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恩施州中考数学学科考试说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恩施州中考数学学科考试说明

资源简介

二○一○年恩施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1、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数学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引导和改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有效地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目的。
2、数学学业考试既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3、数学学业考试命题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
二、命题原则
1、命题必须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兼顾不同教材、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考生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能力立意,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试题力求体现数学思维,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3.试题的难度符合初中的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实际,在考查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4、内容依据《标准》,体现基础性,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试题素材、求解方式体现公平性,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关注对学生数学学习各个方面的考查。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包括:转化、函数、方程、分类、数形、统计等思想,以及应用文字、图表、符号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
5、数学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要体现公平性,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系统,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应设计结合现实情境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杜绝人为编造的繁难计算题和证明题。并适当体现人文思想、美学思想、环保和思想教育等内容。
三、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一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上、下)。
四、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全卷满分12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1.全卷试题的大小题量在24个左右,其中选择题、填空题16个左右,解答题8个左右。
2.试卷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所占的比例约为4.5:3.5:1.5:0.5。
3.试题分基础题,中档题、综合题,其比例为7:2:1。
六、考试内容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考查内容以《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和“内容标准”及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9年级)为依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
数与代数
1.数与式   (1)有理数 (2)实数 (3)代数式 (4)整式与分式 2.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3.函数
(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函数 
(3)一次函数 (4)反比例函数(5)二次函数   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1) 点、线、面 (2)角(3)相交线与平行线 (4)三角形 (5)四边形 (6)圆 (7)尺规作图 (8)视图与投影   2.图形与变换  (1)图形的轴对称 (2)图形的平移 (3)图形的旋转 (4)图形的相似    3.图形与坐标   (1) 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 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4)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4.图形与证明
统计与概率   1.统计
(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处理统计数据。   (2)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 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 据的集中程度。   (5)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 程度。
(6)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8)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9)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   2.概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3)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题学习
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设计拱桥;平面图形的镶嵌;证明猜想与拓广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