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5课德、意、日法西斯专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记住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代表。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2、记住亚、欧两个战争的策源地的国家及形成集团名称。3、理解并掌握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基础。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4、会用表格归纳历史知识(学习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学习难点:经济大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二、合作与探究(一)、复习与导入(1)指名回答前一课知识(问题略);(2)谈话过度板书课题。(下发导学案)(二)、新课讲授1、自学指导(一)德、意、日法西斯上台(1)法西斯:法西斯本义是“束棒(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音译,是一根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通俗解释为一种疯狂地侵略其它国家,残害别族人的生命的思想。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21教育网(2)阅读课文P22——24页,勾( http: / / www.21cnjy.com )画、标注(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是: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希特勒:1933年上台,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上台后着重做的几件事: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②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③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④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⑤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结果: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代表人物是:希特勒。时间是:1933年。)21cnjy.com2、自学指导(二)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阅读课文P24——26页,勾画、标( http: / / www.21cnjy.com )注(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具体表现:①剥夺德国公民的身份。②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③不得参军。④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⑤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时间:1922年。代表人物:墨索里尼。原因: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日本法西斯法西斯建立的时间:1936年2月。代表:日本军部。原因: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异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分子为摆脱危机,对进步组织残酷镇压,并积极怂恿向外侵略扩张。结果: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十九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即“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他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知识拓展美、德、日面对经济危机都是怎样应对的?结果怎样?三、知识巩固与提高(一)、记忆本课知识点并小组展示(展示以检测学生记忆的状况为主)(二)、巩固展示:(展示过程:分组抽题,先组内讨论,然后组长派组员到前面展示。展示要求:脱稿,对展示问题先讲解,再归纳要点。)2·1·c·n·j·y列举是经济危机后,德、意、日三国都走上了什么道路?你能找出他们的异同点吗?(三)、达标检测1、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德国希特勒上台B日本侵占整个中国东北C轴心国集团形成D国会纵火案2、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国内的经济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A日本B美国C德国D意大利2、下列人物,在世界上最早建立法西斯党的是()A希特勒B东条英机C墨索里尼D佛朗哥4、日本法西斯与德、意法西斯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A对外侵略扩张B反对共产国际C对内实行独裁统治D以军部为核心5、20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的主要矛盾是()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C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6、下列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说法(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的一项是()①剥夺德国公民的身份。②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③不得参军。④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⑤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21·cn·jy·com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掌权,最早出现在()A德国B美国C意大利D日本纳粹党为打击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制造的事件是()A二二六兵变B国会纵火案C七七事变D巴黎和会9、问答题:有人用“一”“二”“三”来描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即“一次大危机”“两个策源地”“三国怀同盟”请问:www.21-cn-jy.com①“一次大危机”指的是什么?有何特点?②“两个策源地”分别指哪两个国家?③“三国怀同盟”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四、小结与课后作业1、引导学生作学习小结。2、课后预习和复习。五、教师批语: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