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列强的暴行;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3)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是西方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必然要挨打)。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政府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激发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火烧圆明园。难点:如何认识俄国“蚕食鲸吞”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过程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导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进一步讲述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2)学生看、读和议为主:观看圆明园有关视频,感受圆明园的宏伟壮观;议“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点拨:除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还有一个趁火打劫的国家得益最多。(4)关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主要通过学生看图来说,并列出简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遣责沙俄野蛮割地行径。(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根本原因、起讫时间、发动者;(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间、纵火者、侵略者暴行、影响。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时间、主要条约、范围面积。(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英雄事迹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四、本课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直接出兵,俄、美积极参与的又一次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土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背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