-12)+(-15)+14+0+(-5)+6=6(个),
130×10+6
=1300+6
=1306(个)
答:他们共跳了1306个.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数、负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1)用达到标准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正数为超过的次数,负数为不足的次数,分别把他们加起来即可得出答案.
(1)解:∵在,,,0,,,,0,,这十个数中,非负数共有6个,
∴,
答: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
(2)解:
(个),
答:他们共跳了1306个.
22.【答案】解:∵OC平分∠AOD,
∴∠AOC=∠COD=∠AOD,
∵∠BOE=3∠DOE,∠DOE=20°,
∴∠BOE=60°,
∴∠AOE=180°-∠BOE=120°,
∴∠AOD=180°-∠DOE-∠BOE=100°,
∴∠COD=∠AOD=50°.
【知识点】角的运算;邻补角;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OD=∠AOD,由题意求出∠BOE,进而求出∠AOE和COD即可得出答案.
23.【答案】(1)解:观察数轴可知,b<a<-1<0<c<1,
∴>1,
∴b<c<.
(2)解:∵b<a<-1<0<c<1,
∴a-b>0,a-c<0,1-b>0,

=(a-b)+(c-a)-(1-b)
=a-b+c-a+b-1
=c-1.
∴原式=1-2024(c-1-c)2024=1-2024×(-1)2024=1-2024×1=1-2024=-2023.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化简含绝对值有理数;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判断数轴上未知数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
【解析】【分析】(1)观察数轴可得,即可比较大小;
(2)由(1)可得,,,然后化简可得,再把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1)解:由数轴可知,
∴;
(2)解:由(1)可得,
∴,,,




24.【答案】(1)解:;
理由:∵GD∥CA,
∴∠2=∠ACD,
∵∠1+∠2=180°,
∴∠1+∠ACD=180°,
∴CD∥EF.
(2)解:∵DG平分∠CDB,
∴∠2=∠BDG=∠CDB,
∵GD∥CA,∠ACD=40°,
∴∠2=∠ACD=40°,
∴∠CDB=2∠2=80°,
由(1)可知,CD∥EF,
∴∠EFB=∠CDB=8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解析】【分析】(1)根据可得,进而得出∠1+∠A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知,∠2=∠BDG=∠CDB,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进而得出∠CDB=80°,即可求得∠EFB的度数.
(1)解:.理由如下:
∵,
∴,
∵,
∴,
∴;
(2)解:∵,
∴,
∵平分,
∴,
∵,
∴.
25.【答案】(1)解:根据新运算可知,=2×(-2)-3×3=-4-9=-13.
(2)解:
=2(x+3ay)-3(x-2by)
=2x+6ay-(3x-6by)
=2x+6ay-3x+6by
=-x+6y(a+b)
∵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
∴a+b=0,x=-1,
∴原式=-(-1)+6y×0=1.
(3)解: -
=(2x2-3a)-(2×3-3ax2)
=2x2-3a-6+3ax2
=(2+3a)x2-3a-6,
∵与的差中不含项,
∴2+3a=0,
∴a=,
答: a的值是.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整式的加减运算;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化简求值;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分析】(1)根据新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先根据新运算的法则将式子进行化简,再根据 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求得a+b=0,x=-1,代入求值即可;
(3)首先根据新定义运算计算与的差,结合根据题意可知,即可得解.
(1)解:根据题意,可知

(2)∵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
∴,


(3)根据题意,可知与的差为

∵与的差中不含项,
∴,得解.
26.【答案】(1)
(2)
(3)解:根据题意可知,AB的距离==24,OA的距离==18,OB的距离==6,
∴点M从点A到点B所需时间=24÷3=8秒,点M从点A到点O所需时间=18÷3=6秒,点N从点B到点O所需时间=6÷2=3秒,点N从点O到点B所需时间=6÷2=3秒,
∵点N从点B出发沿的路径,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
∴当t≥6时,点A和点B有可能在线段OB上相遇,
①当0<t≤3秒时,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0,点N在数轴上对应的数=6-2t≥0,
此时,MN的长度==6-2t-(-18+3t)=24-5t,
②当3<t≤6秒时,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0,点N在数轴上对应的数=2(t-3)=2t-6>0,
此时,MN的长度==2t-6-(-18+3t)=12-t,
③当6<t≤8秒时,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0,点N在数轴上对应的数=6,
此时,MN的长度==6-(-18+3t)=24-3t,
综上所述,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
(4)解:由(3)可知,
①当0<t≤3秒时,
∵点O为线段MN的中点,
∴-18+3t+(2t-6)=0,
解得:t=12(12>3,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3<t≤6秒时,
∵点O为线段MN的中点,
∴-18+3t+(6-2t)=0,
解得:t=,(3<<6,符合题意)
③当6<t≤8秒时,
∵点O为线段MN的中点,
∴-18+3t+6=0,
解得:t=4(4<6,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为时,点为线段的中点.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的点常规运动模型;数形结合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线段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24;
(2)∵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
∴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
故答案为:-18+3t;
【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数轴的性质,利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题意可知,AB的距离=24,OA的距离=18,OB的距离=6,进而可得点M从点A到点B所需时间为8秒,点M从点A到点O所需时间为6秒,点N从点B到点O所需时间为3秒,点N从点O到点B所需时间为秒,再分0<t≤3、3<t≤6、6<t≤8三种情况分别表示出点,再利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4)由(3)可知,分0<t≤3、3<t≤6、6<t≤8三种情况分别表示出点,再根据O为线段MN的中点,则点M、N互为相反数,列方程求解即可.
(1)解:∵点、在数轴上分别对应和,
∴线段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2)解:∵点在数轴上对应,且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
∴动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故答案为:.
(3)解:由题意可知,动点从点出发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动点从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从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
①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若点与点相遇,即,解得,即此时点与点不可能相遇,
则线段的长度为;
②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若点与点相遇,即,解得,即此时点与点不可能相遇,
则线段的长度为;
③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6,
则线段的长度为;
综上,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
(4)解:①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点为线段的中点,
∴,
解得,不符合题设,舍去;
②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点为线段的中点,
∴,
解得,符合题设;
③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6,
∵点为线段的中点,
∴,
解得,不符合题设,舍去;
综上,当为时,点为线段的中点.
1 / 1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七上·衡东期末)的绝对值是(  )
A. B. C.2024 D.
【答案】C
【知识点】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
∴-2024的绝对值是2024,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绝对值的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 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
2.(2024七上·衡东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项式的系数是1 B.单项式的次数为6
C.多项式是二次三项式 D.与是同类项
【答案】C
【知识点】单项式的次数与系数;多项式的项、系数与次数;同类项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A、单项式的系数是,故A错误;
B、单项式的次数为,故B错误;
C、多项式是二次三项式,故C正确;
D、与不是同类项,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的概念、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的概念、同类项的概念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
3.(2024七上·衡东期末)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某地图软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亿次.将数据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亿,
故选:
【分析】
常把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的形式,其中,取这个数字整数部分数位个数与1的差,故先把亿转化为,再用科学记数表示即可.
4.(2024七上·衡东期末)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故A错误,
B、,故B正确,
C、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C错误,
D、,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5.(2024七上·衡东期末)若,则的值是(  )
A.8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偶次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
∴=0,(b-3)=0,
∴,,
∴,,
∴原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数的性质求得,,再代入代数式进行求值即可得出答案 .
6.(2024七上·衡东期末)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正方体的几种展开图的识别
【解析】【解答】解:A、C、D可组成正方体;
B不能组成正方体.
故选:B.
【分析】
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形式逐项判断即可.
7.(2024七上·衡东期末)已知,则它的补角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角度的四则混合运算;补角
【解析】【解答】解:由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和为180°,,
∴的补角=180°-∠α=,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和为180°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8.(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点和表示的数分别为和,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数轴上未知数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得:-1<a<0,b>1,
A、-b<-1,所以a>-b,正确;
B、a、b异号,所以ab<0,正确;
C、a-b<0,错误;
D、a+b>0,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数轴判断出-1<a<0,b>1,再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9.(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点D把线段从左至右依次分成两部分,点C是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是(  )
A.12 B.14 C.16 D.18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线段AB的长为x,
∵点D把线段从左至右依次分成两部分,
∴=,
∵点C是的中点,
∴=x,
∵,
即x-=2,
解得:x=12,
∴AB的长为12,
故答案为:A.
【分析】设线段AB的长为x,根据题意易得AD=,AC=x,则x-=2,即可得出答案.
10.(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F为上一点,,过点F作于点G,且平分,.有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平分.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
设,则,,


解得:,即,故①正确;

,故②正确;

若需证明平分,则需证,而由题目条件无法证明,故③不正确;

若需证明平分,则需证,而由题目条件无法证明,故④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结论有①②,正确结论的个数是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由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由垂直定义及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设,表示出和,利用平角的定义列出方程解出,可判断①;由=30°,可判断②;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题意可判断③和④,即可得出结论.
二、填空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024七上·衡东期末)比较大小:   (用“”“”填空).
【答案】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绝对值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且,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越大的反而小”即可得出答案.
12.(2024七上·衡东期末)大于且小于整数共有   个.
【答案】5
【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
【解析】【解答】大于而小于的整数,共5个,
故答案为:5.
【分析】
由题意知大于且小于的整数分别包括.
13.(2024七上·衡东期末)若,则的值为   .
【答案】2
【知识点】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
∵,
∴原式=3×3-7=2,
故答案为:2.
【分析】先将变形为3(a+2b)-7,再将已知等式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14.(2024七上·衡东期末)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则这个角是   .
【答案】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补角
【解析】【解答】解: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补角为180°-α,
由题意可知:180°-α-α=20°,
∴α=80°,
故答案为:.
【分析】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补角为,由题意可知180°-α-α=20°,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5.(2024七上·衡东期末)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木板上,就能固定细木条,这说明   .
【答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用两个钉子能够固定细木条,这说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得出答案.
16.(2024七上·衡东期末)某商店举办促销活动,促销的方法是将原价x元的衣服以原价打9折后再减去10元出售,则出售的价格为   元.
【答案】
【知识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出售的价格=元,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原价元的衣服按9折销售后再减10元”列出代数式即可得出答案.
17.(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将三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叠在一起,公共的直角顶点为点B,若,,那么的度数为   .
【答案】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EBG=∠FBH=90°,
∴∠EBF+∠FBG=∠FBG+∠GBH,
∴∠EBF=∠GBH,
∵∠GBH=30°,
∴∠EBF=30°,
∵∠ABC=90°,∠ABE=45°,
∴∠FBC=∠ABC- ∠ABE -∠EBF=15°,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EBG=∠FBH=90°可得∠EBF=∠GBH=30°,再根据∠FBC=∠ABC- ∠ABE -∠EBF即可得出答案.
18.(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已知,、的交点为E,现作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第二次操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第三次澡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第次操作,分别作和的平分线,交点为,若度,则   度.
【答案】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概念;猪蹄模型;探索规律-图形的递变规律;平行公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EF∥AB,如图所示:
∵AB∥CD,
∴AB∥EF∥CD,
∴∠ABE=∠BEF,∠CDE=∠DEF,
∵∠BED=∠BEF+∠DEF,
∴∠BED=∠ABE+∠CDE,
∵∠ABE和∠CDE的平分线交点为E1,
∠DE1B=∠ABE1+∠CDE1
=∠ABE+∠CDE
=∠BED,
∵∠ABE1和∠CD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
∠DE2B=∠ABE2+∠CDE2
=∠ABE1+∠CDE1
=∠BE1D
=∠BED,
∵∠ABE2和∠CD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
∠DE3B=∠ABE3+∠CDE3
=∠ABE2+∠CDE2
=∠BE2D
=∠BED,
……
以此类推,∠En=∠BED,
∴当∠En=a°时,∠BED=2na°.
故答案为:.
【分析】先过作,确定∠BED=∠ABE+∠CD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确定∠En与∠BED的关系,即可求解.
三、解答题(共8题,共66分)
19.(2024七上·衡东期末)计算: .
【答案】解: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
【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计算乘方,再计算括号内的,最后计算加减即可。
20.(2024七上·衡东期末)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解:
=5a2b-[3a2b-(6abc-2a2b)+4abc]
=5a2b-3a2b+6abc-2a2b-4abc
=2abc,
把a=-1,b=3,c=-2代入得,原式=2×(-1)×3×(-2)=12.
【知识点】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最后代入求值即可.
21.(2024七上·衡东期末)体育课上,某中学对七年级男生进行跳绳测试,以130个/分钟为准,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10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0,,,,0,,.
(1)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多少?
(2)他们共跳了多少个?
【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成绩为+8,+20,0,+14,0,+6的这6名学生达到标准,
∴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100%=60%,
答: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60%.
(2)解:+8+(-10)+20+0+(-12)+(-15)+14+0+(-5)+6=6(个),
130×10+6
=1300+6
=1306(个)
答:他们共跳了1306个.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数、负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1)用达到标准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正数为超过的次数,负数为不足的次数,分别把他们加起来即可得出答案.
(1)解:∵在,,,0,,,,0,,这十个数中,非负数共有6个,
∴,
答:这10名男生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
(2)解:
(个),
答:他们共跳了1306个.
22.(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平分,在内部引射线,恰好使得,若,求及的度数.
【答案】解:∵OC平分∠AOD,
∴∠AOC=∠COD=∠AOD,
∵∠BOE=3∠DOE,∠DOE=20°,
∴∠BOE=60°,
∴∠AOE=180°-∠BOE=120°,
∴∠AOD=180°-∠DOE-∠BOE=100°,
∴∠COD=∠AOD=50°.
【知识点】角的运算;邻补角;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OD=∠AOD,由题意求出∠BOE,进而求出∠AOE和COD即可得出答案.
23.(2024七上·衡东期末)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比较,b,c的大小(用“”连接);
(2)若,求的值.
【答案】(1)解:观察数轴可知,b<a<-1<0<c<1,
∴>1,
∴b<c<.
(2)解:∵b<a<-1<0<c<1,
∴a-b>0,a-c<0,1-b>0,

=(a-b)+(c-a)-(1-b)
=a-b+c-a+b-1
=c-1.
∴原式=1-2024(c-1-c)2024=1-2024×(-1)2024=1-2024×1=1-2024=-2023.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化简含绝对值有理数;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判断数轴上未知数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
【解析】【分析】(1)观察数轴可得,即可比较大小;
(2)由(1)可得,,,然后化简可得,再把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1)解:由数轴可知,
∴;
(2)解:由(1)可得,
∴,,,




24.(2024七上·衡东期末)已知:如图,,.
(1)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解:;
理由:∵GD∥CA,
∴∠2=∠ACD,
∵∠1+∠2=180°,
∴∠1+∠ACD=180°,
∴CD∥EF.
(2)解:∵DG平分∠CDB,
∴∠2=∠BDG=∠CDB,
∵GD∥CA,∠ACD=40°,
∴∠2=∠ACD=40°,
∴∠CDB=2∠2=80°,
由(1)可知,CD∥EF,
∴∠EFB=∠CDB=8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解析】【分析】(1)根据可得,进而得出∠1+∠ACD=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知,∠2=∠BDG=∠CDB,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进而得出∠CDB=80°,即可求得∠EFB的度数.
(1)解:.理由如下:
∵,
∴,
∵,
∴,
∴;
(2)解:∵,
∴,
∵平分,
∴,
∵,
∴.
25.(2024七上·衡东期末)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b都有,例如:.
(1)求的值;
(2)化简并求值:,其中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
(3)已知与的差中不含项,求a的值.
【答案】(1)解:根据新运算可知,=2×(-2)-3×3=-4-9=-13.
(2)解:
=2(x+3ay)-3(x-2by)
=2x+6ay-(3x-6by)
=2x+6ay-3x+6by
=-x+6y(a+b)
∵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
∴a+b=0,x=-1,
∴原式=-(-1)+6y×0=1.
(3)解: -
=(2x2-3a)-(2×3-3ax2)
=2x2-3a-6+3ax2
=(2+3a)x2-3a-6,
∵与的差中不含项,
∴2+3a=0,
∴a=,
答: a的值是.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整式的加减运算;利用整式的加减运算化简求值;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
【解析】【分析】(1)根据新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先根据新运算的法则将式子进行化简,再根据 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求得a+b=0,x=-1,代入求值即可;
(3)首先根据新定义运算计算与的差,结合根据题意可知,即可得解.
(1)解:根据题意,可知

(2)∵a,b互为相反数,x是最大的负整数
∴,


(3)根据题意,可知与的差为

∵与的差中不含项,
∴,得解.
26.(2024七上·衡东期末)如图,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和,点O是原点.若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B出发沿的路径,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线段的长度为________;
(2)动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线段的长度;
(4)当为何值时,点为线段的中点?
【答案】(1)
(2)
(3)解:根据题意可知,AB的距离==24,OA的距离==18,OB的距离==6,
∴点M从点A到点B所需时间=24÷3=8秒,点M从点A到点O所需时间=18÷3=6秒,点N从点B到点O所需时间=6÷2=3秒,点N从点O到点B所需时间=6÷2=3秒,
∵点N从点B出发沿的路径,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
∴当t≥6时,点A和点B有可能在线段OB上相遇,
①当0<t≤3秒时,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0,点N在数轴上对应的数=6-2t≥0,
此时,MN的长度==6-2t-(-18+3t)=24-5t,
②当3<t≤6秒时,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0,点N在数轴上对应的数=2(t-3)=2t-6>0,
此时,MN的长度==2t-6-(-18+3t)=12-t,
③当6<t≤8秒时,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0,点N在数轴上对应的数=6,
此时,MN的长度==6-(-18+3t)=24-3t,
综上所述,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
(4)解:由(3)可知,
①当0<t≤3秒时,
∵点O为线段MN的中点,
∴-18+3t+(2t-6)=0,
解得:t=12(12>3,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3<t≤6秒时,
∵点O为线段MN的中点,
∴-18+3t+(6-2t)=0,
解得:t=,(3<<6,符合题意)
③当6<t≤8秒时,
∵点O为线段MN的中点,
∴-18+3t+6=0,
解得:t=4(4<6,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为时,点为线段的中点.
【知识点】整式的加减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的点常规运动模型;数形结合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线段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24;
(2)∵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
∴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8+3t,
故答案为:-18+3t;
【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数轴的性质,利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题意可知,AB的距离=24,OA的距离=18,OB的距离=6,进而可得点M从点A到点B所需时间为8秒,点M从点A到点O所需时间为6秒,点N从点B到点O所需时间为3秒,点N从点O到点B所需时间为秒,再分0<t≤3、3<t≤6、6<t≤8三种情况分别表示出点,再利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4)由(3)可知,分0<t≤3、3<t≤6、6<t≤8三种情况分别表示出点,再根据O为线段MN的中点,则点M、N互为相反数,列方程求解即可.
(1)解:∵点、在数轴上分别对应和,
∴线段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2)解:∵点在数轴上对应,且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
∴动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故答案为:.
(3)解:由题意可知,动点从点出发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动点从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从点运动到点所需时间为秒,
①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若点与点相遇,即,解得,即此时点与点不可能相遇,
则线段的长度为;
②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若点与点相遇,即,解得,即此时点与点不可能相遇,
则线段的长度为;
③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6,
则线段的长度为;
综上,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当时,线段的长度为.
(4)解:①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点为线段的中点,
∴,
解得,不符合题设,舍去;
②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点为线段的中点,
∴,
解得,符合题设;
③当时,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6,
∵点为线段的中点,
∴,
解得,不符合题设,舍去;
综上,当为时,点为线段的中点.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