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检测2016.8.31考试说明:1.本卷共二大题,25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注意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文学会D.共进会2、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①创办黄埔军校②领导辛亥革命③领导五四运动④创建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A.列强侵略加深和国内打倒列强的呼声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4、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A.首先爆发于“六朝古都”南京B.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5、在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先后都失败了,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主张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只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成功C.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曲折艰难D.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独立、富强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7、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与俄国十月革命相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突出表现为()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走城市中心的道路C.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9、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党任务的完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中共“一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③中共“二大”要求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④中共“二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1、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读图判断这次战争是()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12、在上图中A地率领某独立团英勇作战的将领是()A.李宗仁B.叶挺C.彭德怀D.贺龙13、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14、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共产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5、1935年底,北平学生走上街头,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他们参加了()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东北抗日义勇军D.“一二.九”运动16、“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C.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D.是国共十年内战的开始17.图4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②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地点:陕西西安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C.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趁之机19、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②美军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近代台湾经历“割占——回归”的历程。与这一历程“相关的战争分别是()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抗日战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卷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21、(10分)19世纪中叶,中国在备受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历史信息。(6分)近代化的探索各领域的探索运动名称代表人物经济探索(学习西方生产技术)①奕訢、李鸿章政治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②康有为、梁启超③思想探索④(2)小红同学通过对上面表格的分析与探究,绘制了四次运动指导思想演变示意图,请你帮她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2分)(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认为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22、(10分):材料一材料二:南陈北李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相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阶级基础和理论基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请问:材料一图片中的会址是哪一会议在哪里的会址?(2分)此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2分)材料二中的两位人物是谁,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出了哪些贡献?(4分)从材料三可以得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存在怎样的关系?(2分)23、(10分)梦想要成真,还需要高瞻远瞩的智慧。材料一: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材料二:国共关系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关系。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多起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方向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请问:材料一中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1分)为此,他在1924年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2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分别形成了哪两条统一战线 (2分)(3)请用20世纪20年代的史实说明国共两党之间“合则两利”。(1分)联系国共两党在当时的奋斗目标和主张,谈谈国共两党能实现合作的原因。(4分)24、(10分)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摘编自《中国近代史》材料二: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三: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4分)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在中国掀起的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2分)在当时的中国响起了什么声音?(1分)(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2分)25、(10分)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材料二: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时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毛泽东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它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时比较努力”的史实。(2分)(3)结合抗战胜利的国内意义说明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的理由。(4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ADACDACB11121314151617181920BBCBDCCACB21、(10分)(1)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孙中山④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6分)(2)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2分)(3)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分)22、(10分)(1)中共“一大”,上海,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分)(2)“南陈”是指陈独秀,“北李”是指李大钊;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袖;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积极宣传新思想;李大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4分)(3)“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2分)23、(10分)(1)梦想: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主。(1分)探索:1924年,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2分)(2)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2)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进军。(1分)国民党“一大”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和共产党在“二大’上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基本一致,所以能合作。(4分)24、(10分)(1)辛亥革命。(1分)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③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4分)(2)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思想启蒙(1分)(3)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25、(10分)(1)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的东北三省(或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了30万中国平民;《东史郎日记》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1937年《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日军杀人比赛。(4分)(2)淞沪会战。(2分)(3)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4分)维新变法师夷长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