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5 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0.5 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用遗传变异原理解释杂交育种本质,理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需求的关系。 科学探究:设计模拟杂交育种方案;辩证讨论转基因技术风险与价值。 科学思维:对比分析两种育种异同;运用归纳法总结普通小麦演化历程。 社会责任:关注育种技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形成基于证据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态度。
学习重点 杂交育种原理及流程;转基因育种的概念与应用。
学习难点 杂交育种中基因重组的时间节点分析;辩证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课前预习】
1、通过有目的地将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________,从后代中选择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
2、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
3、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的培育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4、普通小麦是由________、山羊草和粗山羊草先后杂交并________形成的六倍体。
5、在杂交育种中,通常需要多代________和________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6、转基因育种是指将________导入生物体内,使其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产生人类需要的性状。
7、转基因抗虫棉导入的是来自________的Bt________。
8、转基因育种可在________内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9、转基因技术的操作水平属于________。
10、我国科学家________团队利用杂交育种培育了高产________。
11、基因的“剪刀”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基因的“胶水”是________。
12、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议主要包括________安全、________安全和________安全三方面。
13、抗虫棉能减少________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14、选择育种方法的依据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技术可行性。
15、与杂交育种相比,转基因育种可跨越物种间________的限制。
【课中研学】
问题:杂交育种的本质是利用什么生物学原理?为什么需要多代自交?
问题:普通小麦(六倍体)是如何通过多次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问题:简述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的步骤(以Bt基因为例)?
问题:填写下表比较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
项目 杂交育种 转基因育种
原理
育种周期
基因来源
安全性争议
【课堂总结】
育种方式:
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选择
①优势:自然变异/接受度高;
②局限:周期长/基因库有限;
2、转基因育种:跨物种基因转移
①优势:精准/高效/打破物种界限;
②局限:争议:生态风险/伦理问题!
【课堂练习】
1、杂交育种中,最终获得稳定遗传品种的关键操作是( )
A. 多次杂交
B. 连续自交
C. 单倍体育种
D. 诱变处理
2、普通小麦(42条染色体)是由哪三种植物杂交形成的?( )
A. 大麦、黑麦、燕麦
B. 一粒小麦、山羊草、粗山羊草
C. 水稻、玉米、高粱
D. 豌豆、蚕豆、苜蓿
3、转基因抗虫棉能抗虫的根本原因是( )
A. 棉花细胞合成杀虫物质
B. 转入的Bt基因在棉花细胞内表达杀虫蛋白
C. 棉花叶片形态改变使昆虫拒食
D. 棉铃虫基因发生突变
4、转基因育种的突出优势是( )
A. 成本低廉
B. 不受生殖隔离限制
C. 操作简单
D. 不产生变异
5、下列育种方式中,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显性纯合子的是( )
A. 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转基因育种
【分层作业】
1、杂交育种中,选择亲本的依据是( )
A. 均为显性性状
B. 均为纯合子
C. 具有互补优良性状
D. 染色体数目相同
2、转基因生物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是( )
A. 目的基因漂移至野生近缘种
B. 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
C. 产生超级杂草
D. 以上均是
3、六倍体普通小麦含有( )个染色体组。
A. 2
B. 3
C. 6
D. 12
4、综合题:简述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的根本目的有何异同?
5、欲培育抗病(隐性基因rr)高秆(显性基因DD)小麦品种,若选用杂交育种法,从F1代开始自交,最早在( )代可选出稳定遗传的植株。
A. F2
B. F3
C. F4
D. F5
6、在转基因操作中,需使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该过程不需要( )
A.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 脱氧核苷酸
C. RNA引物
D. 限制性内切酶
7、下列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范畴的是( )
A. 外源基因是否引起过敏反应
B. 目的基因是否稳定遗传
C. 转基因作物是否破坏土壤微生物
D. 以上都是
8、综合题:从科学性和社会性角度,提出你对转基因农作物推广的两点建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杂交;杂交育种
2、基因重组
3、杂交育种
4、一粒小麦;染色体加倍
5、自交;选择
6、外源目的基因
7、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
8、较短时间
9、分子生物学水平
10、袁隆平;杂交水稻
11、DNA连接酶
12、食品;生物;环境
13、农药
14、目标性状;育种周期
15、生殖隔离
【课中研学】
探究点一答案
问题:可遗传:遗传物质改变(如杂交水稻、色盲遗传);
不可遗传:环境引起(如土壤贫瘠导致植物矮小)。
探究点二答案
问题:可遗传,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探究点三答案
问题1:白化病(缺少黑色素)、染色体病(如唐氏综合征)。
问题2:有利变异个体在自然选择中生存,基因逐代积累,物种适应性增强(如抗药性害虫)。
探究点四答案
问题:宇宙射线诱导基因突变,产生新性状,再筛选培育。
【课堂练习】
1、B;2、B ;3、B ;4、B; 5、C
【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答案
1、C ;2、D ;3、C;
4、同:均为了获得人类需要的优良性状。
异:杂交育种利用已有基因重组,转基因育种是人工导入外源新基因定向改造生物。
能力提升答案
5、B;6、D;7、D;
8、① 严格进行长期安全评估(科学):避免潜在健康风险(如致敏性)。
② 加强标识管理和公众知情权(社会):尊重消费者选择权,促进理性认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