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3)——西北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3)——西北地区

资源简介

“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3)——西北地区
【整合高频考点】
一、基本概况
1.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的西北部。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内蒙古高原。
西部(新疆):“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3.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干旱是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面积最广的干旱地区。
4.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内蒙古牧区。优良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2)新疆牧区:天山牧场。优良畜种:新疆细毛羊。
(3)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5.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6.居民
(1)本区的主要少数民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
(2)居民生活:蒙古包(内蒙古)、毡房(新疆)、牛羊肉、乳制品、“沙漠之舟”骆驼。
7.主要矿产资源
稀土矿、石油、天然气、太阳能。
二、新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新疆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3.坎儿井是新疆干旱地区特有的灌溉设施。
4.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菜生产基地。
5.2010年,国务院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6.“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气田,终点为上海市。
【强化识图训练】
1.落实在地图上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识记下列地理事物)
(1)东部: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黄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2)西部(新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3)邻国:蒙古、俄罗斯、哈萨克。
2.识记典型区域图
3.区别典型景观图(从左到右:“沙漠之舟”骆驼,蒙古包、毡房)
【理解内在联系】
1.西北地区(或新疆)干旱原因分析
西北地区(或新疆)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由于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因此,植被从东向西出现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差异。
2.新疆(沙漠绿洲)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分析
新疆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养分的有效积累。著名水果有哈密瓜、葡萄等。
3.西北地区的人口、城市、绿洲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以及河西走廊、河套平原是本区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带,因而分布着面积较大的绿洲,人口和城市的较为集中。
变式:新疆的人口、城市、绿洲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而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边缘,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带,因而分布着面积较大的绿洲,人口和城市的较为集中。
4.新疆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的优越条件
新疆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可有效地抑制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收摘。耕地面积广大,为棉花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
5.“西气东输”的意义
西部(新疆):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带动西部(新疆)以及沿线油气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东部: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大气环境。
6.新疆生态环境的保护
问题: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水土流失、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措施: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