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3地域差异显著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3地域差异显著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分南北地分四野: 为了便于记忆和分析,左图可以变形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秦岭-淮河一线昆-祁大-阴-贺横断山脉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气候)高原、平原为主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平原、盆地、丘陵和高原为主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余,冬季温和少雨高原、盆地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高原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 下面的电子邮件是来自北方和南方的两位小朋友之间的春节问候:读了这两封信后,你有什么感想?中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降水较为丰富的东部季风区。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南方秦淮分南北位置、气候、分水岭、生产
生活分析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尤其是在冬季。利用等温线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特点。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16°C8°C0°C24°C等值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压线……读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冬季南北方气温的差异。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分布规律、位置走向、影响因素)0°C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河流冬季结冰,越往北冰期越长河流冬季不结冰。水量充足,利于航运。读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夏季南北方的气温差异。(分布特点)最北的漠河一带,气温也在16°C以上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大多数地区气温均在20°C以上图中哪条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规律,影响因素)800mm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淮一线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热量向南递增水分向西递减年亩产250kg鲜草年亩产150kg鲜草年亩产50kg鲜草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通风、散热、防雨公路、铁路、水运米饭,甜陆路发达,基本无水运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面食,咸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水稻
(柑橘,油菜)旱地河湖众多,水量大,
冬季不结冰小麦,玉米
(苹果,梨,甜菜,枣)河流少,水量小,
冬季结冰秦岭-淮河分南北:六线合一①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②1月0℃等温线
③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⑤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1、下列现象是南方?是北方?
还是南北方都有?
作物一年两或三熟。 作物一年一熟。
雨热同期。
亚热带气侯。
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C。 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C。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灌溉种植水稻。 种植冬小麦春小麦。
内河航运发达。
河流结冰。 河流不结冰。
发生旱涝灾害。
二、东西部差异显著②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甘 肃广西西南五省区市、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中国西部地区幅员 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 。找一找:东西部分界线与我们学过的
另一条什么分界线相似? 我国地形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东西部在下列几个方面的差异中国交通运输网东部地区交通线比较密集,水运、公路、铁路等都非常发达;
西部地区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交通线路比较稀疏。东部地区交通发达,西部地区交通落后。我国西部主要矿产储量占全国比重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短缺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我国东西部主要指标一览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1.平原广阔,气侯湿润,土地肥沃等优越的
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
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等

矿藏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土
地广阔、历史悠久等,市场开发潜力大
1.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严重,自然条件较差,不利于发展农业
2.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交通落后,社
会经济条件与东部差距大,不利于发展工业
东西部的差异东部西部优势:劣势:优势:劣势:东西南北差异需要区域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三、交流与互补地区:
原因:
目的:
原则:
5.项目: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与互补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南北方和东西部存在区域差异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优势互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6.重大工程: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样缩小东西部差距,改变西部落
后的面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
2. 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3.发展交通
4.发展教育
5. 引进人才等等
区域间资源调配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轮台县南起,向东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到达上海,全长4000余公里, 全线实现供气后,每年将供气120亿立方米.工程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新疆因此每年获得十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同进也方便了东部地区人民的生活。西电东送工程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90%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由于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为加速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互补,1988 年 6月,国务院决定实施"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解决我国电力资源分布和负荷中心不均衡矛盾的最佳途径,对实现全国联网,促进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电东送”工程是通过开发西南、西北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建设大容量、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并向东部沿海地区送电的工程。包括北、中、南三条大通道。北通道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坑口电站和黄河上游水电向华北和山东送电;中通道是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向华中和华东送电;南通道是西南水电、坑口电站和三峡水电向广东送电。
“南水北调”1952年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富有价值的成果。
通天河丹江口扬州山东北京、天津青、甘、宁、内、陕、晋 青藏铁路全长1963千米,估计投资219亿元。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进藏难”的 问题。例题分析:
1.“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西
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在
气候上属于____ 气候;东至
上海市,在气候上属于_____
气候
2. “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资源存在的什么问题?
该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体现了什么战略?
3.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东部和西部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对东部:可以减缓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减轻由于大量燃煤产生的
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促进东部经济的发展;
对西部: 可以把丰富的油气资源转化为资金,从而加大西部地区建设的
力度,扩大开发规模,通过油气管道的建设也可以带动西部相关
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4.除西气东输外,列举我国为解决南北方、东西部资源和能源分
布不均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季风问题:资源分布不平衡
原则: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战略:西部大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