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文化规则技巧课程、教学培训 课件 (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象棋文化规则技巧课程、教学培训 课件 (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中国象棋教学
Game Of Chinese Chess
宣讲人:缘梦 时间:202X
CHINESE CHESS
象棋历史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经典产物,艺术价值泛属于整个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个分枝。
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大街小巷常常可见纹枰对弈的中国象棋爱好者。
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红黑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十条横线、九条竖线共分成90个交叉点;中国象棋的棋子共有32个,每种颜色16个棋子,分为7个兵种,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先把对方的将(帅)“将死”的一方获胜(因为擒贼先擒王)。已有几千年历史、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中基础远远超过围棋,一直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
象棋历史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起源传说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当于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指必须两人或两组对局联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死路;最后是赢者“牟”(指成倍)取胜利。击败了敌兵(春秋时兵制,以5人为伍),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汉刘向《说苑·善说》亦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意即劝孟,不妨也像“燕”国一样,斗象棋观歌舞,逍遥一二。
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
起源传说
CHINESE CHESS
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三、起源于舜的时期。传说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象为人懒惰,好玩耍。现代学者常任侠《中印艺术因缘》一书中说:“象因桀骜不驯,舜把他禁居起来,又恐他寂寞,所以为他制作棋局,使他有所娱乐。因其名象,故称象棋。”
四、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代谢肇淛《五杂组》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
五、起源于春秋时期。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象无关。象棋可能是模仿春秋兵制而产生的。象棋各子的名称正好与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不过,象棋也可能是因为棋子是由象牙制成而得名。
六、起源于战国之时。《潜确居类书》载:“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七、起源于楚汉相争时期。象棋的棋盘的中间写着“楚河汉界”,因此许多人都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CHINESE CHESS
象棋棋具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方形的平面上,由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棋盘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棋具
直线
棋盘上较长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直线,共有9条,其中7条被河界隔断。用红色棋子一方的直线从右往左依次用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直线在红方对面也从右往左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表示。
横线
棋盘上较短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横线。横线共有10条,用红色棋子一方的横线从红方底线算起,从下往上依次用中文数字一至十表示;用黑色棋子一方的横线则从黑方底线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10表示。
交叉点
直线与横线相交的地方称为“交叉点”。整个棋盘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河界
棋盘中央没有画直线的地方称为“河界”。它代表弃战双方的分界线,确定了各自的地域。
九宫
棋盘两端各画有斜交叉线的地方称为“九宫”。将则只能在各自“九宫”的9个交叉点上活动。
CHINESE CHESS
象棋棋具
“楚汉界河”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
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
如今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楚河汉界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棋具
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共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
红棋子:帅一个,车、马、炮、相、仕各两个,兵五个。
黑棋子:将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棋子
CHINESE CHESS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但炮在吃子时,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我方的和敌方的都可以,俗称“炮打隔子”、“翻山”。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红方为“兵”,黑方为“卒”。
兵(卒)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在未过河前,不能横走。过河以后还可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小卒过河顶大车”之说。
帅/将
红方为“帅”,黑方为“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
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
红方为“仕”,黑方为“士”。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士一次只能走一个斜格。
象/相
红方为“相”,黑方为“象”。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車(jū)
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俗称“车行直路”。因此,一车最多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CHINESE CHESS
象棋规则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象棋规则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规则
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见右图。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走一步。
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行棋规定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胜负规则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
胜负
CHINESE CHESS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和棋
CHINESE CHESS
1.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将死或吃掉;
2.己方无子可走(被困毙);
3.己方对对方“长将”或“长捉”;
4.己方发出认输请求;
5.有步时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
6.有时间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间;
7.违反比赛规则。
1.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CHINESE CHESS
象棋术语
【河界线】名词。棋盘 [18] 中间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即为“河界线”。
【中线】名词。棋盘中第五条直线。是有关将、帅安危的生命线,亦为双方必争的战略要点。对局时,须力争控制该线,使之不被对方棋子侵入或牵制。
【肋道】也称“两肋线”,名词。棋盘中的第四、第六条直线。因在中线将位左右,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均为对局双方攻守的要道线,控制肋道,应以对方上士的动向为进攻目标。
【兵线】也称“卒林线”、“兵行线”。名词。棋盘中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供双方置兵、卒。兵、卒有巩固阵地、绊马阻子的作用,已方棋子如能占据对方的兵线,就能予对方以压力和威胁。
【九宫】也称“九宫禁区”。名词,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 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士活动的地区。如被对方车、兵占据,就易发生危险。
【局面】术语。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颁的状态,通常包括“ 先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简化” 、“均势”等。
【对局评注】在报刊或棋谱上,对比赛中一些著名棋手的实战对局,用复盘形式加以评述,分析双方战略战术中的优劣得失,与各种攻防着法的变化,以供爱好者欣赏、借鉴、参考,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技巧。
【复盘】也称“复局”。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排演,类如复盘,称“打谱”或 “研阅棋谱”。
【棋谱】用图和文字记述棋局的书籍。按所记述的棋局排演,可参考吸收其着法,或探讨研究名手的棋艺风格。
【先手】术语。有二义:1、也称“先走”。开局时的先走者。2、也称“得先”。棋局形势中的主动者。
【后手】术语。有二义:1、开局时后者。2、也称“失先”、“落后”。棋局形势中的被动者。
【均势】也称“并先”。术语。指对局中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非着法类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术语
【均势】也称“并先”。术语。指对局中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着】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即为走了一着。
【回合】术语。对局中,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闲着】也称“停着”。术语。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目的在于等待时机。
【强子】术语。指车、马、炮等战斗力较强的各类子。兵、卒须视形势而定,一般以过河界的为强,在自界的为弱。
【吃子】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一棋子从棋盘的这一交叉点走到另一交叉点而吃掉对方棋子,并占领后一交叉点,称为“吃子”。
【弃子】术语。对局中,舍弃某一子,称为“弃子”。常作为一种战术。主动而有计划的弃子,可得先而占优势或攻主局。
【胜势】术语。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于胜利在望一方,称为“胜势”。
【绝杀】术语。指对局,下一着要将死,而对方又无法解救。
【入局】术语。一般指攻入对方阵地而能构成杀局的着法。常见于中局阶段,多数为“弃子入局”。
【例胜】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攻方可以必胜守方,称为“例胜”。
【例和】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守方对攻方可以弈成必和的棋势,称为“例和”。
【巧胜】术语。指实用残局结尾时,由于守方未能及时弈成例和的棋势,被攻方乘机取胜,称为“巧胜”。
【巧和】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守方以巧着弈和攻方,称“巧和”。
非着法类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术语
【卒底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后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对付对方兵七进一或兵三进一。
【金钩炮】布局着法。和卒底炮类似,一方用另一架炮制约对方的兵或相。
【担子炮】术语,指双炮在一条直线上中间隔一子,两炮互相联络、保护,其状如扁担,故名。
【天地炮】象棋专业术语。一炮镇中路,一炮压底线,使对方的士象将五子都受牵制。
【横车】象棋术语。一方走“车一进一(车1进1)”或“车九进一(车9进1)”,以后横向出动,称为“横车”。
【直车】象棋术语。一方走“车一平二”或“车九平八”,以后从二路或八路两直线出动,称为“直车”。
【肋车】象棋术语。指把车开到四路(4路)和六路(6路)。因其紧贴将门要道,酷似人的双肋而得名。
【骑河车】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限制对方兵、马等各子的活动,禁子有力。
【三步虎】象棋术语。开盘伊始一方走上马、平炮、亮车,三步开出主力车。因状如虎爪揪地,又棋谚有云“车强如虎”,故称之为“三步虎”。
着法类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术语
【五七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后手)走成中炮七路炮。是缓攻型布局的典范。
【卒底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后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对付对方兵七进一或兵三进一。
【金钩炮】布局着法。和卒底炮类似,一方用另一架炮制约对方的兵或相。
【担子炮】术语,指双炮在一条直线上中间隔一子,两炮互相联络、保护,其状如扁担,故名。
【天地炮】象棋专业术语。一炮镇中路,一炮压底线,使对方的士象将五子都受牵制。
【横车】象棋术语。一方走“车一进一(车1进1)”或“车九进一(车9进1)”,以后横向出动,称为“横车”。
【直车】象棋术语。一方走“车一平二”或“车九平八”,以后从二路或八路两直线出动,称为“直车”。
【肋车】象棋术语。指把车开到四路(4路)和六路(6路)。因其紧贴将门要道,酷似人的双肋而得名。
【骑河车】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限制对方兵、马等各子的活动,禁子有力。
【三步虎】象棋术语。开盘伊始一方走上马、平炮、亮车,三步开出主力车。因状如虎爪揪地,又棋谚有云“车强如虎”,故称之为“三步虎”。
着法类
CHINESE CHESS
CHINESE CHESS
象棋布局
布局是一局棋的开始阶段,是全盘的基础,就象军事战争的排兵布阵一样,又称开局。它对中局形势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直接决定双方的胜负。因此双方都尽力争取在布局阶段即取得有利的形势。
布局与中局的划分并无明确的界限和具体的规定,布局一般在10-15回合左右结束并转入中局。
象棋布局在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高水平棋手之间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布局的钻研程度。六、七十年代,一代宗师胡荣华在布局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这与其时代局限性有关。当今的布局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目前正向高、精、深、微的方向发展。
布局定式是历代名家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总结了布局阶段一定回合内着法明显的合理性。下表是时下主要流行的布局: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能多掌握一些布局套路是必要的。不过棋的胜负主要是由整体实力的强弱来决定的,如果只是沉迷于布局套路,往往会走入歧路,影响水平的提高。学习象棋布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先少而精,加深理解与体会,再逐步拓宽布局面,这样才能较快地掌握布局要领。学习布局切忌人云亦云,死记硬背,应多动脑。
象棋布局
CHINESE CHESS
顺手炮 顺炮直车对横车 顺炮直车对缓开车 顺炮横车对直车 顺炮缓开车对直车
中炮对屏风马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高车保马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中炮过河车对弃马陷车 中炮直车七路马对屏风马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 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 中炮直车边马对屏风马挺7卒 中炮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 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
中炮对三步虎及列手炮 中炮进三兵对三步虎 中炮进三兵对三步虎半途列炮 中炮进七兵的三步虎 中炮对左炮封车转列炮
中炮对反宫马 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 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 中炮对反宫马挺7卒 中炮边马对反宫马挺7卒 五六炮正马对反宫马
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中炮缓开车对反宫马
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右中炮对卒底炮飞右象 仙人指路右中炮对卒底炮飞左象 仙人指路右中炮对卒底炮正马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转顺炮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转列炮
仙人指路右正马对卒底炮冲3卒 对兵局 仙人指路对顺手象 仙人指路对起马
飞相局 飞相对左中炮 飞相对左炮过宫 飞相对右士角炮 飞相对右正马
其他布局 过宫炮 士角炮 起马对挺卒
CHINESE CHESS
象棋布局
CHINESE CHESS
象棋残局
残局即为下到最后阶段的不完整的棋局。象棋往往在残局阶段才能决出胜负,实力相近的人也常常差在残局火候的差距。
残局是象棋的基础,正规学棋的都是先学残棋,再学开局,然后中局。残局一般分为实用残局和江湖残局两种。
实用残局可以在下棋时知道何种情况下可以简化局势进入例胜或例和或继续维持复杂局面,无论是例胜、例和、或维持复杂局面都需要掌握残局技巧,否则和棋和不了、赢棋赢不下、胡乱兑子造成败局。学好实用残局是对局势审视的重要一部分。
另一种是江湖残局,一般是在残局的基础上加工编排而成,也称江湖排局。江湖残局乍一看几步棋就可以取胜,其实不然,它变化莫测,处处都是陷阱,每个变化都有几个分支,着法较长,一步不慎就落入败局,研究江湖残局对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对中局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开局转中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比较有名的残局谱有《心武残编》、《竹香斋》和《渊深海阔》等,其中的排局“七星聚会”,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被誉为“棋局之王”。
象棋残局
CHINESE CHESS
宣讲人:缘梦素材 时间:202X
修心养性 陶冶情操
全面超乎以往的视觉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