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第四部分 第三章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轮复习】第四部分 第三章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

资源简介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第三章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地把
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最终却在争执中得
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 中悟出
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 ,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
3
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
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丰富了
3
自己,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
糕,可以同享美味;阅读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你如果不听,他也不
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
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
的抚慰,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诧: ②蜕: ③啜: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A.千方百计 潜移默化 顶礼膜拜 窃窃私语
B.处心积虑 耳濡目染 奉若神明 窃窃私语
C.千方百计 耳濡目染 顶礼膜拜 窃窃私议
D.处心积虑 潜移默化 奉若神明 窃窃私议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B.你如果不听,他就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C.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D.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 1945 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新民报·晚刊》发表了他的《沁园春·雪》,轰动山
城,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纷纷赞叹毛泽东的气魄、胸襟、豪情与才情。②在重庆的一次聚会上,
3 3 3 3
- 240 -
丨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丨
诗人徐迟见到毛泽东,便向他请教如何写诗,毛泽东没说什么,只是在徐的小本子上写下“诗言
3 3
志”三个字。③这三个字出自《尚书·尧典》,概括了诗词最本质的特征,被历代诗人们奉为吟诗
3
填词的圭臬。
3 3
“志”,即志向、志气,信仰、理想,精神、情怀。“志”有大小, ( 1) ,大则天下之忧乐。
在毛泽东的诗论中,“志”和“气”是统一的,有“志”而不能达,则“气”生。司马迁认为《诗》
三百篇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毛泽东引申开来解释到,“发愤之所为作,心里没有气,他写诗?”他
还说,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 ( 2) 。④“气”是内
心的愤懑、怨恨、怒气,都属于“志”,或是“志”的表露、“志”的延伸。当然,这“志”在毛泽
东那里,既包括抑郁不平之气,也包括慷慨豪迈之气。
有气则有了《诗经》,有气便有了《离骚》,有气而有了毛泽东惊世骇俗、气壮山河的诗篇,诗
自然也就成了毛泽东独具威力的战斗武器。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加点的成语“洛阳纸贵”可以换成“蔚然成风”。
B.②句中的“诗言志”,引号在文中起到了特殊含义的作用。
C.③句中加点词语的读音为 g uī niè,在文本中意为准则或法度。
D.④句中“‘志’的表露”与“‘志’的延伸”两个短语可以调换顺序。
5.关于尾段内容,下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中“惊世骇俗”“气壮山河”两词间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这两个词语中均含有
动词,且这两个词语间是并列关系。
B.本段先用了排比手法,句式整齐,突出强调了“志”“气”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C.本段将毛泽东的诗比喻成独具威力的战斗武器,生动形象的突出了毛泽东诗歌慷慨豪迈的
气势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D.“惊世骇俗”一词的情感色彩可褒可贬。赞扬能力非凡、见解超俗时,它是褒义词;讽刺
某种不合常理的言行时,它是贬义词。本段中的是褒义。
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得整段句子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 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诗词中,毛毛细雨是十分常见的意象,比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又比如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些诗句无不勾勒着一幅水汽氤氲下的江
南图景,透露出细雨纷飞的朦胧柔美。然而在当代,这种富有文艺气息的毛毛细雨,我们似乎见得
越来越少了。你可能不由得产生疑惑,毛毛雨不见了,到底是因为我们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少了
仰望天空的闲情 yì zhì ,还是它真的悄悄离我们远去了呢?
3 3 3 3 3 3 3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确定,朦胧细雨(毛毛雨、小雨)是不是真的越来越少了?
答案是,的确减少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它越来越少呢?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抑制朦胧细
雨产生的两大 yuán 凶。
3 3 33 3 3 3
首先就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增加了大气的持水能力,大气在饱和继而降水前需要吸收更多的
- 241 -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水汽,水汽的增多会促使更多积雨云的形成,降水强度也就增大。简单来说,大气这个“蓄水池”
3 3 3
的蓄水能力增加了,因此排水的频率降低,但是,每次的排水量却增加了。
其次,空气污染也是元凶之一。雾霾、沙尘暴中的悬浮颗粒物会成为雨滴的凝结核。当它们的
含量增加时,依托凝结核形成的雨滴数量相应增多,在空气中的水蒸 qì 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每个
3 3 3 3
雨滴分到的水汽变少,因此雨滴不容易长大,进而无法快速地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并形成降水。这
样一来,积雨云只能无奈地带着大量的小雨滴不断游走吸收水汽,待到雨滴长得足够大,积雨云也
变成了一个“大块头”,雨滴下落过程中更容易合并增长(大小雨滴之间发生碰撞后合并并增长的
过程),最终落到我们头上的,也就成了大雨滴。诚然,小雨的减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但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小雨可以看作一种比较温和的天气现象,而小雨的减少意味着干旱和暴雨
的增多,这才是这一现象背后的隐患。
7.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
A.箬 nuò 笠 蓑 cuī 衣 闲情逸志 元凶 蓄 chǔ 水池 水蒸气
B.箬 ruò 笠 蓑 suō 衣 闲情逸志 原凶 蓄 chǔ 水池 水蒸汽
C.箬 ruò 笠 蓑 suō 衣 闲情逸致 元凶 蓄 xù 水池 水蒸气
D.箬 ruò 笠 蓑 suō 衣 闲情逸致 原凶 蓄 xù 水池 水蒸汽
8.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部分引用了脍炙人口的古诗,请谈谈在科普类语段中作此引用的效果。
9.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通俗生动、活泼有趣,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现象,被称为汉字“失写症”。近年来,诸如“‘账’与‘帐’很多人
分不清”等与汉字“失写症”相关的话题屡屡引发众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① ,研究表明,快
速化、碎片化阅读,很难将知识连成体系,容易让一个人的思考变得肤浅和表面化,对于错别字变
得不够敏感;其二,因为“用进废退”,很多人平常很少动笔,导致个人的文字应用能力不进反退,
时间一长,分不清常用错别字,也就不足为怪了。
a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个人的文字应用能力愈显重要。b 对一个人而言,生活、学习
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文字应用,大家切忌不要忽视个人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事实也表
明,c 一个人倘若患上了汉字“失写症”,即使写个简短的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也是错别字连篇,轻
则会闹笑话,给个人形象减分,重则给事业带来损失,错失人生发展机遇。对此,每个人都应当高
度重视, ② 。
唯有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提升文字应用能力知易行难,绝
非 ③ ,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加强深度阅读,坚持勤学苦练、踔厉
奋发、笃行不怠,不仅能使汉字“失写症”远离自己,还能凭借飞扬的文采、灵动的语言,为精彩
人生提供有力“助攻”。
10.下列四组成语的书写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如继往 阴谋鬼计 坐无虚席 跌荡起伏
- 242 -
丨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丨
B.离群所居 出类拔粹 心弛神往 牵强附会
C.礼上往来 浅尝辄止 翁翁郁郁 没精打彩
D.负曲衔冤 沸反盈天 缘木求鱼 畏葸不前
11.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字母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
密。不得改变原意。
1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2 个字。
五、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那时的人们粗犷,不知精致细腻为何物;那时的人们阳刚,没有清脆轻薄纤巧透明的阴柔趣
味。出土的陶罐平静地站在博物馆的橱窗里,不知何为浑朴而浑朴坦然,不知何为端庄而端庄天
成,不知何为高贵而高贵自在。不输铜晕绿,漫拟玉无瑕。素面无粉黛,如人披肝胆。没有含蓄,
没有朦胧,没有婉约,没有雕龙描凤的安排,没有江南四月的惆怅。
目光与陶罐对峙,在咫尺之间凝固。数千年的时间,弯曲在优美的弧度里。原始天地的蛮荒,
野性温柔□神祇居住的山谷,幻影迷离。散落在河岸的洞穴,风姿绰然。我听见了击缶,以及巫舞
歌声。
现代人迷恋珠宝,对远古的陶罐也许不屑一顾。陶罐在遥遥岁月中,等待着一双知己的眼睛。晨曦
初露,工匠已到河边 ① ( jí)水,细细密密的软泥从指缝渗出。泥土终于等来了一个涅 ② ( pán)
重生的机遇。然后,我听见匠人杂沓的声音,响成一种节奏,为陶罐烧最后一把柴火。古树的枝条
在古窑里 ③ ( bèng)发激情,水与泥土,在火中羽化了自己。
13.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 ”上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14.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有人说用分号,有人说用句号,你赞成哪个?请说明理由。
15.画线句子中三个“而”的转折,前后语意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说说这样表达的效果。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彗星,也称“帚星”,是由冰、尘埃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组成的一类小天体,因形状如扫帚而得
3 3
名。大多数彗星比较暗弱,通常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或其他专业设备才能观测和拍摄到,因而肉眼
可见的彗星 ① 。近来引发观星热潮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正是一颗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它
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先发现的。这颗彗星在一个近抛物线的椭圆轨道上运行,环绕太阳运
行一周需要 61751 年,即每过六万多年才有机会见到。该彗星亮度很高,2024 年 10 月中下旬是最
- 243 -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佳观测期,在此期间人们裸眼就能看到壮观的彗尾。
在网友们分享的众多照片和视频中,还出现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与北京西郊玉峰塔、颐和
园十七孔桥、西藏的雪山“同框”的作品,天文景观与地理景观 ② ,美不胜收。有“追星人”
表示,能够亲眼目堵这六万年一遇的星际邂后,堪称宇宙级的浪漫体验。10 月下旬之后,这位天外
来客托着修长的大尾巴渐行渐远,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16.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的“帚星”得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汤勺 B.云鬓 C.草堂 D.花车
17.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追星人”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
20.某少儿科普栏目计划在最佳观测期前夕,推出紫金山 - 阿特拉斯彗星的卡通形象。请根据
以上材料,替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写一段自我介绍,要求信息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 80 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答案
【答案】1.① chà ② tuì ③ chuò 2.A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①“惊诧莫名”的“诧”应读: chà。
②“蜕变”的“蜕”应读: tuì。
③“独啜”的“啜”应读:chuò。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办法。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结合
语境“阅读有些像搏斗”“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想尽办法“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
无贬义,应选用“千方百计”。
第二处,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形
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结合语境“细细研读,琢磨”“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
可知,这里是指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应选用“潜移默化”。
第三处,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奉若神明:指盲目崇拜某人或某事物,像
迷信的人敬奉神灵一样。语境中崇拜的对象是“先哲们”,不是盲目崇拜,应选用“顶礼膜拜”。
第四处,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说话。窃窃私议:背地里小声议论。语境是说“倾听一个遥远
- 244 -
丨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丨
的灵魂”与“你”的对话,应选用“窃窃私语”。
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语序不当,“你如果不听”中关联词“如果”位置不当。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
一致,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面,所以正常语序应该是“如果你不听”;
第二处搭配不当,“渗出”与“叹息的悲悯”动宾搭配不当,应为“渗出悲悯的叹息”。
只有 C 项修改正确。
故选 C。
【答案】4.C 5.A
6.(1)小则一己之悲喜(2)而是因为有满腹火气(而是因为心里有气)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标点以及理解词语、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 错误。①句中“洛阳纸贵”和“蔚然成风”不能互换。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
广。蔚然成风:事物盛极一时,成为风气。语境是说《沁园春·雪》流传广,不能用“蔚然成风”。
B. 错误。③句中的“诗言志”,引号起强调的作用。
D. 错误。“志”的表露与“志”的延伸两句语意有递进关系, 顺序不应该调换。
故选 C。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A.“两词间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说法有误。二词并列充当定语,属于短语之间的并列,应该
使用顿号。
故选 A。
6.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1)根据前文“‘志’有大小”,再结合后文“大则天下之忧乐”可知,这里应是说“小”的方
面和个人方面,所以可填“小则一己之悲喜”。
(2)根据前文“毛泽东引申开来解释到,‘发愤之所为作,心里没有气,他写诗 ’”可知是说心
里有气而写诗;又联系后文“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可
推断此处应是以“而是”引领的并列分句,所以可填“而是因为有满腹火气(而是因为心里有气)”。
【答案】7.C
8.①有力地支撑了前文的观点,使得过去和当代天气状况的对比更加鲜明,引发关注和深思。
②增添了科普文段的诗情画意,使其在通俗易懂的同时亦显雅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①用词通俗,“游走”“大块头”等词语通俗平易,亲切形象。②修辞生动:将积雨云和雨
滴拟作人来写,形象生动又活泼俏皮,有画面感。③句式活泼:长句和短句相结合,参差错落,活
泼灵动。
【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箬笠”的“箬”应读作 ruò;
“蓑衣”的“蓑”应读作 suō;
“闲情 yì zhì”应写作“闲情逸致”;
“yuán 凶”应写作“元凶”。
“蓄水池”的“蓄”应读作 xù;
“水蒸 qì”应写作“水蒸气”。
故选 C。
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 245 -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通过“比如”“又比如”可知,引用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是对前文观点的证明,证明了“在古诗
词中,毛毛细雨是十分常见的意象”的观点,可见毛毛细雨是过去常见的天气状况。而后文说到
“然而在当代,这种富有文艺气息的毛毛细雨,我们似乎见得越来越少了”,可见作者将过去和当代
天气状况进行了对比,引发了读者的关注和深思。
诗句比较浪漫典雅,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使得科普文段更具有文学色彩,充满了诗情画
意,使其在通俗易懂的同时亦显雅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不断游走吸收水汽”“积雨云也变成了一个‘大块头’”中“游走”“大块头”等词语通俗平
易,亲切形象。
“积雨云只能无奈地带着大量的小雨滴不断游走吸收水汽”中“无奈”将积雨云人格化,运用
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又活泼俏皮,有画面感。
“积雨云只能无奈地带着大量的小雨滴不断游走吸收水汽”“雨滴下落过程中更容易碰并增长
(大小雨滴之间发生碰撞后合并并增长的过程)”为长句,其余的句子为短句,长句和短句相结合,
参差错落,活泼灵动。
【答案】10.A
11.a、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个人的文字应用能力愈显重要。
b、大家切忌忽视个人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或大家不要忽视个人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
12.①其一,阅读的快速化、碎片化。 ②避免患上汉字“失写症”。 ③一朝一夕之事。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 一如既往、阴谋诡计、座无虚席、跌宕起伏;
B.离群索居、出类拔萃、心驰神往,“牵强附会”书写正确;
C.礼尚往来、蓊蓊郁郁、没精打采,“浅尝辄止”书写正确;
D.负屈衔冤,其它成语书写正确。
故选 A。
1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b、“切忌不要”否定失当,去掉“切忌”或“不要”;或将“切忌”改为“切记”。
1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语境分析汉字“失写症”的原因,此处是第一点,从下句“快速化、碎片化阅读”可知应
填:其一,阅读的快速化、碎片化。
②前文说一个人倘若患上了汉字“失写症”的危害,此处是总结陈述,应填:避免患上汉字
“失写症”。
③前句说“升文字应用能力知易行难”强调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应填:一朝一夕之事。
【答案】13.汲,槃,迸
14.要用句号。①“蛮荒”“山谷”“洞穴”三者在句式和内容上都构成并列关系,而“幻影
迷离”后面已经使用了句号,所以前面也要保持一致,使用句号。②用句号,可使每个分句相对独
立,更能突出表现陶罐出土环境独特神秘的色彩。
15.①“而”前后内容所指认知主体不同,所以不矛盾。②不知“浑朴”“端庄”“高贵”是就
陶罐对自身特点的认知而言,而“浑朴坦然”等词语是欣赏者对陶罐的认知评价。③通过两者不同
的认知对比,以“矛盾”的内容以及排比的形式,突出了陶罐浑然天成的“浑朴、端庄、高贵”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陶罐由衷的赞叹与欣赏。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 246 -
丨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丨
jí 水,应写作“汲水”,意思是吸取水分;从下往上打水。
涅 pán 重生,应写作“涅槃重生”,意思是指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
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
bèng 发激情,应写作“迸发激情”。
1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分析前后句子可知,“原始天地的蛮荒,野性温柔”“神祇居住的山谷,幻影迷离”“散落在
河岸的洞穴,风姿绰然”三个句子是并列关系,而“幻影迷离”“风姿绰然”后面都是句号,可知
“野性温柔”后面也应是句号。
句号是较大的间隔,“原始天地的蛮荒,野性温柔”“神祇居住的山谷,幻影迷离”“散落在河
岸的洞穴,风姿绰然”用了三个句号,使每个句子相对独立,较长的停顿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更
能突出表现陶罐出土环境独特神秘的色彩。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先解释“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而”字分别描述“浑朴”“端庄”“高贵”,“而”前后内容
所指认知主体不同,所以不矛盾。
②“而”字的前半个句子“不知何为浑朴”“不知何为端庄”“不知何为高贵”说的是陶罐,是
就陶罐对自身特点的认知而言;而“浑朴坦然”“端庄天成”“高贵自在”等是从欣赏者的角度说
的,是欣赏者对陶罐的认知评价。
③再看“效果”,“而”字前后形成转折,内容上是对比,陶罐的“自我”认知与欣赏者的认
知不同,形成对比,看似矛盾实则是采用这种形式突出陶罐的美,以“矛盾”的内容以及排比的形
式,突出了陶罐浑然天成的“浑朴、端庄、高贵”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陶罐由衷的赞叹与欣赏。
【答案】16.B
17.“堵”改为“睹”;“后”改为“逅”。
18.①屈指可数 ②相映成趣
19.①文中“追星人”指的是天文爱好者们。
加引号的原因是表示特殊含义,这里的“追星人”并非是追娱乐明星的人,而是有着独特爱
好,专门追逐观测天体这一特殊“星”的群体,用引号来突出其特定的、区别于常规意义上“追
星”概念的身份。
20.示例:嗨,小朋友们好!我是紫金山 - 阿特拉斯彗星,由冰、尘埃等组成。我六万多年才
现身一次,2024 年 10 月中下旬,大家裸眼就能看到我拖着壮观彗尾的模样哦。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事物名称含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彗星,也称‘帚星’,是由冰、尘埃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组成的一类小天体,因形状
如扫帚而得名”可知,“帚星”的得名方式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来命名。
汤勺:是盛汤用的勺子,是根据用途来命名的
云鬓:“云鬓”是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是根据其形状像云一样来命名的,与“帚星”相同。
草堂:是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是根据建筑材料来命名的,与形状命名不同。
花车:是装饰有花的车,重点在装饰有花这一特点,不是根据形状命名。
故选 B。
17.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目堵”的“堵”应改为“睹”,“邂后”的“后”应改为“逅”。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处,前文提到大多数彗星需借助专业设备才能观测到,所以肉眼可见的彗星数量是很少的,
可在此处指数量稀少,故可填“屈指可数”。屈指可数:指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 247 -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②处,根据文段第二段可知,文中说天文景观(彗星)与地理景观(玉峰塔、十七孔桥、雪山
等)共同出现在画面中,相互映衬,显得很有意思、很美妙,故可填“相映成趣”。相映成趣:恰
好能体现出这种相互映衬且充满趣味、美感的状态。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根据原文“能够亲眼目堵这六万年一遇的星际邂后,堪称宇宙级的浪漫体验”可在,文中“追
星人”指的是那些热衷于观测彗星等天体现象、追逐天文景观进行欣赏、记录的天文爱好者们。
加引号的原因是表示特殊含义。文中画波浪线的“追星人”指那些追逐并观测彗星的人。加引
号是为了区分日常生活中追逐明星的“追星族”,突出此“追星人”特指欣赏和研究天文学现象的
爱好者,具有特殊意义。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根据题目中的“某少儿科普栏目”可知应用对孩子的口吻打招呼,可说“嗨,小朋友们好”,
根据“自我介绍”可知应介绍“我是紫金山 - 阿特拉斯彗星”,然后再介绍此彗星的组成。接着再
以第一人称“我”介绍此彗星的出现的时间间隔及最近出现的时间,并介绍此次出现有“彗尾”,
可以说成“我六万多年才现身一次,2024 年 10 月中下旬,大家裸眼就能看到我拖着壮观彗尾的模
样哦”。
- 248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