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背景:(1)美英苏对外关系的变化:美国: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两国意识到,援助苏联对他们自身的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分别向苏联表示了支持。
苏联:调整了对外关系,争取联合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 二战前,丘吉尔认为: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苏德战争爆发前,丘吉尔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苏联),我至少要发表一篇同情魔王(斯大林)的声明。(2)《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1941年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联合声明《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和各国人民民主自由的立场。 《大西洋宪章》得到苏联和中国的赞同,为后来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大西洋宪章》 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于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 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 章》,14日正式公布。 (3)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反法西斯战争连在了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向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向日本宣战,而与日本同盟的欧洲轴心国—纳粹德国与意大利亦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欧亚两大战场合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2.标志: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3.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二、三大转折性战役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的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水陆交通枢 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转运站。 斯大林格勒战役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此战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 。巷战—— 一房一巷都不能失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母亲与前赴战场的孩子吻别 为什么把斯大林格勒战役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歼灭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
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这是唯一一次航母战斗群对航母战斗群的战争。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其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亚太战场主要是对日本的战争,1942年,日本陆军有2/3陷于中国战场,所以陆军很难发动大进攻,把进攻的重点寄托在海军上,把进攻中途岛及周围的岛屿作为进攻重点。但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对日军的行动了如指掌,所以美军预先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四艘航空舰被击沉,300多架飞机被炸,日本也不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3、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这场战争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 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德军元帅隆美尔三、意大利投降 盟军乘胜追击,1943年在意大利登陆,很快墨索里尼政权被推翻,新组建的意大利政府对德宣战。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四、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2~26日,美国、中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盟国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的意义(1)它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表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了国际公认。(2)美、英、中三国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的计划以及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的问题,有利于加速日本的投降和二战的早日结束,充分体现了二战反法西斯的性质。《开罗宣言》的发表对中国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1、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反法西斯大国首脑会议,它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2、《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五、德黑兰会议 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盟国已经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 德黑兰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三国首脑达成协议:进攻西欧的“霸王”战役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动,登陆兵力达100万人,苏联则承诺在同一时间向德军进攻,以配合盟军西线的行动。关于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初步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半年左右参加对日作战。 六、诺曼底登陆 根据德黑兰会议的决定,盟国着手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意义 诺曼底登陆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德国陷入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极大地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加快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课堂小结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背景标志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重要战役苏德战争及二战转折点太平洋战争转折点非洲战场转折点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垮台重要会议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缅甸作战及战后处置日本问题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加快战争胜利课堂练习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开罗会议的召开
1942年苏联画家绘制了反映“二战”中三大盟国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漫画(见右图)。据此回答2-3题。
2.画面上的三面国旗代表的国家不包括(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苏联
3.这一情景最早出现于( )
A.《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
B.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后
C.雅尔塔会议后
D.苏联美国参战后1943年初,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 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反映的是( )
A.莫斯科战役 B.列宁格勒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不列颠之战
5.从材料中不可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第二战场开辟,德国法西斯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C.苏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D.这一仗给德国法西斯以沉重的打击
6.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一场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
A.诺曼底登陆战??? B.大不列颠之战
C.凡尔登战役???? D.敦刻尔克撤退7.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搜集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国家宣言》等相关资料作为下一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8.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
A.《九国公约》签署
B.《慕尼黑协定》签署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D.莫斯科保卫战
9.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中立”的态度
D.英法对德宣战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美英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4)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5)“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1)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法国北部诺曼底。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雅尔塔会议。 美国对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4)共同点: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战争的主动权都已掌握在反法西斯联盟国家手中。
为反对法西斯侵略,打败共同的敌人,因而走在一起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5)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反思大战的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警惕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复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