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18.1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导学案)1.理解健康的完整定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明确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熟练掌握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数值准确评价自身健康状况。2.学会对自己的饮食、运动、卫生、作息等生活习惯进行科学评价,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掌握收集心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资料的方法,提升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3.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疾病”的意识,主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能够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方式。4.认识健康生活方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自律、科学的生活态度,同时形成对疾病患者的关怀意识。【学习重点】1.健康的四维定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良好)及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2.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与健康评价标准。3.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核心内容。【学习难点】1.理解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熬夜等)对长期健康的潜在影响,尤其是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关联。2.将健康知识转化为持续的健康行为习惯,克服短期行为惰性,做到知行合一。1.回顾七年级生物中关于人体生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思考生活中哪些习惯可能影响健康。2.收集身边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相关的案例(可通过询问家人、查阅简单资料),初步了解这类疾病的常见诱因。3.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还包括_______、和,只有具备这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健康的人。4.国际上常用_______(BMI)作为评价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5.我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提出“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三减”指_______、、,“三健”指_______、、。6.心血管疾病包括_______、、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_______、长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7.癌症通常也叫作_______,是由_______繁殖失控,破坏健康组织引起的疾病,预防癌症需要养成_______的生活方式。活动一:评价自身生活习惯,计算BMI指数小组合作:4人一组,分享课前填写的个人生活习惯表格(涵盖饮食、运动、卫生、情绪调节、作息规律等类别),相互进行科学评价,填写下表:类别 个人生活习惯 小组评价(有利/不利健康) 改进建议饮食运动卫生情绪调节作息规律其他BMI计算与分析:测量自身身高(精确到0.01m)和体重(精确到0.1kg),代入公式计算BMI值:身高(m):,体重(kg):,BMI:_______对照健康标准(偏瘦:<18.5;正常: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判断自身健康状况:_______讨论:结合BMI结果,分析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哪些因素影响了体重状态?为维持或达到健康体重,需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活动二:探究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阅读教材P29-30相关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有哪些?生活中哪些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至少列举3点)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分裂有何本质区别?除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你还知道哪些由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梳理:小组合作,汇总预防心血管疾病与癌症的健康生活方式,填写下表:预防维度 具体健康行为饮食运动作息其他(如远离有害物质、情绪管理等)“三减三健”践行: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讨论如何在饮食中实现“减盐、减油、减糖”,在生活中落实“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举例说明具体做法。1.“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下列做法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是( )A.远离烟酒,拒绝毒品B.合理膳食,均衡营养C.早睡早起,有锻炼的好习惯D.暴饮暴食,高糖高脂2.下列关于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间戴耳机不会影响听力B.长时间沉迷于短视频易导致近视C.饭前便后把手洗干净D.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有利身心健康3.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下列行为可增大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是( )A.以高油、高盐和高糖饮食为主B.合理膳食,均衡营养C.戒烟戒酒,积极预防高血脂D.合理作息,避免过度疲劳4.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据世卫组织表示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那就是健康B.青少年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喜欢吃什么就尽情吃C.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属于“现代文明病”D.保持健康的生活应该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5.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患癌概率增大B.癌细胞的分裂速度非常快,还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C.常吃烧烤类食品及日光曝晒有利于预防细胞癌变D.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方法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健康计划,涵盖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每周记录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查阅资料,了解 HPV 疫苗的接种人群、接种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撰写一份简短的科普宣传稿(100-150 字),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癌症预防知识。以 “健康生活,青春无悔” 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或 PPT,内容可包括健康定义、BMI 计算方法、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三减三健” 践行方法等,下节课在班级内展示交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18.1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导学案)1.理解健康的完整定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明确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熟练掌握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数值准确评价自身健康状况。2.学会对自己的饮食、运动、卫生、作息等生活习惯进行科学评价,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掌握收集心血管疾病、癌症防治资料的方法,提升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3.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疾病”的意识,主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能够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方式。4.认识健康生活方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自律、科学的生活态度,同时形成对疾病患者的关怀意识。【学习重点】1.健康的四维定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良好)及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2.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与健康评价标准。3.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核心内容。【学习难点】1.理解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熬夜等)对长期健康的潜在影响,尤其是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关联。2.将健康知识转化为持续的健康行为习惯,克服短期行为惰性,做到知行合一。1.回顾七年级生物中关于人体生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思考生活中哪些习惯可能影响健康。2.收集身边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相关的案例(可通过询问家人、查阅简单资料),初步了解这类疾病的常见诱因。3.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只有具备这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健康的人。4.国际上常用体重指数(BMI)作为评价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m)] 。5.我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提出“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三减” 指减盐、减油、减糖,“三健” 指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6.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高盐高脂饮食、熬夜、长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7.癌症通常也叫作恶性肿瘤,是由癌细胞繁殖失控,破坏健康组织引起的疾病,预防癌症需要养成_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一:评价自身生活习惯,计算BMI指数小组合作:4人一组,分享课前填写的个人生活习惯表格(涵盖饮食、运动、卫生、情绪调节、作息规律等类别),相互进行科学评价,填写下表:类别 个人生活习惯 小组评价(有利/不利健康) 改进建议饮食 自填 自填 自填运动 自填 自填 自填卫生 自填 自填 自填情绪调节 自填 自填 自填作息规律 自填 自填 自填其他 自填 自填 自填BMI计算与分析:测量自身身高(精确到0.01m)和体重(精确到0.1kg),代入公式计算BMI值:身高(m):,体重(kg):,BMI:自填对照健康标准(偏瘦:<18.5;正常: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判断自身健康状况:自填讨论:结合BMI结果,分析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哪些因素影响了体重状态?为维持或达到健康体重,需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活动二:探究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阅读教材P29-30相关内容,结合收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心血管疾病常见类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生活中哪些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至少列举3点)增加患病风险的习惯: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吸烟等(任举 3 点即可)。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分裂有何本质区别?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分裂本质区别:正常细胞分裂有序、有限制;癌细胞分裂失控、无限制,会破坏健康组织。除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你还知道哪些由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脂肪肝、骨质疏松等(任举 1-2 例即可)。预防措施梳理:小组合作,汇总预防心血管疾病与癌症的健康生活方式,填写下表:预防维度 具体健康行为饮食运动作息其他(如远离有害物质、情绪管理等)“三减三健”践行: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讨论如何在饮食中实现“减盐、减油、减糖”,在生活中落实“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举例说明具体做法。1.“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下列做法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是( )A.远离烟酒,拒绝毒品B.合理膳食,均衡营养C.早睡早起,有锻炼的好习惯D.暴饮暴食,高糖高脂【答案】D【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早睡早起、戒烟限酒等。【详解】A.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A不符合题意。B.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故B不符合题意。C.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对身心健康有益,故C不符合题意。D.暴饮暴食和高糖高脂饮食易导致肥胖、消化不良等问题,危害健康,故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关于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间戴耳机不会影响听力B.长时间沉迷于短视频易导致近视C.饭前便后把手洗干净D.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有利身心健康【答案】A【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可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而沉迷于短视频的网络直播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交,对身心健康不利。【详解】A.长时间戴耳机会使耳膜长时间处于高音量环境,易导致听力损伤,故A错误。B.长时间近距离观看屏幕会使晶状体过度调节,引发近视,故B正确。C.饭前便后洗手可减少病原体传播,是良好卫生习惯,故C正确。D.阳光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故D正确。故选A。3.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下列行为可增大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是( )A.以高油、高盐和高糖饮食为主B.合理膳食,均衡营养C.戒烟戒酒,积极预防高血脂D.合理作息,避免过度疲劳【答案】A【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包括高油、高盐、高糖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详解】A.高油、高盐、高糖饮食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A符合题意。B.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健康行为,可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B不符合题意。C.戒烟戒酒和预防高血脂均为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措施,C不符合题意。D.合理作息避免疲劳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可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据世卫组织表示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那就是健康B.青少年应该坚持体育锻炼,喜欢吃什么就尽情吃C.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属于“现代文明病”D.保持健康的生活应该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答案】D【分析】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状态;现代文明病主要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详解】A.仅身体无疾病或不虚弱不能全面定义健康,故A不符合题意。B.饮食需均衡,不能随意暴饮暴食,故B不符合题意。C.现代文明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呼吸系统疾病等不属此类,故C不符合题意。D.不吸烟、不喝酒、拒毒品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故D符合题意。故选D。5.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患癌概率增大B.癌细胞的分裂速度非常快,还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C.常吃烧烤类食品及日光曝晒有利于预防细胞癌变D.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方法【答案】C【分析】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和转移的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不会发生分化,分裂后形成的还是癌细胞。 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等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详解】A.长期吸烟会摄入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喝酒会损伤肝脏等器官,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会破坏身体正常细胞的生理状态,增加细胞癌变的概率,如肺癌、肝癌等,故A正确。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分裂速度非常快,并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故B正确。C.烧烤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日光曝晒过度会损伤皮肤细胞中的DNA,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而不是有利于预防细胞癌变,故C错误。D.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方法,故D正确。故选C。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健康计划,涵盖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每周记录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查阅资料,了解 HPV 疫苗的接种人群、接种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撰写一份简短的科普宣传稿(100-150 字),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癌症预防知识。以 “健康生活,青春无悔” 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或 PPT,内容可包括健康定义、BMI 计算方法、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三减三健” 践行方法等,下节课在班级内展示交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1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导学案)(原卷版).docx 18.1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导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