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社政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社政卷

资源简介

2016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素质检测卷(一)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B
B
D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A
A
A
D
B
B
B
二、21(11分)
(1)
(2分)巴尔干半岛
萨拉热窝事件
(2)(4分)
说明了战争的惨烈
是“一战”的转折点
(3)(2分)帝国(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3分)不正确。
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参战的大多数国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
22(13分)
(1)(4分)A:
第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大战
;B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2)(3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3)(4分)美国罗斯福新政
减缓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
(4)(2分)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改革创新,发展经济
23(9分)(1)(3分)同:都主张推翻清政府(1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异:同盟会纲领中增加了民生方面的内容(1分)
(2)(3分)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步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2分)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分)
(3)(3分)义(1分)
失败(1分)
使革命精神进一步高涨(振奋革命精神)(1分),或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1分)
24(13分)(1)(4分)形成的标志是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4.1国民党一大召开。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2分)
(2)(4分)指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分)
(3)(5分)城市力量强大,而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史转折点。
25(14分)(1)(2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任答两个
(2)(4分)新文化运动,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3)(4分)辛亥革命)(2分);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2分)
(4)(2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2分)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考号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线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社政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1分)
(1)
(2分)
(2)(4分)
(3)(2分)
(4)(3分)
22(13分)
(1)(4分)A:
;B

(2)(3分)
(3)(4分)
(4)(2分)
23(9分)(1)(3分)
(2)(3分)
(3)(3分)
24(13分)(1)(4分)
(2)(4分)
(3)(5分)
25(14分)(1)(2分)
(2)(4分)
(3)(4分)
(4)(2分)
(5)(2分)
考号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线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素质检测社政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6页,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2.
答题前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先填写姓名和考号等信息。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一、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不选、错选、多不给分)
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870年-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倍
1.9倍
4.6倍
8.1倍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第三
第四
第二
第一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殖民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2.诺曼·安吉尔在1909年出版的《大幻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中写道:“目前欧洲军事竞赛的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竞争单位,国家的最终优势总归功于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一方……”材料说明欧洲军事竞赛的目的是


A.
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
B.
为了正当地竞争
C.
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D.
加强本国的国防力量
3.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进程,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道路上存在着多样化和超常规性”。对以下国家发展道路描述正确的是


①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带领下,通过改革,走上了民族复兴自主的道路
②美国人民在罗斯福的带领下,通过新政,摆脱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③印度人民在甘地的带领下,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④俄国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通过“十月革命”,第一个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示意图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5.1914年至1918年,几个帝国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次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欧洲战场,其中关键的战线是


A.东线
B.
西线
C.
南线
D.
北线
6.下列《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成立国联问题
7.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A.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8.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


A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B
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D
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9.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的条件
10.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于1933年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游历了苏联、美国、中国和德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C.中国东北三省已沦为日本殖民地
D.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11.跨入20世纪的中国同传统社会相比,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有哪些变化(

①许多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包括最受青少年青睐的自行车
②乘坐火车旅行的人越来越多
③乘坐飞机开始盛行
④新式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起来了,人们开始使用电话、电报
⑤民主思想逐渐被接受,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大量出现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
1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味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右图是某校同学排练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4.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资本主义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④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继续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16.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美国政体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性质,建立民主共和国
17.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中不包括的历史事件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武昌起义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18.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崛起——摆脱殖民统治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D.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19.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长征胜利
④秋收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③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变成一只‘火
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2分)
(2)材料二中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此战役对“一战”有何影响?(4分)
(3)请你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请从战争性质加于评价(3分)
22.我校选修活动小组自制了一个年代尺示意图,现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问题:(13分)
(1)在图中A、B、C所示的三个时间段,世界发生了三次剧烈的震荡,它们是
A:
;B

C: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4分)
(2)A时期的动荡使世界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巨大灾难,但这一时期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府,该政府诞生归功于哪一革命?这一个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3)动荡暴露出症结所在,危机中走出新的发展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在B时期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4)三次剧烈的动荡给人留下了沧桑烙印,重温这段历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兴中会总部在会章中沉痛地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
揭露了清朝统治的黑暗和腐败,在会员入会的秘密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问:(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兴中会提出的革命纲领与同盟会提出的革命纲领在内容上有何异同?(3分)
材料三:《民报》发刊词
(2)根据《民报》发刊词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与材料二中同盟会会纲领的联系。(3分)
材料四: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3)材料四中被孙中山高度评价的“是役”指哪个历史事件?结果怎样?根据材料四概括该事件的影响。(3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19
( http: / / www.21cnjy.com )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结果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候,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攻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沙失败使他认识到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的反动势力大多集中在城市,力量强大,而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军阀之间存在矛盾有利于革命发展。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竖起了红旗,后然,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失利。红军主力被迫战略大转移…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失败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我们起义成功了”指的是哪一次起义?这次起义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3)从材料三看,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战略大转移”开始不久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请说说名称、意义(5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遭遇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侵略和蹂躏,经历了屈辱,艰辛和曲折的历程。近代前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不断探索救国道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1)在屈辱的岁月中,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请举两例(2分)
(2)近代前期,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侵,中国人民寻找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每次运动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请举思想层面运动的例子及其性质(4分)
材料二: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孙中山选集》
(3)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4分)
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艰难地开创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4)材料二所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2分)
(5)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2分)
1914
1919
1929
1939
1945
1933
A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