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3)通过引导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调动课外学习中得到的相关知识,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2)充分利用插图、故事及其他资料,并结合自己已有的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社会历史的变化,形成形象思维和历史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内容与主题1、(出示上海世博会会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2、时间倒退159年,人类举办了历史上的第一届世博会,你们知道第一届世博会在哪个国家举办吗?你们知道第一届世博会为什么在英国举办吗?3、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欧美国家再一次兴起科技革新的浪潮。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也来策划一次博览会,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内容来策划这次博览会。(二)、整体感知:第二次工业革命1、我们首先要确立这次博览会的主题、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这次博览会将要设置的展馆。请同学们阅读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找到答案和依据。2、讨论得出结果。博览会主题:博览会地点:博览会时间:展馆的设置:电力技术部门(电力——新能源、电灯——新照明工具、新通讯工具)内燃机技术部门(新交通工具)(三)、探究活动1、活动准备1、组长与组员商议,选定本组布置的展馆。2、同学们一起商讨:确定展馆的名称、确定展品及陈列的先后顺序、确定每一展品介绍的重点(强调介绍新技术的发明者和国家),由组长记录下讨论的结果。3、由布展组找回本组所需的图片,根据讨论结果布展。鼓励有创新,但一定要与解说的顺序相符。同时由解说组进一步完善解说词,并确定解说员。4、分组介绍自己展馆的相关展品,老师做适当点评和补充。(四)、活动小结1、小结:四个小组的代表带领我们参观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展,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成果。2、大家能根据今天所学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吗?——社会生活: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不要求说消极影响)3、第二次工业革命除了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有哪些影响?(提供材料)归纳——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世界工厂”之称的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表现如何呢?其经济发展又如何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