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36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36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图书馆
超市
图书馆、超市、药房、书店、快递公司等地方都利用了分类的手段,可以提高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你身边的分类
美国《化学文摘》编辑部统计,已知的有机化合物的数目:
1880年约为1.2万种,
1910年约1.5万种,
1940年约为50万种,
1961年约为175万种,
1990年已超过1000万种,
2004年,达到3500万种以上。
要想对各物质物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就必须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
一、分类: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
钠 盐
碳酸盐
Na2CO3
Na2CO3
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对于纯净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从溶解性看呢?
Na2SO4
Na2CO3
K2CO3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标准(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
(1)、交叉分类法
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优点:体现了对事物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如
(2)、树状分类法
化学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
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
根据性质的差异
根据组成的差异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稀有气体
物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实践活动: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边:O2、Cu、He、H2SO4、Ba(OH)2、KNO3、CO2、 MgO 、空气、盐酸
稀有气体单质
Cu
O2
He
H2SO4
Ba(OH)2
KNO3
CO2、 MgO
空气、盐酸
2.酸的分类
按是否含氧

按提供氢离子数目
一元酸:
二元酸:
多元酸:
含氧酸、 无氧酸
HNO3
HCl
HNO3、HCl
H2SO4
能提供一个H+的酸
能提供多个H+的酸
H3PO4
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按酸性强弱
强酸
HCl、H2SO4、HNO3
CH3COOH、H2CO3
能提供两个H+的酸
中强酸
H3PO4、H2SO3
弱酸
1.按其在水溶液中是否溶解:
(1)可溶性碱:
(2)难溶性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3.碱的分类
2.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弱碱:NH3· H2O 、难溶性碱
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OH- )的化合物
K+ Na+ NH4+ NO3-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AgCl BaSO4 CaCO3
(1) 按阴、阳离子来分:
常见阳离子:
常见阴离子:
K+ Na+ NH4+ Ag+ Cu2+ Ca2+
NO3- SO42- Cl- CO32- HCO3- PO43-
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4.盐的分类
(3)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Na2CO3
NaHCO3
Cu2(OH)2CO3
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或NH4+)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能电离出H+的盐
能电离出OH-的盐
不能电离出H+和OH-的盐
如KAl(SO4)2、(NH4)2Fe(SO4)2
混盐: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
如Ca(ClO)Cl
由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氧化物
按组成分
按性质分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 SO2、CO2 、Mn2O7)
( Na2O、CaO、BaO)
( SO2、CO2 、CO、NO2)
( Na2O、CaO)
能与碱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
能与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
5.氧化物的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
( CO、NO)
不与酸、碱、水反应
不能得到对应的盐
两性氧化物
( Al2O3)
过氧化物
( Na2O2)
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只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2O3、Mn2O7 等。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等。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 等。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有的单质有多种形态
金刚石
无色透明,折光性好。
用于某些精密光学仪器
是已知天然矿物中的最硬物质。
钻头
轴承
武器装备
滑腻
代替原书写用品“铅”。
灰黑
质软
石墨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元素形成不同种单质的现象。
同素异形现象:
同素异形体
C60结构
纳米碳管
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吗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同素异形体之间转化
C(石墨)=C(金刚石)
C(金刚石)=C(石墨)
3O2 === 2O3
放电
2O3 === 3O2
催化剂
思考: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1.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H2O 、②空气、③Mg 、④ CaO、⑤H2SO4 、⑥Ca(OH)2 、⑦液氮、⑧碘酒、⑨乙醇 、⑩NaHCO3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没有绝对严密的分类,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本来就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往往选择一种有利于我们研究物质的方法来分,分类不是目的,而是归类系统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类是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物质,对其加深了解。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混合物还可以再分类吗?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定义:
2、分类标准: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溶液:小于1nm
浊液:大于100nm
胶体:1-100nm之间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不同的分散系取决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不同。
注:1nm=10-9m
本质原因
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分散系叫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分散系。
悬浊液:
乳浊液:
浊液
一般规律:
1.分散系中有水,水是分散剂;
2.分散系中是两种液体(没有水),量多的是分散剂。
三、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特征:透明、均一、较稳定
3.分类:按照分散剂状态的不同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云、雾、含粉尘的空气
Fe(OH)3胶体、Al(OH)3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血液、豆浆、牛奶、肥皂水
有色玻璃、胶体药物
分散质粒子为分子的集合体
分散质粒子为单个大分子或离子
【思考】纳米材料属于胶体吗?
空气中的污染指数--PM2.5,属于胶体吗?
有些液溶胶是透明的 ,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分。那么 ,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1.沸水(蒸馏水)
2.逐滴加入,不能搅拌
3.饱和FeCl3溶液
4.继续煮沸至红褐色
条件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凝聚。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1) 丁达尔效应:
(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
4. 胶体的性质
图1. 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林
图2. 夜晚美景
加了明矾的
泥水混合物
未加明矾的
泥水混合物
(2)吸附性:
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而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作用。
(a)加入电解质
实例:
①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②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3)聚沉:
(b)加热
实例:1.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2.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由鸡蛋壳膜、玻璃纸、动物肠衣膜等制成。
(4)渗析:
分离胶体和溶液
分离后袋内为胶体
袋外为溶液
半透膜袋
注: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胶体微粒可通过滤纸。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悬,乳浊液
分散质 粒子的大小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事例
<1nm
1~100nm
>100nm
均匀,透明,稳定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NaCl溶液,
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豆浆
泥水


不能
没有
没有

5.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区别
①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整理与归纳
④胶体微粒可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渗析)
②胶体有吸附性
③胶体能发生聚沉
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
用于分离溶液和胶体
可以净水
4.性质:
做豆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