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 课件-化学人教版九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 课件-化学人教版九上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1.化学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2.科学思维:
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经历科学探究的基础过程,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3.科学探究与实践:
通过学习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新知导入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实验6-3】
新知导入
【实验6-3】
现象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分析 CO2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新知导入
【实验6-4】
新知导入
现象
分析
塑料瓶变瘪了
CO2能溶于水
在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新知导入
玻璃刀头上镶的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下
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不支持
②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探究新知
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探究新知
Ⅰ 喷水
Ⅱ 放入二氧化碳中
Ⅲ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实验内容 Ⅰ Ⅱ Ⅲ 吹干第三朵花
现象
纸花不变色
纸花不变色
纸花由紫变红
纸花由红变紫
探究新知
实验结论
1.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
化学方程式为 。 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色。
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CO2 + H2O ══ H2CO3
碳酸

H2CO3 = H2O + CO2 ↑
探究新知
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可用这个原理来检验二氧化碳
探究新知
2.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 H2O H2CO3
H2CO3 H2O + CO2↑
1.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的用途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运输、医疗上血液制品和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如果用飞机向云层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形成降雨。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增雨的奥秘。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的用途
光合作用的原料
灭火
化工原料
气体肥料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CO2本身没有毒性,但CO2不能供给呼吸。
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使人呼吸急促
10 使人丧失知觉、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阅读课本139页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
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2)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
臭氧(O3)、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O)、氟氯代烷等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熊
的栖息地缩小
海平面上升
探究新知
温室效应的危害: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② 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
③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
④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
探究新知
低碳行动与可持续发展
①世界各国签署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公约,并严格执行。
②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③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源的生产
效率和使用效率。
④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⑤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捕集、利用与封存二氧化碳。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
采用化学吸收法,利用碱性吸收剂与二氧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物质,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向分解重新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
2021年,我国将在南海海底永久封存超过146吨二氧化碳。2022年,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产,每年可减少排放量超过100万吨。
探究新知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探究新知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课堂总结
无色、无味的气体,可变成固态的“干冰”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二氧
化碳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Ca(OH)2 =CaCO3↓+H2O
二氧化碳的用途
CO2 + H2O = H2CO3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生活用途
工业用途
影响
对生活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课堂练习
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如下几个演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图乙实验可观察到液体由紫色变为红色
C.图丙实验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D.图丁实验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A
分层作业
1.按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A体现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红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纸花变红色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