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教新课标)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思维导图】【微试题】1.下图为某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A.我国得到欧洲普遍承认B.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辉煌C.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D.意识形态分歧影响我国外交答案:D2.(2014·四川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答案:B3.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答案:B4.史料一 (摘自2009年北京高考T4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如图)。(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56至1965年出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2)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问主要结合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变化和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回答。第(2)问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打破美国的包围封锁来回答。答案:(1)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亚非国家的认同;日内瓦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亚非会议上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中国重视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2)影响: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苏联的经济援助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