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数学常用的概念、公式和定理1、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100=10,0.01=102,0.1=10-12、幂的运算性质:①am×an=am+n.②am÷an=am-n.③(am)n=amn.④(ab)n=anbn.注意:负数的奇数次方为负数,负数学的偶数次方为正数⑥a-n=,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o=1,(-)0=1.3、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 4、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原则是:先看能否提公因式.在没有公因式的情况下:二项式用平方差公式,三项式用完全平方公式。注意:因式分解要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①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两个数或式的平方之差=这两个数或式的和与差的积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两个数的平方之和,加上(减去)这个两数的乘积的2倍。③找公因式:a、公因式的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数,b、确定公因式的字母或式子(即因式)取各项中共有的字母或式子(即因式),c、字母或式子(即因式)的指数取各项中次数最低的。如应用:a、分式化简即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约去公因式b、找最简公分母。 C、解方程 d、化简求值5、分式的运算:乘除法要先把分子、分母都分解因式,并颠倒除式,约分后相乘;加减法应先把分母分解因式,再通分(不能去分母).注意: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6、找最简公分母:①各个分母能分解因式先分解因式②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小公倍数③字母或式子应当取各个分母所有所含的字母或式子(即因式),每个字母或式子的指数=各字母或式子中次数最高的。 的最简公分母为:12应用:a、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通分(不能去分母)b、分式方程:方程左右两边同乘以最最公分母(去分母)7、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或换元)必须检验.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系数化1 8、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9、四边形:(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o,外角和等于360o.(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3)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①先证两组对边平行.②先证两组对边相等.③先证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先证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4)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四条边相等.(5)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有:①先证明它有三个角是直角.②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6)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方法有:①先证明它的四条边相等.②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它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7)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8)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之和的一半.(9)轴对称图形有: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圆.中心对称图形有: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边数是偶数的正多边形,圆.10、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所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关于折痕成轴对称,折痕就是对称轴。中心对称图形:上下颠倒,看是不是跟原来的图形完全一样。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