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成绩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www.21-cn-jy.com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1.你认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首要条件是 ( )A.劳动力 B.热量 C.水源 D.肥料2.湄公河平原地区高温多雨,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3.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美大陆西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的是 ( ) A.落基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安第斯山脉4.下列四种温度带中,哪一种是澳大利亚所没有的? ( )A.寒带 B.热带 C.温带 D.亚热带5.下列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印第安人的生活特色的是 ( ) ①用石头建造的房子 ②有教堂、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 ③传统服装是用未经加工的皮革和羊毛纯手工制成④村庄位于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附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 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的风俗流传于 (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泰国7.与南非开普敦的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 ) A.1月气温低 B.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7月气温高 D.当地冬季降水较多8.虽然与野兽朝夕相伴,却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的是 ( ) A.印第安人 B.吉普赛人 C.马赛人 D.阿拉伯人9.“雨季来临,大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到了旱季,天气炽热,满目枯黄”。这段话描述的地区是 ( )A.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B.非洲的东非高原 C.东欧平原 D.青藏高原10、高海拔山地的自然景观主要有 ( )A、有较明显的垂直变化 B、有较明显的水平变化C、只有水平变化,没有垂直变化 D、无任何变化11、波斯湾地区联系的三大洲是 ( )A.亚洲、非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C.亚洲、非洲、欧洲 D.亚洲、欧洲、大洋洲12.非洲的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 ( )A.南北极圈附近 B.南北回归线之间 C.北部地区 D.南部地区13.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作支撑,悬空架设的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美国中部平原C.日本关东平原 D.湄公河平原14. “水是万物之源”,下列你认为体现了保护水资源的有 ( )①节约用水 ②重复循环用水,用洗脸水来冲马桶③农田灌溉为滴灌 ④随手关水龙头 ⑤农田灌溉为漫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5、下列位于美国中部的大河是 ( )A、湄南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16.是欧洲殖民者在南非最早的定居点,烙下了殖民文化的印迹,有非洲的“小欧洲”之称的是 ( ) A.德班 B.开普敦 C.约翰内斯堡 D.比勒陀利亚17.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小麦和玉米 C.玉米和水稻 D.小麦和高粱18.干旱地区的居民生产和生活主要在 ( )A.沙漠中部 B.沙漠边缘 C.谷地 D.绿洲19.下列关于马赛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马赛人大多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村庄四周环绕荆棘树枝,以防野兽侵犯 B. 在马赛人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 C. 马赛人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放牧 D.马赛牧民每年大多循着一定线路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20. 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商品性农业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1.今年暑假小兰和同学去了澳大利亚夏令营活动,下面是她介绍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和所见所闻,小兰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洲的国家 ②有现代化的牧业生产 ③城市悉尼有世界闻名的歌剧院 ④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2.以色列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椰子 B.枣椰树 C.小麦 D.水稻23.波斯湾沿岸地区主要生产的货物是 ( ) A. 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重金属24.中南半岛上的泰国、越南、缅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稻米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稻作文化的印记。下列场景中符合这种印记的是 ( ) A.地广人稀,地势平坦,推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B.农场之间是大面积的农田,人们居住得很分散 C.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 D.渠道和河流构成密集水网,环绕着农田和村庄25.下列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组是 ( ) A.叶尼塞河、塞纳河、恒河 B.多瑙河、叶尼塞河、塞纳河 C. 莱茵河、多瑙河、恒河 D.多瑙河、莱茵河、波河二、非选择题(50分)26.连线题。(8分)(1)平原地区 A.瑞士 ①发展旅游(2)沿海沿湖地区 B.湄公河平原 ②逐水草而居(3)山区 C.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 ③种植水稻等农作物(4)草原地区 D.波斯湾沿岸 ④石油宝库27.读图,回答问题。(13分) 甲图 乙图(1)日本国土主要由四大岛组成,其中①是 岛;首都东京所在的岛是 岛(2分)(2)用字母在乙图标注下列地理事物。(4分)A.罗马 B.威尼斯 C.地中海 D.亚得里亚海(3)从半球位置来看,日本和意大利位于 ( ) (2分) A.东半球、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4)比较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项目耕海牧渔(渔村)水上都市(城市)主要产业目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同点28.读右图回答相关问题:(18分)(1)国家和地区(3分)A________ (地区) B________ (国家) C________ (国家)(2)A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居民属于________人种,主要信奉________教。B国家属于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该国畜牧业的突出特点是 。(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如果有一艘5万吨的油轮从A地区石油开往D国,请将下列空格填写完整。(5分)A地——_______________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 海—— _____________运河 —— 海—— 海峡——大西洋——D国(4)请你谈谈石油开发对于A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至少回答出两点)(4分)29.读下图,结合书本知识回答问题。(11分)甲图 乙图(1)甲图中A是 河;B是 高原;C是 山脉;D是 运河;E是 洋;乙图G是___________山脉。(5分)21教育网(2)C山区和G山区的人们分别是如何根据当地特色发展生产的?(4分)(3)这两个地区发展生产的案例共同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 (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填入表格中,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CCDACDDCBAC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ACBBDCDCBAD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连线题。(8分)(1)平原地区 A.瑞士 ①发展旅游(2)沿海沿湖地区 B.湄公河平原 ②逐水草而居(3)山区 C.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 ③种植水稻等农作物(4)草原地区 D.波斯湾沿岸 ④石油宝库27.读图,回答问题。(13分)(1)北海道 本州(2)(3)C(4)项目耕海牧渔(渔村)水上都市(城市)主要产业渔业商业、旅游业目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沿海水域的水质明显恶化;2.沿海地带的填海造池,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3.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得日本远洋捕捞的范围缩小;4.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渔业资源大大减少。(写出其中之一即可)海水倒灌和水位上涨相同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与水息息相关,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产业,傍水发展。28.读右图回答相关问题:(18分)(1)A波斯湾地区 B澳大利亚 C美国 (2)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白色 伊斯兰教 发达 机械化程度高 (3)霍尔木兹 红 苏伊士 地中 直布罗陀 (4)石油的生产与销售,改变了A地区人们的生活,他们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的工农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石油带来的利益财富会使地区之间产生巨大冲突,给当地人带来了战争与灾难。(其他言之有理即可)21cnjy.com29.读下图,结合书本知识回答问题。(11分)(1)苏伊士 巴西 安第斯 巴拿马 大西洋 阿尔卑斯 (2) C山区人们在低海拔处修建梯田,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在高海拔处,由于雨水少、寒冷等原因,发展畜牧业,驯养羊驼、骆马。21·cn·jy·comG山区利用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等优越的自然环境,大力开发旅游业。(3)因地制宜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