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科学试卷 (冀人版)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 5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卷面分 总分得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20分)1.通过 、 等方式认识钢架雪车鞋各部分的制作材料及特殊功能。2.继承传统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设计制作者,称为 技艺传承人。3.植物为我们提供各种食物,如我们吃的生菜属于植物的 。4.影子的形成与 、 有关。5.当某些器官出现衰竭或丧失功能时, 医疗技术能帮助挽救人类生命。6.教室里书声朗朗,工地上噪声震耳欲聋,乐曲高低起伏、婉转悠扬…… 如此丰富,生活如此美妙!7.生物学家将动物分为 动物和 动物。二、火眼金睛判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1.皮影戏的故事和声音都是由幕后的表演者完成的。( )2.食物在胃中停留2~6小时后进入大肠。( )3.可以利用评价表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进行评价。( )4.马的嘶鸣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5.在探究“青蛙玩具跳得远近与转动发条旋钮圈数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转动发条旋钮的圈数。 ( )6.蝙蝠的“回声定位”靠的是它的眼睛。( )7.所有闪亮的物体都是光源。( )8.民族乐器的制作一般采用金属、竹、木、皮革等材料。(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1分)1.下列对垃圾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直接扔进任何一个垃圾桶B.应该事先分类,扔进相应的垃圾桶C.赶时间的时候可以把垃圾全部扔进灰色垃圾桶2.若要让磁力小车运动得更快,实验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让磁铁离小车更远B.减少接近小车的磁铁数量C.增加接近小车的磁铁数量3.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可以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叫声B.我们在小溪边听到溪水声C.将要咬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4.大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 )里。A.土壤 B.空气 C.水5.如果有人把蚯蚓、蝴蝶分为一类,把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这种分类的依据是( )。A.有腿和无腿B.体表有毛和体表无毛C.有脊椎和无脊椎6.( ),我们能看到物体。A.灯光下 B.漆黑的夜晚 C.黑暗的屋子里7.如图所示,实心小球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我们在光屏上看到的是( )。A.火焰的像B.小球的影子C.火焰的像和小球的影子四、科学探究。(35分)1.做一个脊椎模型,并模拟脊椎是如何工作的。(21分)(1)实验材料:线绳、木珠、金属垫圈。(2)实验步骤:①观察脊椎动物(如青蛙)的脊椎部位。②用线绳将木珠、金属垫圈组成一个脊椎模型。③弯曲和扭动模型,观察木珠和金属垫圈发生的现象。(3)实验现象:当最上面的木珠向右侧倾斜时,整个脊椎模型会向 侧弯曲。若将最上面的木珠向不同方向倾斜(如左右交替),会发现整个模型会随倾斜方向改变弯曲 。(4)根据模型的运动推想脊椎的运动:脊椎能以 、 、 、 、 、旋转等方式运动。(5)假如脊椎是一整根实心骨,它还能以同样的方式运动吗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磁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处在位置高的地方的物体也有能量,叫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1)阅读材料后,完成下面机械能的关系图。(2)风能是空气流动时具有的能量,它属于( )。A.动能 B.势能 C.化学能(3)三峡大坝水库里水的位置很高,此时的水能属于( ),当开闸后,水的位置变低了但水流的速度很快,此时水能主要属于( )。A.动能 B.势能 C.化学能五、学以致用。(16分)1.说说建筑施工使用的水泥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8分)2.防噪声耳罩的隔音效果与它的材料和结构有什么关系 (8分)答案一、1.图书阅览网络查询 2.民族乐器制作3.叶 4.光 挡光的物体 5.器官 移植6.声音 7.脊椎 无脊椎二、√×√√√ ××√三、BCCACAB四、1.(3)右方向 (4)前后 左 右(5)假如脊椎是一整根实心骨,它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运动。因为实心骨质地坚硬,缺乏像真实脊椎那样由多个椎骨通过椎间盘等结构连接所具有的灵活性。一整根实心骨难以实现多角度的弯曲和扭动,身体的许多复杂运动,如弯腰捡东西、转身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会极大地限制身体的活动范围。2.(1)动能 运动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2)A(3)B A五、1.建筑施工使用的水泥是人们利用石灰石和黏土等生产出来的。2.多孔性材料一般隔音效果较好;密度较大的材料也有助于隔音;多层结构比单层结构隔音效果往往更好;如果耳罩与耳朵周围贴合紧密,形成良好的密封空间,外界声音就更难进入耳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