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洋务运动知识与能力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1、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比较思维能力。2、通过评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培养辨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留学教育的开始,培养学生“求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2、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饿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洋务派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创办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导入: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技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预学】一、洋务派的出现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2、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3、目的:。4、代表人物:中央是,地方有、李鸿章、。二、近代工业的创办1、前期内容:(19世纪60-70年代)以“”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企业。(1)著名企业:①;②江南制造总局;③。(2)特点: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采用生产,实行。2、后期内容:(19世纪70-90年代)以“”为口号创办近代民事企业。(1)著名企业:①;②汉阳铁厂;③。(2)特点:由官府控制,但吸收资本,产品投放市场。3、建立新式海军:洋务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析式海军。4、建立新式学校:洋务派大量翻译西方书籍,介绍西方文化,还创办了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三、洋务运动的作用1、洋务运动引起了,培养了一批,刺激了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开启了的进程。2、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的扩张。【探究】(方法:小组讨论解决预学中的疑难点,教师下组指导。)讨论:1、比较传统手工作坊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厂有何不同,分析其对中国资本主义和外国经济势力扩张的作用。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精导】一、洋务派的出现1、什么是“洋务”?什么是“洋务运动”?2、谈谈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二、近代工业的创办1、“近代化”是什么意思?2、洋务军事企业有何特点?3、洋务派在创办近代企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4、为什么要创办民用企业?5、比较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相同点?6、洋务企业的性质是什么?7、谈谈洋务运动的实质和实际结局。三、洋务运动的作用1、当时的中国,除了向西方学习外,还有别的强国之路吗?2、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是什么?3、谈谈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课堂小结:1、评价洋务运动(讨论)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②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到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2、教师小结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采取的反谓“自救”运动布新而不除旧,仅将西方现代科技嫁接到腐配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非但不想触到封建制度,反而以维护其存在为目的,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结书本。不过值得我们肯定的洋务派为了救国的这一有益探索却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虽然探索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幅感人致深的历史画卷,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提升】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借鉴和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