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金属材料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金属材料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第1课时《金属材料》分层练习
【基础练习】
1.(24-25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雄安站使用了多种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实现绿色环保和高效运营的目标。下列材料中不是金属材料的是
A.车站的结构采用的H形截面钢柱 B.装饰外墙采用的铝单板
C.屋顶使用的聚烯烃塑料防水卷材 D.雄安站的牌匾使用的铜镀金字母
【答案】C
【详解】A、钢柱含有金属,属于金属材料,A选项错误;
B、铝单板含有金属,属于金属材料,B选项错误;
C、聚烯烃塑料防水卷材不含金属,不属于金属材料,C选项正确;
D、铜镀金字母含有金属,属于金属材料,D选项错误。
故选:C。
2.(2025·江西·一模)抚州的文昌里大街青石铺地,独具特色的建筑,丰富得让你目不暇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街道路面铺设的花岗岩方石属于金属材料
B.大街的灯饰外框用的黄铜主要成分是铜和锡
C.有的商铺采用了欧式的铁艺广告牌,使用的铁合金属于化合物
D.街道建筑用到的金属材料有生铁和不锈钢,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答案】D
【详解】A、花岗岩方石属于天然材料,而不是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
B、黄铜主要成分是铜和锌,青铜主要成分是铜和锡,故B说法错误;
C、铁合金中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说法错误;
D、街道建筑用到的金属材料有生铁和不锈钢,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3.(24-25九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蝉翼钢”也被称作“钢”,主要用于基站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滤波器、集成电路板等的制作,因厚度薄如蝉翼而得名。“蝉翼钢”属于
A.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纯净物
【答案】B
【详解】钢是铁和碳等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蝉翼钢” 是钢的一种,所以它也属于混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蝉翼钢” 不符合单质、化合物、纯净物的定义。
故选:B。
4.(24-25九年级上·广东茂名·期末)茂名市博物馆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截至2022年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茂名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有421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9件(套)。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铜盉 B.回纹双耳彩陶壶
C.青花麒麟纹胍 D.茂名无盾龟化石
【答案】A
【详解】A、铜盉主要由铜制成,属于金属材料,选项正确;
B、回纹双耳彩陶壶主要由陶土制成,不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C、青花麒麟纹胍属于瓷器,不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D、化石主要由矿物质组成,不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故选A。
5.(22-23九年级下·四川南充·阶段练习)下列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列车上的常见部件,其中不属于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车厢顶装饰锡纸 B.不锈钢饮水台面
C.高强度挡风玻璃 D.高纯度铜质导线
【答案】C
【详解】A、锡纸,通常为铝箔,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B、不锈钢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正确;
D、铜质导线,由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选C。
6.(2025·江苏无锡·一模)春晚无锡分会场的灯光设备中,导线大多使用铜质材料,主要是因为铜
A.密度大 B.紫红色外观 C.导电性好 D.导热性好
【答案】C
【详解】导线大多使用铜质材料,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使得电流在铜导线中传输时电阻较小,能够有效地减少电能损耗,保证电路的高效运行,与密度大、紫红色外观、导热性好无关。
故选C。
7.(2025·陕西汉中·模拟预测)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171万件,被誉为“华夏宝库”。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A.唐玛瑙长杯 B.青瓷提梁倒灌壶
C.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D.清雕漆人物纹瓶
【答案】C
【详解】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说法错误;
B、青瓷提梁倒灌壶属于瓷器,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是金属材料制成,故说法错误;
C、鸳鸯莲瓣纹金碗,主要成分是金,属于金属材料,故说法正确;
D、雕漆人物纹瓶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属于天然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说法错误。
故选C。
8.(2025·福建漳州·二模)从火把到LED灯,照明工具的发展反映人类在能源利用和材料科学上的巨大进步。
(1)火把燃烧时将 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火把可用沙土扑灭,其灭火原理是 。
(2)煤油灯用煤油作燃料。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煤油的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白炽灯的触点主要由金属制成,是利用金属具有良好的 。
(4)LED灯的发光芯片由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制成。氮化镓是由金属镓(Ga)与氨气(NH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化学能 隔绝氧气/隔绝空气
(2)物理变化
(3)导电性
(4)2Ga+2NH32GaN+3H2
【详解】(1)燃烧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火把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火把可用沙土扑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2)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
(3)白炽灯的触点主要由金属制成,是利用金属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
(4)金属镓(Ga)与氨气(NH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氮化镓(GaN),根据置换反应特点,另一种生成物是氢气(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2NH32GaN+3H2 。
9.(24-25九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2024年10月,我国发布了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指出我国到2027年将实现载人探月。
(1)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展开一面用玄武岩熔融拉丝制成的国旗。玄武岩具有耐腐蚀性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壤中含有钇元素的矿物盐,该盐被命名为“嫦娥石”。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钇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太空探测器中的许多机器零件都使用钛合金制造,钛合金与钛金属相比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__________(填字母)。
A.强度高、抗腐蚀性好 B.导电性好、熔点高 C.韧性好、密度大
【答案】(1)化学
(2)金属
(3)A
【详解】(1)耐腐蚀性是指物质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涉及到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所以属于化学性质。
(2)钇是 “钅” 字旁,在元素分类中,“钅” 字旁的元素(除汞外)通常属于金属元素。
(3)太空探测器所处环境特殊,需要零部件强度高以承受各种应力,抗腐蚀性好以应对复杂的空间环境;而导电性好并非太空探测器中钛合金零件的主要优势,太空环境对熔点要求并非突出特点;钛合金密度相对较小,C 选项中密度大错误。
故选:A。
10.(24-25九年级上·山西运城·期末)人类首次!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运载嫦娥六号的长征五号火箭及上升器都使用液氢作燃料,其推进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登陆月背的嫦娥六号工作时,自身携带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图2:嫦娥六号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实施采样,钻取的取芯管所用的轻质铝合金属于 材料。钻取和表取完成后,用玄武岩拉丝复合材料制作的“石头版”五星红旗成功展开。玄武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请写出其中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 。
(3)图3:月壤要封装在特制的、密封的存储罐里带回地球,原因是 。月壤样品的解封要在充氮气的解封操作台内分装处理,这利用了氮气的性质是 。我国研究人员在月壤中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石墨烯可制备成电极材料,利用了其优良的 性。
(4)图4:科学家还对月壤中锶、钕、氢的同位素进行了分析。锶、钕、氢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结合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你从中得出的信息有 (写1条)。
【答案】(1) 电
(2) 金属 //CaO/MgO
(3) 防止月壤受到月外环境的污染或防止月壤被污染或防止月壤被氧化或防止月壤散失 化学性质不活泼 导电
(4) 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或锶元素的符号为Sr或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或锶原子的电子数为38或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5或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详解】(1)液氢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轻质铝合金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玄武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且铝、铁、钙、镁均带有金字旁,均属于金属元素,则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属于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CaO、MgO;
(3)月壤要封装在特制的、密封的存储罐里带回地球,原因是防止月壤受到月外环境的污染或防止月壤被污染或防止月壤被氧化或防止月壤散失;
月壤样品的解封要在充氮气的解封操作台内分装处理,这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石墨烯可制备成电极材料,利用了其优良的导电性;
(4)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锶、钕、氢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根据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或锶原子的电子数为38或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5或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根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可知锶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8或锶元素的符号为Sr或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拔高训练】
1.(2025·安徽·二模)我国科研团队受古代“火浣布”(石棉防火织物)启发,研发了一种新型镁铝合金阻燃涂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火隔离层。实验表明该涂层在电池过热时迅速膨胀形成蜂窝状致密氧化膜,并分解水蒸气释放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火浣布的主要防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蜂窝结构有利于吸收热量,避免温度达到着火点
D.分解水蒸气产生的气体可以隔绝氧气防火
【答案】D
【详解】A、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故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火浣布(石棉防火织物)的主要防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蜂窝结构有利于吸收热量,避免温度达到着火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无法隔绝氧气,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5·广东梅州·一模)据古代文献记载:“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慈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慈石”的主要成分是
A.CaCO3 B.SiO2 C.Fe3O4 D.CuO
【答案】C
【详解】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慈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可以推断出慈石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在化学中主要是指磁铁矿,其化学成分为四氧化三铁()。磁铁矿是一种天然的磁性矿物,能够吸引铁针等铁质物体,因此可以确定慈石的主要成分是。
故选C。
3.(2025·广东·二模)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殷墟甲骨文骨片 B.三星堆玉刀 C.良渚玉镯 D.二里头乳钉纹铜爵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殷墟甲骨文骨片的主要成分是动物骨头,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三星堆玉刀的主要成分是玉石,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良渚玉镯的主要成分是玉石,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二里头乳钉纹铜爵的主要成分是青铜,青铜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2025·云南玉溪·一模)云南省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下列为江川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其主要材料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青铜贮贝器 B.镇馆之宝“牛虎铜案”
C.古滇国时期的陶罐 D.古滇国贵族的黄金配饰
【答案】C
【详解】A、青铜贮贝器是由青铜制成,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B、镇馆之宝“牛虎铜案”是由铜制成,属于金属材料;
C、古滇国时期的陶罐,属于非金属材料;
D、黄金配饰是由黄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
综上,A、B、D均为金属材料,C为非金属材料;
故选C。
5.(2025·安徽合肥·二模)如图所示为《茶经·四之器》中记载的煮茶时的用具,其中鍑由生铁制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煮茶的燃料用木炭,是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结构
B.鍑用于煮茶主要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C.风炉留有进风口,是为了使木炭充分燃烧
D.煮茶后闻到茶香四逸,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A
【详解】A、煮茶的燃料用木炭,是利用其可燃性,A选项错误;
B、由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以生铁制作的鍑用于煮茶,利用其导热性,B选项正确;
C、为使风炉中进入充足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风炉留有进风口,C选项正确;
D、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D选项正确。
故选:A。
6.(2025·江苏扬州·一模)舱外航天服头盔上的面窗共四层,其中最外层是镀金滤光面窗,以下关于该面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窗镀金有一定的隔热性 B.金的延展性好利于加工
C.镀金以后光线几乎无法进入面窗内部 D.该面窗要防止结雾影响视线
【答案】C
【详解】A、面窗镀金能反射红外线,具有隔热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金的延展性优异,适合加工成极薄镀层,故B不符合题意;
C、镀金面窗的主要功能是反射强光(如太阳辐射),而非完全阻隔光线,否则宇航员将无法观察外部环境,故C符合题意;
D、防结雾是面窗设计的基本要求(通常通过其他层实现,如防雾涂层),防止影响视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5·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白炽灯泡的结构如图,通电后钨丝在高温下发光。生产时灯泡内可能会混入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钨丝的熔点低
B.两侧的金属丝不导电
C.灯泡内填充氮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活泼
D.白炽灯工作时,红磷能消耗残留氧气
【答案】D
【详解】A、钨丝能在高温下发光而不熔化,说明钨丝的熔点高,而不是低,A 错误;
B、两侧的金属丝起到导电作用,使电流能够通过钨丝,若不导电则无法形成回路,灯泡不能发光,B 错误;
C、灯泡内填充氮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防止钨丝被氧化,而不是化学性质活泼,C 错误;
D、红磷能与氧气反应,白炽灯工作时,残留氧气会与钨丝反应影响灯泡寿命,红磷可消耗残留氧气,保护钨丝,D 正确。
故选D。
8.(2025·贵州铜仁·模拟预测)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在电子、光电子、水处理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力,我国石墨烯技术领先全球。此外,我国还在二维金属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研究院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出了厚度仅为一张A4纸厚度的百万分之一的单原子层金属材料(制备流程如下图)。
(1)在制备二维金属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体现了金属的 性。
(2)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如下图1所示,石墨烯由 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或符号);下图2是石墨烯淡化海水的微观示意图,实现海水淡化的原因是 。
(3)橡胶中添加石墨烯可增强导热性,结合下图3分析石墨烯用量对热导率的影响规律 。
(4)石墨烯可用作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和柔性显示材料,主要利用的性质有 。
【答案】(1) 物理变化 延展
(2) 碳/C 石墨烯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钠离子和氯离子等不能通过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热导率先增大后减小
(4)极高的导电性、透明性和柔韧性
【详解】(1)在制备二维金属过程中,只是金属的形状和厚度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金属在制备过程中能被压成很薄的单原子层,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
(2)石墨烯是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
从图 2 可以看出,在石墨烯淡化海水过程中,水分子能通过石墨烯,而海水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等不能通过,从而实现海水淡化。
(3)由图 3 可知,横坐标为石墨烯的用量,纵坐标为热导率,随着石墨烯用量从1份增加到2份左右,热导率上升,之后随着用量继续增加,热导率下降,即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4)石墨烯用作太阳能电池利用了其导电性;用作透明电极利用了其透明性;用作柔性显示材料利用了其柔韧性。
9.(2025·山东枣庄·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伴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枣庄积极抢占锂电产业起飞的“时代风口”,将锂电作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首位产业来培育,昔日能源基地“变身”锂电之都。
锂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充电快速、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等优点。某种锂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
锂电池负极材料占成本比例较低,正极材料占成本比例较高,大约占电池成本的30%。目前已批量应用的正极材料除磷酸铁锂外还有钴酸锂、钴镍锰酸锂、锰酸锂等。不同正极材料的性能如下表所示。
正极材料 能量密度(mAh/g) 平均输出电压(V) 循环次数
磷酸铁锂 130-150 3.2-3.3
钴酸锂 135-145 36
钴镍锰酸锂 155-190 3.5-3.6
锰酸锂 100-120 3.7-3.9
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量会缓慢衰退、不耐受过充过放。储存过程中锂电池的容量也会缓慢衰退,衰退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容量减小百分率来表示,衰退速率与充电电量和储存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性能优良的锂电池将会被广泛应用。
(1)锂电池的优点有 (任写一点)。
(2)在图1所示的锂电池中,铜能制成超薄材料是因为单质铜具有良好的 (选填“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
(3)由表可知,锂电池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最高的是 。
(4)根据图2分析,下列储存条件最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充电电量50%,储存温度25℃ B.充电电量100%,储存温度40℃
C.充电电量50%,储存温度40℃ D.充电电量100%,储存温度25℃
【答案】(1)电压高(合理即得分)
(2)延展性
(3)钴镍锰酸锂
(4)A
【详解】(1)根据“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充电快速、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等优点”可知,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有电压高、比能量大(或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充电快速、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等);
(2)铜能制成超薄材料是因为单质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由表1可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最高的是钴镍锰酸锂,为155~190mAh/g;
(4)根据图2分析,充电电量40%~60%、储存温度25℃时,电池衰退速率较低,储存条件最优的是充电电量50%、储存温度25℃。
故选A。
10.(2025·湖南永州·二模)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芯片宛如一颗闪耀的科技明珠,成为驱动各类电子设备与先进技术发展的核心要素。芯片主要由硅(Si)等材料制成。制造硅芯片的材料是石英砂,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芯片的性能不仅取决于材料,还与芯片的电路设计密切相关。在芯片的电路中,会用到一些金属导线,如铜(Cu)导线。
(1)制造硅芯片的材料是石英砂,石英砂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铜导线能在芯片电路中使用,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
【答案】(1)混合物
(2)+4
(3)导电
【详解】(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意味着除了二氧化硅外,石英砂还含有其他物质,所以石英砂属于混合物;
(2)在化合物SiO2中,氧元素通常显 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x+( 2)×2=0,解得x=+4,所以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
(3)铜导线能在芯片电路中使用,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第1课时《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1第1课时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课标分析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 1,是金属相关知识的开篇内容。教材以 “性质决定用途” 为核心逻辑,先介绍金属材料的分类(纯金属与合金),再阐述金属的物理共性与特性,最后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性质、价格、资源等因素对金属用途的影响。内容衔接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前序物质分类知识,为后续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注重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体现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素养目标 01.通过认识金属材料能够举例说明金属的物理性质。 02.通过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用途以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03.通过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构建组成、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 1.金属材料的分类(纯金属、合金)及区别。 2.金属的物理共性与典型特性。 3.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鸟巢、港珠澳大桥、神舟十八载人飞船、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日常生活中的金项链、铜导线、铁锅等。 提问引导:“这些建筑、科技成果和生活用品都用到了什么材料?它们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和生活有什么作用?” 引出主题:“这些材料都属于金属材料,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金属材料的奥秘,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观察图片,识别熟悉的物品,思考材料类型。 自由发言,分享对金属材料的初步认知和生活中的相关例子。 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重大工程、科技成果和日常用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建立 “金属材料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的认知,自然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金属材料的分类 明确概念:讲解纯金属是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 举例说明:列举纯金属(铜 Cu、铝 Al)和常见合金(铁合金、黄铜),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 提问对比:“纯金属和合金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记录概念,标注关键词(单质、混合物)。 观察实物或图片,区分纯金属和合金的实例。 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纯金属与合金的组成区别。 通过明确概念、实例支撑和对比提问,帮助学生清晰区分纯金属和合金,突破 “合金属于混合物” 的认知难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 引导归纳共性:展示金属光泽样品(如铜片、铝片),演示金属丝的拉伸(延性)、金属片的弯折(展性),结合生活中铜导线导电、铁锅导热的实例,引导学生总结金属的物理共性(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讲解特性: 颜色:强调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特殊金属(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 状态:说明常温下多数金属为固体,汞(水银)是液体。 呈现表格:展示 “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表,重点讲解导电性、密度、熔点、硬度的差异(如银的导电性最好、钨的熔点最高、铬的硬度最大)。 观察演示实验,结合生活经验,归纳金属的物理共性。 记录金属的特殊物理性质,标注常见金属的特性(如汞是液态、铜呈紫红色)。 阅读表格数据,对比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圈出关键数据(如钨熔点 3414℃、铝密度 2.7g cm )。 通过直观演示、生活实例和数据表格,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既掌握共性,又明确特性,为后续分析用途奠定基础。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提出问题链,引导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灯泡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原因是什么?若用锡制会怎样?” 4.“水龙头镀铬而不镀金,为什么?” 总结影响因素: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归纳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 — 核心是性质,同时考虑价格、资源、使用便利、美观、废料回收、环境影响等。 结合前序学习的金属物理性质(硬度、导电性、熔点等),分组讨论每个问题。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记录影响金属用途的各类因素,理解 “性质是基础,综合因素决定用途” 的逻辑。 通过生活化的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将金属性质与实际用途关联,同时认识到用途并非仅由性质决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小结 总结金属材料分类、金属物理性质(共性与特性)、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金属材料分为纯金属和合金,金属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性质是决定用途的关键因素,同时需考虑多种实际因素。”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课题1金属材料
(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

第八单元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课讲授
04
对点练习
05
延伸拓展
06
课堂小测
07
课堂总结
01
教学目标
01.通过认识金属材料能够举例说明金属的物理性质。
02.通过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用途以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03.通过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构建组成、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
02
新知导入
鸟巢
港珠澳大桥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
神舟十八载人飞船
金属材料对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03
纯金属:
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合金: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铜Cu 铝Al
铁合金 黄铜
一、金属材料
新课讲授
03
石器时代
青铜器
时代
铁器
时代
铝的发现和使用
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顺序:铜→铁→铝。
一、金属材料
新课讲授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03
新课讲授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
良好的导电性
良好的导热性
良好的延性
(拉成丝)
良好的展性
(展成薄片)
良好的延展性(能够弯曲)
1. 金属的物理共性
03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1)颜色:大多数金属都呈 色。
铜 色,金 色,铁粉 色。
银白


紫红
2. 金属的物理特性
新课讲授
03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2) 状态: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是液体。
2. 金属的物理特性
新课讲授
03
对点练习
金项链
常温下固态
金属光泽
延展性
硬度小
常温下固态
导电性
延展性
铜导线
铁锅
易拉罐
常温下固态
延展性
导热性
密度大
常温下固态
延展性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说说它们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
03
温度计
汞常温下为液态
飞机
铝的密度小
首饰
靓丽的金属光泽
灯丝
钨的熔点高
水龙头镀铬
铬的硬度大
对点练习
有些金属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有其特殊用途,请举例说明
03
新课讲授
03
新课讲授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铁的硬度较大,而铝的硬度较小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很多,且铜的导电性也很好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以上信息,分析下列问题
03
新课讲授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高温时不易熔化,而锡的熔点太低,若作灯丝易熔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会怎样?
铬的硬度更大,抗腐蚀性更好,金的硬度较小,不耐磨,价格昂贵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以上信息,分析下列问题
03
新课讲授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
硬度最高的金属是____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
密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____









金属之最
05
延伸拓展
决定
反应
价格高低
资源是否丰富
使用是否便利
是否美观
废料是否易于回收
对环境的影响
性质
用途
影响因素
06
课堂小测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磁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B
06
课堂小测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图表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 )
A.用于焊接金属 B.制造航天飞机
C.制外科手术刀 D.用于通讯设备
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蚀性
2 500°C 3 g/cm3 与钢相似 良好 良好 优异
A
3.制作电线的金属材料一般是( )
A.铁 B.铜 C.银 D.镁
B
06
课堂小测
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钢 不锈钢 B.铜 青铜 C.铁 生铁 D.锡 焊锡
5.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缺少金属光泽
B.合金种类只有90余种
C.合金属于化合物
D.合金的很多性能比它的纯金属优异
A
D
07
课堂总结
课题1第1课时
金属材料
几种常见的金属的性质:(共性、特性)
几种常见的金属的用途
共性:
常温下大多数为固体。
有金属光泽,大多呈银白色。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熔沸点一般较高。
特性:
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常温下,汞呈液态。
金属的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相差较大。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