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5年心理课教学比赛《我想更懂你--谈谈和父母的沟通》课件(23张ppt)+教案+视频及音频素材共12份 (1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5年心理课教学比赛《我想更懂你--谈谈和父母的沟通》课件(23张ppt)+教案+视频及音频素材共12份 (12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阿水的故事 游戏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围圈,所有的人都将自己的右手的食指朝上放在右侧。左手手掌朝下向左,放在相邻的队员的食指上,当同学听到老师讲到一个“水”字时,迅速用左手去抓相邻的队员的右手的食指,右手迅速逃开。歌曲中描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想更懂你—谈谈和父母的沟通当我们和父母相处沟通时,
会因为哪些事情发生沟通矛盾?
【小组讨论】Hello*&^%^%^$%^$什么原因导致与父母沟通时,容易出现矛盾?Hello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
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个性与自我的发展:第二反抗期身体的变化
心理对子女天生的保护意识
社会经验:危险意识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请一名同学担任“传达者”
其余同学都作为“倾听者”
“传达者”看一张有几何图像组成的图片后,通过语言描述图像的形状。“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形。“倾听者”们不许提问。第一轮请一名同学担任“传达者”
其余同学都作为“倾听者”
“传达者”看一张有几何图像组成的图片后,通过语言描述图像的形状。“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形。“倾听者”们允许提问。第二轮单向沟通双向沟通把单向沟通转变成双向沟通
不要在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沟通沟通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沟通诊断所沟通诊断书(例子) 好朋友生日,约了小A去通宵唱K庆祝,小A给父母说了后,父母不允许,于是小A就躲在房间里面。案例事件1
同学生日,准备去通
宵唱K庆祝,家长反对案例事件2
去学跳街舞,父母觉得不务正业,反对。
案例事件3
一玩电脑,父母就在旁边唠唠叨叨,很烦人。案例事件4
打算买一套自己很喜欢的课外小说,父母反对沟通诊断书(填写1、2、3)案例事件1
好朋友生日约小A去通宵唱K庆祝,小A给父母说了后,父母不允许,于是大吵一架后,小A躲在房间里面。沟通诊断书(填写1、2、3)案例事件2
小B同学从小热爱跳舞,一直是文艺委员,前几天同学约她去学街舞,但是父母认为跳街舞都是不良行为,所以不允许,于是小B同学好几天都没和父母说话。沟通诊断书(填写1、2、3)案例事件3
小C每周只有周末才回家,最近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周末小C回家后玩电脑,父母就会在旁边说小C只知道玩电脑,也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小C觉得特别心烦。沟通诊断书(填写1、2、3)案例事件4
小D同学平时喜欢读书,最近书店来了一套自己喜欢作家的小说,但是要200多元,小D向父母拿钱,父母一听说是买小说,便不允许,小D心里特别难过。沟通诊断书(填写1、2、3)案例事件1
同学生日,准备去通
宵唱K庆祝,家长反对案例事件2
去学跳街舞,父母觉得不务正业,反对。
案例事件3
一玩电脑,父母就在旁边唠唠叨叨,很烦人。案例事件4
打算买一套自己很喜欢的课外小说,父母反对沟通诊断书(填写1、2、3)理解
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别人的感受换位思考沟通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 理解
让自己知道别人的感受沟通时间聊天地点聊天话题家庭作业:
和父母聊聊他们16、17岁时候的生活, 记录下来写成一篇短文。1谢谢我想更懂你
――谈谈和父母的沟通
【教学理论】
父母是生活中和我们关系最紧密的人,青春期学生由于特殊的心理特点,往往在和父母沟通上出现各种问题。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同学更好地和父母沟通”,重点放在沟通问题的分析和沟通问题的解决上。
【教学班级】
中职一年级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能说出至少一条青少年和父母沟通遇到的问题
2、技能目标:
能够合理分析和父母沟通的问题,学会和父母沟通的方法
3、情感目标:
能够以积极态度主动和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和父母沟通遇到的问题,并合理的解决。
【教学难点】
调动同学的课堂积极性,参与活动和讨论分享
【教学方法】
游戏导入、小组讨论、事件分析、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口是心非”
以小组为单位围圈,所有的人都将自己的右手的食指放在右侧,朝上,左手朝下放在相邻的队员的食指上。然后老师开始讲“阿水的故事”,当同学听到教练讲到一个“水”字时,迅速用左手去抓相邻的队员的右手的食指,右手迅速逃开。
【设计目的】集中同学们注意力,放松心态,拉近师生距离。
二、视频导入主题
1、播放歌曲视频《我想更懂你》
简介:这首歌描写的便是这样两代之间亲情的挣扎和代沟,引发父母和子女沟通的思考。
2、观看视频后,讨论问题:
(1)歌曲视频中描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当我们和父母沟通时,会因为哪些事情发生沟通矛盾?
3、从生理、心理、社会原因的角度讲解:“什么原因导致与父母沟通时,容易出现矛盾?”
(1)子女: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个性与自我的发展:第二反抗期
(2)父母:身体的变化、心理对子女天生的保护意识、社会经验:危险意识。
【设计目的】通过多媒体视频手段引入课程主题,形式比较吸引同学,利于理解主题。通过小组讨论的两个问题,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能够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沟通解密:心理游戏“你说我画”,游戏规则:
(1)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1两分钟,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2)第二轮请同一位自愿者,看着样图2,面对“倾听者”们传达画图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3)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
(样图1) (样图2)
【设计目的】加入游戏,活跃气氛,并且让同学通过游戏感悟到:(1)双向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和父母的沟通是单向的,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2)平静的心态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四、换位思考
利用“沟通诊断书”填写表格的教学方式,给出生活中经常出现4个的案例,让同学们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父母、子女)来思考问题,让同学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接受他人。
【设计目的】能引发同学兴趣,并且能让同学尝试着用“换位思考”的模式来思考沟通问题。
五、总结
1、沟通:让别人知道自己感受。
2、理解:让自己知道别人感受。
六、作业
布置作业:和父母聊聊他们在16、17岁时候的生活, 记录下来写成一篇短文。
【设计目的】用简短的语言总结课程,并利用家庭作业的方式,鼓励同学们主动和父母沟通,为沟通创造条件。
一、好朋友生日约小A去通宵唱K庆祝,小A给父母说了后,父母不允许,于是大吵一架后,小A躲在房间里面。
二、小B同学从小热爱跳舞,一直是文艺委员,前几天同学约她去学街舞,但是父母认为跳街舞都是不良行为,所以不允许,于是小B同学好几天都没和父母说话。
三、小C每周只有周末才回家,最近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周末小C回家后玩电脑,父母就会在旁边说小C只知道玩电脑,也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小C觉得特别心烦。
四、小D同学平时喜欢读书,最近书店来了一套自己喜欢作家的小说,但是要200多元,小D向父母拿钱,父母一听说是买小说,便不允许,小D心里特别难过。
1、如果你是父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你是子女,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沟通诊断书
第 组 姓名
好朋友生日约小A去通宵唱K庆祝,小A给父母说了后,父母不允许,于是大吵一架后,小A躲在房间里面。
1、如果你是父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你是子女,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沟通诊断书(一)
小B同学从小热爱跳舞,一直是文艺委员,前几天同学约她去学街舞,但是父母认为跳街舞都是不良行为,所以不允许,于是小B同学好几天都没和父母说话。
1、如果你是父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你是子女,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沟通诊断书(二)
小C每周只有周末才回家,最近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周末小C回家后玩电脑,父母就会在旁边说小C只知道玩电脑,也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小C觉得特别心烦。
1、如果你是父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你是子女,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沟通诊断书(三)
小D同学平时喜欢读书,最近书店来了一套自己喜欢作家的小说,但是要200多元,小D向父母拿钱,父母一听说是买小说,便不允许,小D心理特别难过。
1、如果你是父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你是子女,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沟通诊断书(四)
一、好朋友生日约小A去通宵唱K庆祝,小A给父母说了后,父母不允许,于是大吵一架后,小A躲在房间里面。
二、小B同学从小热爱跳舞,一直是文艺委员,前几天同学约她去学街舞,但是父母认为跳街舞都是不良行为,所以不允许,于是小B同学好几天都没和父母说话。
三、小C每周只有周末才回家,最近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周末小C回家后玩电脑,父母就会在旁边说小C只知道玩电脑,也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小C觉得特别心烦。
四、小D同学平时喜欢读书,最近书店来了一套自己喜欢作家的小说,但是要200多元,小D向父母拿钱,父母一听说是买小说,便不允许,小D心里特别难过。
1、如果你是父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你是子女,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沟通诊断书
第 组 姓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