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6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学科质量分析一、试卷结构与试题特点(一)试卷结构化学试题满分为50分,与物理合卷。由选择、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分析四道大题21个小题组成。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1分;第二题为填空与简答题,由6分、4分的2道小题组成;第三题为实验与探究题,由5分、8分、5分的3道小题组成;第四题为一道7分的综合性计算题。试卷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试题特点1.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性试题命制能很好的遵循“标准”和“说明”,关注学科的基础性,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组成、性质、用途等的考查等。2.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体现全面性试题命制在注重知识覆盖、体现全面性的前提下,突出了对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如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溶解度、基本反应类型等。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命制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有关燃烧与灭火、生活中水的净化等知识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学科的社会价值,考虑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4.突出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本套试题很好的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注重对实验与探究的考查,同时关注学生能力考查。如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搜索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计算能力等。二、成绩统计与比较(一)全市和各旗市区的“两率”情况对全市的“两率”与各旗市区的“两率”进行了数据统计,详见下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鄂温克四个地区的“两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根河市的合格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2015年、2016年“两率比较” 2016年全市合格率比2015年降低了2.54%,优秀率提高了9.42%。地区年度合格率优秀率变化地区年度合格率优秀率变化海拉尔2015年65.61%20.23%↑↑鄂温克2015年68.87%12.40%↓↑2016年65.73%33.82%2016年62.12%22.49%满洲里2015年66.11%10.6%↓↑莫旗2015年42.03%4.96%↓↑2016年65.81%27.76%2016年40.72%11.15%牙克石2015年68.35%15.56%↓↑阿荣旗2015年48.73%3.59%↓↑2016年66.63%28.02%2016年39.71%7.88%扎兰屯2015年48.10%5.22%↓↑陈旗2015年44.49%7.22%↑↑2016年47.71%13.22%2016年46.01%11.59%根河2015年64.16%14.29%↓↑新左旗2015年40.30%1.49%↑↑2016年57.34%16.60%2016年52.31%10.77%额尔古纳2015年60.33%13.73%↓↑新右旗2015年70.00%0%↓2016年52.67%19.56%2016年52.73%0%鄂伦春2015年53.35%6.76%↓↑2015年市合格率56.92%市优秀率10.33%2016年51.50%15.21%2016年市合格率54.38%市优秀率19.75%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6年海拉尔、陈旗、新右旗的“两率”均比2015年有所提高。(三)全市各分数段学生分布情况对全市各分数段学生占比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统计结果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分段学生比例并未呈正态分布,优秀率和低分率学生占比较高,说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四)各旗市区“两率”最好的学校 地区学校合格率学校优秀率海拉尔海拉尔区扎罗木得中学100%海拉尔区新海中学53.17%满洲里满洲里市第五中学77.56%满洲里市第五中学38.52%扎兰屯扎兰屯市柴河镇中学66.67%扎兰屯市民族学校27.99%牙克石牙克石市第二中学77.91%牙克石市第二中学38.53%根河市阿龙山镇中学61.9%阿龙山镇中学19.05%额尔古纳莫尔道嘎镇学校61.36%额市二中24.45%阿荣旗那克塔中学64.71%三岔河中学13.73%莫旗兴仁中学65.08%宝山中学18.81%鄂伦春宜里中心学校85.29%克一河林业中学34.15%鄂温克伊敏河镇第二学校72%伊敏河镇第二学校32%陈旗陈旗第一中学54.55%陈旗第一中学12.99% 新左旗新左旗第二中学61.36%新左旗第二中学15.91%全市54.38%19.75% 备注:红色数值高于全市平均值,绿色低于全市平均值。三、试题分析与学生答题情况 (一)选择题题号得分率考查的知识点题号得分率考查的知识点173%物质的性质97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63%地壳中的元素1070.5%原子结构示意图393%材料应用1164%化学符号及其意义476%元素与人体健康1264%金属活动性533.5%元素化合价1380%燃烧与灭火693%水的净化1470%物质的表示、名称、俗称、分类740%氢氧化钠的用途1553.5%中和反应869%化学肥料的判别试题:以下是选择题中得分较低的三道题。5.下列物质中所含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 NO2 B. N2 C. NH3 D. HNO37.下列气体可用固体氢氧化钠来干燥的是:A. HCl B. O2 C. CO2 D. SO2分析:从得分情况来看,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和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题目得分较高,如3题、4题、6题、13题。还有一些题目得分情况较为理想,应与教师的关注和强化训练有关,如1题、9题、10题、14题。从失分较多的题目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如5题、7题、15题得分较低,主要是这三道题不同程度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填空与简答题题号得分率考点典型错误16(6分)①78%常见物质(O2、H2O、N2、Fe2O3、CO、CH4)的组成、性质、用途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尤其是 CO的化学式,很多同学写成了 CO。2.知识掌握不扎实,如把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写成了 Fe3O4,不知道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些同学不会书写甲烷的化学式,写成了NH4,所以最后一问考查比较清洁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得分最低。②73%③64%④59%⑤71%⑥44%1.16题:16题是一道6分的填空题,学生平均得分3.89分,难度值为0.65,满分率34.13%,零分率17.17%,合格率66.4%。2.17题:17题是一道4分的填空题,学生平均得分为2.7分,难度值为0.68,合格率59.47%。(1)考点及整题得分情况题号整题得分情况考点17零分:4.52%;1分:12.04%;2分:24.34%;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表、线)3分:29.23%;满分:29.87%题号得分率学生答卷典型错误得分率低问题本题优点17(4分)①89%问题主要集中在(2)(4)小题,在回答交点含义的时候,不指明物质或在书写物质名称及化学式时,出现错误。同时对于交点的温度观察不够仔细,会出现40或50或M或36.5等情况。不能准确把握溶解度的概念,在描述时通常会出现某溶液的溶解度为多少或某物质曲线的溶解度为多少的问题。而对于冬天捞碱的原理解释时语言极其不规范,多数同学的分数都丢在了这里。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溶解了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 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 融图、表、文字为一体,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读图表的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书写能力。②68%③74%④39%(2)答题情况:本题答题情况如下。(三)实验与探究题1.18题:学生均分为3.71分,难度值0.74,满分率为29.33%,零分率为2.03%,合格率为86.08%。答题情况如下。题号得分率考点得分率低问题学生答卷典型错误18(5分)①8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了仪器名称、量筒使用、硫酸使用事故处理、药品使用。②书写仪器名称:漏斗。③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1.错别字较多。如烧杯写成桡杯、烧坏、烧怀等。漏斗写成露头、漏头、潺斗等2.不认识仪器。烧杯写成量筒、盛水杯、玻璃杯、烤杯等。漏斗写成长颈漏斗。3.语言表述不准确。与液面最低处平衡、平行、同一高度、同一直线等。4. ④小题有选A的,有选AC的,这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关。②55%③51%④85%⑤94%2. 19题: 是一道有关气体制取的综合性实验题,学生平均得分5.34分,难度值0.67,合格率64.62%。(1)考点及整题得分情况题号整题得分情况考点19(8分)零分:4.21%; 1分:3.76%; 2分:6.63%;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发)3分:9.67%; 4分:11.53% 5分:10.31%6分:13.35% 7分:18.75% 满分:21.79% (2)答题情况:题号得分率得分率低问题典型错误典型错因19(8分)①90%将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滤液蒸发,蒸发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1.不按要求答题。如应填“A”却写“a”或(A)。2.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或书写错误。如“M”写“m”; KMnO4写成KMnO2;K2MnO4写成 KMnO4 或 K2MnO2,;MnO2写成MnO4等。化学方程式不配平。3.语言表述不准确、写错别字。如“引流”写成“银溜”等。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规范书写、准确表达没有进行强化训练,也缺少恰当的示范。②58%③58%④72%⑤90%⑥79%⑦42%⑧45%3.20题:是一道5分的实验探究题,学生均分2.14分,难度值0.43,合格率38.08%。(1)得分情况:本题学生得分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零分率很高,2分以下占比62.1%。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探究性思维有待于形成和发展。(2)答题情况题号得分率典型错误考点20(5分)①54%1.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或错误。如Ba与Be,Ca与Cu的元素符号区分不清;化学式错误,方程式没有配平。2.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检验溶液酸碱性,不能加入合适的试剂并进行相应的现象描述。3.缺少搜索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第一问和第五问,部分学生不会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进行正确分析,第一问出现的错误答案以KOH和K2SO4居多。还有错误答案为KOH或K2SO4;KCl、KOH ;KCl、K2SO4。而对于第五问,答“是”的同学较多。也有一部分同学答赞同或同意等。碱和盐的化学性质②45%③33%④24%⑤58%(四)计算与分析题21题是1道7分综合性计算题,学生均分3.29分,难度值0.47,合格率37.29%,满分率27.37%,零分率21.7%,答题情况如下。题号得分率学生答卷典型错误考点21(7分)①63%前两小题:学生计算能力差,数值计算出现错误,不认真审题,所列质量比与元素种类不对应。第三小题: 1.解设①不审题,找不准未知量;②所设未知数与相应物质不对应;③物质化学式书写不正确。2.化学方程式①化学式:书写错误或不规范;②配平:不配平或配平后不化简;③气体符号缺少;沉淀符号乱标。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及标注计算不准确,找不准物质与相对质量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模糊,相对分子质量带单位,实际质量没有单位。4.比例式:计算步骤不规范,缺少比例式等。5.学生马虎现象严重,计算式列对,结果错误。计算质量分数时不乘以100%等。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盐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②72%③38.8%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阅卷和对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近几年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书写、计算、表述能力薄弱1.很多学生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存在问题。(1)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或书写错误。(2)错别字较多,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错别字很普遍。2.计算题答题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如书写不规范;步骤不完整;数据来源不明确;计算错误等。3.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述存在问题。如不会使用专业术语;表述的内容不明确,语言啰嗦,找不到核心内容;表述的内容不完整等。(二)实验基础知识不扎实,科学探究能力薄弱考查实验基础知识的18题中关于量筒的使用一问得分明显偏低,只有51%。在2015年末的学生实验抽测中,也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欠缺,大部分学生不能使用量筒准确量取定量液体。这些现象说明了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扎实,也反映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动手操作较少,头脑中建构的实验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机械记忆,所以输出于卷面时就会含糊不清。从上图可以看出,实验探究题20题的满分率、合格率、得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各题,而零分率则明显高于其他各题。上述数据反映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薄弱,说明学生在学习中,很少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实验探究,不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有哪些,没有形成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不会用探究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三)解计算题能力有待于提高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0分2014年15.5%3.2%27.2%9.4%13%10.1%4.2%17.4%2015年11.0%5.0%3.3%9.7%15.7%20.2%17.5%17.6%2016年27.1%6.4%3.7%3.3%7.9%15.5%13.9%22.2%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计算题的满分率较前两年有所提高,主要是今年计算题的整体难度与前两年相比较有所降低。但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零分率明显提高,2分以下占比达51.6%。从上面16题—21题的“四率”中也可以看出,计算题的合格率最低,得分率明显偏低,零分率明显偏高。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学生的解计算题的能力欠缺,有待于提高。(四)学生阅读能力有待于提高 从学生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读文、图、表的能力薄弱,不会结合图、文、表搜集信息。如第17题,图中显示30℃时,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35g左右,但表中给出具体数据为36.5g,部分同学在答题时,就没有使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而是使用了自己的估测值。还有题干中对于所谓的“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用化学式做了标注,而有些学生在答题时,不使用材料中的语言,所以出现了“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样的知识性错误。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在阅读时缺少思考与提炼,不会从材料中搜集信息。(五)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思维缺少深度与广度从学生的试卷可以看出,凡是知识比较基础或与生活联系紧密,属于记忆类的题目或直接感知、思维简单性题目,学生得分都比较理想。而对于一些思维灵活性高,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理解的题目得分较低。这些都说明学生平常学习时,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在学习中没有融入深度思考,致使思考力停留于浅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大量经验型、模式化训练,从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思维,致使学生缺少适宜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五、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近年来,学生在中考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基本相同,这些问题从一定角度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的环节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基本相同,鉴于教学稳定性要求和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相同的主要问题,所提出的教学建议也基本同于往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标研读,深入挖掘教材 关于课标研读和教材使用问题,始终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课标研读,要熟知并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能够依据学情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分解,确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而教学中的所有教学行为也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师还应加强教材研究,进行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对于某些有歧义、模糊、不确定或理解不透的知识内容,应适当查阅、参考高中教材,从而确定科学的教材处理方法,以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浅显、准确、易生长、有发展。 (二)夯实基础,突出学科核心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好基础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易错点,保证学生初始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如做好化学用语教学,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准确掌握、理解化学概念等。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如关于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制取;水与溶液的组成,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以“两酸两碱”为代表的酸碱共性规律。物质构成:分子、原子、元素概念;符号;推求简单化学式。物质变化: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规范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准确描述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示范性引领和严格要求。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书写的化学用语极不规范,给阅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使化学学科失去了其规范性、科学性。今后我们在阅卷工作中,对于学生书写的化学用语要从严把握,对于模糊不清、书写不规范等情况,要扣掉相应的分值。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出现错别字,也要扣掉相应的分值。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让学生学会用规范性、专业性语言表述学科知识,如描述现象、叙述操作过程、原理等。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的能力对于其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同时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示范性指导,告诉学生读什么、如何读。如对于文字内容、图表内容,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关注什么、提炼什么、分析什么、处理什么、解决什么,教师都应该进行指导、示范、讲解,并贯穿于教学始终,切莫以为阅读教学属于文科教师工作范畴,也不要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是朝夕之事,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需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之功。(五)加强计算题教学通过近几年来中考质量分析发现,学生计算题解答能力非常薄弱,计算与分析题的零分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升高趋势,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计算与分析能力薄弱,解答计算题信心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计算与分析能力培养,无论是选取训练题目,还是评改作业、归纳解题方法,都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有计划、有实效的培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学生计算题的书写规范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在今后的阅卷中,若计算题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如:不配平、化学式错误、没有反应条件或条件标错等),跟方程式有关的计算步骤均不得分。(六)抓好实验教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2015年末学生实验抽测和中考阅卷,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极其薄弱。学生所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大都来源于教师讲解和强化记忆,缺少实际操作和直接感知,所以反映在卷面上,是不准确和模糊的。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多元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避免学生能力缺失。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努力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七)加强不同课型高效教学策略研究,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在近几年的中考调研和常规听课中,都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对于不同课型高效教学策略缺少深入思考与研究,所以一些教师的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课型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制约了学科教学发展。在今后教学中,希望教师能够加强不同课型高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合作交流自发获取知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8月 2016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学科质量分析一、试卷结构与试题特点(一)试卷结构化学试题满分为50分,与物理合卷。由选择、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与分析四道大题21个小题组成。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1分;第二题为填空与简答题,由6分、4分的2道小题组成;第三题为实验与探究题,由5分、8分、5分的3道小题组成;第四题为一道7分的综合性计算题。试卷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试题特点1.遵循《化学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性试题命制能很好的遵循“标准”和“说明”,关注学科的基础性,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组成、性质、用途等的考查等。2.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体现全面性试题命制在注重知识覆盖、体现全面性的前提下,突出了对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如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溶解度、基本反应类型等。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命制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有关燃烧与灭火、生活中水的净化等知识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学科的社会价值,考虑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4.突出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本套试题很好的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注重对实验与探究的考查,同时关注学生能力考查。如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搜索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计算能力等。二、成绩统计与比较(一)全市和各旗市区的“两率”情况对全市的“两率”与各旗市区的“两率”进行了数据统计,详见下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鄂温克四个地区的“两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根河市的合格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2015年、2016年“两率比较” 2016年全市合格率比2015年降低了2.54%,优秀率提高了9.42%。地区年度合格率优秀率变化地区年度合格率优秀率变化海拉尔2015年65.61%20.23%↑↑鄂温克2015年68.87%12.40%↓↑2016年65.73%33.82%2016年62.12%22.49%满洲里2015年66.11%10.6%↓↑莫旗2015年42.03%4.96%↓↑2016年65.81%27.76%2016年40.72%11.15%牙克石2015年68.35%15.56%↓↑阿荣旗2015年48.73%3.59%↓↑2016年66.63%28.02%2016年39.71%7.88%扎兰屯2015年48.10%5.22%↓↑陈旗2015年44.49%7.22%↑↑2016年47.71%13.22%2016年46.01%11.59%根河2015年64.16%14.29%↓↑新左旗2015年40.30%1.49%↑↑2016年57.34%16.60%2016年52.31%10.77%额尔古纳2015年60.33%13.73%↓↑新右旗2015年70.00%0%↓2016年52.67%19.56%2016年52.73%0%鄂伦春2015年53.35%6.76%↓↑2015年市合格率56.92%市优秀率10.33%2016年51.50%15.21%2016年市合格率54.38%市优秀率19.75%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6年海拉尔、陈旗、新右旗的“两率”均比2015年有所提高。(三)全市各分数段学生分布情况对全市各分数段学生占比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统计结果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分段学生比例并未呈正态分布,优秀率和低分率学生占比较高,说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四)各旗市区“两率”最好的学校 地区学校合格率学校优秀率海拉尔海拉尔区扎罗木得中学100%海拉尔区新海中学53.17%满洲里满洲里市第五中学77.56%满洲里市第五中学38.52%扎兰屯扎兰屯市柴河镇中学66.67%扎兰屯市民族学校27.99%牙克石牙克石市第二中学77.91%牙克石市第二中学38.53%根河市阿龙山镇中学61.9%阿龙山镇中学19.05%额尔古纳莫尔道嘎镇学校61.36%额市二中24.45%阿荣旗那克塔中学64.71%三岔河中学13.73%莫旗兴仁中学65.08%宝山中学18.81%鄂伦春宜里中心学校85.29%克一河林业中学34.15%鄂温克伊敏河镇第二学校72%伊敏河镇第二学校32%陈旗陈旗第一中学54.55%陈旗第一中学12.99% 新左旗新左旗第二中学61.36%新左旗第二中学15.91%全市54.38%19.75% 备注:红色数值高于全市平均值,绿色低于全市平均值。三、试题分析与学生答题情况 (一)选择题题号得分率考查的知识点题号得分率考查的知识点173%物质的性质97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63%地壳中的元素1070.5%原子结构示意图393%材料应用1164%化学符号及其意义476%元素与人体健康1264%金属活动性533.5%元素化合价1380%燃烧与灭火693%水的净化1470%物质的表示、名称、俗称、分类740%氢氧化钠的用途1553.5%中和反应869%化学肥料的判别试题:以下是选择题中得分较低的三道题。5.下列物质中所含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 NO2 B. N2 C. NH3 D. HNO37.下列气体可用固体氢氧化钠来干燥的是:A. HCl B. O2 C. CO2 D. SO2分析:从得分情况来看,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和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题目得分较高,如3题、4题、6题、13题。还有一些题目得分情况较为理想,应与教师的关注和强化训练有关,如1题、9题、10题、14题。从失分较多的题目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如5题、7题、15题得分较低,主要是这三道题不同程度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填空与简答题题号得分率考点典型错误16(6分)①78%常见物质(O2、H2O、N2、Fe2O3、CO、CH4)的组成、性质、用途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尤其是 CO的化学式,很多同学写成了 CO。2.知识掌握不扎实,如把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写成了 Fe3O4,不知道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些同学不会书写甲烷的化学式,写成了NH4,所以最后一问考查比较清洁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得分最低。②73%③64%④59%⑤71%⑥44%1.16题:16题是一道6分的填空题,学生平均得分3.89分,难度值为0.65,满分率34.13%,零分率17.17%,合格率66.4%。2.17题:17题是一道4分的填空题,学生平均得分为2.7分,难度值为0.68,合格率59.47%。(1)考点及整题得分情况题号整题得分情况考点17零分:4.52%;1分:12.04%;2分:24.34%;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表、线)3分:29.23%;满分:29.87%题号得分率学生答卷典型错误得分率低问题本题优点17(4分)①89%问题主要集中在(2)(4)小题,在回答交点含义的时候,不指明物质或在书写物质名称及化学式时,出现错误。同时对于交点的温度观察不够仔细,会出现40或50或M或36.5等情况。不能准确把握溶解度的概念,在描述时通常会出现某溶液的溶解度为多少或某物质曲线的溶解度为多少的问题。而对于冬天捞碱的原理解释时语言极其不规范,多数同学的分数都丢在了这里。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溶解了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 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 融图、表、文字为一体,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读图表的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书写能力。②68%③74%④39%(2)答题情况:本题答题情况如下。(三)实验与探究题1.18题:学生均分为3.71分,难度值0.74,满分率为29.33%,零分率为2.03%,合格率为86.08%。答题情况如下。题号得分率考点得分率低问题学生答卷典型错误18(5分)①8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了仪器名称、量筒使用、硫酸使用事故处理、药品使用。②书写仪器名称:漏斗。③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1.错别字较多。如烧杯写成桡杯、烧坏、烧怀等。漏斗写成露头、漏头、潺斗等2.不认识仪器。烧杯写成量筒、盛水杯、玻璃杯、烤杯等。漏斗写成长颈漏斗。3.语言表述不准确。与液面最低处平衡、平行、同一高度、同一直线等。4. ④小题有选A的,有选AC的,这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关。②55%③51%④85%⑤94%2. 19题: 是一道有关气体制取的综合性实验题,学生平均得分5.34分,难度值0.67,合格率64.62%。(1)考点及整题得分情况题号整题得分情况考点19(8分)零分:4.21%; 1分:3.76%; 2分:6.63%;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发)3分:9.67%; 4分:11.53% 5分:10.31%6分:13.35% 7分:18.75% 满分:21.79% (2)答题情况:题号得分率得分率低问题典型错误典型错因19(8分)①90%将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滤液蒸发,蒸发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1.不按要求答题。如应填“A”却写“a”或(A)。2.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或书写错误。如“M”写“m”; KMnO4写成KMnO2;K2MnO4写成 KMnO4 或 K2MnO2,;MnO2写成MnO4等。化学方程式不配平。3.语言表述不准确、写错别字。如“引流”写成“银溜”等。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规范书写、准确表达没有进行强化训练,也缺少恰当的示范。②58%③58%④72%⑤90%⑥79%⑦42%⑧45%3.20题:是一道5分的实验探究题,学生均分2.14分,难度值0.43,合格率38.08%。(1)得分情况:本题学生得分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零分率很高,2分以下占比62.1%。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探究性思维有待于形成和发展。(2)答题情况题号得分率典型错误考点20(5分)①54%1.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或错误。如Ba与Be,Ca与Cu的元素符号区分不清;化学式错误,方程式没有配平。2.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检验溶液酸碱性,不能加入合适的试剂并进行相应的现象描述。3.缺少搜索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第一问和第五问,部分学生不会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进行正确分析,第一问出现的错误答案以KOH和K2SO4居多。还有错误答案为KOH或K2SO4;KCl、KOH ;KCl、K2SO4。而对于第五问,答“是”的同学较多。也有一部分同学答赞同或同意等。碱和盐的化学性质②45%③33%④24%⑤58%(四)计算与分析题21题是1道7分综合性计算题,学生均分3.29分,难度值0.47,合格率37.29%,满分率27.37%,零分率21.7%,答题情况如下。题号得分率学生答卷典型错误考点21(7分)①63%前两小题:学生计算能力差,数值计算出现错误,不认真审题,所列质量比与元素种类不对应。第三小题: 1.解设①不审题,找不准未知量;②所设未知数与相应物质不对应;③物质化学式书写不正确。2.化学方程式①化学式:书写错误或不规范;②配平:不配平或配平后不化简;③气体符号缺少;沉淀符号乱标。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及标注计算不准确,找不准物质与相对质量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模糊,相对分子质量带单位,实际质量没有单位。4.比例式:计算步骤不规范,缺少比例式等。5.学生马虎现象严重,计算式列对,结果错误。计算质量分数时不乘以100%等。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盐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②72%③38.8%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阅卷和对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近几年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书写、计算、表述能力薄弱1.很多学生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存在问题。(1)化学符号书写不规范或书写错误。(2)错别字较多,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错别字很普遍。2.计算题答题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如书写不规范;步骤不完整;数据来源不明确;计算错误等。3.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述存在问题。如不会使用专业术语;表述的内容不明确,语言啰嗦,找不到核心内容;表述的内容不完整等。(二)实验基础知识不扎实,科学探究能力薄弱考查实验基础知识的18题中关于量筒的使用一问得分明显偏低,只有51%。在2015年末的学生实验抽测中,也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欠缺,大部分学生不能使用量筒准确量取定量液体。这些现象说明了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扎实,也反映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动手操作较少,头脑中建构的实验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机械记忆,所以输出于卷面时就会含糊不清。从上图可以看出,实验探究题20题的满分率、合格率、得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各题,而零分率则明显高于其他各题。上述数据反映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薄弱,说明学生在学习中,很少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实验探究,不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有哪些,没有形成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不会用探究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三)解计算题能力有待于提高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0分2014年15.5%3.2%27.2%9.4%13%10.1%4.2%17.4%2015年11.0%5.0%3.3%9.7%15.7%20.2%17.5%17.6%2016年27.1%6.4%3.7%3.3%7.9%15.5%13.9%22.2%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计算题的满分率较前两年有所提高,主要是今年计算题的整体难度与前两年相比较有所降低。但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零分率明显提高,2分以下占比达51.6%。从上面16题—21题的“四率”中也可以看出,计算题的合格率最低,得分率明显偏低,零分率明显偏高。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学生的解计算题的能力欠缺,有待于提高。(四)学生阅读能力有待于提高 从学生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读文、图、表的能力薄弱,不会结合图、文、表搜集信息。如第17题,图中显示30℃时,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35g左右,但表中给出具体数据为36.5g,部分同学在答题时,就没有使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而是使用了自己的估测值。还有题干中对于所谓的“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用化学式做了标注,而有些学生在答题时,不使用材料中的语言,所以出现了“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样的知识性错误。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在阅读时缺少思考与提炼,不会从材料中搜集信息。(五)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思维缺少深度与广度从学生的试卷可以看出,凡是知识比较基础或与生活联系紧密,属于记忆类的题目或直接感知、思维简单性题目,学生得分都比较理想。而对于一些思维灵活性高,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理解的题目得分较低。这些都说明学生平常学习时,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在学习中没有融入深度思考,致使思考力停留于浅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大量经验型、模式化训练,从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思维,致使学生缺少适宜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五、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近年来,学生在中考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基本相同,这些问题从一定角度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的环节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基本相同,鉴于教学稳定性要求和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相同的主要问题,所提出的教学建议也基本同于往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标研读,深入挖掘教材 关于课标研读和教材使用问题,始终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课标研读,要熟知并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能够依据学情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分解,确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而教学中的所有教学行为也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师还应加强教材研究,进行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对于某些有歧义、模糊、不确定或理解不透的知识内容,应适当查阅、参考高中教材,从而确定科学的教材处理方法,以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浅显、准确、易生长、有发展。 (二)夯实基础,突出学科核心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好基础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易错点,保证学生初始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如做好化学用语教学,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准确掌握、理解化学概念等。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科核心知识,如关于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制取;水与溶液的组成,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以“两酸两碱”为代表的酸碱共性规律。物质构成:分子、原子、元素概念;符号;推求简单化学式。物质变化: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规范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准确描述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示范性引领和严格要求。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书写的化学用语极不规范,给阅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使化学学科失去了其规范性、科学性。今后我们在阅卷工作中,对于学生书写的化学用语要从严把握,对于模糊不清、书写不规范等情况,要扣掉相应的分值。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出现错别字,也要扣掉相应的分值。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让学生学会用规范性、专业性语言表述学科知识,如描述现象、叙述操作过程、原理等。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的能力对于其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同时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示范性指导,告诉学生读什么、如何读。如对于文字内容、图表内容,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关注什么、提炼什么、分析什么、处理什么、解决什么,教师都应该进行指导、示范、讲解,并贯穿于教学始终,切莫以为阅读教学属于文科教师工作范畴,也不要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是朝夕之事,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需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之功。(五)加强计算题教学通过近几年来中考质量分析发现,学生计算题解答能力非常薄弱,计算与分析题的零分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升高趋势,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计算与分析能力薄弱,解答计算题信心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计算与分析能力培养,无论是选取训练题目,还是评改作业、归纳解题方法,都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有计划、有实效的培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学生计算题的书写规范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在今后的阅卷中,若计算题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如:不配平、化学式错误、没有反应条件或条件标错等),跟方程式有关的计算步骤均不得分。(六)抓好实验教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2015年末学生实验抽测和中考阅卷,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极其薄弱。学生所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大都来源于教师讲解和强化记忆,缺少实际操作和直接感知,所以反映在卷面上,是不准确和模糊的。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多元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避免学生能力缺失。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努力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七)加强不同课型高效教学策略研究,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在近几年的中考调研和常规听课中,都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对于不同课型高效教学策略缺少深入思考与研究,所以一些教师的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课型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制约了学科教学发展。在今后教学中,希望教师能够加强不同课型高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合作交流自发获取知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8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