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2)——南方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2)——南方地区

资源简介

“中国四大区域地理”复习策略(2)——南方地区
【整合高频考点】
一、基本概况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有“水乡”之称。
3.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南部、海南岛等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
4.主要耕地形式是水田,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水果有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等。
5.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6.居民生活:米饭、尖顶屋、游泳、赛龙舟、船。
7.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云南省南部是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等。
8.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9.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旅游业发达,是中国的“旅游天堂”。
二、长江三角洲
1.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临东海和黄海。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我国重要的稻米、淡水鱼产区,农业生产水平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稠之乡”。
3.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杭州、南京分别是南北两翼的中心城市。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杭州是“中国的丝都”。
4.沪宁杭工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中国的“南大门”。
2.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有深圳、珠海两大经济特区。
3.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珠三角是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
(2)珠三角通过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成为我国外向型产业的密集区域。
(3)国际贸易在珠三角生产总值中占半壁江山。
4.重要城市
广州市:广东省省会,华侨人数居全国之首的著名侨乡;广州有“羊城”的别称。
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四、香港和澳门
1.对比香港、澳门的差异
香 港
澳 门
位 置
珠江口东侧,邻广东深圳
珠江口西侧,邻广东珠海
组 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
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设区时间
1997.7.1
1999.12.20
第三产业发 达
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自由贸易港,对外贸易为主导产业,
博彩旅游业
2.香港旅游业发达,有“购物天堂”的美誉。
3.澳门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象征。
4.“上天下海”(建高楼、填海造陆)是港、澳两地解决人多地少的有效措施。
五、台湾省
1.台湾省以台湾岛为主体,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多个岛屿。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2.美丽富饶的宝岛
(1)森林宝库:以山地为主的地形,森林覆盖率约为55%。玉山为中国东部最高峰
(2)樟脑王国:樟脑产量居世界前列。
(3)海上粮仓:水稻产是量高,质量好。
(4)东方甜岛:甘蔗、蔗糖产量大。
(5)水果之乡: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矿产丰富: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等。
(7)水能丰富:河流短而急,水能丰富。
3.台湾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的多发区。每年夏秋季受台风影响大。
4.发展中的经济
(1)台湾省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阿里山、日月潭、台北101大楼为著名景区。
5.人口与城市
(1)居民以汉族为主,祖籍大多是福建;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地带。
(2)台北市: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最大城市。
【强化读图训练】
1.落实在地图上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识记下列地理事物)
(1) 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横断山、秦岭、巫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台湾岛、台湾海峡、海南岛;东海、南海;淮河、长江、珠江。
(2)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南京、杭州。
(3)海峡两岸:台湾、福建,台北、福州。
(4)珠三角:广东、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
(5)西南地区:云南、广西、贵州,昆明、南宁、贵阳。
(6)长江中、上游部分区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成都、长沙、武汉、南昌、合肥。
(7)海南,海口。
2.识记典型区域图
3.区别典型景观图(从左到右:江南水乡、大三巴牌坊、上海浦东)
【理解内在联系】
1.长江三角洲内外联系优越条件
2.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的战略位置,海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土地肥沃;华侨众多,吸引外资便利;国家优惠的政策支持;文化教育发达,劳动力丰富等等。
3.祖国内地(或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4.台湾省的人口、城市、铁路线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台湾岛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而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受地形的影响,台湾的人口、城市、铁路线的分布西部比中、东部稠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