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班级: 姓名: 学号: 【复习巩固】( )1、“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希腊 A.民主政治发达 B.人文思想盛行 C.受东方文化影响 D.商品经济发达( )2、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B 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 )3、智者学派并非有严格组织的学术团体,很多人都是教师和知识分子,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启蒙民众的作用,不辞辛劳地从一个城邦转到另一个城邦,向民众传授辩论术、修辞学、市政学和人性知识等,从而使这些公民适合于雅典的民主制。这一学派的智者大都 A.反对追求实利 B.坚持法律之上 C.推崇专家治国 D.忽视道德作用( )4、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黑格尔指出:“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强调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要有高尚的道德 C.要肯定人的价值 D.人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知识梳理】一、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1、背景: (1)经济:14、15世纪,意大利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2)阶级: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冲破封建制度束缚;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的权威。 (3)思想文化:①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能接触到大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实质:资产阶级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追求现实幸福) 4、其他主张:(1)信仰宗教,但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2)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5、表现:(1)文学领域(首先开始):“文学三杰”:①薄伽丘:小说集《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②但丁: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被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③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2)艺术领域:达·芬奇等大师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 6、扩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7、影响:(1)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2)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阅读材料: 何谓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毫无保留地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的特定的历史性思潮。人文主义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它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及其封建文化体系。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思考1:判断材料中的人文主义应该出现在什么时期?指出其产生的经济根源。二、宗教改革(首先出现在德意志) 1、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益强烈。(2)16世纪,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经济掠夺,精神控制。(3)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地区出售赎罪卷(直接原因)。(4)根本原因:教皇统治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 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到拯救,即“因信称义”(核心)。(2)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3)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实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天主教会、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发展。阅读材料: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宗教改革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没收教会财产出售给贵族和租地农场主,得到土地的人往往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这部分教会土地的资本主义化加速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迈进的转型时期,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对西欧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为社会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世界通史》思考2:据材料概括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疑难突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1)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概括材料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4分)材料三: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救或全部免罪。每个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 ——马丁·路德材料四: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 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据材料三和四,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四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4分)【课堂训练】( )1、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2、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4、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5、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①强调人性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6、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 )7、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8、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主张是 A.“因信称义” B.“天赋人权” C.“人非工具” D.“政教合一”( )9、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表明 A.《圣经》的权威受到挑战 B.人们抗议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C.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将严重削弱 D. 贵族地主的权势被削弱( )10、刘祚昌教授认为:“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下列不能印证材料主旨的是 A.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 B.宗教改革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开始 C.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D.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答案:BBDAD思考1:文艺复兴时期。经济根源:14、15 世纪两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考2:教皇权威受到冲击,世俗君主权力得到提升;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动兴起。(2)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人文主义。(3)主张:强调信仰的自由性,因信称义。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ABDCD AAA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