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题第六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课标内容:(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批注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教学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教学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教学用具:PPT课件常规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表格归纳法识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内容,指出:随着中国近代化的逐步推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情况。导入新课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整体感知本课知识内容。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1、背景2、交通工具的变革3、通讯工具的更新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学生自主学习,情境体验,完成基础知识。二、大众传媒的影响1、大众传媒的作用2、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3、近代中国广播的产生与发展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学生自主学习,情境体验,完成基础知识。三、社会习俗的变化1、服饰的变化2、发式的变化3、称呼的变化4、礼仪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情境体验,完成基础知识。[小结]1、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表格归纳本课知识。项目变化的主要史实交通、通讯、娱乐新时尚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娱乐方式大众传媒的影响报业广播出版业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发式称呼礼仪[作业]1、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预习第23课。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